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北颂 > 第0563章 捷报入京

第0563章 捷报入京


李昭亮闻言,一脸激动。
        以前都是他求人,现在終于轮到了别人求他的地步上了。
        “就照你说的办”
        李昭亮笑着道。
        朱能在一旁幽幽的道“所以五十万亩地,你吃得下”
        李昭亮脸上的神情一僵。
        五十万亩地,那是用来种的,不是用来看的。
        最少也得上万佃户,才种得过来。
        李家家业虽大,可也没上万闲散的佃户。
        李昭亮有些恼羞成怒的瞪了朱能一眼,“我吃不下,你也吃不下。”
        朱能愣了一下,见寇季一脸风轻云淡的,略微思量了一下,笑道“那可未必”
        李昭亮眼珠子一转,立马看向寇季,“你有办法”
        寇季淡然道“等朝廷往河西迁移过来人以后,那些俘虏们自然就腾出手了。他们可以帮我种地。”
        李昭亮当即道“俘虏可是朝廷的朝廷会安排他们的岂会给你私用”
        寇季瞥了李昭亮一眼,淡淡的道“角厮罗手里的俘虏,可是我私底下出钱买的。没有动用朝廷的钱。”
        李昭亮眼前一亮,“分我一点”
        寇季笑了,笑容十分灿烂,“一个人,一百贯。”
        李昭亮瞪起眼,喝道“你心黑了你从角厮罗手里买下那些俘虏的时候,才不过花了十万贯。”
        “奇货可居嘛你也可以不要”
        寇季一副吃定了李昭亮的样子道。
        李昭亮恶狠狠的咬了咬牙,“要要六千人”
        寇季满意的点点头,“你也别一副自己很吃亏的样子。正所谓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我吃定了你,你也吃定了那些从汴京城过来捞好处的人啊。
        我从你身上捞钱,你也可以找他们捞钱啊。
        也许你能从他们身上捞到更多,也说不定呢。”
        李昭亮思量了一会儿寇季的话,觉得有理,当即点了点头,默不作声的离开辕门口。
        朱能疑问道“他去做什么了”
        寇季淡然道“当然是派人回汴京城去,找其他人捞钱。”
        朱能眉头一挑,“我也试试”
        寇季瞥了朱能一眼,“你跟石、高、潘等几家很熟”
        朱能苦笑了一声。
        寇季继续道“你认识的那些人,地位都低,胃口都太小,找他们捞钱,也捞不到多少。”
        朱能哭穷道“可我手里没有多少人啊。我要从你手里拿俘虏,就得出钱啊。”
        寇季幽幽的道“你就应该穷一点,才正常。”
        朱能不解其意。
        寇季低声道“此次河西之战,你朱能居功甚伟,官家一定会赏赐你许多,朝堂上的文武,都会盯上你。所以你就应该穷一点,太富,太扎眼的话,容易被人诟病,容易恶了官家。
        你跟李昭亮不同,你是才起家,就不应该有丰厚的底蕴。
        李昭亮的李家,却已经崛起了三代人了,有点底蕴正常。”
        朱能又不笨,寇季一说,他便懂了。
        他也是被眼前的利益冲昏了头脑,才有些失去思考能力。
        如今寇季点醒他以后,他才想起,利益的背后还存在着凶险。
        寇季见朱能若有所思,继续说道“现在的我们,越低调越好你我分到的田产,就不要全部放在自己名下。找一些族中的人,分出去。
        再不济,分给部曲们,让他们占着。”
        朱能重重的点头。
        寇季跟朱能说完了话,东望汴京城的方向,幽幽的道“我们的捷报,应该已经送到汴京城了朝堂上的反应,很快也会送到我们手里我们就在河西,等着朝廷的消息”
        就在寇季东望汴京城的时候。
        十骑快马,如同一阵风一样,冲进了汴京城。
        他们一路冲,一路呐喊。
        “河西大捷河西大捷”
        “河西之地尽归吾宋”
        “”
        捷报伴随着他们的呼喊,传遍了汴京城。
        一瞬间,汴京城内外,一片欢腾。
        凡是得到了消息的百姓,皆涌到了街道上,大肆庆祝。
        得到了消息的官员们,一个个穿上朝服,快速的往皇宫里跑。
        皇宫内。
        赵祯皱着眉头将一本奏疏扔到了地上。
        陈琳迈着小碎步,捡起了奏疏,扔到了御阶不远处的火炉里。
        坐在赵祯下首的吕夷简、王曾二人见此,停下了笔,对视了一眼,心中暗叹了一声。
        吕夷简沉吟了一下,询问道“官家又是弹劾寇季的奏疏”
        赵祯惜字如金。
        “是”
        王曾叹了一口气,“薛田虽非寇季所杀,但却是寇季逼死的。满朝文武自然不会轻易放过寇季。”
        吕夷简抱怨道“寇季那小子也是的李迪有意帮他挡灾,他却不领情非要将此事捅到朝堂上,引得百官弹劾”
        吕夷简觉得,李迪帮寇季挡灾,对寇季十分有利。
        李迪已经被罢相,仕途也走到了底。
        纵然背上了逼死薛田的名声,那也没什么。
        朝廷又不可能因此赐死他。
        毕竟他有功于朝廷。
        朝廷顶多下旨喝斥一番。
        李迪顶多多背一点坏名声而已。
        王曾直言道“我倒是觉得寇小子敢做敢当”
        王曾话还没说完。
        就听吕夷简叫道“敢做敢当拿自己的仕途当赌注吗”
        王曾叹了一口气,没有再说话。
        吕夷简话语中对寇季充满了不满,倒不是跟寇季有仇。
        而是恨其不争气。
        寇季以后的前途,可以说是一片光明。
        吕夷简也有心跟寇季一起,做一对治世贤臣,所以在李迪和王曾帮寇季铺路的时候,他也帮寇季垫了不少石头。
        可寇季自己不争气,非要把麻烦往自己身上揽,吕夷简怎能不生气。
        吕夷简越想越气,气得不行,开口道“我们在此为他惹下的麻烦,头疼不已,他自己倒好,躲在沙州,乐得清静。”
        王曾沉吟道“听李迪奏报,寇季有意经略沙州,在沙州开辟出了无数的良田。他也没在沙州躲清静。若是他真的能经营好沙州的良田,对我大宋而言,也是一桩功德。”
        吕夷简瞪起眼,“此事能拿到朝堂上说吗一说,就会引出他屠戮沙州回鹘的事情。百官们又会弹劾他不仁。”
        王曾皱眉道“国与国之间,那有什么仁义可讲。我大宋数万人因为沙州回鹘而死,就应该血债血偿。朝堂上一些臣子,就是读书读傻了。跟别国有什么仁义可讲的辽国欺辱我大宋的时候,跟我大宋讲过仁义吗”
        吕夷简不屑的道“沙州回鹘算什么国草头势力而已。”
        顿了顿,吕夷简又道“最近我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我们经略沙州,到底有没有利益可图沙州地处偏远,又没有跟我大宋相连,我大宋的人要去沙州,中间就得借道。
        若是人家不愿意给我们借道,我们还如何经略沙州”
        王曾沉吟道“李迪不是在文书中说了嘛。说寇季有意拿下整个河西,贯通沙州和我大宋的道路。”
        “河西是那么好拿的西夏人是泥捏的他要跟西夏人在河西作战,少说也得鏖战两三年。鏖战两三年,得花费多少钱粮如今国库一文钱也没有,还向以一字交子铺借贷了不少。粮食就更加紧缺,为了支援他们在西域作战,整个北方的常平仓,快被我们掏空了。
        他在沙州倒是收获了大量钱财,可那些钱财终究是死物,一时半会儿也换不成粮食。”
        吕夷简絮絮叨叨的说着。
        王曾一脸可惜的道“现在若是秋日,该多好若是秋日,我们就能从民间收获大批粮食,支应寇季他们在河西打下去。
        拿下了河西,我大宋就有了一片十分庞大的牧马地。
        就能贯通前往西域的道路。
        可以说,拿下河西,对我大宋而言,有无数好处。
        可惜”
        王曾说到最后,有些说不下去。
        吕夷简不甘的道“可惜我们自己不争气,没攒下足够大军在外鏖战的粮食。”
        “四个月不,三个月,只需要有足以支应大军在外征战所需的三个月粮草,我们就能缓过劲”
        “若是汴京城没有遭遇那一次水灾,兴许常平仓的粮食足够支应”
        “得亏有那一场水灾,不然我们连支应大军在外鏖战这几个月的粮食也没有”
        “”
        王曾二人你一句我一句的说着。
        从最开始的抱怨寇季,到最后聊起了筹措粮食的问题。
        聊到最后,二人隐隐有了一个决定。
        那就是从一字交子铺,再借贷一大笔钱,从民间的粮商手里,花高价,购买粮食,支应大军在外征战。
        为了河西能给大宋带来的诸多好处,必须搏一把。
        成了,大宋的国力将直线上升。
        不成,以后休提河西之事。
        赵祯坐在龙案前一边听着王曾和吕夷简二人说话,一边随手又翻开了一道奏疏,看到了又是弹劾寇季的,就丢到了案几上,揉了揉眉心,语气略带疲惫的道“陈琳”
        “奴婢在”
        “告诉秘书省,以后递上来的奏疏,筛选一下。弹劾寇卿的奏疏,就不要递到朕的案头了。”
        “喏”
        赵祯揉完了眉心,端起了桌上的茶汤,抿了一口,刚准备说话,就见一个小宦官匆匆进了资事堂。
        不等小宦官施礼搭话。
        就见赵祯眉头皱成了一团,率先开口道“薛田的儿子又跪倒宫门口了”
        小宦官赶忙道“回官家,是”
        王曾听到了赵祯和小宦官的对话,冷哼一声,道“薛田愚昧,害死了我大宋数万人,罪不容诛。他儿子还有脸跪在宫门口。”
        吕夷简皱眉道“薛田的儿子也没说薛田没罪,只是想面见官家,问一问,我朝的参知政事被人逼死了,官家要如何定夺。”
        王曾听到这话,也跟着皱起了眉头。
        薛田是参知政事,大宋朝三辅之一。
        可不是寻常的阿猫阿狗。
        薛田无论犯了多大的错,也不是寇季可以逼迫和处置的。
        如今薛田的儿子拿此事说事,他们三人也没办法反驳,更不能以势压人,驱逐他。
        “头疼”
        王曾敲了敲脑袋。
        吕夷简冷声道“薛田儿子背后肯定有人不然他怎么敢在宫门口瞎闹,威胁官家和我们”
        赵祯眯了眯眼,冷冷的道“那就去查查吧。”
        “喏”
        应声的是赵祯身边的一个年幼的宦官。
        此前在朝堂上从来没出现过。
        赵祯在年幼的宦官离开了资事堂以后,冷哼道“薛田的儿子威胁朕,朕可以接受朕赐给了寇卿天子剑,寇卿在西域做的任何事,都可以说是朕授意的。
        所以寇卿逼死薛田有错的话,那么朕也该承担一部分。
        但朕绝对不会允许其他人,借此在背后给朕难堪。”
        王曾、吕夷简二人闻言,齐齐拱手,“官家圣明”
        如今正是上下一心,共同为大宋谋福的时候。
        却有人在背后搅屎棍子。
        当真是该死。
        王曾、吕夷简二人话音落地。
        隐隐约约有欢呼声传进了资事堂。
        赵祯三人皆是一愣。
        赵祯吩咐身边的陈琳道“你去看看,是何事引的全城欢呼”
        陈琳答应了一声,出了资事堂,没过多久以后,就健步如飞的奔进了资事堂。
        一边跑,一边大声叫道“官家,大喜事,河西大捷”
        赵祯猛然站起身,惊喜的叫道“河西大捷可是又拿下了一州”
        陈琳苦笑道“送八百里加急的将士,还在路上,奴婢听到了他们的呼喊,就赶紧进来向您禀报,奴婢不曾看过八百里加急,又怎么可能知道其中的内容。”
        赵祯瞪了陈琳一眼,笑骂道“你这老货,没弄清楚消息,就敢给朕回话。若是因为你的错,让朕感受到的喜悦少了一半,朕少不了要责罚你一番。”
        陈琳瞬间露出了一个苦瓜脸。
        他知道赵祯要责罚他的话,只是随便说说,但该有的姿态还是要作足。
        陈琳到了资事堂内不久。
        送八百里加急的将士,齐齐出现在了资事堂。
        赵祯、王曾、吕夷简三人,看着十个将士的气势,心头一震,齐齐站起身,一脸期盼的看着他们。
        十个将士进了资事堂以后,齐齐单膝跪倒在地。
        为首的将士将手里的信筒高高举过头顶,十人齐声喊道“启禀官家,河西大捷河西之地,尽归吾宋为官家贺为大宋贺”
        。


  https://vvadz.cc/book/1402/106015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