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投资集团(中)
新笔趣阁小说推荐阅读:
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
我不是戏神
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无限)
赵刚秦兰
江医生他怀了死对头的崽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林七夜
三嫁咸鱼
铁血残明
伪装学渣
玄鉴仙族
第253章 投资集团(中)
“陈生还是详细的说一下为妙,咱们这些人跟不上陈生的思路啊。”
董生说着,还对其他人眨了眨眼,显然不想动脑去想所谓的详细方案。
“如今封锁还在,国内没有市场。
一国的资源呐!
诸位,还有比现在更好的机会吗?
以港城一地,代理一国产品的加工、销售。
以一城面对世界市场,这样的机会抓不住,咱们每天丢掉的可是大笔大笔的真金白银啊!”
陈冀生开口就是总纲,一个资源市场,一个世界商品市场说完。
在座的大佬们脸色不由的精彩了起来。
凡事有利有弊,封锁对于国内而言是弊端,但对港城而言就是莫大的机遇了。
陈冀生点出了大致的方向,董包二人对视了一下,脸上神情格外的精彩。
两人目光的对撞之中,仿佛满满的都是装运集装箱的船舶。
“陈生豪气,这样的买卖根本做不完啊!”
竖起大拇指的包生,脸上的笑容有些凝固。
不想不知道,一想吓一跳。
董包二人,算是熟悉国际商品流转的。
背靠资源地的港城有多大优势,两人心里稍一琢磨,也就有了大概。
成本低、人工低,加上董包两家的海运航道,世界上没几个国家是去不了的。
“需要我详细的说明吗?
产业太多,恐怕也是说不清楚的。
但如今摆在我们面前的最大障碍就是人手。
方姐刚刚说了,人手不足,事情不好办。
我的意思是:咱们也别各自为战了,均股做一个投资集团吧。”
陈冀生的话,自然得到了众大佬的一致认可,何生虽说不在,但有人可以代理。
七家大佬,再组一个投资集团的事儿,也就被拍板定了下来。
分股上,陈冀生还是占了便宜,一人占十六的股份,其他六家均分十四。
本是旁听的琳达,也被几位大佬委以重任,投资集团首位负责人的名头,一下就把她给砸蒙了。
再次被抽走一批精干人员之后,众大佬也觉得手下的人才有些入不敷出了。
地产集团、投资集团,加上各家原本的主业,都需要精干人手。
再调走一批,一下就让各位大佬原本紧密的人员结构,在框架上开始有了松动。
“陈生,如今港城的地产业跟银行业,有许多失业人员,能不能填充到地产集团跟投资集团?”
胡生这边的人员比其他大佬更为窘迫,见时机合适,便起了为一些同业者争取工作机会的心思。
“这个不成。
这些人员必须经过各家产业的筛选之后,才能进入地产集团跟投资集团。
港大这边,应该新开始工商管理一科了。
以我们的产业为主的工商管理科。
这事儿,还是诸位要做的,人才是基础。”
胡生的提议,直接就被陈冀生否决了。
如今正在筹建的几个集团,不仅是缺人,而是严重的缺乏人才。
但几大集团,都需要一定的保密性,不是忠诚、精干的人员,也很难进入这几大集团。
“还是陈生考虑的周详,地产集团跟投资集团,不是可靠的人员,一个也不准进入。
胡生、诸位,一定要把控好手下的人员。
陈生,港大的工商管理科是不是有什么说法?”
作为地产集团的掌舵人,霍生这边的把控很严格。
许多地产集团的工作人员,都不知道地产集团的存在。
如今的地产集团,是以六大佬原本的一些地产公司为架构设立起来的。
霍家的地产公司也转到了何生的名下,如今的霍生,更像是受雇于其他豪门的职业经理人。
保密是首要的选择,对于人员的选择,霍生这边也有自己的看法。
再提一下港大的工商科,也是意有所指的,如果陈冀生没有谋划,霍生这边是有接续的。
“霍生的问题不错。
人员的培养,是各大集团的重中之重。
如何能让培养出来的人才为我所用,诸位应该是有经验的。
咱们的老祖宗,也有这方面的经验。
纯孝、坚忍,父母没有稳定的收入,兄弟姐妹多,这是许多票号选人的标准。
咱们的工商科不妨照此办理,给屋住、给钱花,赡养他们的父母,借此签十年以上的合同。
二十年以上的工龄,给予身股或是屋子的产权。
这些都要详细的写在合同之内,一旦违反了咱们得合同,塌天不至于,破家还是要的。”
圈养人才,或许听上去很残酷,但陈冀生在港城铺的摊子太大。
没有严苛的人才管理制度,单靠资本的选拔模式,短期很难维持几大集团的稳定。
除了稳定集团之外,上万或是十几万人的用人规模,涉及到的家庭数量也是很可观的。
港城跟四九城那边差不多,独生子女的家庭很少。
相较于国内,港城的生存环境更好一些,三五个七八个孩子的家庭,也占了绝大的数量。
人多就是力量的象征,免费的住处、赡养老人,这点花销,对于几大集团而言,寥寥无几。
而且人才的培养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一茬茬的死忠培养起来,几大集团内部的凝聚力也是超强的。
几大集团有了这样的基石,想要撼动,也是不太可能的。
在港大设立的工商科,也不需要培养什么顶级的人才。
主要还是培养中低层的领导架构,有了死忠的架构,内部倾轧造成的损耗,也会降到最低的。
“陈生的想法果然是超绝的。
这样的人才培养方法,不管做什么行业,都是大事可期的。”
家生子一般的培养方式,加上父母兄弟姐妹,以及后续儿女的牵扯。
这些进了港大工商科的人,一辈子或者几代人都要为地产集团服务。
这样的模式,董生是听过也是见过的。
新学校、老法子的结合,也给众大佬开启了新的思路。
自清末西学东渐,老祖宗的东西不得人心,现在看来还是有失偏颇的。
资本与老祖宗传下来的用人之法相结合,集团职员的忠诚度,也将是空前的。
“陈生,这样培养人才,成本是不是太高了?”
有赞成的,就有反对的,提出反对意见的是胡生。
给职员免费的屋子,胡生是不反对的,但赡养父母的花费可不是小数。
这样的花费,足以聘用一两个职员了。
不论是地产集团还是投资集团,都是用人颇多的产业。
这样的职员一旦上千,耗费的薪资也将是巨额的。
“西方有测试智商的方法,老祖宗也有观人之法。
十四五岁到十八岁的区间,选遍了港城能有多少合格的家庭呢?
胡生,十年之后,你就会知道这笔费用到底值不值。”
对于人才的培养,陈冀生的态度是坚定的,即便六大佬不支持,他独自也要做下去的。
现在除了一个胡生,其他四位大佬都持支持的态度。
陈冀生也就没有细说人才培养的优势,算是强行通过了这个谋划。
“胡生,陈生的说法不错。
这些人除了可以支撑几个集团的架构,于我们而言,也是最忠实的拥趸。
地产集团、投资集团,规模太大,单靠我们几个是支撑不起来的。
忠诚可靠的人员,必须培养了。
陈生,是不是需要开设几个短训班?”
与胡生不同,真正参与地产集团管理的霍生,也看出了人才培养的好处。
一个地产项目,上上下下至少需要几十人。
如今十个地块一起开工,人员方面的压力,已经直接给到了霍生这边。
霍生将陈冀生的港大工商科单独提出来,本就想着开设一个短训班,来补充一下严重不足的人手。
之前陈冀生也提过设立专科学校的事儿,但目前的地产集团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专科学校的事儿,也就耽搁下来了。
“霍生,专科学校开的怎么样了?”
霍生将话题引到短训班上,陈冀生也借机提起了专科学校的事儿。
他知道霍生没有做,但这些学校也是地产集团所急需的。
在港大开设短训班,有些浪费资源了。
“霍生,人员场地都不够,目前还在筹划之中。”
陈生问及专科学校,霍生这边有些汗颜,之前的杂事太多,忽略了专科学校的设立。
如今地产集团面临的人才窘境,这位年轻的大佬,在谋划之初就已经想到了。
这也坚定了霍生的信念,以后行事都要仔细的按照陈生的计划书实施了。
“我知道难点所在。
霍生,不要拘泥于学校的形式。
以老带新,在工地开设学堂,现用现学也是可以的。
先应付一段时间,专科学校必须要马上建好。
房舍用现成的,人员用公司的,然后再慢慢的完善。”
投资集团初建,千头万绪的东西太多,由投资集团到地产集团。
如今最大的关隘,还是人才的缺失。
集团的发展,直接跟上人才的培养,这也是不多见的。
只有陈冀生能清楚的预见未来几大集团的规模,人才的培养已经刻不容缓。
陈冀生估计,最多一年多点,几大集团在用人方面,必将是捉襟见肘的。
港大的工商科,可能需要边学边干了。
“陈生,投资集团的资金怎么解决?”
既然是投资集团,资金就是关键,准备赴美的胡生,不想从赴美资金之中抽调。
这两天他已经做了预估,至少一倍,一切顺利三到五倍的资金增幅。
一般的工商业,远没有这么可观的回报,在胡生看来,大资金必须用在美敌那边的股市上。
“投资集团初立,不需要什么资金,近期我考察一下港城的工商业。
有个几百万港纸也就够了,至于其他资金,自然要等胡生赴美归来。”
投资集团目前只是一个意向,具体的实施,陈冀生还要看一下港城的产业。
新建行业的人力投入太大,目前六大佬也没有这样的人才储备。
投资集团前期,还是要以投资入股为主的。
在资金上的要求并不高,反而对行业的要求不低。
一些没有发展潜力的行业,具体能不能投,就需要陈冀生这边实地的考察了。
其他人没有这样的能力,预见性跟有一甲子实际经验的陈冀生差了太多。
https://vvadz.cc/book/74450518/8665804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