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委屈,为善之道
新笔趣阁小说推荐阅读:
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
我不是戏神
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无限)
赵刚秦兰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林七夜
江医生他怀了死对头的崽
三嫁咸鱼
铁血残明
伪装学渣
玄鉴仙族
“老奴来给二小姐请安!”
一个年过四十的壮实嬷嬷过来行礼。
“姜嬷嬷,你在这里可习惯?”郑离惊回头看到来人,拍了拍手上的灰尘问道。
这位姜嬷嬷和另一位陈嬷嬷都是母亲选出来看守大姐的人。
体壮有力,根底朴实。
要跟着大姐在道观里吃素,也不知受不受得住。
姜嬷嬷恭敬回话:“谢二小姐关心,奴婢没有不习惯,倒是大小姐瘦了许多。”
她们原在府里干粗活,不擅长伺候娇小姐。
自然难以像那些大丫鬟们那样细心。
只是夫人说是以看守为主,照顾为次。
目的是要大小姐体会没有家人爱护,凭个出身她能是什么样。
但大小姐那样娇滴滴的人儿,并不能做什么。
日日不满的发脾气,日日不满吃食没点荤腥味。
要不躺睡,要不发呆。
天天挑三拣四的,所以瘦了一大圈。
对此郑离惊没有意外,“瘦点不妨事,只要人不闹就好。“
要是跟在府里那样闹腾,影响到凌云观的清净,且还有更大的罪受。
姜嬷嬷听出了二小姐的意思,不敢多话。
只说了些大小姐的日常表现。
然后问了句二小姐可要去看看大小姐。
郑离惊回她:“等我收拾妥当再说,这里半年没住,且有得收拾。”
“可要老奴帮忙?”看到二小姐亲自打扫屋子,姜嬷嬷连忙开口。
“不用,你回去做你该做的事就行。”
姜嬷嬷只得一步三回头的离开。
心里嘀咕着,小姐跟小姐真的差别好大。
二小姐都被封为护国郡主了,还亲自打扫屋子。
大小姐被贬到道观来自省,却依然十指不沾阳春水。
她们伺候得不够细心,还得被骂个不停。
知道姜嬷嬷去了哪的郑唯真,看到她独自一人回来,就知道自己那位妹妹没跟来看自己。
心里不由一阵委屈。
她已经吃了差不多一个月的苦,居然都不来关心一下她。
真的是冷漠无情。
她的不满姜嬷嬷看在眼里,她叹了口气的道:“大小姐,二小姐刚回到道观,这会儿正在打扫她半年多没住的屋子,尚不得空呢!”
郑唯真听了,刚想说用得着她动手干这些,就意识到自己那个妹妹是真的会自己动手干活。
她撇了嘴没做声。
姜嬷嬷又多说了句:“二小姐不管在府里,还是这道观,都是这般亲力亲为的做事,怪不得在哪都受人敬佩。”
敬佩?!
这个词儿从一个粗使嬷嬷的嘴里吐出来,让郑唯真瞠目了一阵。
她咬着唇,无话可说。
凌云观有比较好的客院,像瑾王妃这样的人物,观里自然是安排她住到最好的院落。
善若想与师姐住得近 ,没有跟着母妃去住客院。
依然住回她原来的房间。
她也动手自己收拾,半夏帮着整理。
主子要忆苦思甜,她也只能陪着。
安置好,用了素斋,郑离惊才到三清殿敬香祭拜。
祭拜结束,她与观主叙话。
“你如今是仙尊的记名弟子,虽然还未正式受戒,但应该是迟早的事吧?”
看着她长大的知慧师太,很是知道她的心志。
“是,弟子志向在此,不曾动摇。”
知慧师太笑了,“论辈分,你在我面前可称不了弟子了。”
“不不不,我得师太自小教养,在凌云观,在您面前,还是弟子身份。”
郑离惊知道观主与五师兄同辈,但在她这里,师兄们都等同于师父。
然而知慧师太却让她以道门辈分来论。
“规矩在上,不可儿戏。”
这话说得有点重,郑离惊只好打个商量:“要不等弟子正式受戒后再论?”
她这年纪,又是在自小看着她长大的观主面前,实在不好太过跨越。
观主看她执着如此,只好点头。
“这次你打算在岳山待多久?”
“弟子有些修行困境需要化解,需得闭关一段时日,时间暂时不好说。”
知慧师太明白这个颇有天赋的孩子,即将要有新的突破。
她没有多问,只说凌云观会始终留着她的屋子。
随来随住,随走随留。
“多谢观主让弟子有根可寻,有根可往。”郑离惊表示感谢。
知慧师太却代凌云观感谢她:“凌云观的香火自你出山后,就一日旺过一日,加上你送来的善银和物资,观中日子比起以前,宽裕许多。”
她特别提到草堂:“里头的孩子能吃饱,身子骨都比以前好了,有几个大点的孩子今年去了岳州,已经找到活儿干。”
收留的孤儿,草堂只是提供有限帮助。
到了一定年纪,身体康健的就要出去自寻出路。
郑离惊听了,为那些长大能自己养活自己的孩子高兴。
“等钱银再丰富些,把草堂翻新一下,盖些土砖混合的房子,如此寒冬也好度日些。”
草堂之所以为草堂,就是些草盖的房子,墙壁也是草跟泥混合糊起来的围挡。
不但年年要翻新维护,下雪大些还会塌烂。
对于设立草堂的凌云观来说,每年修葺草堂是不小的劳作任务。
以前苦于没有多余银子,经费不足,一入冬就要干大活。
如今既然宽裕了些,把草堂建牢固,能防风雪雨露,能减轻不少劳力负担。
再买几块良田,让草堂里的人自力更生,如此也好良性的持续为善。
知慧师太听得郑离惊这般计划,很是赞成的点头。
“草堂的屋子已经打算建起来,砖瓦都已经落了定金,你说的良田却是没法一下子买到。”
岳山脚下有几处村子,田地都有主,需得人家愿意卖,才有可能买到。
如今凌云观香开始旺起来,附近的田地更没人愿意出手。
都等着日后能上大价钱呢!
“不一定就要山脚下的田地,远一些也无妨,左不过是走些路,孩子们还乐得能过村穿巷。”
知慧师太想想也是。
大人想的是如何方便耕种,孩子们可不怕走路。
他们只怕饿肚子,怕夏无衣冬无衾。
“如此就远些了寻,这春说不定就能买下几块良田。”
观主越想越觉得如此甚好:“有了田地,草堂就能有自个的收益,有活干有粮收,最好不过。”
总比一直等着他们道观勒腰带的舍与要好。
作为最大的招牌和最大的善主。
郑离惊在凌云观说话已经很有分量。
紧手紧脚了几十年的观主, 如今不但有了银子为祖师爷重塑金身。
还修了几处坍塌的庙堂和破烂的屋顶。
眼见的有钱气儿足,拍板定下多项以前只敢想却无力操作的事。
与观主商议了善银的用途方向,郑离惊这才在暮色中去往大姐住的屋子。
https://vvadz.cc/book/16645805/3905573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