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宠妾灭妻?主母二嫁高冷王爷 > 第57章 全文完

第57章 全文完


次日,肖飞就火急火燎赶来:“姑娘,谢家乱了,还有的长老让谢家主把谢钰请回谢家,把谢家主气得够呛。另外,苏黛递来消息,说让姑娘履行那一诺,助她南下。”

苏黛这是想趁陛下还未给谢家定罪之前脱离谢家,这样即便谢家被迁怒,也祸及不了她。

谢华生会放人么?

会,苏黛肚子里怀的可是谢恒留存这世上唯一的血脉,为了保住这个血脉,苏黛说不定还能从谢华生手里带一份不薄的家财走。

养孩子需要的钱可不少。

她猜得不错的话,谢华生还会派人保护苏黛的安危。

表面保护,实则监视,所以苏黛才想借她的手彻底摆脱谢家的控制。

孟听澜思忖了好一会儿,才启唇道:“将军府的人明日在后门接应她,过时不候。”

肖飞应是退下。

碧桃噘着嘴,脸上写满了不高兴,显然还记恨着苏黛。

两日后,谢恒被狱卫押送去断头台。

被关在囚车里的他早已不复之前的意气风发,甚至连站立都做不到,身着布满脏污与血迹的衣裳无措地靠在囚车上。

耳边不时传来围观百姓对他的唾骂与厌弃。

更有的直接把准备好的臭鸡蛋直直砸向他,似这样才能消除心里的愤恨。

其他人纷纷效仿,烂菜叶搜饭相继往谢恒身上砸。

谢恒哪里遭受过这等场景,恼怒一下就窜了上来,骂道:“刁民,你们都是刁民,活该一辈子给人当牛做马。”

此话一出,百姓更是激愤,边往谢恒身上的扔烂菜叶,边怒骂谢恒。

谢恒哪儿是这些市井小民的对手,声音很快就被淹没在众人的咒骂中。

看到这一幕的碧桃咧开了嘴:“活该。”

孟听澜却没有想象的畅快,若是可以,她情愿这一切都没发生,这样父兄就还能笑着跟她说,谁敢让我们阿澜受委屈,看我不打断他的腿。

收回目光,她询道:“苏黛那边怎么样了?”

“孟二说已把人送上船了,”碧桃压低了声音,“她父母留给她的家财还真不少,两个屋子都摆放不下。”

对此孟听澜并不诧异,苏家乃商贾,虽没有世家贵族做得那么大,经年累月下来也攒了好些家底,否则不缺银钱的孙氏怎会立马起了昧下那批家财的主意。

“姑娘,你快看。”碧桃兴奋地指着楼下。

孟听澜挪动视线,只见头发杂乱,狼狈至极的孙氏也被关在囚车里。

她唇角轻勾:“母子俩一起,也算有个伴。”

碧桃点头如捣蒜,面带惋惜:“要是陛下能早些治谢家那群狼心狗肺的罪就好了。”

午时一刻,谢恒与孙氏齐齐被砍了头。

午时三刻,明黄的圣旨在谢家宣读。

谢华生教子不严,纵容其子毒害朝廷忠臣,其罪可诛;族人仗势欺人,藐视王法,草菅人命,数罪并罚,其家产充入国库,谢家全族男子流放西北,女子没入教坊司。

宣读圣旨的公公前脚刚走,后脚谢家就炸开了锅,哭声久久不散。

有人说谢家这是活该,也有同情谢家旁支遭受了无妄之灾。

碧桃听了后啐道:“他们挥霍银钱的时候可没见他们手段半分,要不是咱们将军府,他谢家早就没了,哪儿还能相安无事的在这上京耀武扬威十几年,这是他们该得的。”

闻言,孟听澜不由多看了碧桃一眼。

自从她携嫁妆回了将军府,碧桃这丫头是日日给她惊喜。

她朝写好的信笺吹了口气,待墨迹彻底干了,递给碧桃:“飞鸽传书送给姚安。”

谢家族人为了变卖现银,必会贱卖其手上的铺子产业,她怎能让谢家人如意?

铺子产业她要,银子她一个铜板都不想出。

碧桃刚退下去办事,一名丫鬟就匆匆跑来:“姑娘,明慧郡主来府上了。”

孟听澜心下一惊,她跟明慧郡主可未有过来往。

“大夫人已亲自去接待了,大夫人让我传话,说姑娘你只管安心待在院中,回头她再跟你算账。”丫鬟支支吾吾道。

如此,明慧郡主登门拜访是好事?

想到什么,孟听澜的脸微热,他这是生怕太子没将矛头对准自己吧?

她摆了摆手,示意丫鬟退下,自己则仔细整理这几日肖飞递回来的消息。

谢恒那日在大理寺搬出太子这个靠山之事可是传得沸沸扬扬,蓄势待发的皇子们自不会错过这种上纲上线的机会,无论是为了安抚人心,还是给他们将军府一个交代,必要的敲打少不了。

想借此机会废黜太子的皇子们自不会善罢甘休,纷纷让自己人呈上太子母族的把柄。

墙倒众人推,何况皇子们的目标又是一致,这些把柄单拎出来可能不会对太子有什么大的影响,可要是聚积在一起,那太子就没那么轻松了。

也正因如此,太子才分不出精力来对付她,又或是天子盛怒,太子再想将她挫骨扬灰,也只能暂时隐忍。

自那日她应下李言辙后,李言辙就没再来将军府,也没约见过她,她猜得不错的话,太子浑身乏术有李言辙的手笔。

事实也如孟听澜所想大差不差,近些年太子母族势大,搜刮民脂民膏已不足为道,今年的登闻鼓一案与去年地方官府私自加重赋税都有太子母族的手笔。

后宫也不太平,多名嫔妃跪在陛下跟前哭诉皇后使用阴损手段害她们失去了龙嗣,更是用雷霆手段夺走宫女嫔妃的性命。

曾经皇后做过的一桩桩一件件,都被挖了出来。

前朝后宫的一并控诉,让陛下不得不作为,拟旨废黜太子,收回皇后的风印,罚皇后去常安寺反省。

至于太子母族,证据确凿的处以刑法,证据不怎么明了的降职以示惩戒,另没入半数家产充入国库。

有人欢喜有人忧,储君之位空虚,有心的皇子们跃跃欲试。

相较于他们,李言辙就低调了许多。

把陛下交代的事都完成后,马不停蹄赶去将军府。

那日他请明慧郡主做媒,一是看重孟听澜,二则是想借此把他与孟听澜的亲事传扬出去。

此次他去将军府,除了看孟听澜,他还想跟孟听澜商量一下他们的定亲宴。

如他所料,孟听澜与沐婉都说一切从简。

想到将军府确实在孝期,他忍了。

定亲宴的次日,孟听澜就把沐婉送上了前往南山的马车。

恐太子会迁怒,她又跟李言辙借了十几人护送。

果不其然,路上沐婉母子遭受了袭击。

有惊无险,半月后母子二人平安抵达南山。

看完沐婉送来的平安信,孟听澜悬着的心终落了地。

没了后顾之忧,她放开了手脚,凭借自己在机关术法上的见解,让工部连连获得陛下的赞赏。

此外,她在兵部也树立起了威信,兵部无人再敢轻视她。

素日里各府递来的帖子,得空她也会出席。

一年后,在她再度增进了强弩的射程,迟来的补偿终是送到了将军府。

父兄镇守边关有功,特嘉赏父亲为永宁侯,爵位其子孙可延续。

另念及她多次改制强弩,大大提高了远程作战,特任她为工部侍郎。

原先的徐侍郎贪污受贿,被查抄家产后贬为了庶民。

这期间,太子明面上暗地里的手段不断,都被孟听澜一一挡了回去。

太子党想让陛下恢复太子为储君,为此,太子党可下足了功夫。

三位皇子岂能让太子党如意,互相明争暗斗之余,也在暗戳戳地找机会把太子彻底踢出局。

这一机会很快就来了,江南水患,太子自请去赈灾,陛下允了。

“想来这次太子赈灾不会顺利。”孟听澜若有所思道。

李言辙把斟好的茶轻放在孟听澜跟前:“待大仇得报,我们就成亲,可好?”

孟听澜抬眸就对上了李言辙满含深情的双眸,她的心跳加速,慌乱地错开了视线。

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到了这一刻她如何还不明白,他对她的情意。

不想让她逃避,李言辙把埋藏在心底的话说了出来:“我已经错过了一次,这一次说什么我也不想错过。”

他收紧了出汗的手,一字一顿道:“阿澜,我倾慕你,倾慕你很久很久了。问你是否愿嫁我,不是权衡利弊的结果,而是我心之所向。”

见孟听澜满是错愕,李言辙看向她的眼神里多了些幽怨:“我若不那么说,你定不会应我。”

孟听澜:“……”

如擂鼓的心跳声扰乱了她的思绪,这一年里李言辙时不时的亲昵,让她不得不多想。

她以为李言辙是未接触过别的姑娘,这才会对相处久些的她动心,不曾想李言辙早早就对她倾心。

那灼热的眼神令她极为不自在,如坐针毡道:“我,我不想再困在后宅中,待一切事了,我想游走江湖。”

她不想欺骗自己,不知何时起她已对眼前的人起了心思。

已体验过一遭为人妇的日子,她还是更向往自由。

李言辙毫不犹豫道:“我陪你。”

他早就厌倦了朝堂的尔虞我诈,之所以留在上京,除了迫不得已,也因为她在这儿。

孟听澜瞧见了李言辙眼里的认真,不论未来如何,至少在这一刻李言辙是真心的,这就够了。

“好。”

如孟听澜预料那般,太子此行赈灾并不顺利,甚至可以用意外连连来形容,明眼人都知这是有人在故意向太子使绊子。

可他们千不该万不该用百姓的性命来博弈,得亏李言辙安排的人及时出手才没有造成大患。

李言辙可不会白出手,把太子与两位皇子的一举一动都禀明了陛下,陛下把三人贬到了贫寒之地。

一并呈上的还有未对太子出手的五皇子养私兵的证据。

陛下震怒,五皇子狗急跳墙干脆逼宫。

李言辙突破重围,救驾有功,陛下受惊卧病在床。

没两日,太医把脉把出陛下中毒,此毒极为阴损,待察觉之际已毒入肺腑。

陛下把李言辙唤道龙榻前,欲立李言辙为太子,李言辙回绝了。

陛下气得牙痒痒,最后在群臣的举荐下,立年仅八岁的七皇子为储君。

同月,李言辙与孟听澜大婚。

次月,陛下驾崩,留下遗照,封李言辙为摄政王,辅佐新帝。

新官上任三把火,李言辙耗时半年,彻底肃清朝堂,旧太子党被流放的流放,被斩首的斩首。

当月,李言翰病逝,七岁的孟安承了爵位。


(全文完)


  https://vvadz.cc/book/73811161/6785232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