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恩威并施的老皇帝
新笔趣阁小说推荐阅读:
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
我不是戏神
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无限)
江医生他怀了死对头的崽
赵刚秦兰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林七夜
三嫁咸鱼
铁血残明
伪装学渣
玄鉴仙族
一想到,文氏一个儿子都没给他生出来,一嫁给了王屠户,居然第一个就生出来了儿子,张老三心里就恨得紧,这不是明摆着说他不行吗?
“哼!”张李氏冷哼一声,“这关系可不是他们说断就能断的,我们现在就闹上门去,我就不信他们肯丢这个人!”
母子三人一合计,当即决定去找宋声声他们的晦气,就算不能沾他们的光,也不能让他们好过!
可谁知,张二河现在是将军,手底下怎么会没有兵卒呢?他回乡省亲的时候,手底下就带了一百个将士,而且顾景瑜可也在这里,宋声声这个小院的安全程度,丝毫不亚于皇宫了。
张李氏他们还没看到大门,就直接被那些亲卫给轰走了,胳膊肘拧不过大腿,张李氏眼见自己不是他们的对手,也只得灰溜溜的回去了。
宋声声就知道,这老虔婆肯定不安好心,于是早早的就安排了人手,只要看到张李氏一家的人,可以不需盘问,直接把他们轰走,若是他们不服气的话,就把他们乱棍打出去,看他们还敢不敢再来了。
腊月二十六这天,顾景瑜又火急火燎的赶回了京城,今年他可要跟父亲他们一起过年,他特地赶到榕县,就是想看一看,宋声声的小女儿,到底长什么模样,现在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就不便在这里多留了。
张大山冷眼瞧着依依不舍的顾景瑜,又看了一眼在旁边抹泪的张二河,心里一阵无语,这憨货难不成是真想给自己找个爹回来?
顾景瑜回了京城,宋声声也松了一口气,虽然她不是那种自恋的人,但是顾景瑜对她的那种,不加掩饰的好感,宋声声还是能察觉得到的,她至今都想不明白,她跟顾景瑜也不过才见了两面,怎么就惹上了这位煞神。
过完年之后,顾景瑜和张二河,就要再度领兵到边关,长期驻守在那里了,虽然胡人这次大败,这不代表休养生息之后,他们不会再度卷土重来,他们依旧要十分警惕,大梁的疆土,比他们的性命都要重要。
吃团年饭的时候,张四川突然提出,他想要出门游历,宋声声想与不想就拒绝了,并且明确跟他表示,除非等到他年满十五岁,否则他休想出门远行。
张四川立刻垂头丧气的坐了下去,他现在也才十二岁,等他年满十五岁还需要三年之久,这三年里他还要慢慢熬呢。
最大的张大山已经十六岁了,再过两年,他就可以参加下一次的科举,那时候他有十足的信心,自己能够成功折桂,一举考中进士,虽不说定能名列前三甲,至少入翰林院是不成问题的。
张三海在生意上已经小有成就了,这些年跟着王员外和孟员外跑生意,他确实是学到了不少,而且王员外似乎有意招张三海做女婿,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
经过多方面的观察,张大山他是可望而不可及了,张三海这小子他倒是能拉拢过来,他对这小子满意得紧,说不定还能结下翁婿之缘呢。
正月初七这天,顾景瑜上朝,提出想要继续出兵攻打匈奴的想法,皇帝听后勃然大怒,大骂他狼子野心,妄图将整个大梁置于险地,又说自己有意和胡人议和,出兵之事不可再提。
皇帝还是第一次对着顾景瑜发这么大的脾气,这简直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因为贤妃这层裙带关系,再加上顾家这些年来的贡献,皇帝对顾景瑜从来都是和颜悦色的,像今日这般大怒,还是破天荒头一回。
不过,就在他发完脾气的下午,良心过意不去的皇帝,又赏赐了顾家老太爷和老太君好些补品,这就算是打一巴掌,又给一颗甜枣了。
顾景瑜倒是也没有什么想法,第二日就领兵去了边关驻守,再也没有提出兵攻打胡人的话,这让皇帝觉得,顾景瑜还是害怕他的威严,于是心中十分满意,逛完御花园还破天荒的去看了一眼贤妃。
皇帝不同意顾景瑜出兵攻打胡人,他们派来的使臣堂而皇之地在京城住下了,虽然他们是战败的那一方,但是在谈判的时候却是极其的倨傲不驯,还妄图与大梁联姻,想把大梁的公主娶回去。
好在,皇帝虽然只图安稳,不希望国土动荡不安,但是基本的判断力他还是有的,在听到使臣提到公主和亲的时候,他直接拒绝了,并且扬言此事绝无可能。
虽然皇帝亲口回绝了联姻一事,但这件事情还是不可避免的传了出去,皇宫里的娘娘和公主们,已经乱成了一锅粥,生怕她们会被派出去联姻,自从外邦使臣来到京城后,宫里的公主就再也没有出过宫去,生怕被胡人抢回去。
宋声声还不知道朝中的这些风起云涌,她现在只在乎自己的生意,自从张二河当上了将军,自己成为诰命夫人之后,滕王阁和桃李轩的生意就越来越好了,比起从前简直是更上一层楼。
宋声声每天都能净赚几百上千两银子,存款多到系统的账户上,已经是按照亿计算了,而且大黑山上,果园的规模也越来越大,整个张家村的人,除了张李氏一家,都被她雇佣了过来,现在的张家村,已经是榕县里数一数二的富村了,哪里还有之前闹饥荒的模样。
在张大山的提议下,宋声声出资,在张家村里面建立了族学,所有张家村的孩子们,在族学里面念书分文不取,若是有其他村子的孩子要来念书,每个月只需要一百文钱的束脩就好,权当是给先生的茶水钱。
穷人家的孩子们上不了私塾,若是能在族学里念书,不说考秀才举人,只要能识得两个字,会一些基础的算术,就已经算是天大的好事了。
从前在村子里面,会识字算数的人都去当了账房先生,每个月的工钱足足有七八百钱呢,现在县城里越来越好了,账房先生每月都有一两银子,这更加激起了他们想读书认字的欲望。
https://vvadz.cc/book/10697614/6785224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