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捷报回传!老四,我是不是忘了什么事?
新笔趣阁小说推荐阅读:
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
我不是戏神
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无限)
赵刚秦兰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林七夜
江医生他怀了死对头的崽
三嫁咸鱼
铁血残明
伪装学渣
玄鉴仙族
第211章捷报回传!老四,我是不是忘了什么事?
在孛儿只斤.脱古思铁木儿被朱雄英敲晕的那一刻。
护卫在旁的怯薛军,一个个都愣在了原地。
“皇上……皇上竟就这样被汉人的一个孩子打晕了!”
“他……他好像就是那个掘了铁木真太祖陵寝的人!”
“长生天竟真的抛弃我们了!”
“我等降了!”
“……”
怯薛军这一投降,北元的内部瞬间便产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当怯薛军的金鹰旗交到明军手里时。
城中最后的负隅顽抗也瞬间烟消云散。
草原各部都放下了手里的武器。
皇帝被捉,怯薛军也已经投降。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
北元,已经彻底不复存在了。
连草原也要易主了。
霎时之间,高呼声响起。
“北元输了!”
“鞑子投降了!”
“我大明再不必受战乱之苦了!”
“爹,娘,咱们的子孙,再也不必经受战乱了……”
如此激动呐喊的,大多是饱受战乱之苦的军户。
快百年了啊!
到了这一刻,大明,还有无数的汉人们,终于再也不用担惊受怕,将曾经令人闻风丧胆的蒙元鞑子彻底踩在了脚下!
且这一战,乃是大胜!
前无古今的大胜!
单单这一战俘获的战马。
就已经是一个令人惊奇的数字了。
在这之外,更有数也数不清的牛羊。
众所周知,在如今的时代,耕牛和马匹,可都是农业生产的得力助手。
中原荒芜的土地,终于有了足够的耕牛。
这一次,大明赢的彻底!
城中震天彻地的欢呼声,连城外的明军都被触动了。中军帐内。
几位军需官难掩激动的和朱标几人做着汇报。
“回殿下,此战,我军缴获战马五十万匹。牛羊等合计七十万……”
听到如此庞大的数字。
朱标都惊呆了。
这场仗打的也太值了吧。
并且朱标明白。
明军此战的收获远远不止这些。
在这草原之上,还有许多只剩老弱妇孺的大小部落。
随便派去几支轻骑,就可以带回大量的牛羊、马匹。
还有这一眼望不到尽头的草场。
从今日之后,尽数归于大明!“殿下,据羽林右卫军需官计算,此役,大明虽然花费不少,但灭北元所得,折合现银,大概……”
朱标瞬间来了精神。
“大概多少?”
“二万万一千余万两!”
朱标瞬间呆愣在原地。
大明集结百万兵马。
花费的银子确实不少。
可是所有的粮草、军械加一块也就花了一万万两五千万两左右啊!
如此轰轰烈烈的打了一场。
不但没有亏损,居然还挣了这么多!!!
“殿下,怕是没有这样多,我们一下子带回去如此多牲畜,中原的牛羊价格怕是会跌上不少,太孙说此事还需与户部从长计议。”“好!好!好!”
朱标抚掌大笑起来。
一旁的朱棣面上,却忍不住浮现出了惊异的神色。
原来朱雄英之前说的全是真的?
打仗不一定需要花钱。
甚至还能挣钱?
朱标和朱棣兄弟四个已经被惊呆了。
好半天才回过神来。
“赶紧的,给京城去信、快马加鞭!我军大捷,活捉北元可汗孛儿只斤.脱古思铁木儿以及北元官员三千六百余人!”
“是!”
这样彻底的胜利,一时之间让朱标有些乐昏了头。
瞧着斥候已经远去的身影。朱标扶着额角问道:“老四,孤是不是忘了什么事,怎么想不起来了呢?”
朱棣这时也还处于震惊之中没回过神。
自言自语道:“难道是没报捷?”
“报了啊。”
“那还有什么事儿?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事儿了吧?”
“没有。”
“那不就行了,想那么多干啥!”
“也是。”
……
应天府。
几日后,那封从捕鱼儿海发来的战报被以最快的速度运到了京城。
“启禀皇上,太子殿下带着七十二万北伐大军,在捕鱼儿海大破北元兵马,活捉北元可汗及众官员,草原各部也一应剿灭,我大明再无北疆之忧!”
“恭贺皇上,大明永安,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送信的驿卒突然感觉气氛有些不对。
举起手里的军报,赶紧跪在了地上。
便见朱元璋脸色黑沉的看着驿卒沉声质问道:“战报上可有提及羽林右卫?”
驿卒赶紧低下头,仔细翻找起来。
这上面可一个字也没有提到羽林右卫啊!
再者说。
这回朝廷出动了九边数十万将士,这一个羽林右卫只五千人实在不够显眼啊……
“没有羽林右卫的消息,有什么好恭喜的!”
“嘭!”的一声。朱元璋狠狠地拍了一下龙椅的扶手,面色难看到了极点。
大殿里,死一般的寂静。
滚烫的泪水从朱元璋的眼角滑落。
“咱大孙……没了。”
江其昌再也忍不住了,直直的跪倒在地。
“皇上,太孙为了民族大义,我等悲痛万分,可是太孙并没有白白牺牲,太孙带走了北疆的外患,从先秦至今,我中原苦北疆久矣,此番平定,功在太孙啊!”
闻言,朱元璋长长地舒了口气。
“善长啊……”
“太子,他们班师回朝的仪仗可安排好了?”
“皇上,已经安排妥当了,到时皇上亲自出城二十里迎接,随后群臣一同前往天坛祭天,告社稷宗庙及天下万民……”
朱元璋突然开口道:“咱要相应百里!亲自接回咱大孙的灵柩!”
“皇上……这……这可过江了啊!”
朱元璋登时提高了声音。
恶狠狠道:“咱还不能过江了?要不是咱大孙说了,咱是大明的天,咱现在早就跑去燕京接他了!”
朱元璋的一番话。
让李善长心头一震。
“臣立刻去安排。”
“咱要给大孙用天子仪仗入葬,咱要给他最好的庙号、谥号,咱要封大孙为大明的不祧之祖!”
“天下万民要永远记住咱大孙!”
“大明后世的君主也必须记住……”还未说完。
大殿里。
突然响起了一个突兀的声音。
“皇上,太孙殿下虽是太子嫡出,但此时追封为帝并不合适,于理不合啊……”
大殿后方角落处,身上仍缠着绷带的黄子澄一脸义正言辞地开口道。
仿佛他才是这大明的第一忠臣。
https://vvadz.cc/book/16633515/5922090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