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傲世皇朝 > 第27章破长安王莽授首收洛阳刘秀立威(1)

第27章破长安王莽授首收洛阳刘秀立威(1)


新王朝京师长安。王莽现在是众叛亲离,内外交困。

法术师西门君惠与国师刘歆(后改名刘秀),大司马董忠,卫将军王涉,禁卫官副司令孙伋秘密结盟,准备发动军事政变,逮捕王莽,向玄汉朝廷投降,用以保全自己家族的性命。

七月,禁卫官副司令孙伋向王莽告密。王莽格杀董忠,诛杀其家族,刘歆,王涉自杀。

王莽面对众叛亲离,骨肉老友,从内部崩溃的窘迫处境;而朝廷军主力已破,亲信大臣纷纷叛离,从此无可用之兵,无可信之人的悲惨局面,雄心壮志,顿然消失。

于是,他无可奈何地命令王邑返回京师长安,重新担任大司马一职。

王莽面对无法用诈术克服的局面,过度悲痛与愤怒。他食不下咽,每天只吃一点鳆鱼(蛤一类海鲜),饮酒浇愁。其他时间,他就是阅读兵书,疲倦时靠着几案入睡,不能上床安枕。

不久,西部成纪人隗崔,隗义等聚众起兵,响应玄汉朝廷,西北郡县也纷纷脱离新朝的统治。

八月,前汉钟武侯刘望,在汝南起兵。新朝廷纳言大将军严尤,秩宗大将军陈茂也投降刘望。刘望登极,自称汉王朝皇帝。他任命严尤当大司马,陈茂当宰相。自此,汝南也脱离新朝廷的势力范围。

王莽只得收缩战线,命令国师王匡,国将哀章,驻防洛阳,固守两京。

不久,更始帝刘玄命令定国上公王匡,率领新市兵向洛阳进攻;更始帝刘玄又命令西屏大将军申屠建,副宰相李松,直扑武关(陕西商县),京师震动。

坏消息接连不断,王莽忧惧交加,束手无策。

于是,他只好向上天哀告求救。

他结合儒生,小民百姓,为他们供应早饭,晚饭,奖励哭声最厉的五千人为郎官,乞求上天的眷顾。

王莽决心做最后的垂死挣扎,他任命九位将军,都用“虎”字作为称号,率领首都警备部队数万人,出发东征,把他们的妻子儿女接到宫中,作为人质。

当时,宫廷还有黄金六十余万斤,尊贵珠宝也有这个数目。

可是,王莽爱不释手,对将军部属,仅仅赏赐四千钱,激起将士怨恨。

于是,大军离心离德,毫无斗志。

九位虎将军率领自己的散沙部队,进驻华阴回溪,凭险坚守。

邓晔,于匡的变民部队发动对官军的攻击,九虎部队崩溃。六位虎将军败阵,其中两位逃到首都请罪。王莽责问,两位虎将军自杀,四位逃亡,不知去向。其他三位虎将军收集残兵败将,退保京师仓守卫。

邓晔,于匡变民部队大开武关关门,迎接玄汉朝廷的先锋部队。副宰相李松率领三千人,跟邓晔,于匡相会,联合攻击京师仓三位虎将军,不能攻克。

邓晔任命郡府秘书王宪为指挥官,率领数百人向北进发,渡过渭水,直抵京师北区左冯翊。

副宰相李松派助手偏将军韩臣等,推进到新丰,进攻新军,直抵长门宫。

王宪部队推进到频阳,沿途郡县,望风投降;地方士绅,纷纷起兵,他们纷纷自称将军,追随王宪。

后来,副宰相李松,邓晔的主力部队,也抵达华阴。

王莽再作困兽之斗。他赦免监狱中的囚犯,发给他们武器,要他们对天盟誓,命令自己的岳父更始将军史谌率领。

可是,刚到渭桥,大家就一哄而散,史谌只好空手而回。

九月一日,变民部队攻破首都宣平城门。新朝廷宰相张邯被击斩。大司马王邑见局势不利,只好后撤。

二日,京师年轻人朱弟等,为了保卫自己的家门不被抢劫,也加入义军行列。他们直扑皇城未央宫,火烧便门。

黄皇公主王女士,是王莽的女儿,也是汉平帝刘箕子的皇后。她眼看天崩地裂,独自叹息道:“我还有什么脸面,再见汉王朝的家人?”纵身投入火窟而死。

王莽仓皇失措地逃到未央宫避火,而火舌跟踪而至。他穿着赤青色的衣服,拿着一把既愚弄别人,也愚弄自己的,所谓的两千年前姚重华拿过的小刀护卫自己。

他命令占星官为自己选择时日方位,自己绕着桌案兜圈子。最后,他终于找到了一个最吉祥的方位——斗柄。

然后,王莽坐了下来,他神志不清地喃喃自语:“老天照顾我,汉军对我有什么办法呢?”

九月三日,王莽逃到渐台,左右仍有一千余官员追随。大司马王邑不停血战,疲惫不能支持。汉军进入渐台,大司马王邑指挥守军抵抗,父子二人,与汉军肉搏而死。

王莽逃到一个小房间。晚饭时节,汉军杀入,王莽左右死亡殆尽。

商县人杜吴,直闯而入,击杀王莽;汉军指挥官东海人公宾就砍下王莽的人头。众兵一拥而上,乱刀齐下,把王莽砍成碎块。

为了争夺诛杀元凶王莽的功绩,汉军义军互相攻击,死亡数十人。

公宾就拿着王莽人头,呈现王宪。王宪自称玄汉朝廷大将军,长安城中变民部队数十万人,全部归他管辖统领。

九月六日,玄汉副宰相李松,变民首领邓晔,率军进入长安。玄汉将军赵萌,西屏大将军申屠建,也接踵而至。

他们认为王宪不守法度,就逮捕王宪,诛杀。

李松等把王莽的人头送到临时首都宛城,悬挂街市示众。愤怒的百姓,把王莽的头踢来踢去,有的甚至把王莽的舌头割下解恨。

自此,新王朝彻底覆灭。

九月,玄汉朝廷定国上公王匡,攻陷洛阳,生擒新王朝太师王匡,国将哀章等,斩首示众。

十月,玄汉朝廷奋威大将军刘信,攻击汝南称帝的刘望,获胜。汉帝刘望,大司马严尤,宰相陈茂等,全被诛杀,所属郡县,全部归附玄汉朝廷。

捷报频频地传入陪都宛城,更始帝刘玄大喜。他一改往日懦弱犹豫的性格,挺直腰板,果断地发出旨令。

一日,更始帝刘玄召集群臣,商议把中央朝廷从宛城迁到洛阳之事。

当更始帝刘玄问及汉朝的典章制度,礼仪规矩时,群臣们面面相觑,哑口无语,没有一人知道朝廷的礼仪。更始帝刘玄勃然大怒,就想发作。

这时,廷尉王常走出队列,缓缓说道:“陛下,请不要发怒,生气!群臣大多是绿林豪杰出生,他们大都来自民间,哪里知道什么朝廷礼仪,更不用说什么典章制度之类。

况且,自王莽专权以来,一向复古改制,汉庭制度,早已破坏殆尽。后来,莽贼又是改地名,改官名,改货币,一片混乱,至今已经三十年左右的光景。即使有人知道,大约已经忘记进尽。

我辈之中,大约只有破虏大将军,武信侯刘文叔,进过太学,读过典籍,演过典礼,或许知道一些。陛下何不紧急召见文叔,询问询问究竟如何呢!”

“爱卿言之有理!寡人错怪诸位了!快,传旨,召见武信侯刘秀!”刘玄平息了愤怒,笑盈盈地命令道。

使者急令刘秀觐见。闻知皇上刘玄紧急召见,刘秀大吃一惊,一阵不祥的预感涌上心里。

刘秀不敢怠慢,给夫人丽华交代两句,就跟随使者匆匆驱马,跑进了皇宫里。

拜见完毕皇上,刘秀肃立殿下,心中正在猜疑。

忽听皇上刘玄询问汉庭的典礼问题,刘秀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说到汉庭的典礼,刘秀是一阵轻松。

他庚即侃侃而谈起来:

“禀告陛下,我汉庭典礼制度,微臣略知一二。现在,微臣尽自己所记,一一说出,备皇上咨询。

朝廷大典,礼仪繁多。重大典礼,有合朔,朝会,郊祀,宗庙,登极等,及其详尽。隆重典雅,辉煌富丽。微臣现在为陛下一一道之,请皇上垂听!”

听着刘秀的讲解,刘玄也是一头迷雾,只有不住地点头称是。

更始帝刘玄一边听着,一边暗自庆幸:“幸好当初没有杀掉刘秀。不然,迁都洛阳,无人知道礼仪,岂不是成为了天下人的笑柄?皇帝礼仪也不知道,岂不成为了大臣,内臣的笑柄?”

刘秀讲完,更始帝刘玄,群臣早已听得是昏昏欲睡。

更始帝刘玄静了一会,醒过神来,他清清喉咙,咳嗽一声,然后发布旨令:

“爱卿讲得很好!现在,朕特封刘秀为司隶校尉(首都卫戍司令),随侍朕的身边,以备咨询。迁都事宜决定之后,着令武信侯刘秀先去洛阳整修宫殿,皇家祖陵,以及朝廷机关驻地。请武信侯依照故汉典章制度,组成司隶校尉(首都卫戍司令),设立官职,用正式公文通知所属郡县。钦此!”


  https://vvadz.cc/book/11201765/6785235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