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打通古今,想不暴富都难 > 第六百七十二章 古今对账

第六百七十二章 古今对账


姜浩已经不知道说些什么好了,杨贵妃不喜欢吃荔枝,这个消息对他的打击稍稍有些大,他真的需要好好的缓一缓。

对于现代人来说,想到荔枝,自然而然就会想到杨贵妃,甚至有些荔枝的名字都是按照杨贵妃来起的,比如什么妃子笑荔枝啊,贵妃荔枝啊等等。

现在倒好,杨贵妃竟然告诉他,荔枝根本就不是她吃的,而是李隆基那个糟老头子吃的,这一刻,他决定今后再也不吃荔枝了。

他现在真想找到杜牧问一问,如果让杜牧知道,李隆基劳民伤财给杨贵妃搞荔枝是假的,那么他的那首经典的过华清宫是否还能写得出来。

“哎,世人都是只愿意相信自己想要相信的事,真是冤枉贵妃娘娘你了啊!”

良久,他最终长长地叹息了一声,看向杨贵妃的目光不禁多了一丝同情。

“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我的名声早在被皇帝强行霸占那一刻起就已经一片狼藉了,哪里还在乎多一个嘴馋的由头?”

杨玉环淡然一笑,倒是看得很开,而从她的表现不难看出,恐怕外界盛传的很多佳话,八成都是经过了有心人刻意加工过的。

现在想想,李隆基这个糟老头子强行霸占了自己的儿媳妇,因为担心被后世之人戳脊梁骨,所以就编造了各种各样的谎言,搞得好像自己跟杨贵妃有多相爱似的。

殊不知,真实的二人就是皇帝和妃嫔的关系,哪里有什么刻骨铭心的真爱?

“对了,贵妃娘娘,外界还有传闻,说是当初李白在宫里写诗的时候,曾让高力士脱靴,让贵妃娘娘您磨墨,这些应该不会也是假的吧?”

难得今天遇到正主了,他自然是要多多求证一些情况,免得一直做个糊涂蛋。

“李白?姜公子认识李白?”

听到姜浩突然提到李白,杨玉环不由得微微一怔,随后有些好奇地反问道。

“谈不上认识,只不过他年轻的时候曾去过我的小店,我还陪他喝过酒聊过天,对了,他的那首行路难,创作灵感就是从我那小店里喝酒悟到的。”

姜浩笑了笑,也没有任何的隐瞒,直接实话实说道。

“什么?李白年轻的时候去过姜公子的小店?那姜公子今年得多大年纪了?!”

听到姜浩的回答,杨玉环再次震惊不已,因为据他所知,如今的李白恐怕至少也得五十五岁以上了,姜浩既然见过年轻时候的李白,那岂不是说,姜浩现在至少也得几十岁了么?

可不管怎么看,她也看不出姜浩是五十岁的样子,充其量也就是二十几岁。

“我的年纪倒是不大,只不过我当初跟李白见面之时并不是处在现在的时空,而是处在李白年轻时的时空,这里面涉及的问题比较复杂,贵妃娘娘恐怕很难理解。”

姜浩可不想被对方当成是老妖怪,所以还是耐心地解释了几句,至于对方能不能听得懂,那就不是他所关心的问题了。

“李白年轻时的时空?这………”

果然,听到姜浩的解释,杨玉环表示完全听不懂,不明白所谓的李白年轻时的时空到底是怎么个事儿,听着实在是犯迷糊。

“这么跟贵妃娘娘说吧,你可以把我当成是一个时空穿梭者,娘娘有所不知,我不但见过年轻时的李白,我还见过年轻时的武则天,还有年轻时候的李世民,对了,就连玄武门之变,都是我劝说李世民搞出来的。”

眼看着杨玉环还在纠结,姜浩略作沉吟,随后再次笑着解释道。

“武则天?李世民?!!”

等到姜浩这次的话音落下,本就震惊不已的杨玉环顿时失去表情管理,就像是听到了最最不可思议的事情一样,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如果这话是从别人嘴里说出来的,她肯定会把对方当成是疯子来看待。

可这些话乃是从姜浩这个神仙的口中说出来的,那么可信度就完全不同了。

只不过,她实在是难以想象,姜浩怎么可能会见过年轻时的武则天和李世民,这种事听起来就匪夷所思。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姜浩真的见过这些早就烟消云散的大人物,那么姜浩说见过年轻时的李白,貌似也就很好理解了。

“贵妃娘娘不用管这些,你就跟我说说李白吧,他真的像是世人所说的那般桀骜不驯么?”

姜浩可没心情跟对方详细解释自己的能力,而且也没那个必要。

“李白么?他确实是一个很骄傲的人,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才华真的很出众,在一众侍诏当中,他绝对是写诗作赋最好的那个。”

杨玉环深吸一口气,暂且压下心底的震惊,随后便是跟姜浩说起了李白的事情。

她对于李白印象极为深刻,尤其是李白当初为她做的那首诗,简直把她写成了天仙,而那首诗,也是她最喜欢的一首诗,不知摘抄过多少回了。

“这么说来,力士脱靴,贵妃磨墨都是真的?!”

听到杨贵妃之言,姜浩不禁挑了挑眉毛,颇为惊讶地道。

“差不多吧,当时李白喝醉了酒,行为举止颇为癫狂,不过文人墨客多风骚,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不管是高总管还是我,都没有觉得有何不妥,反倒是颇为荣幸。”

李白在大唐绝对算得上是第一网红了,虽然她贵为贵妃,但即便是念在李白为她做的那些绝美诗篇的份上,让她磨墨她也心甘情愿了。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他后来还是被贬官了?”

听了杨贵妃的表述,姜浩的心下已经有了一些了解,随即不由得继续追问道。

“他之所以被贬,其实也怪他自己,原本只要他认真写诗赞美陛下………和我也就好了,可他偏偏总是喜欢借着写诗的由头影射朝堂,即便陛下能容得下他,满朝文武也不可能容得下他。”

杨贵妃怅然一叹,随后摇了摇头道。

在她看来,李白这个人就是骄纵过头了,其实她也看得出来,李白写的那些赞美她的诗里面,有不少也是在暗讽她红颜祸水祸国殃民,不过她倒是懒得理会。

但他千不该万不该,就是不该影射朝廷,影射皇帝,吃着人家的饭,还要去砸人家的锅,这种人没有被处死已经算是皇帝网开一面了。

“这………貌似跟历史的记录差不多,看来人家倒是没有冤枉这位诗仙大人。”

听完了杨玉环的讲述,姜浩的嘴角抽了抽,对于李白被贬之事也很难产生同情心了,毕竟,诗仙大人的结局,完全就是自己作出来的。

不过这的确也不能怪李白,文人墨客,哪个不是总喜欢卖弄一点学问,今天讽刺讽刺这个,明天讽刺讽刺那个,然后就是觉得自己最好,最后怀才不遇。

可实际上,真正有能力又有担当的,其实是不屑于整日写诗作赋,搞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的。

试问,历朝历代的那些状元探花什么的,哪一个的学问会差?如果他们愿意的话,估计都能提笔成诗,随口成文,但这些诗文又能给百姓带来什么好处呢?

“姜公子,你既然是神仙,又能预知未来,那你可知道李白最后的结局是什么样的?他后面有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

杨玉环这时突然对李白的结局产生了一丝兴趣,她确信李白很有能力,而如今世道大乱,一般有能力的人都能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而她也确实希望像李白这样的大才,能够全心全意为朝廷贡献力量,也不枉费他的一身才华。

“他么?我还真知道他的结局,不过可惜啊,这老小子越老越糊涂,并没有走上为朝廷效力的道路,反倒是追随了造反的永王,最后成为了叛逆。”

“如果不是因为赶上后来大赦天下,他估计都得被当成乱臣贼子处死,不过即便没有被处死,他在战乱结束不久后也死了,有可能是喝酒喝死的,也有可能是跳进河里捞月亮淹死的,具体怎么死的,我现在也不确定。”

听到杨玉环问到李白的结局,姜浩不禁撇了撇嘴,随后把自己所了解的情况全都讲了出来,但是否就是事实,他也不太确定。

在经历了杨贵妃不吃荔枝事件之后,他现在对历史这东西越发的不相信了,所以有关李白的记述,天知道有没有水分在其中。

但能够确定的是,李白确实是在战乱结束不久就死了,这一点应该做不得假。

“这这这………竟然还有这种事?永王李璘竟然还要造反?李白竟然追随了永王?!”

等到听了姜浩的讲述,杨玉环简直有种脑袋转不过弯的感觉,没办法,姜浩说的这些情况里,包含的信息实在是太多了。

抛开别的不说,单单是永王李璘造反之事,她就感到发自内心的震惊。

当然了,对于李白最后的结局,她同样感到震惊,更是替这位大唐的第一网红感到惋惜。

“人各有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路要走,也要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说起来,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像是贵妃娘娘这般幸运的。”

姜浩这时也是叹息一声,却是并没有想要去救李白的想法。

李白这一生虽然在政治上没什么造诣,但在文学方面,已经算得上是登峰造极了,李白之名能够被大家传颂千年,说是名垂青史也不为过,他干嘛还要去做出改变呢?

凡人的一生短短几十年,并不是寿终正寝就是好的,相比之下,能够名垂千古,才更显得这一生没有白活。

再者说,世人都说李白是天仙下凡,谁又知道对方死后是不是直接回到天上去做神仙了呢?

以往的他对于神仙之事不屑一顾,可随着修为越来越高,他倒是觉得神仙鬼怪之事绝非凭空捏造,没准儿等到他足够强大之后,就能接触到这些看似虚无缥缈的东西了。

“姜公子所言甚是,玉环此番能够死里逃生,确实是我的幸运。”

听到姜浩的感慨,杨玉环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却是感觉自己简直幸运到爆了。

纵观历史,她还没听说过什么人遇到过神仙的呢,可偏偏就被她给遇到了,而且还被对方从死亡线上给拉了回来,这等运气,堪称前无古人。


  https://vvadz.cc/book/13161569/6785170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