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北颂 > 第0683章 赵祯有意跟干儿子称兄道弟?!

第0683章 赵祯有意跟干儿子称兄道弟?!


寇季仰着头,假装在看不远处的旌旗。
        赵祯见此,又叹气道“朕为了习练一身强哼的武艺,可没少遭罪,如今腰间还有一块习武的时候留下的疤痕。”
        寇季侧头,看向了旌旗不远处的城墙。
        赵祯恼了,瞪着寇季道“当初可是你劝朕习武的,你告诉朕,习武有大用处。如今到了能用的时候,你却不让朕用。
        朕习武受的苦,岂不是白费了
        朕此次若不能一展身手,以后恐怕就没有机会了。”
        寇季闻言,終于不再装聋作哑,他看向了赵祯,哭笑不得的道“臣就算有八个脑袋,也不敢放你去战场上。若是臣随了你的心意,那臣的祖父,就会真的砍了臣。”
        寇季一时疏忽,引得赵祯离京,已经被寇准追杀了一次了。
        虽说是苦肉计,但寇准用的却是真刀。
        寇季逃跑的时候若是慢一步,那刀就砍到他身上了。
        寇季若是真的放赵祯去战场上肉搏,再出个好歹,那寇准就会真的砍了他,向天下人谢罪。
        赵祯沉声道“朕就去战场上看看,有将士们庇护,朕不会有事的,朕绝对不会下场搏杀。”
        寇季干巴巴一笑。
        他绝对不会相信赵祯的鬼话。
        瞧赵祯披甲持刃、摩拳擦掌的架势,分明是想找个敌人试一试身手。
        他若是相信了赵祯的鬼话,放赵祯上了战场。
        赵祯肯定会在将士们搏杀的时候,找各种理由说服他,然后亲自下场。
        赵祯见自己说了那么多,寇季都不为所动,只能叹息了一声,恶狠狠的道“朕一身武艺若是没有用处,你就得赔偿朕习武的时候受的那些苦。”
        寇季拱手一礼道“官家习武,是臣劝说的。官家若是觉得习武没有用处,需要朕赔偿,只管开口就是。”
        赵祯橫了寇季一眼,“你知道朕不会对你下狠手,所以就有恃无恐对吧”
        寇季再次拱手道“臣绝无此意。”
        “哼”
        赵祯冷哼了一声,道“朕是对你下不了狠手,但朕可以将你欠朕的,算在天赐儿头上。”
        寇季愕然的看向赵祯。
        赵祯一向疼爱寇天赐,怎么突然就生出了对寇天赐下狠手的心思了
        赵祯不咸不淡的道“朕准备将絮儿嫁给天赐儿。”
        寇季嘴角抽搐了一下。
        赵祯口中的絮儿,是他的妹妹赵絮,比寇天赐大了十岁。
        寇天赐是赵祯的干儿子,赵絮是赵祯的妹妹。
        让寇天赐和赵絮成婚
        “你准备跟自己的干儿子兄弟相称”
        寇季忍不住开口问了一句。
        赵祯瞪起眼,喝斥道“胡说八道汴京城内的姻亲,关系都是各论各的。”
        寇季哭笑不得的道“可絮儿那个丫头,比天赐儿大了十岁”
        “十岁又如何狄青还不是娶了一个比自己大十多岁的妻子朕看他们夫妻和睦,处的很好。”
        赵祯不屑的说。
        寇季狐疑道“你到底是怎么想的,怎么想到了将絮儿嫁给天赐儿”
        赵祯淡淡的一笑,“等天赐儿成了驸马,朕就有理由将他留在汴京城内,一辈子不得出京。然后再派人传授他一身高超的武艺。”
        为了报复吗
        寇季不信。
        寇季盯着赵祯,认真的道“官家恐怕不只是想报复臣那么简单。”
        赵祯脸上的笑容一敛,叹了一口气道“果然什么都瞒不过你朕就絮儿这么一个亲人了,自然希望她过的能好一些。
        可朕近些日发现,杜太妃在教授她道家典籍。”
        寇季沉吟道“道家典籍修身养性,很不错啊。”
        赵祯叹气道“道家典籍自然没错,错就错在,絮儿悟性颇高,已经生出了入道的念头。”
        寇季闻言,略微愣了一下。
        史料上记载,赵祯的亲妹子,确实入了道,被封为了师,终身未婚。
        寇季皱眉道“杜太妃怎会如此糊涂,会教授絮儿学道呢”
        赵祯感叹道“朕猜测,应该是跟皇室的争斗有关。”
        寇季疑问道“杜太妃是想让絮儿入道,远离朝野上下的一切纷争”
        赵祯缓缓点头。
        赵祯咬牙道“有朕护着,谁敢欺负她她明明可以锦衣玉食的过一切她想要的生活,为何要去道观里过清苦的日子
        难道朕这个皇帝,还护不了她的周全吗
        朕又不是不敢杀人,朕又不是不会杀人。
        朕亲手杀过人”
        寇季通过赵祯的反应判断出,此事对赵祯的影响似乎很大。
        寇季思量了一下,换做是他的话,他估计跟赵祯反应差不多。
        寇季看着赵祯道“你是想让天赐儿娶了絮儿,断了絮儿入道的念头”
        赵祯果断点头。
        寇季沉吟道“天赐儿才一丁点大,不懂什么情爱。絮儿已经十二岁了,怎么可能对天赐儿一个小屁孩产生情爱
        你这么做,对天赐儿和絮儿都不公平。
        你这么做是为了断了絮儿入道的念头,让她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是为了她好。
        可你将她嫁给一个比她小那么多的孩子,根本就不是为她好,而是在祸害她。
        须知,絮儿有可能到了三十岁,才能明白什么叫做为人妻。”
        赵祯叹气道“除此之外,朕想不到其他办法。将她嫁给其他人,朕舍不得。”
        寇季思量了一下,道“此事官家不必担忧,等臣回京以后,官家将絮儿交给臣,由臣教导一番,一定会让她打消入道的念头。”
        赵祯沉吟了一下,道“那也只能如此了。”
        寇季对赵祯拱了拱手,道“官家还是尽快派人去一趟西夏,从西夏手里榨取好处。”
        赵祯缓缓点头。
        次日。
        赵祯便派遣了一队使臣,在兵马的护送下,离开了银州,赶往了兴庆府。
        兴庆府内。
        西夏王宫。
        李德明坐在王宫大殿内,紧锁着眉头,心事重重。
        一封又一封的坏消息,送到了西夏王宫里,让他感觉到了一种大厦将倾、风雨飘摇的感觉。
        西夏能有今日,完全是因为寇季。
        刺杀寇季,是他派人动的手。
        所以他全程就掌控着刺客们的动向。
        当他跟刺客失去了联系以后,他就猜到了刺客们失败了。
        在西夏的探子将寇季只是受了一些皮外伤的消息传回兴庆府以后,他就知道,睚眦必报的寇季,必然会报复西夏。
        他已经做好了面对寇季报复的准备。
        只是没想到寇季的报复如此猛烈。
        十七八万的兵马,从西夏四面八方攻入到了西夏,每一时、每一刻、每一秒,西夏都有疆土沦丧。
        他很想率领手下的兵马,将宋兵赶出西夏。
        但也只能想想。
        大宋兵马从四面八方而来,他无论率领重兵去攻打那一方,剩下的几方都会肆无忌惮的在西夏境内攻城掠地。
        更重要的是,大宋兵马很有可能会抓住机会,兵出长城,突袭兴庆府,一举端了他的老巢。
        所以他只能待在兴庆府内,一动不动。
        他不动,不仅能保住兴庆府,还能震慑一番那些在西夏境内攻城掠地的宋军,让他们别那么肆无忌惮。
        他原以为,只要他想尽办法应对过去寇季这一次的发难,西夏有可能得以保存。
        却没料到,赵祯居然离开了汴京城,率领着更多的兵马赶到西夏边陲,大有一副不灭西夏誓不还的架势。
        七八十万兵马。
        西夏全盛时期,也没有这么多兵马。
        其中十七八万正在西夏境内攻城掠地,还有更多的兵马在西夏边陲上虎视眈眈的看着,只要赵祯一声令下,他们就会一口气全部涌进西夏,将西夏踩的粉碎。
        面对七八十万兵马的征讨,李德明深深的感觉到了无力。
        七八十万兵马,那是绝对的力量,绝对能覆灭西夏的力量。
        在绝对的力量面前,李德明纵然是使劲浑身解数,顶多是让大宋损失一部分人马,但绝对不可能在大宋手里保住西夏。
        “大王”
        就在李德明愁眉不展陷入沉思的时候,一道轻忽在他耳边响起。
        李德明微微仰起头,就看到了他的心腹宦官一脸担忧的将一封文书放在了他的面前。
        李德明翻开了文书,瞧了几眼,长出了一口气。
        “朱能部的兵马,已经荡平的红水河以西的疆土,正在向红水河东进军吗伯尔城城主求援,请我派遣兵马过去”
        李德明看向了心腹宦官,自嘲的笑了一声,“我能派吗清涧城坐镇的种世衡,会眼睁睁的看着我派去的兵马从他眼皮底下溜走
        我若派遣了兵马去驰援伯尔城,又从哪儿调遣兵马,守卫兴庆府”
        “大王”
        宦官哀呼了一声。
        李德明摆摆手,“我没事如今我不仅不能将兵马派出去,反而还得收缩兵力,为之后的大战做准备。之前让你传达的命令,传达下去了吗”
        宦官赶忙点头,“回大王,奴已经将大王的命令传给了党项各部的首领,命令他们带着族中的所有青壮前来兴庆府。”
        李德明缓缓点头,“这一次,我们不能再吝啬了。大难将至,我若是还吝啬,他们肯定不会为我出死力,说不定还会暗中倒向大宋。
        你回头派人去几处铁冶务传令,命令他们将库藏的盔甲、兵刃,全部送到兴庆府。
        等到党项各部的首领们到了,就将盔甲、兵刃派发给他们。”
        宦官点点头,答应了一声。
        李德明继续道“等各部首领到了,你帮我举办一场宴会,我要宴请他们。”
        宦官再次点头。
        李德明宴请党项各部首领的目的,宦官也能猜到,无非是收拢人心,许下重利,借此激励他们一番,让他们出死力对付宋人。
        李德明吩咐完了公事,又提起了一些私事。
        “昊儿那边如何”
        宦官赶忙道“太子殿下已经带兵到了辽国边陲。”
        李德明缓缓点头,继续问道“没发生什么意外”
        宦官道“宋军王凯部,跟太子殿下的兵马擦肩而过。太子殿下差点率领着兵马跟王凯部兵马打起来,不过太子殿下记得大王的叮嘱,在关键时候忍住了。”
        李德明长出了一口气,“他没意气用事就好,没意气用事就好”
        李德明派遣李元昊率领着兵马离开兴庆府,就是为了让他避祸的。
        如今他已经抵达了辽国的边陲,已经避开了宋兵的兵锋。
        若是他突然跳出来跟王凯部兵马一战,那就会暴露出来。
        到时候不止宋兵会盯着他,党项各部的首领们,也会盯上他。
        只要李元昊不暴露,李德明就能骗党项各部的首领,说李元昊率军去奇兵突袭了。
        党项各部首领们在作战的时候,一定会记得李元昊会奇兵突袭了,时时刻刻等待着奇兵出现,即便是宋兵兵锋强盛,他们也不会轻易服软。
        可若是让党项各部首领知道,李元昊去了西夏和辽国的边陲。
        那他们一定会猜到李德明是让李元昊去避祸的。
        西夏大厦将倾。
        李德明瞒着所有人,让李元昊出去避祸。
        党项各部首领都不会容忍。
        到时候,不用宋兵攻打,西夏会自己先乱起来。
        李德明在确认了李元昊没有出现什么纰漏以后,盯着宦官又问道“夏竦和夏安期父子如何”
        宦官赶忙道“依照您的吩咐,派人紧紧的盯着呢。”
        李德明点点头,道“再派一些人手,一定要盯紧了他们父子。”
        宦官犹豫了一下,低声问道“大王,派遣那么多人盯着夏氏父子,是不是有些过了,难道他们还能在众目睽睽之下逃跑不成。”
        李德明冷冷的道“宋人,十分狡猾。他们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眼见我大夏大厦将倾,他们很有可能会跑。”
        宦官惊讶道“他们不是诚心投靠我大夏”
        李德明冷哼道“夏竦那种人,只忠于自己,不会忠于其他人,他又怎么可能真心实意的投靠我大夏。”
        宦官犹豫了一下,低声道“那您”
        李德明看向了宦官,问道“你是不是想我问,明知道他们不是真心实意的投靠我大夏,为什么还会用他们”
        。


  https://vvadz.cc/book/1402/106027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