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之后,邓先生对着镜头继续讲解下去:“由于无数小行星落下,古时候的大地受到巨大冲击而产生了许多变化。”

“火山喷发导致了大量的气体逸散出来形成了最开始的大气。”

“目前科学研究已证明44亿年前原始空气中主要包含氨、甲烷、水蒸气、二氧化碳等等,唯独不含氧!”

这个结论。

科学界对此并无异议。

然而听到这句话,无数人心跳瞬间加快了不少。

没有氧气……

那么史前28亿年的金属物体或者亿万年前留下的废弃核电站又该如何解释呢?

种种迹象表明,曾经确实有过某些种类的生命形态存在!

并且显然它们不需要依赖氧气就能存活。

……

在京都,国家重点实验室里。

会议室中,站在讲台上的邓长江身后......

播放着有关于地球早期变化过程的画面。

随着一次次流星撞击事件的发生,地表出现了剧烈的火山活动,其中储藏已久的各类气体纷纷释放出来构成了初步的大气环境。

到此为止,地球上已具备了支持生命的三个基本要素:液态水、必要的有机分子及适宜的大气成分。

另外阳光辐射方面,在确定了这颗行星绕日公转轨道位置后就自然满足条件。

“现在所有准备工作均已结束,下面将进入漫长而关键的自我调整时期。”

说完这些,他又悄悄调节了一些参数设置。

于是,屏幕上展示了加速度后的地球变迁历史过程。

关于生命的进化历程总是充满了无数不确定性因素,即便是三级那样的高度文明群体也得花费相当长的时间去不断尝试和完善。

目的是为了让地球完全成为一个高效孕育并促进生物成长的理想场所。

随着时间流逝,在这段期间里,整体气候状况保持稳定状态。

不再有外部干扰破坏这种平衡机制,太阳照射让海洋表面部分水分变成蒸汽上升,随后冷却凝聚成云朵然后降雨。

经过无数年代的积累沉淀之后,生态系统逐步建立起来。

经过了从几亿年到几十亿年的漫长变化。

地球上的环境,渐渐分成了水和陆地两部分。

大量的海水蒸发掉了,一片庞大的陆地从水面露了出来。

但由于太阳直射的影响……

这块陆地上的情况比海里还要糟糕。

相反,在海洋里,终于出现了第一个生命的迹象!

在现代科学的认识中。

海洋一直是生命的起源地。

这没什么好争议的。

因为在地球刚开始的时候,大气层还不成熟,根本抵挡不了强烈的阳光照射。

使得地面变得特别热。

条件极其恶劣。

而相比之下,广阔的海洋就温和多了,成为了孕育生命的摇篮。

说到这里。

邓长江停了下来。

他看了看台下的听众,笑着说:“关于生命是如何在地球上出现的话题,多年来有各种说法,接下来我会给大家简单列举一些。”

生命的诞生……

也就是说地球这个巨型实验室是怎么生成生命的。

直到现在,太阳系里的许多行星上都还没有找到生命存在的证据。

可以看出,要形成生命有多么不易……

真是极其困难。

但地球具备了一切得天独厚的优势,很多偶然因素汇集一处,形成了一个十分适合的环境。


  https://vvadz.cc/book/11108744/4006519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