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穿书荒年:恶毒后娘养大八个崽 > 第二十八章 宋声声好恶毒的心思

第二十八章 宋声声好恶毒的心思


连县令大人都不想管这件事,他们又有什么活路呢?思及此处,张里长的脸上浮现出一抹悲哀,难道他们就真的走投无路了?

“大山他娘,你之前不是说你有主意吗?你快给大伙说说吧,我们都听你的。”

宋声声惊讶的看向二狗娘,她着实没想到,第一个想到自己的居然是她。

狗蛋一家的遭遇,以及狗蛋娘和她女儿的下场,深深的刺激到了二狗娘,她和狗蛋娘最要好,如今看到他们一家落得这个下场,突然想起那日宋声声的警告,现在竟她再也生不出半点嘲讽宋声声的心思,这一门心思的希望宋声声真的能找出解决流匪的办法。

张里长将目光放在一脸惊讶的宋声声身上,顿时老泪纵横,那天他没有听从宋声声的建议,如果他信了宋声声,那这两户人家是不是就不会遭难了。

心里的愧疚感越发沉重,张里长声音沙哑,“我真是无言面对父老乡亲们了,那日没有听你的话,造成现在这幅局面,大山娘,如果你有主意,就救救大家吧。”

张里长说着就要给宋声声跪下,却被张大山和张二河两兄弟一把扶了起来。

宋声声满脸的责怪,“里长,您一把年纪了,怎么可以给我下跪呢?您这不是想让我折寿吗?大家都是一个村子的人,乡亲们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虽然我是逃难来的张家村,但我的丈夫、我的孩子都在这里,这里已经是我的根了,如今村里有难,我又怎么会袖手旁观呢?”

安抚好张里长,宋声声又将目光转移到那些眼中带着希冀的村民身上,镇定自若地开口,“我相信,里长肯定已经将这件事上报给了县令大人,而县令大人迟迟不派官兵捉拿这些流匪,只能说明流匪的人数太多,他不愿意管这件麻烦事,当务之急,我们应该先自保,再想办法剿匪。”

众人听完宋声声的话,都觉得有些道理。

“说的倒是容易,我们也知道要先自保,那些流匪那么厉害,我们怎么能逃过他们的追杀?”

“就是啊,我就说女人不行,你们还非要信她……”

“你觉得大山娘不行,行,小豆子,那你来,你来给我说说,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张里长横了一眼说话的人,小豆子见大家的视线都转移到了自己的身上,立马缩了缩脖子,不敢再多嘴,开玩笑,他能想到什么主意,要是想到了也不会在这里站着听一个寡妇说话了。

宋声声微微一笑,对于大家的质疑她也不恼怒,“你说的对,要想剿匪,首先要自保,如何自保,却是一个大问题。”

“里长,既然榕县的县令不想管这件事情,请您马上联合几位其他村子的里长,坐车前往府城,将大黑山流匪猖獗,咱们榕县知县却无所作为一事,上报给府城的知府大人,求他老人家给咱们做主,派官兵来榕县剿匪。”

张里长拍了下脑门,他倒是光顾着县令去了,却把府城的知府忘得一干二净,县令只是七品官,府城的知府大人可是正四品的官员,只要他老人家肯出马,那些流匪一定会被尽数绞杀。

“对对对,事不宜迟,老头子,我马上就去找隔壁村的老李头,老王头,赶着牛车去府城。”

张里长立即火急火燎地就要离开,却被宋声声叫住了。

“里长,这件事万万不可让知县大人知晓,你们行事千万要隐蔽,莫叫他们看出了端倪。就算侥幸成功,他日也万万不能在知县大人面前自曝身份,否则怕是会招来祸端。”

张里长也不是那等不懂其中道理的人,宋声声说的这么明白,他也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事关县令的乌纱帽,容不得他马虎大意。

众人哭爹喊娘地送走了张里长,只希望他早日到府城,让知府大人知道他们大黑山的村民,生活得有多艰难。

“剿匪一事已经做好了铺垫,剩下的就是保命了,在里长他们回来之前,流匪必定还会来犯,到时候出事的,可就不只是两三户人家那么简单了。”

宋声声冰冷的话音,将这些村民的心如置冰窖,他们只要一想到那些流匪会闯进自己家,烧杀抢掠,就忍不住全身颤抖,面露恐惧之色。

“而我要说的就是,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我们主动出击,我们要主动诱敌上钩,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宋声声的话语里充满了自信,让张大山眼前一亮,三娘既然敢在众人面前这么说,那必定是有七分把握,不知她这次又有什么好主意,难道又是那个什么电网?

“开什么玩笑?主动出击,那跟等死有什么区别?”

“就是啊,你该不会想叫我们去送死吧?好让你们一家活下来!”

“好恶毒的心思,你是不是故意把里长支走的?”

“不是吧,我觉得宋声声说的也有点道理,反正都是死,不如跟他们拼了!”

“就是!不敢跟那些强盗拼的都是些孬种!”

一时间,村民们吵吵嚷嚷,场面极其混乱,宋声声抬了抬手,一双水光清透的眸子冷漠地凝视着这些村民,他们一对上宋声声的眼睛,便不自觉的安静了下来。

“若我所料不错,他们必定会派人前来打探风声,再决定是否要全力攻村,我们都是些手无寸铁的农民,流匪必不会把我们放在眼里,他们轻敌,这就是我们最大的机会。”

这时,一道清亮的男声突然响起,带着一丝惊讶和欣赏。

“宋夫人,你还读过兵法吗?还真是厉害啊!”

宋声声抬眼望去,却见一个长相普通,但满身书卷气的男子正好奇的打量着自己,此人正是张家村唯一的读书人,张政德,字鸿程,前年刚考上秀才,在县城里的私塾教书,这段时间村里出了事,他才匆忙赶了回来。

“兵法?”宋声声疑惑地看着他,“什么是兵法?这些都是老二教我的,他之前当过兵,身上还是有一点本事的。”

宋声声的话就如同一根救命稻草,村民们不懂兵法,但听闻村里的秀才老爷都夸宋声声,就觉得有了希望。


  https://vvadz.cc/book/10697614/6785235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