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战国小人物 > 第222章 三晋韩现状

第222章 三晋韩现状


洛公子哪里放心彭舟去外围侦察可又拗不过他,只得安排亲信去办,挑选出百十个精干兵士。
        不能挑选将,只能挑选兵。毕竟彭舟是编外人员,还没有正式进入秦队。所以是不能挑选军中有功劳的人,以免战争失败后被问责。
        从十几万人的队伍中挑选出百十个精干的兵,自然不是问题。
        “衣服都要换,还有最好会说韩国本地话的人优先。不会韩国本地话的人也可以,但要精。我可以安排他们最先回来,那些会本地话的人,让他们跟随到最后。”
        安排这些后,彭舟又对马匹不满意起来。
        秦国的战马,都是精选出来的好马。而且秦国战马配置的马鞍、马镫、马鞭、缰绳等等,都是统一的。这种马只要骑出去了,马上就会被人认出来。所以必须全部换掉。
        一切准备结束,天还没有亮。
        彭舟让炊事班那边先给他们做饭,先吃先走。
        吃完饭,天还没有完全亮。他们也不等大部队了,提前出发。
        先是一阵急行军,跑到大部队的前面。然后撇开大道,往北。
        出了行军区,彭舟把这百十人的队伍分成十个小分队,一个小分队也就十来人。这样就不再那么引人注意了。
        离开主力军的行军路线直接往北跑,也就几十里的事,就彻底离开了韩国方面的注意力。这里就不再是“军事禁区”,气氛都不一样。
        在秦国十万大军行进的那一带,直径三四十里都是剑拔弩张的气氛。当地的韩国人,都用仇恨的目光看着秦军。
        真的都什么事啊我们韩国的领地却变成了秦国的行军通道。踩坏的庄稼,你还不敢直接找秦军方面赔偿。
        你找他们赔偿,他们让你去找当地的镇邑。镇邑来找麻烦,他们让你去找韩王。韩王通过外交途径来找秦国,秦国直接说赔偿。我借道通过,自然是要给赔偿。结果等到事情过去了,人家根本不了你
        你要是继续纠缠赔偿的事,人家秦国方面也许当场翻脸。也许找一个理由攻打你,然后逼迫你不要再提赔偿的事。要不然拿下你几块地或者是城池。到时候你的损失只会更大。
        最后秦军的大军就这么地把韩国的庄稼给糟蹋了。
        因为经常这样,所以秦军的大军来了,韩国人是敢怒而不敢言。已经习惯了,也就见怪不怪。
        韩国虽然也算战国七雄,可它是一个小国。因为一直与魏国不和,被魏国左右。所以韩国的人口并不多。
        特别是秦国行军这一带,人口更少。
        自从韩国与秦国结盟后,秦国出兵齐国借道韩国后,这一带就成了秦队的“必经之地”。人家今天这么个理由,把军队开过来。明天又那么个理由,又把军队开过来了。
        所以这一带秦军的行军路上,人口更少。
        每次秦军经过这里,这里仅有的居民,一般都在韩国方面的安排下,转移到了其他地方进行躲避。以免被秦军抓去问话,或者是抓去充军。
        有不少韩国人,羡慕秦国的政策,愿意做秦国子民。特别是愿意当秦国的兵。
        因为秦国的军队是按照战绩来奖赏的。你要是在战场上杀敌很多,一场战争下来你就发了。得到的奖赏,就可以养活一家人,家人从此就无需再吃苦耕作了。
        所以韩国方面一旦得知、发现秦军来了,他们马上就把当地居民转移走,只剩下房子和庄稼。
        因为人口少,所以这一带也很少有耕种的庄稼地。
        秦军方面,除非在战争情况下,才会糟蹋庄稼。在行军的情况下,一般是不准糟蹋庄稼的。
        其实韩国早已走向衰落,到了灭亡的时候。只是它有一定地地理优势。还有大周朝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灭亡。有周朝在,还不能灭了韩。
        韩国在地理位置上有什么优势呢
        因为韩国与楚国有很长的国界线。
        如果秦国现在就把韩国给灭了。那么秦国与楚国的国界线就更长了。还有与魏国的国界线也就更长了。
        秦国要是把韩国给灭了,等于是把手臂伸到楚国与魏国的中间。可以想象这样的局面对秦国是很不利的。
        你是能够得到韩国,可你的这条手臂等于是伸出去给别人打。
        秦国智者和秦王都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才没有灭韩国。
        以韩国现在的实力,秦国是完全有能力灭了。但是能灭韩国并不等于就能守得住韩国。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保留韩国存在,相当于韩国在帮忙秦国守着漫长的边界线。
        秦国现在要的,不是某一块地盘,而是连成一片的地盘。所以秦国的称霸大业,必须是“推进式”,而不是“突出式”。
        什么是推进式什么是突出式
        推进式就是连片推进,凡是有自然边境线的,都必须收回来。
        比如说以河流为界的,那么河流这边的地盘,都必须拿过来。以后就以河流为界。这样就方面守护边界线。
        比如说以山脉、关卡为界线的,那么山脉这边、关卡这边的地盘,都必须拿过来。这样就更方面守护边界线。
        突出式推进是指突然出兵,抢占某个地方,然后以这个地方为据点,向周边扩展。
        比如说魏冉占据陶邑,就属于“突出式推进”。
        突出式推进是一种战略策略,只是一种推进的手段,而不是目的。
        当时不是齐国势微,魏国和赵国也没有什么大的作为,秦国才捡了个便宜。
        而韩国不同人家是一个诸侯国,边境线又那么长,你要是把他灭了,成为自己的地盘你就得派兵据守。而这么长的边境线,秦国方面得多少兵力据守。再则一边是强大的楚国。
        楚国虽然被秦国打败了,可楚国的疆土太大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人家还是有实力的。
        你灭了韩国,得要很多年才能改变韩国原居民的思想,才能把他们变成真正地秦国人。所以灭韩是不现实的。
        范睢给出的策略是先耗着韩国,等到韩国实在是振作不起来了,自然而然就服了秦国。
        我慢慢地把你的意志消耗掉,你自然而然服我
        其实打的是一场心理战
        我就欺负你了,怎么着你能拿我有什么办法但是并不欺负韩国的子民。我欺负的是你的君王,是你们的君王韩厘王无能,你们韩国的政策不对,才被我们秦国欺负的。
        这样就会有一部分韩国子民向往秦国。反正都是大周子民,不属于不爱国。
        zhanguoxiaorenu0
        。


  https://vvadz.cc/book/1510/113960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