第138章 造出水力车床,目标流水线!
新笔趣阁小说推荐阅读:
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
江医生他怀了死对头的崽
我不是戏神
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无限)
野狗骨头
赵刚秦兰
三嫁咸鱼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林七夜
铁血残明
伪装学渣
第138章 造出水力车床,目标流水线!
就算是三分之一亩土地产出的土豆,堆在一起也有不小的规模,只能分批次称重。
户部的杆秤最大称量也只有八十斤,需要三个人一同进行操作。
将足够的土豆装到称盘上,而后有人用杠杆翘起挂钩,再由一人上前挪动秤砣称量,读数。
“八十五斤四两三钱。”
读数之后,再装下一批土豆,重复刚才的步骤。
“九十六斤八两五钱。”
“九十斤。”
……
“合计,三百零八斤七两四钱。”
当户部管事念出这句话之时,在场所有人无不震惊!
“多少?我没听错吧?”
“这才种了多少,竟然有三百零八斤!”
“当真如此高产!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这简直是神粮啊!”
“有如此高产的神粮,我大明再也不缺粮食吃了……”
这才三分之一亩地左右,土豆的产量就高达三百斤!几乎和整整一亩地麦子,或者一亩地的水稻产量相等!
一整亩地如果都种土豆,亩产千斤的神话貌似真的能达到!
大明开国之初,能忍受朱元璋低廉的俸禄站在朝堂上的,多数都是真正心怀国家之人。
此时见到土豆惊人的高产,一个个激动的浑身颤抖!
人群中一名须发花白的大理寺丞,双眼满含热泪。
他的父母当年都是因为粮食不够吃而活活饿死,他自己在幼年、青年时期也过着极其贫苦的生活,深知一饭一食皆来之不易!
今日亲眼目睹土豆的高产,顿时情难自已,满脸泪水。
“当年若是有如此高产的神粮,我的老父老母怎会死的那般凄惨?”
“此乃天佑大明啊!”
“天佑大明!”
朱元璋听到这话,一时感慨万千。
他不禁回想起当年自己的亲人,不也是因为没有一口吃的,被活活饿死?
如今有了高产的土豆,他绝对不会允许在大明国内再出现这样悲惨之事!
当初曹玮跟他说海外有作物可以亩产千斤,朱元璋其实是七分信尚有三分疑虑。
毕竟亩产量超过千斤的粮食,怎么听怎么不现实。
在他想来,海外的作物或许真有高产量,但最多也就是五六百斤,亩产千斤他是真不敢想。
但现在土豆的产量就摆在眼前,三分之一亩地的面积,土豆的产量已经超过了三百斤。
那一亩地得产量可不就无限接近千斤?
还有曹玮曾经说过的择优育种的理论,同样可以适用于土豆之上。
精心培育个十年二十年,这土豆的产量绝对能稳定超过千斤!
曹玮诚不欺咱呐……
朱元璋想到这里,对还没有成熟的番薯和玉米更加期待起来!
这两样粮食,又会有着怎样的产量?
曹玮将手上的泥土拍了拍,站在一旁。
看着地上那些还粘着泥土的土豆,暗想此时的土豆终究还不算真正的高产。
在后世,正常品种的土豆一亩地随便都能上3000斤到5000斤不等。
而一些品种比较优良的土豆,再配合科学有效的种植方式,一亩地产量甚至能接近万斤!
此时马和刚从海外带回来的土豆,三分之一亩地只有三百斤,一亩地不到一千斤。
这样的话产量或许对于朱元璋这些大明人来说,曾经连想都不敢想,但对于曹玮这个穿越者来说,太过一般,甚至有些少。
看来日后土豆的择优育种工作也得提上日程了……
“钟国公曹玮,提议开海、给出海图,有功,赏千两白银,布帛白匹,加俸一年。”朱元璋突然开口说道。
有功赏,有过罚,一向是朱元璋的宗旨,这次高产土豆从海外带回来大明,曹玮是当之无愧得第一功臣,朱元璋如此奖赏,合情合理。
“臣,谢过陛下圣恩。”曹玮恭恭敬敬的拱手行礼。
朱元璋点点头,又道:
“海军管事马和,此次出海寻找高产作物,同样功劳不小,赏千户,升参将。”
马和此时并不在场,回到大明交代了自己找到的各种作物之后,马和就马不停蹄的赶往杭州。
刚刚过了年开春之后,马和就向朱元璋请愿赶赴倭国,继续追随在朱棣身边。
得到朱元璋的许可之后,马和便带领数只战船,前往了倭国。
不过只要马和不死在倭国,这份功劳和赏赐早晚还是落到他的头上。
“赵勉,这三百零八斤土豆,你可得给咱看好了,要全部用来育种!这土豆可有咱亲手挖出来的!”
经过一次种植,户部已经有了如何种植土豆的经验,赵勉更加有自信的回答。
“陛下放心,这里的土豆臣将一个也不会少的再次育种种下!”
朱元璋点了点头,安排好一切事宜之后,他又扭头朝一旁的田地里望了一眼。
那里分别种植着红薯、玉米、辣椒等作物,据曹玮所说,也快成熟了……
朱元璋回了御书房,百官散去,曹玮回到制造局。
如今的制造局经过一次扩建翻修,规模更胜以往,来来往往的工匠不停忙碌。
远远的看见曹玮,宋平和赵恒两人急忙迎了上来,欣喜的喊了一声。
“大人!”
见二人这副高兴的神色,曹玮有些不解。
“怎么了?今天这般高兴。”
宋平一拱手,
“回大人的话,小人今日研造出一物,想请大人一看。”
“哦?”曹玮顿时来了兴趣。
最近两三个月,宋平赵恒经常带着一群人手每天神神秘秘的忙碌,而曹玮也因为负责的事物太多,无暇过问。
<div class="contentadv"> 却没想到宋平他们现在也开始研造东西了。
“走,去看看。”曹玮说道。
宋平赵恒二人一躬身,“大人请!”
随后二人却带着曹玮出了制造局,继续朝西边行去。
曹玮不禁更加好奇,到底研造什么东西,还要在制造局外面。
应天府靠近长江,形成了多河流水路的地形,制造局的位置便靠近西边的一条河流。
走到河流岸边,曹玮便看到一群人正围在那里等待,走进之后才看到,岸边还放着一个通体钢铁铸造的大家伙,此时还在不停的运作着。
曹玮顿时眼前一亮,围着这个大家伙转了两圈,看清了它的结构。
一部分像是水车一样,沉于水中,另一部分像是蒸汽机却又不像,且整体大了许多,两者中间用树根传动轴和齿轮紧密连接。
这不就是水力车床吗?曹玮心中暗惊。
他扭过头看向宋平和赵恒,
“这是你们两人造出来的?”
赵恒有些不好意思的挠挠头,
“让大人见笑了。”
宋平一拱手,道:
“我们每日跟随大人,耳濡目染之下,心中便有了以水力制造动能机械的想法,因为不知道到底能不能成,故而一直没有告诉大人,直到造出之后,今日试着运行了一番,才敢禀报大人。”
“我们知道这机械无法与大人巧夺天工造的蒸汽机相比,但也算是我们想为大明做事的心意。”赵恒也说道。
曹玮勾起嘴角,笑着点了点头,又看向了水力车床。
“不错,不错,你们能开始自主研造,已经十分不易,这水力车床同样可以派上大用场,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待我明日上朝上报陛下,为你们请功!”
宋平何赵恒顿时大喜,
“谢大人夸奖!”
“水力车床……我们正愁不知如何给此物取个名字,大人取的这个名字甚好!以后它就叫水力车床。”
二人并不是因为即将到来的赏赐而高兴,而是得到了曹玮的认可。
这几年在曹玮手底下做事,他们深深折服余曹玮那惊若天人的才能,早已经对曹玮死心塌地。
虽然知道不该这样想,但他们心中最佩服最敬重的,不是大明皇帝朱元璋,而是带领他们的曹玮!
今天得到曹玮的亲口称赞,二人这几个月来不停忙碌的疲惫顿时烟消云散。
接着,曹玮开始跟二人指出他们所研造出的水力车床的不足,以及可以改进的地方……
宋平赵恒聚精会神的听着,将曹玮的一字一句都牢牢记在心中。
他们越听越是震惊和感叹,曹大人当真是世间少有的奇人,其才智远非他们能比!
实事求是的说,宋平和赵恒二人能完全靠着自己自主研造出来水力车床,比曹玮研造出蒸汽机的难度一点也不低。
毕竟曹玮是现代人,脑海中有基本的理论知识,而宋平和赵恒真就是靠自己琢磨,自己一点点的思考。
水力车床和蒸汽机一样,对于此时的大明来说,同样是划时代的发明!
有了水力车床,只需要在靠近水源的地方建造工厂,完全可以用更加低廉的成本,配合相应的一系列机械装置制造出流水线!
流水线!
正在说着的曹玮顿时愣住了。
枪械制造厂的北边,好像正有一条绕过皇城的河流!
如今有了蒸汽机和水力车床,完全可以制造出大明的第一个流水线工厂!
如今枪械制造厂早就建造完成,工人也有了将近一万名,因为之前曹玮由于公务繁忙的原因没有朝这方面想过,所以还是让那些工人按照三人一组联手的方式制造火枪。
但这个模式就代表着,三个人必须要清楚详细的了解和动手制造出一把完整的连发火枪,会造成不必要的人力浪费。
自从枪械制造厂建成,随着招收的工人数量越来越多,工人们制造连发火枪的效率却慢了下来。
这是因为人数太多了不好管理,且普通工人与工匠们的能力不同,效率自然也不同。
而且一开始三个人三五天制造出一把连发火枪,那是在工匠们日夜忙碌的情况下赶制出来的。
现在成了规模,曹玮便不让工人们太过劳累,规定了硬性合理的休息时间,再加上原材料和配件的制作,到目前为止,工人们的生产效率是三个人在十天左右的时间内造出一把连发火枪。
只是随着普通工人的增多,良品率也自然而然的开始下降,如今已经下降到了八成……
如果有了流水线,那么一个人或者一批人,就只用负责制造火枪的其中一个部件,能大大的节省工人们的精力,且更不容易出错!
现在场地有了,工人也有了足够的数量,正是流水线派上用场的时候!
想到这里,曹玮也忍不住激动起来。
在二月份枪械制造厂建成的时候,朱元璋曾经嘱咐过曹玮,尽量先造出一批数量足够的连发火枪,运往倭国,从而彻底主导倭国形势。
此时驻扎在倭国的士兵,前前后后加起来已经超过十万。
这也就意味着,枪械制造厂的主要任务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造出十万把连发火枪!
按照现在枪械制造厂的产能,要制造出十万把合格的连发火枪,起码要半年时间,毕竟工人不是机械,不可能一直干活不休息。
但是如果在枪械制造厂内造出流水线,产能将大大提高,根本就用不了半年时间!
“哈哈哈哈,”曹玮突然笑了起来。
宋平和赵恒两人都很不解,
“大人何故发笑?”
曹玮道,“你们两个造出水力车床,可是立了大功了。”
“不成,我这就去找陛下去,为你们请功!”
说着,曹玮就风风火火的离开了,留下宋平赵恒和一众人匠人面面相觑。
来到御书房,没让小太监进去通报,曹玮直接喊道。
“陛下,臣曹玮求见。”
下一刻,
朱元璋苍老又不失威严得声音响起。
“进来。”
曹玮推门而入,见到朱元璋之后恭恭敬敬的行礼。
“臣参见陛下。”
朱元璋扫了他一眼,“有事就说吧。”
曹玮应了一声,随后将宋平赵恒二人研造水力车床的事情说了出来。
朱元璋听后,疑问道,
“这水力车床,真有你说的如此重要?”
曹玮点点头,
“陛下应该知道,蒸汽机要产生动能尚且还要烧水,需要消耗煤炭,但水力车床的成本除了制造车床的耗材之外,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且有着不输于蒸汽机的机械动能……”
朱元璋终于意识到了水力车床的重要作用,点了点头。
“既然如此,咱自当给这些工匠们以奖赏,
只不过……你刚才说的流水线又是什么意思?”
https://vvadz.cc/book/70580018/8595275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