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另一个人回答说:“高中地理课上讲过,如果地下储存太多这种气体,会导致地表下沉啊!”

很快就有网友猜测道:“我想我已经大致理解'颛顼弃琴'背后的原理了,可能是想加速释放这些一氧化碳,使得下方形成空洞。”

接着更多人参与到讨论之中:

“不过这实现起来难度应该很大吧,怎么才能促使那么多气体快速释放呢?”

看着直播间热闹异常,邓长江稍微看了看屏幕上的评论之后开始说明:

“实际上所有行星在其内部都容纳了大量的不同成分物质。”

以木星为例,虽然它是典型的气态巨行星但依然保持着令人震撼的质量和体积。

接着他又回到主题:

地球也差不多,除了固体岩石部分还存在着一些特殊位置隐藏着丰富的其他类型化合物支撑起表面形态。

调整了一下参数,镜头重新聚焦到广阔的海洋中间。

这个地方经历了2亿年的变化,如今已成为太平洋的一部分。

但在远古时期这片海洋中存在着另一片狭长的陆地——即后来所说的姆陆地。

随着研究逐渐深入,专家们确信这里曾经存储着大量的特定化学元素(CO),而且有过大规模外泄的历史现象发生。

说到这里时他稍微停顿了一会:

“确实如此,这些元素逸散的原因很可能跟地震、火山活动有关,但这并非自然过程而是人类行为所致……”他补充说:“这是远古时期人们主动发起的一项工程——人造地质变动。”

话音未落,巨大的声响突然传遍全球。

无数粉丝惊讶地看着直播画面上什么也没发生的地方。

似乎也没有来自敌方势力发起攻击。

观众们纷纷表示疑惑:

“主播是不是又故意制造悬念啦?  人工引起地形变换是什么意思?”

紧接着出现了一些解答性评论如“简单讲就是大陆漂移理论”,还有人将之与女娲治水的故事联系在一起讨论其深层含义。

尽管表面上一切如常但时不时还是传来震动声;

随着时间流逝姆陆地相继爆发数次火山及地震灾害。

对此情况尼比鲁军队却显得并不重视。

因为以他们的科技水平来看普通的地质运动对其构不成威胁。

然而事情并未结束,当地表高度降低约1米之时他们才真正意识到事情不对劲。

于是立刻采取行动全力反击九神州。

各类武器倾泻而下试图扭转局势,遗憾的是这并未改变结局。尽管有外星力量提供了不少武器和补给,他们也只能和古代文明打个平手。

战况……

就这么陷入了胶着。

时间一天天过去。

在没有消灭古老文明之前,尼比鲁人不敢轻易离开地球。

两个对抗势力,在地球上开始了长久的对峙。

同时……

姆陆地以及无边无际的大海上,不断传来巨响。

“轰隆!”

“轰隆!”

“轰隆!”

地震和海浪连续爆发,这一切就在这片区域上演。

起初是每天一两次。

到后来竟然增长到了几十次……

伴随着大量二氧化碳的释放,整个姆大陆正加速沉没。

“这场战役,耗时极其长久。”

邓长江的声音悠长地在这一段“宏大叙事”中响起。

观看者看到陆地下沉的真实画面。

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原来如此!造地运动就是这样的!”

“我想我也大概猜到了,远古文明一边与尼比鲁文化对峙,一边还深入地底,推动岩浆活动,加快板块位移!”

“他们在牵制敌人时,启动了造地运动,导致火山爆发和频繁地震!”

“……”

看见这些讨论,邓长江点了点头:“确实,这是一场非常艰苦的斗争!”

毕竟支持尼比鲁人的力量来自外星。

“于是,在与尼比鲁文化直接对抗的同时,远古文明悄悄进入了地心深处。”

就像女娲补天那次一样。

古老的文化渗透至核心区域,触发了沸腾的岩浆。

对于他们的技术水平而言……

既然有能力冷却岩浆,也能使其变得更加活跃。

“经过精密规划,他们引发了四大主要板块向太平洋区域移动。”

“它们分别为亚欧、印度洋、南极洲,还有……美洲。”

话音刚落,众人倒吸一口气。

人们已经尽全力提高了对这个远古计划的估计值,但其壮举依旧超乎想象。

控制四块大板块相撞太平洋!

根据邓长江所揭露的信息,观众们也大致知道了姆大地的位置所在——据传就是在广阔的太平洋里。

“只有这种级别的碰撞才能引发足够规模的火山与震颤,彻底释放在姆地区下的二氧化碳气体!”

深吸一口气后,邓继续道:“关于这几片土地长达亿万年的变迁,现代地理学界已有所定论。”

“研究证明,在大约两亿年前曾出现过异常激烈的地质事件,只是此前对其原因一直不解。”

邓先生每说一句都冲击着大家的观念边界。

无论男女老少,大家都在全神贯注听讲。

……

首都。

重大项目的研究基地里。

会议室。

同众多电视观众一样,各个领域的学者也正聚精会神。

他们未曾预料,这块神秘土地背后的故事居然与地质构造紧密相关。


  https://vvadz.cc/book/11108744/4006522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