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大明:我姐是马秀英 > 第二百五十九章 科举将开

第二百五十九章 科举将开


时光荏苒,岁月匆匆。

农庄一行之后,朝野之中就再也没有发生大事,唯一的例外便是朱元璋的生辰。

但因为少年时的种种经历,还有节俭的性情影响,所以哪怕是的生辰,朱元璋也没有要大办的意思。

象征性的接受了一下百官的朝贺。

晚上和一众自己在乎的家里人,一些关系亲近的老弟兄,一起吃个饭,喝点酒才是正经的。

吃一碗妹子和闺女,亲手做的长寿面,里面还窝了两个土鸡蛋,滋味那叫一个香啊!

几个儿子,义子,外甥,也都给他送上了寿礼,不值钱但心意却是万两黄金都换不来。

亲手猎的狐皮做成的皮裘,战场上缴获鞑子来的如意,半个多月才写成千寿帖,专门找来老家厨子做的家乡菜……

当然身为半个儿子的小舅子马世龙,自然不可能缺席这一场家宴。

也专门为他准备了一份合心意的寿礼。

准确的说应该是媳妇帮忙,辛苦做出来的寿礼。

赵乐是大家闺秀,自小便锦衣玉食养在深闺,绣工女红自然精熟,

不过因为她的身份原因,这个本事没有施展过几回,最近的一次还是在八年前,她与马世龙成亲时。

为自己绣的嫁衣。

现在怀有身孕,被姐姐马秀英留在皇宫养胎。

没事的就跟着姐姐做些女红,和太孙殿下一起玩耍,忽然就收到了丈夫的信儿,让他用寻常棉布,按照姐夫朱重八的尺码做一身衣裳。

款式不用琢磨设计,简单朴素穿着舒坦就行,若是有其他疑问可以直接问姐姐。

她是这天底下最了解姐夫的人,不管问什么都能得到答案。

赵乐清楚丈夫此举的用意,于是趁着闲暇做起了衣裳,时间充裕手艺又精熟的她,不过半月便就做成。

后来索性又给姐姐,也瞒着悄悄的做了一身。

寿宴时拿着一起送了上去,乐的朱重八笑的合不拢嘴,直接便去后殿和妹子一起换上。

回来以后就不停的夸自家弟妹手艺好。

做的衣裳是不仅合身舒服,并且针脚密集服帖,穿个好几年都一定能坏能旧。

马秀英在一旁听着丈夫夸奖的话,也是时不时点头应是,不过就是看弟弟的眼神,感觉有些不太对。

自家姐夫过寿。

你身为小舅子,自己不准备寿礼,还要麻烦自己怀有身孕的媳妇帮忙!

你自己还要不要脸,这样的事也想的出来,做得出来!

坐在下面的马世龙脸皮厚,而且笃定现在人多,姐姐不会当场拿自己怎么样,于是全都当作没看见。

稳坐钓鱼台,和身旁的李文忠还有沐英,一起吃吃喝喝,说说笑笑。

等到后面分批为朱重八祝贺的时候。

又让媳妇赵乐改口,不要再叫姐夫什么陛下,直接就叫姐夫,而且还要大声点,不用含糊小声听不清。

赵乐虽然心里感觉这样不太好,但最后还是应了丈夫的意。

高声叫了朱重八一声姐夫。

如果说送身衣裳,是让朱重八面上高兴,心里愉悦的话。

赵乐这一声姐夫叫出来,她就算彻底的成为朱家,朱重八的家里人,将最后一丁点不起眼的隔阂,完全清除干净。

变成血脉相连,刀割斧劈都分不开的关系。

为此朱元璋当场便是一大堆赏赐,其中不少都是专供皇室的好玩意,价值连城不可估量。

一声姐夫换来的一堆宝贝……

同时也是在这场寿宴家宴上,朱标私下也送给了马世龙一份大礼。

城外两寺一庙十数名高僧和尚的罪状,还有他们所属寺庙名下的各种田产,其中意思也很简单,外甥给舅舅寻的一些方便。

皇家书院到现在还没有选定校址。

这些个名寺古刹,所在之地每一处都是山水独好之处,和尚在这上面也是有其独到本领的。

舅舅可以在这里面随便选,选中那个就抄那个收回来那个。

至于剩下的,也可一并抄了卖了,当作建校的资金银钱,反正总归是有用的。

马世龙对和尚没什么好感。

他相信这天底下有真正的高僧,为天下人念经诵佛,只为减轻黎民百姓一分罪孽。

但这种高僧终究是少数,更多的只是褪去头顶几尺乌发,其他的像是什么贪嗔痴邪念种种,一样也没有放下。

反正变的更加痴迷。

披着一身华贵袈裟作掩护,掩盖下面腐臭的皮囊。

至于什么佛门的那些个佛陀菩萨,那完全就是虚妄空假,马世龙一点也不在乎,若是这世间真有佛。

那也是他自己,他便是佛。

直接接过来琢磨了一通,然后找了个御史,等到下次朝会捅了出来。

于是皇家书院的校址就有了,起始的资金也填补了上去。

按照开始的定下的计划,找几个老实的官吏,顶上去督促进程。

再以忙碌此事为借口,马世龙直接向朱标递上去请假折子,除了一些必要的场面以外,再也没有早起上过朝。

每天都是睡到日上三竿自然醒,扒拉开脸上身上的细支硕果。

用过午饭,正值午后,在自家花园里,架起一把躺椅躺着晒太阳,顺便享受着丫鬟们的按摩伺候。

如此半个月下来,贴身丫鬟马芊儿掏耳朵的手艺,进步的速度何止一个飞快。

不过就是这小丫头有点强迫症。

掏耳朵就想着要掏大的,马世龙隔三岔五的就常掏没货了,于是转而开始去霍霍自家哥哥,还有年迈的亲爹。

后来是关系好的丫鬟,厨房里的厨娘……

当然马世龙虽然无比悠闲,但身上的其他差事他也没完全忘记。

应天府的差事,有应天府丞徐文华管着,为了表现,也为了抱紧国舅爷的大腿,事事精心细致,生怕出了差错,惹了上面不快。

并且每三日便会来靖远侯府求见一趟,将一应文书案卷统统都送过来。

应天府里的衙役侯幺,这个被马勇收编内应,也向马世龙递了消息,徐文华徐大人平日里做事很是认真。

未有任何逾越之举。

掌皇城禁卫军事,这个差事马世龙倒是没怎么管。

以前怎么干的,现在继续怎么干,反正以前的那些规矩,也是他给定的立的,各级军官将校也是他的老部下。

就算再费心勤快也就这样。

各备倭军卫动作最大,所有缺额军士已全部补齐,并且时常出动,寻找倭寇清剿。

一个多月的时间,大小捷报有七八封。

造船厂也已开始动工,就是因为规模太过巨大,所需时间更是漫长,不过好在大明另外还有造船之所。

马忠从倭国带回来的银子,已经有一大批送过去,买木料,召工匠,造海船……

不问事,不代表不管事,不干事,不代表不知事。

若不是这样,朱元璋早就下旨斥责他这个小犊子,或者拉进宫里让妹子好好教训一场,皇恩浩荡你就这么对付?

如此以往两个多月过去,靖远侯府今天来了一位贵客。

同时朝中也迎来了一件大事。

科举要开始了。


  https://vvadz.cc/book/12280888/3865703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