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唐朝第一道士 > 第八百零五章 皇榜一出文官哭

第八百零五章 皇榜一出文官哭


武道之境七层。

        已是达到绝顶高手之列。

        而随着身毒国国士达娃的离开后。

        这位圣师突然睁开眼来,望了望外面,轻叹道:“唉,也不知道我还能撑多久,佛主降临,我将为我佛侍灯。”

        话落地之后没多久。

        这位圣师所坐这那片蒲团区域,突然一阵颤动。

        “咔咔”声突然想起。

        渐渐的。

        蒲团半丈见之地,突然下沉。

        转眼之间,这位圣师就已是在这屋中消失不见。

        而原本他所坐之地,也如平地一般,无任何变化一样,看起来原本就是如此,根本没有什么机关,更是没有什么圣师。

        又不久之后。

        从屋外走来几位僧人。

        为首之僧人,脸上布满了皱纹,样子看起来也差不多行将就木了。

        “圣师已走,各回其位。”那为首之僧人瞧了瞧屋中,轻声说道。

        “是,弥师。”其他几位僧人闻言后,行了佛礼之后,纷纷转身离去,片刻之间,屋中再一次的回归原来的模样。

        无人亦无物。

        空空荡荡。

        身毒国的国士达娃也已离开了冈底斯。

        冈底斯又恢复到了原来的样子。

        而身毒国该监视玄奘的继续监视玄奘。

        年已过。

        冬季即将离去。

        太阳每日东升。

        积雪在阳光的照射之下,也开始渐渐的化去。

        远在几千里之外的长安城。

        此时却是有一道大阴霾一向的笼罩其头上。

        长安城不少的里坊宅院当中,总能听到一些语语之音。

        而这些话语之音当中,有难过的,有悲愤的,有痛苦的,也有高兴的。

        不过。

        高兴的声音反而居多。

        甚至。

        长安城西部所在的里坊当中,大多数的里坊里,高兴声那可是要高过于东部所在区域的里坊。

        长安城的各里坊巷头巷尾,时不时的总有一些人在议论纷纷。

        “你们看到皇榜了吗?”一长安居民向着其他人开心的问道。

        “哪有没看到的,这皇榜可都贴满了长安城了,各城门口,里坊门口都贴着呢,也不知道圣上是怎么想的,还有朝堂之上的官员又怎么想的。”一中年人闻声后回应道。

        “这事好啊,你们想想,这些官员们的子嗣,每日里在长安城中厮混,要么就混迹于平康坊中,这皇榜一出,也不知道他们会不会吓得屁滚尿流了,哈哈哈哈。”旁人高兴的说道。

        “是啊,多好的事情啊,只要不关我们的事情就好了,那些官员们的子嗣,早就该这样了,吃着朝廷的俸禄,又在长安城嚣张跋扈的,从未见他们干什么好事,这下到好了,这皇榜一出,算是大快人心啊。”又一人言道。

        这样的对话。

        在长安城可谓是到处都是。

        皇榜中的内容。

        对于普通的百姓来说,那绝对是一个好消息。

        皇榜的一张贴。

        可以说对于那些官员们,以及他们的子嗣来说。

        那绝对是一个大大的阴霾。

        此时。

        长安城那些官员府邸之上。

        可是有着不少人在斥声怒骂。

        他们不敢骂当今的圣上李世民。

        只能骂远在千里之外的钟文了。

        为何?

        还不就是钟文曾经发过的话,要把文官一系的子嗣送上战场嘛。

        而昨日。

        宫城之中就奔出不少的禁军,到处张贴着皇榜。

        皇榜之上。

        已是言明了,三日之内,所有在长安的文官武将们的子嗣,年岁达到十四岁,不满二十五岁者,就得到长安城西北角的军营之中报道,接受为期三个月的训练。

        而全唐国各州各县。

        到时候也会有皇榜下去。

        只要皇榜一到,各州各县的官员们的子嗣,也都得到统军府报道。

        至于时间嘛。

        那就看皇榜到各州各县的时间了。

        如有不到者,革除爵位,革除勋位等等。

        有官身在身的,也将革除。

        皇榜之中更是言明了,如对皇榜有异者,或不尊皇榜者,此生将不得为官,不得为吏,不得参加科考,不得继承父辈们的爵勋等。

        当然。

        有官身的人会有很多。

        皇榜之上也标明了。

        有官身在身的,把手头之上的公务转交于他的顶头上司。

        从这份皇榜之上就可以看出。

        这份皇榜之意,乃是完全遵照着去年钟文在朝堂之上所言,要把文官一系所有的子嗣送上战场了。

        而去年李世民去了一趟利州后。

        本来还对钟文带有一些疑心的他,打他回到长安之后,一改曾经的以往想法,开始正视起了钟文原来的话来。

        要不然。

        这皇榜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出现了。

        宫中。

        长孙皇后正在极力的苦劝着自己的丈夫,“二郎,皇榜一出,天下必将大乱啊,你这是要绝了各文人的后路啊。”

        长孙皇后此时心中或许比谁都急。

        如他的丈夫真执行这一条的话,长安城的文官武将们估计真的要疯了。

        不过。

        李世民却是听不进自己妻子的劝了,“观音婢,去年九首说过,要把这些文官们的子嗣送到战场,我想了想后,觉得此方法可行。况且,武将们大部分的子嗣均是走的武路,而文官们的子嗣大部分走的是文路。如果执行此法,将来也可以打破文武不合的局面,再者,这天下也乱不起来的。”

        此时的李世民。

        决不会改变这个主意的。

        天下乱?

        在他有此决定之前,早就已经计算好了。

        而且还与影子和李山他们通过气了。

        这天下就算是再乱,又能乱到哪里去呢?难道比去年还要危险吗?

        当然是不会的。

        而且。

        李世民心中相信,只要自己此法一出。

        天下真要是乱了起来,李世民坚信钟文会出来的。

        再者说了。

        李世民除了与影子李山他们通过气了。

        同样也与各武将通过气了。

        要不然。

        他李世民断然也不敢随意执行他这个方法的。

        “唉!!!二郎,你这是要逼得那些文官们死谏啊,而我那哥哥的那些子嗣,绝大部分都是走文路,你让我这个姑姑怎么去面对他们啊?”长孙皇后此时着实有些害怕了。

        她害怕自己的丈夫听不进别人的劝了。

        也害怕自己的哥哥或者她的那些侄子辈们过来求情了。

        其实。

        长孙无皇可能都不知道。

        他的这位丈夫,甚至连自己的那些子嗣都未放过。

        真要到了进军营训练之时,他的那些子嗣们也得加入进去。

        可想而知。

        李世民此时真是下了不知道多大的决心了。

        “好了,观音婢,此事我意已决,你也莫要再劝了,为我唐国,我会不惜一切。”李世民咬了咬牙,随即转身去处理公务去了。

        而此时的宫城之外。

        正如长孙皇后所想的那般。

        在长安城的各文官们,已是全部聚集在宫城之外。

        “我等要面见圣上,还请李统领前去汇禀,否则,我等将跪死于此地不可。”众文官此时早就是焦头烂额了。

        突如其来的这么一张皇榜,直接给他们的心脏之上锤了一拳似的。

        不管是上到国公,还是下到九品小官。

        只要是文官一系的人,基本都在此宫城门口处了。

        大大小小好几百上千人。

        如此之多的官员,把这宫城门口都给堵得快没了站脚的地方了。

        李山站在宫城门口,看着这群大大小小的文官们,眼神之中带着讥笑,“皇榜已张,在长安各官员们的子嗣须在三日之内前往西北左大营接受训练,即便你们跪死在此地,此令也得遵守。”

        李山可不会给他们去通报李世民的。

        皇榜一出。

        李世民就决定三日之内不上朝了。

        在长安城中的这些官员们,李世民又怎么可能会不知道他们的想法。

        真要是各个都跑到自己跟前一通痛哭,不是跪死就是撞死的,李世民估计也会头大的不行。

        所以。

        只能由着李山在宫外拦着了。

        “李统领,无论如何,还请通禀圣上。”众文官瞧着李山这是坚决拥护当今圣上李世民,知道此时他们只能请求。

        可李山却是无动于衷。

        站在后面的长孙无忌他们这些国公们,此刻也是对那皇榜内容之事恨意满满。

        他们所恨的对像。

        当然不是当今的寺上李世民了。

        而是远在千里之外的钟文。

        去年之时。

        在朝堂之上,钟文放了话,要把各文官们的子嗣送上战场。

        而当昨日皇榜一出之后。

        他们就已是知道。

        这训练也只是为了战争作准备了。

        而且。

        他们瞧见今日禁军也好,还是各武侯也罢,更或者连各衙门的人差役都如临大敌一般,都在戒备着。

        可想而知。

        这皇榜之事,圣上这是势在必行了。

        况且。

        宫城门口处。

        绝大部分的人都是他们这些文官。

        而武将却是少之又少,有也只有那么几位罢了,而且还都只是一些官职低的人。

        长孙无忌他们这些文官们,从此就能看出。

        当今的圣上,这是决意要行此法了。

        文官们这一闹。

        就是两日。

        而这两日之内。

        各文官们的府上,却是天天哭哭啼啼的。

        女人哭。

        子嗣哭,下人们也哭。

        总之就是全长安城各文官们的府邸之上,没有太平的。

        到了这第三日。

        禁军开始行动了。

        而带队的乃是禁卫统领李山。

        “魏郡公,皇榜之令,你身为郡公,难道不该遵守吗?天地君亲师,此乃你们读书人所尊的,怎么?做为郡公,又为读书人,你是要反朝廷还是想反你儒家?”李山此时带着不少的禁卫抵达了魏徵的府上。

        魏徵此时也是头疼不已。

        李山的话可以说直击他的心脏。

        尊吧,那是顺应时命,可他那几个儿子说不定就要丧了命去了。

        不尊吧,那就是反朝廷,反儒家。

        “李统领,请容我进宫去面圣后再行此事如何?”魏徵依然还想进宫面圣。


  https://vvadz.cc/book/15822/824972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