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上梁大吉!
新笔趣阁小说推荐阅读:
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
我不是戏神
江医生他怀了死对头的崽
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无限)
赵刚秦兰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林七夜
野狗骨头
三嫁咸鱼
铁血残明
伪装学渣
等混凝土彻底干透,还要趁着中午头向上浇水,起到养生的作用。
养生的时间一般要七天以上。
而杨承志着急,等不了那么久,就直接把养生的时间缩短到了三天。
而这三天工地虽然没有继续砌筑,但依旧有其他的活要干。
除了回填地基以外,最重要的便是用木头打窗户框了。
那个年代还没有后世的塑钢窗、断桥铝、铝包木这等高级型材。
谁家盖房子要是能用松木打崭新的窗户框,就已经非常奢侈了。
因为松木价格昂贵,绝大多数人家通常都会选择价格更为低廉的杨木作为替代品。
杨木虽然便宜,但缺点也相当明显。
主要就是质地软,而且长时间被雨水浸泡后,还更加容易腐烂。
所以在和杨林选择建筑材料的时候,杨承志果断选择了松木。
虽然贵了一些,但用的时间也更久,相当于一劳永逸了。
而自从厂房开工以来,杨承志兜里的钱就唰唰的往下减。
甚至不得不去银行,把之前存进去的那三万块取出来一些备用。
要知道,这仅仅是开工的第三天,后面要花的钱可能会更多。
除了盖厂房基本费用以外,进设备的钱才是重点。
因为那个年代很多机器都处于人力阶段,不仅效率差,做出的活也远不如电动的。
因此,一开始杨承志就把目标锁定在了电动机器上。
只是这触碰到了他的知识盲区,他并不知道80年代国内是否能买到制作服装的电动机器。
总之,即便能买到,电动机器的价格也肯定要比人力的翻上几番!
在帽子围脖手套等针织品需求量继续下滑的时节,杨承志的收入也继续锐减。
他很庆幸当时选择了加工中国结,钥匙扣等工艺品,至少弥补了一部分针织品加工量下滑的损失,每天还有400元左右的收入。
在底梁养生的这三天里,柱子带领着几个木工,已经把窗户框,以及房屋架子全部做了出来。
第四天,瓦匠就全面开工了。
或许是这三天大家都憋着一股劲儿,开工之后每天的进度都噌噌的往上涨。
没到三天,就砌筑到了打上梁的阶段,打完上梁再次养生三天。
就开始竖房架。
农村建房,竖房架有着关键意义,寓意着这座房子即将落成。
通常情况下,竖房架时会举办一场仪式,也会有许多人来捧场。
因此,当天一大早,屯里的老少爷们基本都来了。
不少人都带来了贺礼,张三五毛,李四八毛,刘山魁、十个笨鸡蛋、二丫一只老母鸡……
没有贺礼有力气的就搭把手,主要图个人气旺、红红火火、大吉大利!
杨大山、王淑华老两口看着500平方的大厂房拔地而起,心中既激动又为杨承志感到自豪。
林晓茹、马思雅也来了,两个姑娘与杨小梅站在一块,有说有笑的。
除此之外,村长刘福以及各大村代表也纷纷到场。
虽然刘福恨透了杨承志,但面子上的是他还是不能落下。
毕竟他是村长,而且他们家有个大事小情的,杨大山也从来没缺席过。
于情于理他都应该到场,并且随了两块钱作为贺礼。
为了准备今天的竖房架,杨承志一大早四点多就起床了。
先是到东风镇供销社买来了鸡鸭鱼肉等酒菜,随后又去透笼市场送货。
回来的时候,正好赶上竖房架仪式开始前夕。
“晓茹,一早上天气凉,把这个披上。”
见林晓茹只穿了一件尼龙大衣,杨承志走上前去,把自己的羊皮袄披在了对方身上。
虽然已经是四月份了,但冰城昼夜温差依旧很大,杨承志害怕林晓茹着凉。
杨承志突然的关照,让林晓茹小脸一红,心中温暖。
“承志,我也冷,你咋不说给我披上呢?”
杨小梅打趣道。
“咱爹那有,你自己拿去呗,姐,我之前咋不知道,你啥时候变得这么矫情了呢?”
杨承志眉头一挑。
“唉,这混小子可从来没对任何人这么体贴过。”
“晓茹,思雅,你们看到了吧,这就叫做找了媳妇儿忘了姐!”
林晓茹被说的脸色更红了。
随即,杨小梅瞪了杨承志一眼说道:“想不到你这混小子还挺知道疼媳妇的。”
这时,翠花、秀梅、淑芳等几个小媳妇走了过来。
只听一个小媳妇说道:“这还没过门呢,等承志真把晓茹娶进门,你这个老姐就更没地位喽!”
“是啊小梅,当姐姐的就要有这方面觉悟,无论你在咋疼你弟弟,你弟弟到时候都跟人家媳妇亲!”
因为怕家里人跟着自己上火,杨承志并没把那天自己与沈燕红见面的事情说出来。
听几个小媳妇的调侃,杨小梅不但不生气,反而真心为自家弟弟感到高兴。
说着说着,几个小媳妇就一起笑了起来,惹的不远处干活的汉子们也跟着笑了起来。
“吉时已到,上房梁!”
时间来到上午十点钟,这是杨大山特意找二爷给看的黄道吉日。
伴随着这一道声音响起。
几十个汉子吆喝着口号,齐心协力将一排排房梁,抬上房顶。
在通过柱子的逐个校正、牵引、打钉,房梁接连被固定在了厂房顶端。
杨小梅把提前书写好的对联以及铜钱、红布等物品地给房顶上干活的汉子们。
汉子们再把这些吉祥之物粘贴捆绑在主房梁之上,寓意上梁大吉、福星高照!
与此同时。
狗蛋儿、老四、万顺、王胖子几个半大小子已经把杨承志提前买好的鞭炮均匀地铺在了厂房院外。
随着那些吉祥之物粘贴捆绑完毕,狗蛋点燃了鞭炮。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起,异常喜庆热闹!
在此期间,王淑华以及屯里的几个妇女早已回到老杨家,准备饭菜去了。
在上梁结束后,杨承志就招呼着来帮忙的老少爷们到老杨家吃饭。
因为今天竖房架,是盖房子最重要的一天。
按照冰城这边的习俗,上房梁过后,下午就不干活了。
饭菜也比以往丰盛许多,有鸡有鱼有肉。
杨承志还刻意到隔壁村的酒房打了二十斤上好的60度高粱小烧,准备让大家好好喝一顿!
房梁上好后,预示着厂房的主体框架工作结束。
剩下的活还有上瓦片、墙体地面抹灰、水电、以及水暖工作。
因为今天高兴,杨承志也喝了不少的酒。
而在喝酒期间,他一直在跟王三、柱子等人聊天。
见对方几人活干的板正,心中竟突然萌生了一个想法。
于是吃过饭后,王三柱子本来要走,却被杨承志叫住了。
“承志兄弟,有啥事吗?”
王三问道,他与柱子都不胜酒力,每个人都只喝了二两左右白酒,就彻底微醺了。
“三哥,柱子哥你们农闲的时候外出干活,主要都去哪里?一年的收入大约是多少?”
杨承志问道。
柱子思考了一下,说道:“我干木工与瓦工工资差不多,一天一块钱上下。”
“主要是一些市区内工地的活,工地活少的时候,也会到十里八村找一些民房的活干。”
“但我们木工活工期短,活时长供应不上,每年的收入也就两百块钱左右吧,可能不如王三赚的多。”
听了柱子的话,王三急忙说道:“柱子,你这就谦虚了,虽然天气热的时候,我们瓦工确实比木工活多一些,但冬天你偶尔会接一些家具厂的外包活干,去年你就比我赚的多,你还说自己一年只赚两百块钱?”
柱子挠了挠头说道:“我冬天确实能接家具厂的活,但家具厂那个厂长很能压价,我坐一个凳子至少要一天时间,工钱只有一块多,一冬天也赚不了几个钱啊。”
听了两人的对话,杨承志已经基本了解了他们的具体收入范围。
于是说道:“两位哥哥,如果有一个长期且稳定的工作,每年收入至少是原来的几倍,你们愿意做吗?”
https://vvadz.cc/book/13139629/6785227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