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脸谱下的大明 > 第八十六章 再赴嘉兴

第八十六章 再赴嘉兴


来到这个时代一年多,钱渊自认为有很多变化,最大的变化,也是最好的变化莫过于生活作息时间的改变。
        前世在刑警队经常是彻夜不眠,碰上大案子只能抽空去沙发上眯一会儿,钱渊也养成了夜猫子的习惯。
        后来下海经商也一样,每天晚上都是十二点之后才回家,没个两三点肯定不会上床钱渊总觉得自己会在五十岁之前猝死。
        现在好了,在陆树声的棍棒教育下,钱渊生活作息时间规律得自己都不敢信。
        每天早上大约六点起床,洗漱后出去晨跑,回来吃完早饭,七点左右进书房。
        午饭后小睡一个小时,练两张字再开始继续钻研制艺,到下午五点左右将三篇制艺送到书房,然后回家处理些杂事。
        晚饭后进书房听陆树声点评八股,之后再看看从书铺里买来的辅导材料主要是历代历科的程墨,以及精选出的八股文章合集。
        大概晚上九点到十点钟上床睡觉。
        啧啧,现在钱渊起床都不用闹钟了,放在前世想都不敢想
        三月末,已经是草长莺飞,院子里的大树茵茵茂茂,华亭俨然一副盛世华年的好景象。
        但钱渊心里的不安与日俱增,看了眼手里的邸报,心里都在发颤,自己这只穿越蝴蝶卷起的风暴似乎偏离了历史轨迹,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新一期的邸报没有太多重要的消息,但其中不起眼的一条引起了钱渊的极大关注。
        名望响彻天下,被视为文坛宗师的唐顺之起复,任兵部职方司郎中,旋尔被嘉靖皇帝钦点为浙江巡按。
        钱渊知道唐顺之这个人,但也仅仅是知道而已,这是个著名的大才子。
        但问题是唐顺之任浙江巡按,那胡宗宪怎么办
        钱渊合上了邸报,他有点不敢想象
        “少爷,探听过了。”杨文进门小声禀告道“到嘉兴、杭州的路顺畅的很,没见到什么倭寇,连盗匪都少。”
        钱渊起身站在自己绘制的地图前,伸出的手指点在杭州湾那边海域上,往上是金山、奉贤,往下是绍兴,往西是杭州。
        这三个方向都有重兵把守,金山有俞大猷,绍兴有卢镗,杭州城更是防御重点,唯独西南的嘉兴府缺乏重兵名将驻守。
        倭寇不去戳杭州这个马蜂窝,不来找俞大猷这个硬骨头的麻烦这是能理解的,但为什么嘉兴府这么安静
        钱渊心里有不详的预感,要不去苏州府避难
        这个念头还在脑海中盘旋,一个又一个让他措手不及的消息传来。
        “死了”钱渊咧着嘴。
        “嗯,据说是年后受了风寒”谭氏是个软心肠,虽然是个陌生人,而且差点成了仇人,但脸上还是挂着哀伤。
        那位差点和钱渊成一对的项家女居然病逝了,年仅十五岁。
        “也是个可怜人。”谭氏叹了口气,“渊儿,你说要不要上门拜祭”
        “用不着。”钱渊斩钉截铁的回道“咱家以什么名义上门那项家老二说不定把儿子打出门”
        开玩笑,嘉兴府那边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燃起战火了,自己去找死啊
        除了迁居杭州一事之外,谭氏基本什么事都听儿子的,叹息几声后不再说什么了。
        钱渊在心里琢磨迁居的事,刚走到门口就听见侯继高的声音。
        “这次苏州府要惨了”侯继高摇着头说“任大人太过大意,现在倭寇在太湖肆无忌惮,据说长洲、常熟都有倭寇出没。”
        钱渊一把拽住侯继高,“太仓、昆山呢”
        “钱公子。”侯继高先寒暄两句才继续说“倭寇倒是没攻城,但也一片狼藉,嘉定知县、典吏俱死。”
        “哪里来的倭寇从刘家港上岸的”
        “好像不是,据说是从通州那边过来的,在崇明县盘桓了一段日子,崇明县的知县、县丞都战死了。”
        看钱渊木然,侯继高安慰道“和咱么没关系,有俞总兵在,华亭总归无忧。”
        完了,往苏州的路断了,虽然崇明、嘉定、昆山也隶属于苏州,但要保证安全,钱家就得迁居到苏州城内。
        当天晚上,钱渊难得的没有去书房聆听陆树声的教诲,吃了晚饭径直去了护院那边。
        “前些日子已经向你们交代过了,迁居势在必行,。”钱渊咬咬牙,“现在是去不了苏州了,只能去杭州,实在不行就沿富春江去徽州,叔父在那儿任通判,到了徽州能陆地辗转去南京,或者沿江去汉口。”
        “记住,钱财是身外之物,关键是人”
        “少爷放心,一个都不会少。”张三似乎有点兴奋,还来了句,“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杨文犹豫了下,“少爷,陆家那边真的绑走”
        “绑”钱渊哼了声,“绑到杭州,还怕他跑回华亭来”
        早在半个月前,钱渊就制定了详尽的计划书,从人员组成、武器配备、运输工具都有了准备。
        屋子里几人数王义最为老练,也久经战阵,想了会儿才慢慢说,“少爷说松江府、嘉兴府日后必是四战之地,的确如此,但如今嘉兴府尚平安”
        顿了顿,王义接着说“要不小人先带几个去探探路”
        “老王说的不错。”钱渊笑着连连点头,有个夜不收去探路,安全系数自然大大增高。
        “那我明日就走,等我消息。”王义活动活动四肢,“少爷放心,二十多个护院养了大半年,每日精米肉食,不比精锐边军稍差。”
        “好,等你消息”
        但第二天凌晨,收拾齐备的王义领着五个护院准备出发的时候,却看见钱渊苦笑着站在门外。
        “等等吧,一起走。”
        “什么”
        “我也要去嘉兴。”
        钱渊叹了口气,真是身不由己啊
        昨日傍晚,嘉兴项家来人通报,那位年近八十的老大人没了。
        本来这和钱家没什么关系,但问题是人家来报丧了,华亭顾家、何家、孙家、钱家、陆家五姓都得到丧报。
        在这个时代,人家都派人上门报丧了,你不上门拜祭日后两家那就是结了仇的。
        昨日夜里,钱渊回了陆宅,母亲谭氏和叔母陆氏都去了陆宅,最后商定,钱渊、孙克弘、陆树德三人代表三家前往嘉兴项家拜祭。
        无奈之下,钱渊只能心不甘情不愿的再赴嘉兴。
        。


  https://vvadz.cc/book/1303/97250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