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大明小人物 > 小村腾飞 第七章 买地

小村腾飞 第七章 买地


“父亲,我有办法了。咱们可以这样”何志远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何绍云听后惊诧道“这样做能行吗”
        “保证能行。”
        第二天,下游各村的里长、甲长们来到何绍云家里商量修水库的事情。
        由于缺水的村不止何家村一个村,缺水几乎成了每年都困扰粮食减产的大问题。这年头,家家都缺粮,对于修水库那是几辈人的梦想。由于几次堤坝垮塌事故以后,村村都不敢再提这事。
        昨天听何里长说有办法解决堤坝垮塌以后,大家对修水库都来了兴趣,毕竟这是关系每家每户的粮袋子。所以今天人来的特别齐,就连不是里长甲长的族老们都要来听听。何绍云还没有开始说话,大家都在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屋内一片嘈杂声音。
        何绍云看见大家都来齐了,重重的大声咳嗽一下,就对大家说道“大家都静一下,听我说说这修水库的事情。前两天,志远和我商量再修水库的事情,他说以前修的水库不合格,所以夏天就决堤了。他是秀才,读书多,咱们听听他的想法。”
        大家听说秀才公要讲话,立即都不说话了,都静下来听何志远说话。
        何志远站起来,对大家点头示意,接着说道“各位乡亲们,这几年各村都修过水库,但每个村都劳力都不足,用冬春两季根本修不出合格的水库,所以春天修好,夏天就决堤。白白浪费,还造成水灾。”
        “你说不合格,是哪里不合格”鲁里长听说如此说,心里有些不服,接着就问。
        “首先是堤坝建得太窄,又没有压实,这样的堤坝根本就不牢固。其次是堤坝两边没有泄洪沟,暴雨大了,闸门太小自然容易漫过堤坝。再次就是堤坝的内坡没有贴石坡,外坡也没有种草。这样的堤坝被水泡了,形成“管涌”漏水,就很容易决堤。”
        “这修水库还有这么多学问”鲁里长问道。
        “这些知识在古代的讲河务水利书中都有,我也是在书上学来的。”其实这些知识凡是现代人都知道。何志远现在只能假托是从古代书中看到的,反正这些人都不识字,不会刨根问底。
        大家听了何志远的讲解,基本听明白了。众人纷纷道谢,表示再修水库时就按照何志远的方法修。
        这时何绍云说“今天请大家来,不单是为了和大家讲这些。重要的是商量咱们各村合伙修水库的事。”
        “合伙修水库怎么合伙”
        “我的想法是从今春天开始,各村按户出青壮劳力,先从我们村的水库开始修。”何绍云说道。
        其他村的里长们顿时不干了,都纷纷嚷起来。
        “以往都是各村修各村的水库,今年为什么合伙修”
        “就是,你们村修水库,为什么让其他村出劳力”
        “就算是合伙修,那为什么先从你们村开始”
        这时何志远再次站起来,大声说道“各位乡亲,听我说两句。”
        大家看见秀才公要说话,就安静下来。何志远接道说道
        “这修水库是大工程,尤其是修合格的水库,更不是一个村的劳力用冬春两季能完成的。所以各村合伙修是最好的办法。”
        “至于为什要从我们村开始修,这是因为我们村处在这条河的最上游。难道这修水库不从上游开始,而要从下游开始即使能从下游开始,没有上游水库蓄水,夏天雨水一来,这下游单凭一个水库,能经得起大水冲击所以还是要从最上游开始修合理、保险。再说,这上游的水库修好了,下游各村也能用上这水库的水。”
        “你们村下游就有一千五百亩地,等你们村浇完,水库的水也差不多用完了,还能轮到我们下游”那个性子急躁的鲁里长问。
        “我们计划这次修一个大水库,要比上次的水库至少大一倍。这样至少能浇五千亩地。今年修好我们村的,今冬天就可以修鲁里长村的,明年修刘里长村。五六年的时间,咱们六个村就都有水库了。”何志远回答道。
        众人一听,何志远说得也有道理,尤其是鲁里长,听说今年冬天就可以修他们村。赶紧说“行,这个办法我同意。”
        刘里长想了想,问“你说要修一个比上次那个大一倍的水库,那得需要多少劳力多长时间修完”
        何绍云接过话说道“我算过,我们计划用二千名青壮劳力,三个月的时间修起来。你们五个村一共出三百五十名青壮劳力,我们村出一百五十名青壮。其他的我们村准备花银子雇人。”
        这时候本村的葛玉亮一听,大惊失色。咱们村去年刚受了水灾,哪有银子修水库禁不住问“何里长,你有没有算过需要多少银子咱村出得起吗”
        “葛甲长,这事一会咱们再商量,先把合伙修水库的事定下来。”何绍云说道。
        其他的里长看何绍云父子已经胸有成竹,觉得这事也可行。就纷纷同意合伙修水库的办法。
        何绍云看大家都没有问题了,就拿出黄历查了一下,决定正月二十开始动工。然后各村的里长甲长们告辞离去。
        等各村的人都走后,本村的甲长族老们就开始问何绍云父子了。
        首先葛玉亮急切的问“何里长,你事先也没有商量。就定下这么大的事情。你算过需要多少银子吗”
        “我算过了,一千五百个雇工三个月的时间,需要六千多两银子。”
        “咱村一共十户,平均每户就要六七十两银子,咱上哪凑银子去”葛玉亮质问道。
        “葛玉亮,你不用着急,我有办法。”
        “什么办法”
        “卖地”
        “卖地”
        大家一听就炸锅了,土地是农民的命根zi,这地都卖了,没地种没收成了,修水库还有个什么用
        “不行不行,坚决不行。”
        大家纷纷反对,有脾气急的就吼上了“我说何绍云,这就是你想出来的办法亏你想得出来,卖了地,拿什么活命,修这个水库还有什么用,咱们修水库不就为了多收成点粮食吗”
        这时,何志远说话了“大家都别急,听我说两句。”
        何志远这么一说,大家都安静了下来。他又接着说“我父亲说的卖地,不是卖现在种的地。是卖官道两边的那片林地。”
        “那片地也就300亩,如果是南方的水田,也就是十两银子一亩,但这种林地连一半的钱都不值。”王族长边算边说。
        “这300亩林地,就按五两一亩算,作价一千五百两卖给我,就算各家凑了这一千五百两的钱粮了,一千五百个劳力的钱粮我家都出了,大家觉得如何”
        大家听说不用各户再出银子,只是卖掉不能种的林地,并且五两银子的地价已经是高价了,大部分人都同意了并纷纷向何绍云道谢,毕竟这已经是承了很大的情了。这时一向精明的王族长开口问“何家大小子,你家去年遭了灾,哪里有这么钱粮你可不要耽误了修水库的大事。”
        “这个自然,既然我敢答应,就有这个把握。”
        王族长这时又说“你家买下这300亩林地,不知是做何用是要砍树种地吗”
        “树是要砍的,但是否种地还不好说。”
        这时一个甲长说“这树可不能砍啊,虽说林地你家买了,但这片树林要是砍了,再来鞑子咱村可就危险了。”
        “王叔,你这就想多了。”何志远笑着对那个甲长说道“从洪武爷建立大明到现在有一百多年了,从来就没来过鞑子。从莒州到沂州这一百六七十里的官道上,没有几个村的官道两边还有树林。有些村子还搬到官道两边居住了。大明朝现在国运昌盛,再过两百年也不会再来鞑子,这树砍了也罢。”
        众人听何志远这么一说觉得也有道理,纷纷附和,那名甲长也就不再反对了。王族长接下来又说“既然要砍树就都砍了吧。我看砍倒的树还是归各家吧。你家也不在乎这点柴禾。”
        何志远心里感到好笑,就你王族长精明。这片树林砍了卖木材,也得卖三四百两银子。不过他本来就没打算要这些树,正愁要雇人砍树,想到这里就说“行,这事不急,修完水库再砍也来得及。”
        除了少一点不能种的林地外,各家各户都没有损失,还能得到几两银子。大家都满意了。
        随后,何绍云又拿出肥皂分给大家说“这是我家作坊里造出的肥皂,分给大家每人一块,洗衣服用这个洗得非常干净。我昨天拿到城内的周记杂货店里,按八十文一块卖的,我估计他们至少卖二百文。大家如果用的好,也帮我宣传一下。”
        大家一听,这么贵的东西,纷纷推辞不受。
        “都是一个村的,大家不要推辞了,都收下吧。我还有事情和大家说呢。”
        。


  https://vvadz.cc/book/1299/97131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