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百万贯
新笔趣阁小说推荐阅读:
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
我不是戏神
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无限)
江医生他怀了死对头的崽
赵刚秦兰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林七夜
三嫁咸鱼
铁血残明
伪装学渣
玄鉴仙族
种师中小朋友是偷偷溜到京城里来的。
原本他与横渠门下一众师兄们, 在凤翔府横渠书院追随先生张载读书,平日里还会帮着察看田地,做做实验。
可巧吕大临从凤翔去长安办事, 种师中推说要联系在长安城的亲友,就也跟着回到了长安。
到了长安, 种师中借住在吕大临家里,不知怎地, 就被他联络上了薛家。
刚好, 三司使薛向不放心留在家中的长子的学业, 将一向跟在身边的二弟送回家乡,由其接替薛绍彭,留在长安奉养薛老太太。
薛绍彭则得收拾打包上京。
种师中不知怎么就说动了薛绍彭, 让薛衙内带自己一起上路, 到汴京城来看望兄长种建中和师兄明远。
他们一行人在路上还遇到了明巡和杨管事。薛绍彭原本就认得明巡,大家人多热闹, 当然是一起上路,就这么一起到了汴京。
长安城那边,种师中留了书信给吕大临,说是兄长那边来人, 将自己接走了。吕大临以为种建中和明远都知情, 他又急着赶回凤翔去, 试验明远所说的那种“酒之精华”, 因此没有特别再知会明远。
所以,种师中小朋友扎扎实实地给明远送了一个“惊喜”。
明远:好家伙!——我这房子都还没赁到呢,你们人就都来了。
史尚见雇主来了自家亲友, 赶紧去找旧日相熟的牙人, 安排看房。
但他会错了意, 认为明远是要替明巡和杨管事等人找房子。而明巡日后是要从史尚手中接过长庆楼的管理权的。因此史尚自作主张,拍板定下了距离长庆楼不远的一座二进小远,与万娘子的住处很近。
明远得到消息,也无法再推翻自己之前的话,只能将错就错,把那间新赁下的院子分配给明巡和杨管事使用。
而种师中等人昨日刚到,正借了三司使薛家的客房住着。
明远岂能让自家的人如此麻烦朋友,赶紧谢了薛绍彭,先把种师中带回他在蔡河畔的住宅。
至于种师中,小朋友满以为一到了汴京城就见到多日未见的兄长。
当他听说种建中这么“勤奋”,连旬休日都赶到城外二十里的小镇上去“监工”,种师中当即小嘴一嘟,赖在明远的卧室里:“明师兄,还是你这里好。我就赖在你这里,不走了。”
毕竟,在长安时,明远的住处布置得最为舒适。在所有同窗之中,是出了名的。
而明远此刻,就像是没听见种师中的话一样。
他站在窗前,正心潮起伏。
要知道一两个时辰之前,种建中也正站在他这间屋子里,或许和他站在同样的位置,同样望着窗外,看着同样的风景。
他甚至能在心中勾勒描绘出师兄那颀伟高大的身形,线条俊美的侧脸,还有他那深邃的眼神……
然而这一幕以后都不会再发生了。
明远虽然终于还是没能搬出自己的住宅,但是他摆出的姿态够决绝——而种建中也领会了他的决绝。
明远站在窗前,黯然出神,丝毫不管身后那个小孩正四仰八叉地躺在他的床榻上。
种师中却突然“咦”了一声,问:“师兄,你这里怎么铺了全新的被褥?难道不是你自己住这里的吗?”
明远:……
他自己的被褥床铺昨晚就命人搬去了客店。
现在留下的这一套是全新的,原本想着若是种建中愿意住过来,他可以在这里住得舒服一点,可现在……
种师中年纪虽小,但却最是个机灵鬼,只靠察言观色,就知道明远心中有事,于是腾的一下从明远榻上坐起来,问明远:“师兄,师中总算在你生日之前赶到京里了,你不高兴吗?”
明远回过头,望着那张无比诚挚的小脸,心里升起一阵暖意。
“亏你这小鬼头,还记得我的生日!”
“师兄,我阿兄只比你小三天,这几天,让师中来安排,为你和我阿兄一起庆生吧?”
明远听得心怀大畅:还是小师弟会说话,竟然说种建中比他还要小三天。
但是……
“这个……师中啊,你也知道,你阿兄如今任着军器监丞,那是非常忙的。师兄生辰那天不是旬休,你阿兄在城外山阳镇监工,一时半会儿赶不回来。”
“那好极了!”
种师中眼中发亮。
“那就不用管我阿兄,师兄生辰那天,我们尽管吃点好的。”
“师兄,我想吃‘拨霞供’!”
“……”
明远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他现在才意识到:大半年不见,种师中比以前更加古灵精怪,随时能给人挖坑那种。
“而我阿兄生辰正好是旬休,等到了阿兄生辰,师兄,我们再一起为他庆生吧!”
“这……”
明远盯着种师中说不出话——自己好像真掉坑里去了。
他与种建中分别的时候说得很明白:短时间内,彼此都不要再见了。这样或许过上个几年,再见时他们彼此心平气和,还是很要好的朋友。
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在这百万人口的汴京城,再次相逢面对面的几率很小。
而明远打死都没有想到,这才一转眼的功夫,他们就要重新见面?
但他又不能将实情告诉种师中。
总不能说:师中啊,我与你阿兄,彼此中意,却因为我身份特殊,不能相守,所以决定先分开来一段时间再说……
“师兄,师兄啊……”
种师中观察到明远脸上神色怔忡,眼神里又带有一丝伤怀,更加料定明远和自己兄长之间有什么事。
他也不催促,只是开口哀求:“明师兄,人家一整年都没有尝过那‘拨霞供’了!”
明远被他岔开了心神:“拨霞供?……这个容易啊!”
而且到季节了。
对于明远来说,在长庆楼里搞一个“火锅节”,要比面对种建中要容易多了。
因为前日里铸造铜活字的缘故,他手下的铜匠能够排成行。
铜活字暂告一段落的时候,铜匠们便转行打制铜锅,出品很快。在三五日内,就打制出了够整个长庆楼使用的铜锅。
于是,在冬日黯淡,寒风侵骨的日子里,长庆楼轰轰烈烈地搞起了“火锅节”。这“火锅”是民间信口起的名字,士人们之中,自然还是按照长庆楼的叫法,管这种吃法叫做“拨霞供”。
当年跟着黄厨时只学会了切菜的那名酒博士,做梦也没想到,长庆楼的整个后厨,竟会有一天以他为主。
这名专会切菜的酒博士,与万娘子两人,是这次“火锅节”的后厨主力。
万娘子专门负责片肉,不管是兔肉、羊肉、禽肉,还是各种羊杂,在万娘子的厨刀之下,飞速地分解成为一片片肥瘦相间,纹路美观的薄片。
酒博士那里,则“咚咚咚”“笃笃笃”,各种时令蔬菜,姜片小葱,在他手下成为各种极其匀净的片丁,盛放在小碟中,再由其他酒博士送到外间长庆楼的大厅和各间閤子里。
长庆楼中,明巡与史尚正并肩巡视。明巡在认真听史尚指点长庆楼的经营,有疑问便提出来,虚心向史尚请教。
史尚也颇为惊异,明巡作为东主的堂兄,竟然是如此谦和的态度。
不过,他认为明巡的性子有点过于“软乎”,在汴京城七十二家正店的激烈竞争中,未必能吃得开。
但史尚随即听见明巡不卑不亢地指出长庆楼运营中的几个问题,向他请教。史尚渐渐转了看法,开始觉得明巡此人颇有做些生意的头脑,就算不能如明远那样,大刀阔斧地到处开疆拓土,至少守成是没问题的。
只是史尚不大明白,为什么明远与明巡,是堂兄弟两个,阅历背景却似天差地远——明远怎么会这么有钱的呢?
明巡却一点抱怨都没有:“都是际遇。听说二伯父原本就是个极精明人物,二伯母家教又极好,远哥自然是能做大事的人。”
史尚以为他明白了:“原来如此。”
他们再看向长庆楼中,长庆楼因为这令人耳目一新的“拨霞供”而再现爆满的盛况——
每一桌上都摆了里面烧着木炭的大铜锅,铜锅里咕嘟咕嘟地煮着水。不止是兔肉,食客们青睐的各种新鲜肉类和菜蔬,都在汤水中上下翻滚。楼宇里水汽氤氲,到处弥漫着肉香与菜香。
食客们满怀好奇,尝试着这种“自己动手”的新鲜吃法,争相将喜欢的食材放进铜锅里去烫熟,然后挟出来蘸上蘸料送入口中。铜锅的热力混着热食带来的暖意,一时间人人吃得满头是汗。
酒博士们在酒楼上穿梭来去,手中托盘盛放着各种菜色与酱料。
这些菜色与酱料,与明远当初在京兆府自家招待同门时要丰盛得太多了,再加上厨师的刀功厉害,摆盘精美,盛放在深色的木托盘里一样赏心悦目,不逊于平时长庆楼里的各种菜式。
与史尚和明巡一般在长庆楼中巡视的,还有一名酒博士,手中提着大铜壶,专门为各桌的锅子里添加汤水,还不时为主顾们提点:“官人,您这锅里的兔肉还没煮够,要等到完全变色方可享用。”“客官,您这边的豆腐快要煮得散了,可以捞出来……小心烫口哦!”
饮料方面,除了“瑶光”,“冰壶珍”也大行其道。
长庆楼自家不做泡菜,因此这“冰壶珍”也是由汴京城中泡菜最好吃的一家脚店提供的。
那家店做梦也没有想到过,自家的泡菜汁也能有销路。不止是委托长庆楼出售的那些,一旦得了“冰壶珍”这个名号,这泡菜汁即便放在自家店里,销量也是成倍成倍地增长。
脚店东家,自然是感激长庆楼,竟帮他发掘了这么一项大有可为的产品。
“长庆楼幕后那位东家,大概是位能点石成金的财神吧!”
明远尚且不知道自己身上的“财神光环”又加重了一层,此刻他正在参加自己的生日宴。
明远生日这天,亲朋好友之中除了蔡京已经离京,和种建中在山阳镇主持冶铁之外,尽数到齐。甚至连苏轼与王雱都难得地同时亲临长庆楼,而且因为这“拨霞供”的吃法太过出奇,导致这两位连党争都忘了。
吃席吃到末尾,机灵的种师中小朋友没忘了大声发出邀请:“三日后是我阿兄的生辰,明师兄为了给他庆生,也特地邀请各位到来长庆楼来。”
苏轼好奇地问:“小郎君,你阿兄是哪位啊?”
种师中骄傲地说:“我是种端孺,我阿兄是种彝叔啊!”
这小孩刚刚从老师张载那里得了个表字“端孺”,因此如今特别喜欢在自我介绍时把表字带上。
“原来是彝叔的兄弟,说话行事颇有彝叔的气概。”
“果然是少年英气,头角峥嵘。”
“……”
大家看在明远的面子上,纷纷夸赞。
然而明远却开始愁眉苦脸。他从现在就开始愁——三日后见了种师兄,该怎么打招呼,见面后该与他说什么,该坐在他左手边还是右手边,眼神该往哪儿看……
明远第一次体会到了度日如年的感觉。
渐渐地,他连自己都有点分不清:到底是在发愁,还是在期待。
可是等到三日后,种建中的身影出现在楼板上的时候,明远彻底呆住——
https://vvadz.cc/book/17376680/6163046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