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三国:先虐吕布,再虐关张 > 第314章 曹冲称象

第314章 曹冲称象


魏王府内,曹操正坐在书房里,看着手中的军报,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

这份军报是夏侯渊送来的,上面详细地描述了他如何大破张任的军队,取得了一场辉煌的胜利。

“报魏王!”

就在曹操沉浸在喜悦之中时,门外突然传来一声呼喊。

曹操抬起头,看到典韦缓缓走进来,躬身行礼后开口道。

“何事?”

典韦直起身子,回答道。

“青州太史慈传信,大将军已经登陆回归了!”

曹操闻言,眼睛一亮,喜出望外,他哈哈一笑,站起身来,兴奋地说道。

“太好了!”

他随即对典韦说道。

“走,典韦,陪我出去走走。”

典韦恭敬地应道。

“属下领命!”

两人刚刚走出书房门,就听到一阵嘹亮的象鸣传来。这声音震耳欲聋,仿佛能穿透人的耳膜。

“怎么了?”

曹操不禁疑惑地开口问道。

典韦连忙回答道。

“好像是南疆进贡的巨象,公子们和一众官员都在围观呢。”

曹操点点头,说道。

“我们也去看看。”

曹操背负双手,稳稳地站在官署前的青石台阶之上,他那身玄色锦袍的袖口,被阵阵微风轻轻吹拂,猎猎作响。

他的目光,如鹰隼一般锐利,紧紧地锁定在庭院中央的那个庞然大物身上——那是一头从南疆进献而来的巨象。

这头巨象体型庞大无比,宛如一座移动的小山,它的身躯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灰褐色皮肤,上面还隐隐可见一些粗糙的纹路。

而最为引人注目的,当属那两根长长的象牙,它们在日光的照耀下,泛着冷冽的白色光芒,仿佛两把寒光四射的利剑。

“父亲,您看它的耳朵,像不像两把大蒲扇呀?”

正当曹操凝视着巨象时,一个清脆的童声突然在他身旁响起。

他低头看去,只见自己的幼子曹冲正满脸兴奋地攥着他的衣角,一双乌黑的大眼睛里,跳动着好奇的火苗。

曹操微微一笑,伸手摸了摸曹冲的小脑袋,然后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

果然,那巨象的耳朵又大又宽,就像两把巨大的蒲扇,随着微风轻轻摆动。

就在这时,一阵嘈杂的议论声传入了曹操的耳中。他转头看去,只见一群文臣武将正围在巨象周围,形成了一个半圆。

这些人有的交头接耳,有的眉头紧皱,有的则是一脸茫然,看上去就像一群不知所措的蚂蚁。

荀彧站在人群中,他的玉笏板在掌心轻轻敲击,发出一声声清脆的响声。而曹昂则是眉头紧蹙,仿佛那两道眉毛已经拧成了一座山峦。

突然,那巨象像是感受到了众人的注视,它猛地扬起鼻子,发出一声沉闷的低吼,然后从鼻孔中喷出一股白色的雾气。

这突如其来的一幕,吓得前排的几个官员惊慌失措,连连后退。

其中一人更是因为太过慌张,以至于他头上那顶镶着明珠的官帽都歪斜到了鬓边。

“孤要知道此象的重量。”

曹操的声音如同洪钟一般,在庭院中回响,惊得屋檐下的几只栖鸽扑棱着翅膀飞走了。

他环顾四周,看着那些文臣武将,缓缓说道。

“诸位爱卿,可有什么良策能够称出此象的重量呢?”

众人听到这个提议后,顿时像沸腾的鼎镬一样炸开了锅。

有的人提议直接将大象宰杀后分称,然而这个话音未落,就被许褚的一声冷哼给打断了。

紧接着,又有人主张建造一个巨大的秤来称量大象,但杨修立刻指出,要建造这样一个秤所需的木材恐怕堪比宫殿的梁柱,实在是难以实现。

就在大家争论不休的时候,更有一个人提出要驱赶大象去踩踏青砖,然后根据青砖碎裂的数量来估算大象的重量。

这个主意一出,引得满堂哄堂大笑,显然大家都觉得这个方法太过荒谬。

就在众人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曹冲却蹲在池边,静静地看着一群蚂蚁搬家。此时,水面上正倒映着他父亲那紧锁的眉头,仿佛在思考着什么难题。

突然,一条锦鲤猛地摆尾,激起的涟漪将那倒影搅碎成了粼粼的金片。曹冲见状,急忙伸手去捞,结果一不小心,半截衣袖都被浸湿了。

然而,当他抬起头时,却惊喜地发现自己常坐的那艘朱漆小船正静静地漂浮在波光之中,随着水波轻轻摇晃。

“父亲!”

曹冲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他提着湿漉漉的衣摆,像一阵风似的冲进了人群中。他头上的玉冠随着奔跑上下跳动,那上面的红缨也如火焰一般飞舞着。

“让大象登上大船,吃水线就是它的重量!”

曹冲的声音清脆而响亮,在喧闹的人群中显得格外突出。

在满堂鸦雀无声的氛围中,曹操的眼底突然闪过一道惊雷般的光芒。

他毫不犹豫地解下腰间的玉佩,轻轻地塞进儿子的手心。那块温润的墨玉,仿佛还残留着曹操身体的余温。

第二天清晨,辰时刚过,三十名赤膊的力士齐声高喊着号子,齐心协力地推动着那头巨大的象。

象足沉重地踏在木板上,发出沉闷的响声,仿佛整个大地都在为之震颤。

而此时,曹冲正专注地在竹简上记录着什么。他的小手握着笔,在竹简上划出一道又一道的横杠。

当河水慢慢漫过船舷的刻痕时,曹冲恰好完成了第三道横杠的记录。

与此同时,荀彧则在一旁用算筹在青砖上摆出一幅星图。每一颗算筹都代表着一定的重量,他仔细地计算着,确保每一个数据都准确无误。

当最后一声报数落下时,整个场面都凝固了。然而,就在这一刹那,曹操突然做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举动——他猛地将幼子高高地举过头顶!

孩童的笑声如同银铃一般,清脆而响亮,惊起了柳梢上的黄鹂。那欢快的笑声,似乎穿透了许昌城的每一个角落。

从那一天起,许昌城的百姓们都在传颂着这个故事。

他们说,那日丞相府中飘出的酒香,浓郁得让人陶醉,仿佛整个朱雀大街都被这股香气所笼罩。


  https://vvadz.cc/book/12332751/3911884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