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大明:我姐是马秀英 > 第二百七十章 威慑

第二百七十章 威慑


老二,老三,老四,这三个皮猴子。

拿到了令牌以后,知道城外有神机营等着干活,再也没有多少吃饭的心思。

用最快的速度把自己填饱。

然后立刻下楼,把那些藏在暗处,奉命保护自己的锦衣卫都叫出来。

命令他们找来三匹快马,翻身骑直奔城外神机营。

临走的时候,领队的锦衣卫百户很会做人。

顺手把马世龙他们的账给结了,还特意多给了几两银子,专门叮嘱老板,照顾好上面那两位。

无论如何都不能有丝毫的怠慢!

马世龙也注意到了下面的事。

等三兄弟和锦衣卫离开以后,立刻就有让老板上了一堆东西,所有加在一起的价钱,正好把多给的那些银两给用了。

毕竟谁家银子都不是大风刮来的。

更何况这家姓沈的,他家里也不缺钱。

常帅的抗纛亲兵,逢年过节常家都会送东西来,妥妥的一个富户。

拿起筷子夹上一块卤鸭肝。

马世龙送进嘴里吃着,看向身边最小的这个外甥朱橚,“老五,你就不想跟三个哥哥,去到城外看看神机营?”

听到舅舅问自己话。

朱橚立刻放下手里的筷子,抬头看向马世龙,“舅舅您知道的,我并不喜爱军伍之事。”

“再说我若是再走了,独留舅舅一人在此,实在是有些说不过去。”

“哈哈哈……好。”

马世龙喜笑颜开,眼中满是对朱橚的喜爱,“你们哥几个啊,就属你最懂事!”

“好,比你那三哥好!”

说着马世龙就忍不住想起自家宝库。

老二,老三,老四,这三个混蛋小子,弄得他到现在都不敢进去细看。

为啥都是同一个爹,同一个娘生出来的,性情差别怎么就那么大呢?

————

认祖归宗,搬家远行,自南向北路途非常遥远。

而且北方诸省平定不久,人口稀薄,财政吃紧,道路什么的更是难行。

文曲星老爷们后面还要科举。

不用立刻跟着家眷一起走,但突然的分别来的猝不及防,又知晓此行的遥远和艰难,所以总是要相送一段。

这一路走的气氛凝重又沉闷。

年迈的双亲,坐在微微摇晃的马车里,掀开窗帘看着越来越近的城门。

心里的苦涩无比浓郁。

颤抖着想要张开嘴说些什么,但到最后却又什么都说不出来。

木已成舟,就算说的再多,又能有什么用呢?

况且效死营就守在车马附近,他们又敢有些什么呢?

若是一不小心传到太子殿下耳中……

文曲星老爷看着双亲欲言又止的样子,浑浊的双眼不由含满悔恨的泪水,自己当初为何那样傻!

为了那么更多的一点希望可能,成了别人手中的棋子,上了这深渊般的棋盘!

同床共枕多年的老妻。

感觉到老爷的情绪变化,悄悄伸出手握着他的手,想要给予他一点安慰,让他最后的顶梁柱一定要撑住。

可刚接触到老爷的手,老妻忽然就忍不住开始无声啜泣。

家没了。

天塌了。

老爷的科举仕途,或许也跟着一起完了……

忽然之间,猝不及防,作孽啊!

只是一步走错,他们这一大家的人,三代的血亲便要一生难料!

可是这事情说到底,又何尝不是他们咎由自取?

由南变北这样的事情,只要稍微动点脑子,就能猜得出来看的出来,朝廷对此不可能不会加以管束。

现在忽然出事了,悔恨哭泣又有何用?

当然他们心中真是不爽,也可能在心里谩骂责怪他人,这样心里或许能够好受一点。

可问题是他们能怪谁,敢怪谁?

靖远侯?

还是当今太子?

最后的最后,也只能选择怪那些,想出由南变北之法的大人。

此法不出他们又何至于如此!

或许就只有年幼单纯的孩子,才能完全不受这压抑的气氛影响,完全不懂所经之事的严重程度。

呵呵笑着趴在车窗上,好奇的看着窗外的风景。

远行搬家,或许对他们而言,就是一场新奇的冒险。

没有父亲每天严厉的教诲。

也不用再天天读书写字,幸福又轻松。

“爹爹,你看!”

刚过了城门孩子忽然惊喜的叫出声,“你快看啊,路边好多的人,身上的铠甲金闪闪的,好威武,好漂亮!”

京城重地,路边有人还不正常。

文曲星老爷心情沉重,随意的应了孩子一声,而后继续轻声安慰妻子。

但话还没说出两句……

不对!

铠甲,金闪闪的,寻常行人身上哪来的铠甲?!

文曲星老爷越想越不对劲,心中陡然升起强烈的不安,连忙挪动身子靠近车窗,顺着孩子指引的方向看去。

嘶——!

好多的兵丁!

南城官道,放眼望去,路边两旁每隔五步,便站立着一名身披金色甲胄的军士。

从城门口开始,一直蔓延到目光尽头,根本就不知道具体有多少人。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又来了这么多的兵丁?

不对,这位置也不对!这里不是南城城门吗?

他京城家宅的位置,更加靠近的是西门,启程搬迁到北方诸省,怎么也不可能从南城出啊!

这不就是在舍近求远吗?!

难道……

不会,不会,绝对不会。

文曲星老爷左右张望,发现这官道之上没有一个平民,全都类似他这样的搬家文曲星。

前面后面到处都是,数量少说也有二三十户。

朝廷查出了由南变北之事,没有直接戳穿,而是选择将计就计,强势直接及让他们搬迁到北方诸省。

那就说明在明面上,朝廷没有处罚他们的道理。

再者说了,如果朝廷真要拿他们怎么样,也不至于调用这么多的兵丁。

只是威慑吗?

应该就是这个原因,威慑他们不要轻举妄动。

就算心里有再多的不忿和悔恨,也要全都咽进肚子里,不能表达出一分一毫,除非他们想要和鞑子一样。

尝试一下大明军士的兵刃!

当真是没有一点道理,没有一点道理!

几代辛劳积累,攒下的大把家业,一张由南变北的文书,全都付之一炬。

还要长途跋涉几千里,去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扎根,没有一点抚慰不说,还要如此威慑他们。

这大明朝廷,这大明的皇帝,这天下间就没有道理可言了吗?

轰——

轰——

轰——

沉闷如雷般的火炮轰鸣。

哪怕隔着遥远的距离,传到人的耳中,也依旧令人胆战心惊。

让这些从来没有上过战场,见过支离破碎躯体,鲜血染红百里江河的文曲星们,心中诸多愤慨瞬间烟消云散。

道理?

这东西硬不过刀枪,更挡不住火炮火铳。

当然他们最硬的那张嘴,那就要另当别论了,有理说破天,无理强压人。


  https://vvadz.cc/book/12280888/3843556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