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教授重生,我在1977上清华 > 第634章 又一位封疆大吏的担当!

第634章 又一位封疆大吏的担当!


刘弘毅急忙欠身为礼,对边至诚的夸奖表示感谢。

艾高峰却有点担心地说道:“书记,就怕人家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批刘弘毅是表,想要改变方向才是里。

果真如此的话,刘弘毅这个“始作俑者”就是最好的“靶子”,没说的,先想尽一切办法把他拿下再说。只要能拿下刘弘毅,就胜利了一大半。

到时候,邰正阳也好,边至诚也罢,齐森,潘成阳,艾高峰,刘楚安这些人,气势上先就弱了一大截。

“那不行,不能这样子搞,那是开倒车,不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

边至诚一挥手,大声说道。

这一刻,这位以厚道著称的省委书记,展现出他强势果决的一面。

“我们不能让老邰孤军奋战。”

“事实上,我们现在也没办法置身事外了。”

壮安说到底也只是一个区区小县,刘弘毅再“无法无天”也只是发了几十万的奖金。和楚州大宁比起来,算得什么?

楚州年终表彰,据不完全统计,各种奖金发出去上千万。

只不过楚州的司马武和周凡新“很狡猾”,都是闷着搞,一声不吭。不要说《静江日报》报道,连《楚州日报》都没发过一篇报道,充其量就是发几条消息,不显山不露水的,一笔带过。

边至诚甚至暗示省里的统计部门,不要正式统计这些数据。

他就是考虑到了这一点。

要知道,边至诚担任省委主要领导,已经接近十年了。

经验丰富得很!

但壮安和《镇南日报》把这个“炸弹”引爆之后,静江这边,也“苟”不下去,一旦引发“大辩论”,楚州和大宁,必然会成为聚焦的“靶子”。

“老艾,不瞒你说,今天请你们两位过来,就是有个消息要和你通个气,有关你的新职务,上边也有人不同意了。还直接去找了首长‘告状’。”

艾高峰脸色一凝。

果然如此!

“但是你不要担心,既然都已经定了的事,不是谁一句话就能推翻的。过几天,我就直接去北都,向领导汇报。”

“我们静江,尤其是楚州和大宁,发展到今天,很不容易。因为有了楚州和大宁的示范作用,其他地区,现在也开始活跃起来了,搞生产建设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

“干部群众们的干劲很足。”

“都想过好日子嘛。”

“倒是弘毅啊,你们壮安这个经验,你好好总结总结,到时候啊,拿一份详细的报告出来。我看,不但你们镇南要好好学习,我们静江也要好好学习。”

“虽然我们有楚州,有大宁这样的榜样,那还不够。”

“大宁是省会,搞的大批发路子。楚州也是搞的大企业路子,偏远小县的县域经济要如何发展,楚州的几个县,我看都没有壮安那么典型。楚州的几个县,现在主要是地区在带动,单独拿一个县出来,除了楚新,其他的县,怕是比不过壮安。”

楚州已经地改市,楚新县也改成了市辖区。

但边至诚还是习惯性地称之为地区。

“除了楚州和大宁,静江还有十几个地区,和壮安差不多情况的偏远县区,更是很多,好几十个。这些县的生产建设要怎么搞?完全可以借鉴壮安的经验。”

“老艾啊,过完年之后,组织一批干部,去壮安看一看,学习取经。”

“当年,镇南的同志来楚州学习,现在,我们也应该去镇南学习。”

“嗯,不要以大宁的名义,要以省里的名义。”

边至诚特意叮嘱了一句。

“是!”

“书记高瞻远瞩!”

艾高峰由衷地说道。

边至诚这番话,你可以按照字面意思去解读,这确实就是边至诚的真实想法,但不是全部。

边至诚还有一层意思,没有明白讲出来。

但艾高峰和刘弘毅都能悟到。

边至诚就是要表明静江省委对壮安模式的支持。其作用,就相当于《镇南日报》对壮安的报道。

因为刘弘毅到底不是静江的干部,边至诚就算想要维护他,也不能和邰正阳那样,直接跟某某同志“吵架”,那不合规矩。

所以就采取这种较为委婉的方式来表明自己的态度。

刘弘毅大为感动,站起身来,很认真地给边至诚鞠了一躬。

有这样的长辈和领导爱护,何其幸也。

说实话,尽管大家都是省委一把手,但在高层领导心目中的分量,边至诚要重于邰正阳。原因很简单,数年前那个特殊的时期,边至诚代表静江省委明确表过态。

这就是资历!

就好像五五年大授衔的时候,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红军不下校。

凡是老红军,授衔的时候还在部队工作的,最低军衔也不会低于少校。

资历非常重要。

边至诚摆了摆手,示意他不必多礼,又以较为轻松地语气问道:“弘毅啊,你这次是在江口过年?”

“是的,至诚书记,我在江口待了几天。”

“呵呵,很有孝心。”

边至诚点头赞许。

说起来,刘弘毅对边至诚可谓非常熟悉,也非常敬佩。

这位省委书记最大的优点,就是党性极强,执行上级决定非常坚决,从不阳奉阴违。他理政静江那么多年,对于静江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工作,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

而在个人品德方面,边至诚也是无可挑剔。

数十年来,一直恪守着古老的传统,对人友爱,桑梓观念很重。

“嗯,江口的一些变化,我在报纸上也看到过,楚安同志是个尽职尽责的好同志。等以后有时间了,我还想要去江口亲眼看一看,了解一下他们的发展模式。”

“我们静江紧挨沿海省份,在生产建设和经济发展方面,也要多从这个方面去考虑,多在这个方向下功夫。”

“我看啊,静南的几个地区,可以作为我们静江的小经济特区来搞,尽量和岭南对接,和江口对接,这样有利于我们加快发展。”

“至诚书记高瞻远瞩,这个指示非常英明。”

刘弘毅由衷地赞叹道。

“呵呵……”

边至诚笑了起来。


  https://vvadz.cc/book/12370149/4143001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