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天才学霸?我只是天生爱学习 > 第161章 数学物理通讯的回答

第161章 数学物理通讯的回答


争抢的事情告一段落,陈辉才知道两位老者的来意。

    简单来说就是肖蒙教授的研究意义重大,需要暂时保密,他们的论文和专利暂时还不能发出去,当然,他们也会得到应有的补偿。

    陈辉有些遗憾,原本还想着冲击一下高影响因子期刊,但他也表示理解,华夏强则民强,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国界,这些他还是拎得清的。

    他不仅欣然同意,还交出了自己的两篇论文,供相关的研究人员学习。

    签署了保密协议后,陈辉就离开了袁新毅办公室。

    呙森林心中充满了遗憾,原本他还想从数学院手中抢人的,但谁知道那个小家伙太过优秀,已经没有可趁之机了。

    连工程院院士都挖不动的墙角,他自然是没有希望的。

    “国内有些媒体已经忘记了自己的使命和职责,是时候该整顿一下了。”

    “多好的孩子,竟然如此抹黑,真是良心被狗吃了。”

    看着陈辉离开的背影,郑楠柠低语一句,眼神凌厉充满了杀气,让办公室中其他人都不禁后背有些发寒。

    那个年代走出来的老人,可从来不是什么菩萨。

    呙森林擦了擦额头的冷汗,他现在有些为蓝方都市报的处境担心了,不过转念一想,这样的媒体,被连根拔起最好,也能让大家耳清目明,免受污浊影响。

    不止是蓝方都市报,最好是把那些罔顾事实,刻意引导的媒体全都清理干净,有一个清理一个,若是全部如此,那就刮骨疗伤,在废墟里长出洁白的花朵来。

    ……

    尊敬的田教授:

    您好!

    首先,衷心感谢您对《数学物理通讯》学术质量的关注与监督。您于10月3日提交的关于论文《朗兰兹纲领在凝聚态物理中的应用》(作者:奥利弗)的抄袭指控已收悉。我刊高度重视学术诚信,立即组织专家委员会对指控内容进行了审慎核查,现就相关情况回复如下:

    1.核查结论

    经核查原始稿件、审稿记录及比对相关文献,我刊认为:

    指控依据不足:论文作者提供的证明材料日期早于贵方提供材料日期。引用规范合规:文中对相关研究的引用符合《数学物理通讯》引文规范,未发现剽窃行为。审稿流程无疏漏:论文经双盲同行评议,审稿人均未提出学术不端质疑,录用程序符合国际学术出版标准。

    2.处理决定

    基于上述核查结果,我刊决定:

    维持论文发表状态,不启动撤稿程序;公开回应争议:在期刊官网及论文页面补充说明核查结论,以保障学术透明度。

    3.后续沟通建议

    若您掌握进一步证据(如具体段落比对、未公开文献等),烦请于10月15日前提供,我刊将重启独立调查,邀请第三方专家复核;根据新证据重新评估,并及时向您通报进展。

    4.学术争议解决机制

    根据《国际学术出版规范》及我刊章程,我们始终遵循以下原则:

    程序公正:所有争议均通过专家委员会匿名审议;

    作者权益:作者有权提交补充材料或申诉(详见期刊官网申诉指南);

    公开透明:最终处理结果将通过期刊公告公示。

    再次感谢您的监督与支持。学术争鸣是科学进步的基石,我们期待与您共同维护严谨的学术环境。

    此致

    敬礼

    《数学物理通讯》编辑部

    主编:罗伯特·史宾格

    燕北大学,田阳看着数学物理通讯主编回复的邮件,面色凝重。

    他当然清楚学术圈那些绳蝇狗苟,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但他相信,数学物理通讯还不至于为了布莱恩特冒着身败名裂这么大的风险。

    所以对方肯定是真的提交了什么有力的证据。

    原本他还不太确定奥利弗是不是真的抄袭了陈辉的论文,但从云伟传来的消息,他已经百分百确认。

    这的确是个有力的证据,但暂时还不能提交给《数学物理通讯》,否则对方就能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这个问题,甚至对方已经知道这个症结,但这毕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他们暂时应该还没办法调动巨大的人力去研究这件事。

    相对来说,华夏这边的顶级数学家更少,但优势在于他们地位极高,能够很好的调动起来。

    这场比赛,远不止他跟邱成梧之间,而是东西方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一番思考后,田阳拿起办公桌上电话,“鉴于《数学物理通讯》和《杜克数学杂志》学术不端行为,燕北大学暂停与两个期刊的一切合作,已经投稿作品将全部撤稿。”

    “发通知吧!”

    田阳斩钉截铁的说道,虽然暂时没什么办法,但并不代表他就什么都不会做。

    西方人就是这样,你要是跟他们讲道理,他们就会跟你胡搅蛮缠,只有把他们打痛了,他们才会开始来跟你讲道理。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但还是同意了下来。

    燕北大学的通告只是个开始,得到消息的清华大学紧跟而上,发布了几乎同样的通告。

    江城大学也是第一时间响应。

    双旦大学,数学系院长办公室旁的小会议室中,里面只坐了五个人,却已经是双旦大学数学系所有实权人物。

    经过一番讨论之后,会议室中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这件事没什么好说的,我们占理。”

    沈建峰打破了沉默,“我早就看不惯他们的嘴脸了,不管是谁跟他们干仗,我们双旦大学都得去帮帮场子!”

    “更何况还是燕北和清华里的那两位牵头的。”

    “谁赞成,谁反对?”

    会议很快结束,双旦大学也发布了通告。

    随后是浙大、人大……

    华夏数十所高校接力响应,星星之火席卷成燎原之势。

    当然,也有暂时保持沉默的,毕竟做这样的事情没有半点好处,还可能带来很严重的影响,他们不得不为自己考虑。

    但这并不影响这把火烧到了西方。

    数学物理通讯主编史宾格看着这一连串的通告,有些无奈。

    他并非要偏袒谁,但布莱恩特提供的材料的确能够证明很多东西,而燕北大学的会议录像同样铁证如山,他当然能发现其中的一些猫腻,但这只是主观判断不是客观事实,不足以让他做出奥利弗抄袭的判决。

    杜克大学的多贝西也差不多是同样的心情。

    于是,他们索性不再对此事进行回应。

    但这么大的事情,早已不仅限于学术圈,东西方网民们都加入了这场狂欢。

    “噗,笑死,华夏试图对我们进行学术制裁!”

    “给你们讲个笑话,我们求着华夏来我们期刊投稿。”

    “哈哈哈,我们都求他们了,他们怎么过不了稿啊,给他们机会,他们不中用啊。”

    “楼上的不用阴阳怪气,客观来讲,华夏这些年学术成长得很快,不过在《数学物理通讯》和《杜克数学杂志》这样的顶级期刊发表的文章数依旧不多,华夏数十所高校的制裁通告对两个期刊影响不大,反而是华夏的教授们要头痛了,少了两个重量级期刊可以投稿,他们的晋升可就更难了。”

    “两边提交的证据我都看了,明显是奥利弗更早进行研究,更早出成果,谁知道是不是那个华夏小子剽窃,还倒打一耙,真是好笑?”

    “华夏学术圈想用这样的方式让我们屈服,没门!我们绝不屈服,抗争到底!”

    “退一万步来说,就算华夏那小子没有抄袭,就不可能是两人同时做出了相差仿佛的成果吗?当年牛顿和莱布尼兹不也差不多同时期发明了微积分吗?”

    “华夏真是小题大做,小国就是这样,不会拥有我们这种气度!”

    不止是西方网络,华夏国内讨论同样热火朝天,但在证据出来之后,还是有很多人站到了陈辉这边,他们当然也发现了,布莱恩特提供的证据虽然时间线更早,但几个关键结论缺失,或许他们根本还没有突破,直到看到陈辉的论文后才得以突破。

    否则怎么解释奥利弗论文发布时间晚于陈辉?

    只是这些疑点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混淆,也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追寻真相。

    不过当西方网民的言论出来之后,华夏国内站在陈辉这边的人还是更多了些。

    ……

    埃德里安看着网络上沸反盈天的舆论,心中出离的愤怒。

    布莱恩特提供的证据他也看了,的确能够证明他们很早就在做这个课题,也有了些成果,但关键性的几个过程和结论他们根本没有得到,至少,在布莱恩特展示的证据中是没有的。

    而他在研讨会上跟陈辉交流过,陈辉的思路展现得很顺畅,绝对不是抄袭能够做到的程度,并且在陈辉的论文中,对于朗兰兹纲领知识的通俗简化,还有朗兰兹字典的补充,都跟研讨会上的内容是一致的,足以说明这篇论文是陈辉原创的。

    再加上陈辉那篇论文投的是杜克数学杂志,布莱恩特又是杜克数学杂志的联合学术编辑,这其中要是没什么猫腻,他必定不信。

    可惜,他也没什么关键的证据能证明,最后他也只能无奈的在推特上发表一条声明,表达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表达对陈辉的支持。

    ……

    下午三点,

    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主楼咖啡厅,

    赫尔穆特·霍弗端着咖啡坐在靠后的位置,看着一群人围着黑板激烈的讨论着多维时空结构与微观粒子统一性,最近加拿大团队发现中微子波包尺寸为原子核的1000倍,其空间扩展特性与超弦理论预测的“弦振动能量分布”高度吻合,为弦的宏观量子效应提供了新证据。

    这让那群研究超弦理论的家伙很是兴奋,最近几天的下午茶时间他们几乎都在讨论这个话题。

    这是普林斯顿高等研所的传统,有不少令人振奋的成果都是从这间咖啡厅中走出去的,当年爱因斯坦曾在此与同事讨论相对论细节,冯·诺伊曼与奥本海默亦常在此交换科学观点……

    赫尔穆特并没有深入研究这个领域,虽然也有些感兴趣,但只是坐在后方默默旁听,却并没有加入讨论。

    这时一个枯瘦的老头端着咖啡走了过来,在赫尔穆特旁边坐下。

    “最近学术界还真是热闹啊!”

    爱德华·威腾盯着前方小黑板旁激烈讨论的众人,低语一句。

    赫尔穆特装作没有听到,旁边这个老家伙脾气古怪得很,除了学术以外,他不想跟这个老家伙做任何交流。

    “朗兰兹猜想证明的论文我看完了,很精妙的证明,尤其是引入凝聚态数学的结论,当真是神来之笔。”

    威腾感叹到。

    “是的,毫无疑问,那个华夏人已经预定了一枚菲尔兹奖牌。”

    赫尔穆特终于接话。

    袁新毅的论文毫无疑问是投稿到《数学年刊》的,作为数学年刊主编,赫尔穆特自然也是审核团队之一,他很认同威腾的看法,那篇论文的确没有什么瑕疵。

    不过出于严谨,可以预见这个审核工作还会进行很长时间。

    “最近朗兰兹纲领的应用论文也上升了一个数量级,那些家伙鼻子比狗还灵啊。”

    威腾感叹一声,想到了最近圈内闹得沸沸扬扬的抄袭事件。

    “很正常,黎曼猜想还没证明,不也很多人先假设成立,得出了许多结论,甚至已经有很多应用了,之前做朗兰兹纲领研究的同样很多,现在猜想要变成定理了,自然要抢着做出点成果来,你的超弦理论不就养活了一大批学者吗。”

    赫尔穆特不置可否。

    “你有注意到吗,那篇论文的三作,是江城大学的陈辉,也是最近陷入抄袭风波的那位主角。”

    威腾忽然说道,西方学术界与华夏还是有些不同的,华夏通常只认论文一作,二作三作什么的都没用,但西方,二作三作同样是有含金量的。

    赫尔穆特诧异的回头看了威腾一眼,有些诧异,“你还关注这些?”

    不过很快他反应过来,“怎么,你对那小子动了心思?”

    威腾点头,“那是个很有灵性的小家伙。”

    (本章完)


  https://vvadz.cc/book/18319073/6785221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