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百万贯【加更】
新笔趣阁小说推荐阅读:
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
我不是戏神
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无限)
江医生他怀了死对头的崽
赵刚秦兰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林七夜
三嫁咸鱼
铁血残明
伪装学渣
玄鉴仙族
十一月间是冬至, 这大概是汴京人最为重视的节气。
每到冬至这天,开封府就会开放关扑禁令,任由汴京百姓相互走动道贺, 购物游艺,那气氛就像是过年一样。
汴京城中,哪怕是再穷的穷汉,甚至跟人借钱,也要在这天尽力打扮得体面,想法子置办饮食, 祭祀祖宗。到了晚间, 有人会出门探访亲朋,也有人选择在家祭祖, 但绝大多数人会选择与家人至亲一起度过1。
明远是外乡人,没有家累,于是放了他家宅子中大部分人的假, 让门房马夫们各自回家团聚。
长庆楼那里,明十一却走不开,正带着一整座正店的厨子和酒博士们摩拳擦掌,要好好做一笔“冬至”大单。
明远想来想去,也没能想出, 他到底该和谁一起过冬至。
但有一件事是必须要做的——
“向华,套马, 我们去国子监。”
冬至这日,国子监只上半天的课。明远应承了种师中,到时要去将他从国子监中接出来, 此外他还要探视一下老朋友薛绍彭, 看看这位世界上最不喜欢上学的“衙内”, 在国子监中过的是怎样“生不如死”的日子。
明远抵达国子监门前的时候,已经有不少勋贵人家的车驾,沿着国子监门前的街道一字排开。
好在明远与向华是牵马而来,两人不存在找“停车位”的问题,径直来到国子监门口,耐心等候。
这天天气阴沉,从早起就没见过太阳,天空像是一枚小小的灰碗扣在头顶。待到午后,更是与傍晚的感觉相差仿佛,偶尔一阵冷风吹过,将街道上的落叶杂物打着旋儿吹走。明远便不得不将他手中那枚标着“1127”字样的手炉抱得更紧一些。
“今年的初雪该是要下了吧!”
明远听见身后墙根处蹲着的一名老车夫喃喃感叹。
一直等到未时,国子监内才响起说话声。
接着是国子监门大开,在国子监中读书的学生们依次向先生们拜别,然后走出大门。
他们在国子监那道高高的门槛之内,都是成熟稳重、不苟言笑的士子;只要一迈过那道门槛,大多恢复了本性,或跑或笑,尽管往家人亲朋那里奔去——可见在过国子监中上学的这些时日,将他们憋坏了。
薛绍彭就是这样,他一迈出门槛,先是紧张地左看右看一阵,一瞥眼见到了明远的笑脸,顿时长舒了一口气,像一只灵动的鸟雀一般,迅速朝明远飞来。
“道祖兄!”
“远之!”
“多谢你来接我。”
明远看薛绍彭气色还好,就是人瘦了整整一圈,眼下发青,估计为了准备考试,各种佛脚没有少抱。
他不禁有点后怕:得亏当初没有听1127忽悠,进这国子监,否则多少道具都不够他用的。
“哎呀,真是——”
说起这个话题,薛绍彭看起来更像是有一肚子的苦水要倒。
“放下好久的书本陡然之间要捡起来,这段时日真是……太难了!”
“哦,对了,真是多亏了端孺,如果没有端孺在旁,一直帮忙提点,小弟我……真不知怎么熬过来!”
端孺?!
种师中?!
明远这下真有点好奇了。
种师中只不过是个十一岁的少年,怎么?竟和薛绍彭分在一个班,还能让薛绍彭如此感慨,一副人家帮了大忙的样子。
这时,只见国子监大门内出现了一个瘦瘦小小的身影,是种师中,背着手,踱着方步出来,站在门外一打量,看见了明远,便微微点头,依旧踱着稳定的方步,来到明远面前,慢慢拱手行礼:“明师兄!”
薛绍彭顿时摇着头赞叹:“真是佩服你们横渠弟子了。远之,如果当时不是你被人挤掉了学籍,如今你在这里应当也是如鱼得水的吧!”
明远当场想要摇手否认:种师中是种师中,我是我,不可混为一谈。
却听耳边响起温柔的女声:“衙内!”
薛绍彭却像是被燎了尾巴毛的猫一般,嗖地一声跳起来,转过身体,望着来到面前的一位中年女性连连作揖,道:“我这是见到昔日友人……同窗!同窗的同窗!交谈几句,这就回家,这就回家!”
那位女士也不催促,只是微微别过头,指着街角的一辆马车说:“车驾在那里等着。衙内请自与同窗叙话便是。”
说罢她后退着离开。
薛绍彭却从此全无兴致了,摇摇手对明远道:“远之,今日对不住,国子监里刚刚考较过,回去见了大人,应也是有一难关要过……”
明远点点头表示理解,约定了等到年节之前,衙门封印,国子监放大假的时候,再一起闲坐,谈风弄月。
一时间薛绍彭离开,明远与种师中大眼瞪小眼。
“师兄——”
种师中望着明远,似乎迟疑着不知该怎么开口问种建中的消息。
明远也不晓得该怎么回应这小孩:自从把你送来这儿上学,我和你阿兄就再没见过了。
正在此刻,忽听远处街角传来的的蹄声,来得很快。
汴京街头一向拥挤,如果有健马急行,要么是事先有人开道,将闲杂人等从街面上请开,要么就是骑手马术极精,能够毫无阻碍地穿过人潮汹涌的都市。
此前一直表现得老成持重的种师中,此刻双眼一下子变得明亮,转头望着街角。
果然,下一刻,一匹骏马出现在街道尽头。马上的人身穿裹着一件厚厚的斗篷,戴着风帽,看着就像是一连奔袭了好几十里没停,才一直赶到这国子监前似的。
来人奔到种师中与明远面前,手一抬,轻轻一勒马缰,那匹骏马就像是被抱死了刹车,四蹄全部牢牢地钉在地上,停了下来,鼻孔中呵出一大团一大团的白汽。
马上的骑手一跃下马,随手解开风帽,露出一张英俊的面孔,先向明远深深看了一眼,然后再转向种师中。
“二十三哥,阿兄来迟了。”
他伸手想去揉种师中头上戴着的书生巾,被这小子一缩头,让了过去。
明远在对面,望着这一对兄弟,有点不知该如何开口。
确切地说,他是不知道该邀请这俩去自家,还是应该就此告别,目送种家兄弟俩自行回去。
种建中却转向明远,用他独有的武人姿态,向明远硬邦邦地一拱手:“远之!多谢!”
明远一怔:谢我什么?谢我帮你接孩子放学吗?
种建中继续说:“谢过高家的炭!”
明远听见“高家的炭”四个字,抿住的嘴角就情不自禁地向上扬。
原来你是知道的!
他通过郑行老把高家给忽悠了一通,竟真的说动了高家,将质量最优的石炭平价转给了军器监。但此事他一个字都没说给种建中——他也没机会说给种建中知道,这好久没见过面的。
但种建中竟然察觉到了明远在这整件事里起到的作用,并且对他表示感谢。
有种……没有白辛苦的感觉。
种建中见明远的唇角扬起,眉眼顿时放温柔了,沉声开口:“今日冬至,一起过,好吗?”
一旁种师中扁扁嘴,似乎在嫌弃他阿兄不会说话。
“师兄,我们师兄弟三人,好不容易聚在一处,这冬至不大不小算个节,一起过嘛!”
种师中伸出双臂,就抱住了明远的胳膊,嘟着嘴嗔道。
那副架势,似乎根本不由得明远拒绝。
明远:撒娇大法,万试万灵。
种师中一开口,他就几乎要投降了。
“正是!”
身后一个清朗的声音响起,一座大车正好驶过,停在明远等一行人身后。
车帘一撩,王雱探出个头。
“冬至不大不小算是个节,远之贤弟,彝叔,端孺,家中大人相邀,去我家过节吧!”
这一声太出人意料了。
王雱的“家中大人”是哪位?是当朝宰辅,出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王安石啊。
明远和种建中都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奇遇”,两人对视一眼,交换了一个惊讶的神色。
却见王雱从他的车驾上跳下来,向种明两人行礼,然后再转向年纪最小的种师中。
“哟,这就我们端孺呀!”
种师中小朋友也似模似样地拱起双手,冲王雱揖了揖。
“早就听说了端孺在国子监的才名,那几场辩论,将年长的同窗们也辩得口服心服。横渠弟子,果然不凡,闻名不如一见那!”
明远在一旁听着,不由得对身边的小豆丁刮目相看:种师中竟这么厉害吗?
不过,按照薛绍彭所说的,薛大衙内在国子监内全靠抱自己这位小师弟的大腿,才得以过关。现在与王雱说的一对照,自己这位小师弟,应当确实不凡。
谁知种师中听闻,依旧是少年老成地谦虚了一下,然后说:“真理越辩越明,学术辩论嘛,辩多了,自然有心得。”
王雱先是惊异于种师中所说的“真理越辩越明”,然后便抬头望向明远,笑道:“远之,如今我是信了,端孺与你是同门,妥妥的同门!”
明远差点想要摇手否认:不,横渠门下,我只是个凑数的。
忽而一阵寒风,打着旋儿卷来,王雱从马车里出来,这时便打了个哆嗦。
明远关心,连忙问:“元泽兄身体可好些了?”
王雱笑道:“好极了!”
“须知自上次往远之家做客之后,愚兄就觉得身轻体健,与往时不同。偏偏家母与拙荆还不放心,轮番请了大夫来看。甚至还有上次丰乐楼那位,傅堂大夫。”
“他诊脉之后告诉我,说是脉象已完全变化,就好像我从未得过什么心衰之疾一般。”
王雱爽朗地哈哈一笑,再次相邀:“几位,看在小弟这么大冷天还跑出来相邀的份上,就请拨冗往府上一聚吧。”
说着他转向种师中:“家母特地为端孺准备了羊肉馅的馄饨……”
明远望天:王雱竟然找准了方法。
以吃食来邀请种师中小朋友,那绝对成功啊。
果然,只见种师中一对乌溜溜的圆眼睛透着光,望向王雱,喜孜孜地点点头。然后他转向身后的明远:“师兄——”
明远:好好好,不就是撒娇大法吗?我认栽了。
明远一点头,种建中不可能再说不。
当即种师中坐了王雱的马车,明远、种建中和向华三人骑马,一起向位于崇仁坊的相府过去。
走在路上,明远突然想起春天时他被“榜下捉婿”,误捉入相府的情形。
他忍不住“噗嗤”一声自己笑出声来。
“实在是没想到啊,第一次进相府,是那种情形。现在再进相府,却又是这种情形。”
种建中就在他身边,原本一直默然不语,现在沉声开口:“小远想得到王相公邀我等前往,是为了什么吗?”
明远也很好奇,但他并不太在乎。
“不用管旁人究竟是为了什么,我只知道今日是冬至,要吃馄饨。”
而王安石家准备了羊肉馄饨。
https://vvadz.cc/book/17376680/6149943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