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天才学霸?我只是天生爱学习 > 第141章 开学

第141章 开学


9月8日,星期一,

    已经空旷了两个月的蓉城二中再次人山人海,开学的日子终于还是到了。

    不少新面孔带着稚嫩的气息,充满好奇的走进学校,他们在暑假已经听说过很多关于那位学长的传闻,也不知道能不能在学校见到那位传奇的学长。

    但更多的同学都是垂头丧气,生无可恋。

    高三上学期的同学们已经经历了暑假两个月的补课,早已精疲力尽,高二的同学们则是还没从暑假的快乐中回过神来,突然回到学校的痛苦不亚于断奶。

    李海人虽然走进了学校,但脑子里依旧在思考着虚空九头蛇这一关要怎么过。

    祝贺我校陈辉同学荣获全国中学生数学竞赛(CMO)金奖第一名!

    无论是好奇的高一,还是痛苦的高二,亦或者是生无可恋的高三,他们来到学校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校门口的三道横幅。

    “嚯!学校大门成了陈辉的牌坊了!”

    李海啧啧一番,陈辉拿到CMO金牌的事情他当然知道,当时同学们还在班级群里热烈讨论过一番,陈辉从京城回来还给他带烤鸭了呢。

    别说,京城烤鸭还真不错。

    只是现在回想起来,这仿佛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

    明明只是不到两个月时间,他却有种沧海桑田的感觉。

    或许,是陈辉离他们越来越远了?

    很快,来到熟悉的教室,只是此时教室外挂着的班级名牌已经换成了高二七班。

    在自己的位置上坐好,不知道为什么,李海总觉得浑身不得劲。

    环顾教室一周,他才想起来,陈辉没来。

    那个卷王怎么可能迟到?

    一瞬间的恍惚,李海才想起来,那个家伙去参加IMO了。

    并且听说他已经跟江城大学签约,参加完IMO大概率也是不会回来继续上课,而是要去江城大学上大一了。

    直到这一刻,那种空落落的感觉直击心头,终于是避无可避。

    “老梁……”

    他下意识的看向前方的梁沛轩。

    却看到梁沛轩正在刷题,一如当年陈辉一样。

    不少七班的同学也都注意到了教室里那个空着的位置。

    他们在暑假已经听说过不少关于陈辉的传闻,但当事情真的发生时,他们依旧有些恍惚,感觉就像是原本一直生活在身边的同学,陡然从现实走进了传说,并且再也不回来了。

    安成章抱着教材从教室外走进来,同样扫了一眼那个空位,但他很快调整好情绪,“我早就跟大家说过,上了高中,时间过得快得很,一晃就是高二,再一晃,就是高三了……”

    ……

    法国,巴黎,戴高乐机场,

    陈辉脸色苍白的从飞机上下来,这是他第一次在空中待这么长时间,从江城到巴黎,足足十一个半小时。

    也不知道是因为体育熟练度下降,还是老毛病又犯了,这次晕车药没能救得了他。

    还好,他只是稍微有些晕,并没有吐出来。

    “老大,你没事吧?”

    李泽翰伸手接过陈辉的行李箱,陈灵儿赶紧递了瓶水过去。

    领队徐志远摸了摸鼻子,得了,没他这个领队什么事儿。

    “哟哟哟,脸色这么苍白,比赛还没开始就吓成这样了?”

    刺耳的声音从旁边传来,即便陈辉他们想要忽视也没办法。

    当真是不是冤家不聚头,刚才说话的正是小日子的奥赛代表队,这么大的机场,偏偏让两支队伍遇到了。

    出言嘲讽的人说的是汉语,字正腔圆,虽然他一切外貌行为看起来都像是小日子,但可以断定,他必定是个华夏人。

    “啧啧啧,奥赛强国,去年不也没拿到团体第一?”

    其他小日子选手没有说话,反倒是他,嘲讽得很是卖力。

    “谁这么没有公德心啊?遛狗不牵绳?”

    李泽翰环顾一圈,大声说道,仿佛真的在寻找狗主人。

    “你……”

    在斗嘴这件事上,那人显然与李泽翰相差甚远。

    “有我大哥在,今年团体赛第一我们拿定了,耶稣来了也留不住,我说的!”

    李泽翰趾高气昂的看向那个小日子,拖着陈辉的行李对着他就冲了过去,“麻烦让一让啊,好狗不挡道!”

    那个小日子也是被气得够呛,还被李泽翰撞了个踉跄。

    他那小身板在李泽翰这个小胖子面前根本不够看。

    “金牌拿得那么多有什么用,一个菲尔兹奖都没有,连我们小日子都不如,地大物博,地是挺大的,物博是没怎么看出来,还不如我们这弹丸之地呢?”

    这口气自然是咽不下的,那个小日子再次开口说道。

    “够了,高振君。”

    小日子的领队呵斥一声。

    刚才还怒气冲天的小日子顿时如同夹着尾巴的狗一般退回到队伍中,不敢再多说一句。

    然而,李泽翰却不准备放过他,“啧啧,狗不懂事,狗主人还是懂事的!”

    趁他病要他命什么的,他最擅长了。

    眼见那个小日子再次红温,李泽翰已经拖着行李走出了一大截。

    徐志远有些好笑,连带着看这个小胖子都顺眼了不少。

    “那个小家伙叫高振,初中被老师批评了,开始跟老师闹别扭,不好好读书,最后跟着家人一起去到岛国,没想到被发掘出了数学天赋,初三的时候开始参加数学竞赛,去年高一,一举拿到了IMO金牌。”

    “然后他就开始叫嚣华夏的教育不行,是华夏的教育埋没了他,这不,一到岛国,就发挥出了他的数学天赋,拿到了IMO金牌。”

    虽然只是今年的临时领队,平时科研任务也挺忙的,徐志远也还是做足了功课,开始给大家介绍起来,“小日子这几年的年轻人也很不错,也算是异军突起的黑马,去年拿了六块金牌,比我们略胜一筹,拿到了团体第一。”

    “也真是邪门!”

    徐志远也有些纳闷。

    岛国那么一块小地方,怎么就能出三位菲尔兹奖得主,而堂堂华夏,竟然还一个都没有。

    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些思考,让他在集训时的上课手法与其他老师有很大的不同。

    这个小插曲并没有影响众人的心情,当你拥有绝对实力时,那种底气,是不会轻易被人三言两语就撼动的。

    陈辉,就是他们最大的底气!

    来到出租车等候区,徐志远轻车熟路的带着众人继续往前走了100来米,然后拿出手机,进入Bolt,不到一分钟,就有一辆商务车停在众人面前。

    作为江城大学教授,徐志远也来法国参加过很多次会议,这也是他能成为领队的原因之一。

    并没有出现的士速递的剧情,司机开车倒是出乎预料的稳,约莫一个小时左右,一行人就在巴黎萨克雷大学校门口下了车。

    徐志远掏出48欧的现金递给司机,最后下车。

    “法国没有支付宝?”

    李泽翰好奇宝宝的凑上前去问道。

    “支付宝肯定是没有的,但类似支付宝的支付软件还是有的,但安全性就没得比了,很容易被盗刷。”

    徐志远侃侃而谈,但从他那一脸肉痛的表情就知道,这恐怕也是一次血的教训。

    很快,徐志远就跟IMO赛事委员会的人接头成功,给陈辉他们一行人安排好住处,当然不会在萨克雷大学里面,而是在学校附近的一个青年旅社。

    西方的比赛与国内CMO、高联显然是有很大区别的,大学,同样有很大区别。

    IMO正式的考试是在后天举行,他们提前两天到,自然是为了调整好状态,以最好的状态迎接接下来的IMO比赛,巴黎跟江城足足有7个多小时的时差,普通人第一次去自然是需要时间适应的。

    ……

    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波恩市,波恩大学,

    早上十点,霍夫曼悠闲的在小院中踱步,花了半个小时才走进自己的办公室,Journal  für  die  Reine  und  Angewandte  Mathematik(纯粹与应用数学杂志)主编办公室。

    打开电脑的间隙,让助手送来一杯咖啡,一边端着咖啡品尝,一边打开了邮箱,他只是躺平,并不是不干活。

    想当年,他也是数学界叱咤风云的存在,带领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Ricci流变形理论的新方法,解决了非紧流形中庞加莱猜想的特殊情形,他们针对具有渐近非负曲率的非紧三维流形,证明了在特定体积增长条件下,流形的拓扑结构可被完全分类。

    这一成果将经典庞加莱猜想即紧致情形推广到更一般的非紧情形,为理解宇宙大尺度结构提供了新工具。

    当年他也是风光无限,大奖拿到手软,什么沃尔夫、阿贝尔奖都已是囊中之物。

    当然,现在他老了,也该到了享受人生的时候了。

    人老了就是爱回忆,就打开个邮箱的功夫,他脑海中就已经把当年领奖,风光无限的画面再次过了一遍。

    他很喜欢现在的工作,审审论文,然后凭借自己的学术影响力,为这些年轻的论文寻找合适的学术编辑,就像是在沙中淘金,这是个很不错的休闲游戏!

    点开第一封邮件,《TopoLogic:  Interpretable  Road  Topology  Learning  for  Autonomous  Driving》,看到这个标题,霍夫曼就皱起了眉头。

    但他还是点开了附件,因为能发送到他邮箱的论文,都是经过编辑部初审,至少是具备一定水平的。

    这篇论文提出了一种可解释的道路拓扑生成框架,通过融合图神经网络与多模态传感器数据,实现了无高精地图环境下的道路拓扑实时推理,模型在OpenLane数据集上的实验显示,拓扑连接预测准确率提升12%,显著提高了自动驾驶系统的路径规划鲁棒性。

    “???”

    看完这篇论文,霍夫曼整个人都不好了。

    这种垃圾也能投纯粹与应用数学杂志?

    去计算机科学的期刊水一水就得了吧!

    他自己似乎都忘了,他担任主编的期刊似乎也收应用数学,只是他自己做纯数,个人偏好不同而已。

    最近人工智能大火,这样的论文他已经审过很多篇了,大概也明白是怎么回事。

    你要说他完全没用那也不至于,但你要说他真的有多大用处,可能也未必。

    因为人工智能相关的论文,数据根本不靠谱,改个参数,伪造一番数据,就拿来投稿的也不在少数。

    完全不像数学一样,经过严谨论证和推导,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黑白分明!

    拒稿!

    毫不犹豫的回复邮件。

    他的确喜欢沙中淘金,但这可不代表他脾气好,甚至很多跟他共事的同事朋友对他的评价是,偏执的小老头。

    接着他点开了下一封邮件。

    《Topological  Data  Analysis  for  Financial  Market  Anomaly  Detection》研究团队将持久同调理论应用于高频金融时间序列分析,设计了一种基于拓扑特征的异常波动检测算法,该模型通过识别K线图的多尺度拓扑结构变化,成功预警了加密货币市场中的黑天鹅事件,准确率较传统统计方法提升18%……

    拒稿!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for  Optimal  Control  of  Hybrid  Renewable  Energy  Systems》……

    拒拒拒……

    一连拒了七八篇论文,霍夫曼变得越发暴躁起来,有一两篇原本他可能会认可的论文,也被他拒了,比如那篇针对非牛顿流体在工业管道中的复杂流动问题的优化算法,就还有些水平,但他现在已经有些上头了。

    呼!

    不看了,吃午饭去!

    霍夫曼一口喝干杯中咖啡,潇洒起身,脑中已经在思考中午是吃烤猪蹄还是牛肉卷了。

    这时,他忽然看到下一封邮件的标题——A  Special  Solution  Method  for  Cubic  Diophantine  Equations。

    三次丢番图方程的一种特殊解法?

    霍夫曼再次坐了下来,刚刚一杯咖啡下肚,他忽然觉得好像也没那么饿了。

    在一堆人工智能相关论文中间,突然出现一篇纯数学论文,当真是让人感觉眉清目秀,连带着霍夫曼心情都好了不少。

    “先看完这篇论文再说!”

    这个决定并不难下,反正左右也不过十几分钟的事情。

    转化成椭圆曲线求解丢番图方程,

    嗯,常规做法!

    寻找有理数点,没错!

    嗯?

    弦切加法?

    有点意思!

    霍夫曼很快拿起书桌上一旁的笔和纸,开始在草稿纸上演算起来。

    一个小时的时间就像是一粒沙般没入时间长河,没有掀起半点涟漪,可惜沉浸在数学世界中的霍夫曼并没有发现。

    与此同时,米国,杜克大学,

    数学院院长,兼杜克数学杂志主编多贝西从实验大楼走过,忽然她像是想到了什么,脚步一拐,走进了布莱恩特的办公室,来都来了,正好顺便催催稿。

    布莱恩特正埋头在办公桌上,运笔如飞,正在绞尽脑汁的演算着什么。

    多贝西没有打扰他,同为数学家,她知道沉浸在灵感之中的感觉对一个数学家来说有多美妙。

    半个小时时间无情流逝,

    布莱恩特终于从办公桌上抬起头来,满脸沮丧,显然,刚才的结果并不太美妙。

    这时他也终于看到了多贝西,原本沮丧的脸上顿时露出明媚的笑容,“哦,亲爱的多贝西教授,什么风把您吹到了这里?”

    “有一篇稿子已经在你那四周了,你可得抓点紧,我们的审稿周期在六周左右,可不能坏了口碑。”

    多贝西开门见山的说道,“想必你也知道拥有一个高影响力期刊对我们有多大好处!”

    “放心吧多贝西,手里的活忙完,我一定第一时间审稿。”

    布莱恩特一口答应下来,“你知道的,这花不了多少时间!”

    点点头,多贝西没有再多说,踱步走出了布莱恩特办公室,她没有看到布莱恩特脸上露出的戏谑笑容。

    论文虽然是双人双盲审核,但他不通过,论文也过不了,他一个人决定不了这篇论文是否能够发表,但他能拖到奥利弗论文发表。

    (本章完)


  https://vvadz.cc/book/18319073/6785223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