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北颂 > 第0512章 一战功成,天下惊!

第0512章 一战功成,天下惊!


“还禁军”
        “还精兵强将”
        “一帮子连民夫也不如的玩意儿”
        “”
        李昭亮一点儿也没有掩饰自己的声音,他愤怒的咆哮了一番。
        在他身后的将士们当中,有人惭愧的低下头,有人却咬着牙十分愤怒的瞪着眼。
        李昭亮见到有人瞪着眼,冷哼了一声,“朝廷已经裁撤了厢军,因为厢军无用。你们若是希望朝廷连你们一并裁撤了,你们随意。”
        禁军将士们听到这话,浑身一震,心里不敢再有丝毫不满。
        他们皆是职业兵,除了打仗,什么也不会。
        朝廷若是裁撤了他们,他们不知道回乡以后,拿什么去养家糊口。
        李昭亮不再搭理禁军将士,而是吩咐身边的文书,“去奏疏给朝廷,就说我李昭亮已经赶到了得胜川,看到了寇吏部率军在得胜川击溃黄头回纥十四万大军以后,遗留下的惊人场面。
        我李昭亮愿为寇吏部请功。
        我李昭亮愿为此次参战的所有将士、民夫们请功。
        ”
        李昭亮的声音很大,且越说越大声。
        到最后,更是张口咆哮。
        六日后。
        消息传到了青塘。
        青塘赞普角厮罗拿到了属下汇报的消息以后,差点没惊的跌坐在地上。
        “数千精兵,打败了十四万黄头回纥精兵”
        角厮罗捏着手里的奏报,嘴皮子哆嗦着颤声嘟囔。
        黄头回纥毗邻青塘,角厮罗十分了解黄头回纥兵马的战斗力。
        黄头回纥可汗那耶身边的精兵,丝毫不弱于他身边的王前近卫,以及他十分仰仗的积石军。
        如此强悍的精兵,足足有十四万,居然被数千宋兵给干翻了,简直难以想象。
        “一定是重甲骑兵和火枪的功劳,一定是”
        “速速传我命令,召集青塘境内的所有铁匠,赶到宗哥城。收拢青塘境内所有铁料,运往宗哥城。告诉那些从宋国过来的商人们,他们若是能帮我青塘弄到足够的铁料,他们的货物在我青塘,可畅通无阻,不收任何赋税”
        “遣使携带厚礼赶往大宋,向大宋皇帝陛下表示我的敬意”
        “安子罗和寇季交好,听闻寇季妻室即将生产,让安子罗备上一份丰厚的贺礼,一并送去”
        “”
        角厮罗的命令,一条条的传出了宗哥城。
        整个青塘,为了打造重甲骑兵,为了巴结大宋、巴结寇季,彻底动了起来。
        七日后。
        消息传到了沙州城外的李元昊军帐中。
        年幼的李元昊手里捏着奏报,暴跳如雷。
        “如此重要的消息,为何今日才送到我手中如此重要的消息,为何我今日才知道以数千精兵,打败十四万回纥兵马,你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谁”
        “是谁负责探听宋人消息的”
        “”
        李元昊愤怒的咆哮着。
        在他面前,随军的文武跪了一地。
        其中一个文臣颤颤巍巍的道“回太子,是臣负责”
        “噗呲”
        文臣的话还没有说完,李元昊猛然拔剑,跃过了自己面前的案几,一剑砍翻了那个文臣,然后愤怒的在文臣身上挥动着长剑,一直将文臣砍到了面目全非,才提着滴血的长剑站直了身躯。
        “我就知道,宋人靠不住。以后我的军帐中,绝不运去出现宋人官员”
        “去给我探听清楚,宋人在黄头回纥境内,是如何用数千精兵,打败十四万回纥兵马的。我要所有的消息,一个细节也别错过。
        但凡错过一个细节,我就宰了你们所有人。”
        “传我军令,让军中所有将士整装备战,三日之内,给我拿下沙州城”
        “”
        十五日后。
        一群快马踏进了汴京城。
        凭借着腰牌,身后的信旗,一路畅通无阻的闯进了皇宫。
        垂拱殿上。
        赵祯揉了揉眉心,听着底下群臣们争吵,心里哀叹了一声。
        自李迪被罢相以后,吕夷简升任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王曾补入内廷,成了参知政事。
        李迪人虽然走了,可李迪留下的修订律法的政令,却没有因此消除。
        百官们以为,以前跟李迪唱反调的吕夷简上台以后,就会废除一切李迪所提出的修订律法的政令。
        然而。
        他们失望了。
        吕夷简上台以后,并没有废除一切李迪提出的修订律法的政令,而是第一时间病倒了。
        然后王曾手握大权,开始贯彻落实李迪的政令。
        一时间。
        王曾成了满朝文武的弹劾对象。
        其恶名直追李迪。
        唯一不同的是,没有人对王曾使用那些上不得台面的手段。
        但即便如此,王曾也被百官们弹劾的岌岌可危。
        就在这个时候,吕夷简病愈了。
        王曾病倒了。
        吕夷简出现在朝堂上以后,一反常态,贯彻落实了李迪提出的修订律法的政令。
        百官们瞬间意识到自己被耍了。
        一瞬间炸了。
        弹劾吕夷简、王曾的奏折,如同雪花一样飘进宫。
        示威的、死谏的,更是多不胜数。
        今日在朝堂上,他们正在放话,说要罢朝。
        “嘭”
        就在百官们话放到最狠处的时候,一个身披盔甲的将士,闯进了垂拱殿,噗通一声从殿外跌进了殿内,再也没爬起来。
        垂拱殿内一瞬间变得鸦雀无声。
        赵祯愕然的盯着殿门口看了许久,急忙喊道“快快快,把人唤醒”
        守在殿门口的小宦官们急忙凑上前,呼唤了许久,也没有得到回应。
        往将士鼻口试探了一下,眼中闪过了一道震惊。
        他立马迈着小碎步,跑到了御阶前,沉声道“启奏官家人没了”
        赵祯心头一惊,猛然起身,惊叫道“是何消息,竟让朕的爱卿,舍生忘死”
        “难道是寇爱卿的消息”
        “快快将消息给朕呈上来。”
        “将朕的爱卿送下去,厚赐之,荫补其一子。”
        “”
        陈琳听到了赵祯的话,健步如飞的下了御阶,将将士背上的信筒拿到了手里,双手奉着送到了赵祯的案几前。
        百官们瞧了一眼那个将士。
        赵祯一声爱卿算是无限的拔高了那将士的身份。
        虽然那将士已经累死,可朝廷一定会以官员的身份厚葬他,并且录其一子为官。
        具体会被赏赐什么官职,就看随后内庭的商议。
        瞥了那将士一眼后,百官齐齐将目光投向了赵祯。
        准确的说是赵祯案几上的信筒。
        赵祯坐定以后,快速的拿过了信筒,拆了两下,拆不开,有些焦急塞给了陈琳。
        “给朕打开”
        八百里加急的信筒十分特殊,需要一定的技巧才能打开,还需要辅助刀具。
        陈琳手上有武艺,眼见赵祯催促的那么急,就硬生生的将信筒给折成了两半,将里面的信件取出来,送到了赵祯面前。
        赵祯在陈琳拆开信筒的时候,意识到了自己有点失态,所以故作正经的沉吟了一下,才拿起了信件阅览。
        仅仅看了一行字,赵祯惊愕的瞪大眼,再次站起身。
        “嘭”
        一声沉闷的声响从龙案内传出。
        紧接着,就看到了龙案上的琉璃笔筒跌落在了地上,碎了一地。
        陈琳、百官们,吓了一跳。
        “官家”
        “官家”
        一个个惊恐的看着赵祯惊呼,陈琳更是凑近了赵祯几步。
        赵祯却浑然未觉,目光直直的盯着手上的急报。
        百官们紧张的盯着赵祯看了许久,见赵祯没有任何动作,也没有喊疼,稍稍放松了一下,然后目光下意识的落在了赵祯手里的急报上。
        究竟是什么急报,官家仅仅看了一眼,就惊到了这个份上
        赵祯手里握着急报,一字不落的看了三遍,整整三遍,然后奋力的将手里的急报往龙案上一拍,放声大笑。
        “哈哈哈”
        赵祯笑的前所未有的敞亮,前所未有的畅快,前所未有的兴奋。
        百官们一个个见此,急的是抓耳挠腮,恨不得冲到龙案前去看看,看看是什么样的消息,能让一位手握天下的至尊,如此兴奋。
        即便是平日里从不敢逾越半分的陈琳,也忍不住抬眼往龙案上的急报上瞥了两眼。
        赵祯笑起来似乎没完。
        百官们有些受不了,一个个急的直瞪眼。
        “官家,何事让您如此开怀”
        耿直的御史中丞杜衍,忍不住开口发问。
        赵祯在杜衍的提醒下,缓缓回神,他收起了笑声,脸上的笑意却根本没有掩饰。
        “啪”
        赵祯拍着龙案,高声道“朕告诉你们,就在你们为了一己私利在朝堂上争吵不休的时候。朕的吏部尚书,在黄头回纥境内的得胜川,打了一个世所罕见的大仗
        以三千捧日军,九千归附兵马,数百私仆,打败了黄头回纥可汗那耶率领的十四万精骑。
        阵斩四万,俘虏两万。
        牛羊马匹俘获无数。
        扬我大宋国威于四夷。”
        赵祯越说声音越高,最后直接扯着脖子喊,声音传遍了垂拱殿内外。
        百官们闻言,惊的目瞪口呆。
        以三千捧日军,九千半路上捡的兵马,数百个部曲,干翻了十四万精骑
        除了三千捧日军以外,其他的那能算兵吗
        如此少的兵力,干翻了数十倍的敌人
        敌人是跪在地上让你杀的吗
        那就是十四万头猪在地上跑,也不是三千捧日军能对付的啊
        更何况还有数之不尽的牛马羊。
        吹的吧
        大宋立国之今,也没有如此夸张的战绩吧
        昔年太祖派人攻打蜀国,逼的蜀国十万精兵齐齐卸甲投降,那也是用重兵压境,打的敌人没了胆子,才逼的敌人投降的啊。
        “不可能”
        张士逊高声叫道。
        随后一个个官员出声,直言不可能。
        杜衍更是义正言辞的质问赵祯,“官家,我朝派遣出去跟随寇吏部的三千捧日军将士可会撒豆成兵”
        赵祯被问的瞪起了眼。
        然而,杜衍根本就不等赵祯回答,就断言道“既然不会撒豆成兵,如何以数千人,打败十四万精骑”
        “臣虽然不知道是谁奏报的此事,但臣恳请官家查明此事,将滥用八百里加急、谎报军功、欺瞒世人、欺瞒官家的恶贼斩首示众”
        杜衍慷慨激扬的喊道。
        赵祯大马金刀的坐在了座椅上,冷哼了一声,“在你们眼里,我大宋兵马,是不是就打不了胜仗更没办法以少胜多”
        张士逊拱手道“非是臣等不信,而是此事过于荒诞。”
        赵祯瞥了张士逊一眼,目光落在了吕夷简身上,淡淡的问道“吕爱卿,你以为呢”
        吕夷简迟疑了一下,拱手道“臣敢问官家,此奏报是何人呈报”
        赵祯淡然道“寇爱卿”
        吕夷简一愣,缓缓点头道“臣了解寇季,寇季不是那种拿国事开玩笑的人,所以这急报,八成是真的。”
        “嘿怕不是寇季在西域吃了鳖,故意杀了几个西域百姓,冒充的军功吧。杀良冒功的事情,在我朝可是屡见不鲜。”
        张士逊淡淡的笑着说。
        赵祯、吕夷简齐齐皱眉,二人还没有开口。
        高处恭抢先一步开口了,“有些人不信,那是有些人无知。战场之上,若是天时地利人和,皆占全的话,以少胜多,打出惊人的战功,那也不是不可能的。”
        其实高处恭心里也不信。
        但是张士逊一张口,抬出了杀良冒功的事情,有指责武臣们的心思,所以高处恭才会开口。
        张士逊瞥了高处恭一眼,淡然道“据我所知,西域乃是苦寒之地,多平川,多荒漠,骑兵在西域可以纵横驰骋,步卒在西域却寸步难行。
        数千步卒,如何在平川、荒漠上,打败数十倍的精骑呢”
        高处恭刚要开口。
        就听赵祯冷冷的道“所以说,你无知。”
        张士逊惊恐的瞪大眼,难以置信的看着赵祯。
        满朝文武也一脸惊愕。
        赵祯当朝评价一位重臣无知,意味着什么,满朝文武无人不知。
        张士逊刚要开口请赵祯收回成命,就听赵祯声音更加冰冷的道“朝廷收拢的西域卷宗数以万计,寇爱卿献上的西域卷宗,更是数不胜数。
        朕敞开了藏书楼,让尔等去借阅,吩咐尔等好好了解了解西域。
        尔等是不是将朕的话当成了耳旁风
        但凡是看过一卷西域风貌卷宗的人,绝不会说出如此荒谬的话。”


  https://vvadz.cc/book/1402/106010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