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天才学霸?我只是天生爱学习 > 第128章 传承

第128章 传承


“amazing!”

    埃德里安教授没有那么多杂念,他刚才完全沉浸在了陈辉的讲述之中,直到推演完毕,他才激动的站起身来。

    “这简直是个完美的推演方法!”

    困扰了他半年多的难题解开,让他有种便秘解决后的通畅感,他现在迫不及待的想要跟团队成员分享这一成果,然后继续开始后续的研究。

    当真是令人振奋的消息!

    “朗兰兹纲领真是个神奇的工具,看来接下来我得好好研究它了!”

    埃德里安激动的说道,直到听完陈辉的演讲,他才意识到朗兰兹纲领的强大之处,尤其是它的跨学科整合能力,颇有种四两拨千斤的巧妙。

    通过数论工具替代复杂的物理唯象模型,用数学的“刚性”约束物理的“软性”,从抽象对称性导出实验可观测的拓扑响应,实现理论预测的“反直觉精确性”,将凝聚态物理的拓扑序、高能物理的量子场论、纯数学的数论与几何,编织为单一的理论网络,指向自然科学的深层统一性!

    这真是太棒了!

    当然,能够做到这一步的这个华夏小家伙,堪称神奇!

    “you're  so  amazing!”

    “辉,你当真是我见过最天才的数学家!”

    “我想邀请你去我的团队,你一定能够在凝聚态物理上做出划时代的突破!”

    埃德里安毫不吝惜赞美之词,对着陈辉一顿疯狂的夸奖。

    不过一阵激动之后,他也稍微恢复了些理智,看向会议室最后方的云伟和田阳。

    他虽然也是数学家,但数学家和数学家之间也是有区别的,他的确没有发现这个证明有什么疏漏之处,他甚至觉得这个证明完美无缺。

    但他对朗兰兹纲领研究并不深入,他需要得到更多证据。

    然而,还不等教授们发言,坐在角落的马威阳举手站了起来。

    “不好意思,我有一个问题想要请教一下陈辉同学。”

    看到起身的马威阳,埃德里安眼皮狂跳,他认出了这个华夏的小家伙,他忽然有种不详的预感。

    “请讲。”

    埃德里安很想让马威阳闭嘴,但陈辉已然开口。

    “陈辉同学你好,我是学习凝聚态物理专业的,你的这个解决方案最终将会应用在凝聚态物理,但你刚才讲的朗兰兹纲领涉及的自守表示、加瓦罗群、模形式等高阶数论工具,我们之前并没有接触过,我甚至看不懂你的证明,就更难以在研究中应用。”

    “请问,能将整个推演过程简化,到让我们凝聚态物理的学生也能看懂的地步吗?”

    马威阳早已调整好心态,埃德里安教授的激动已经说明了很多东西,所以,他也很期待,但正如他所说,他连证明都看不懂,又要怎么应用呢?

    “看不懂?”

    陈辉一愣,回头看了看自己在白板上写下的证明过程,有些费解。

    思路清晰,论据详实,证明严谨!

    怎么就看不懂呢?

    回过头,他又看向了会议室中其他教授。

    看到这迷茫的小眼神,马威阳不由得苦笑,这样的情绪他可太熟悉了。

    在天才们看来理所当然的事情,对于普通人来说或许要费尽功夫才能理解。

    当年他给高中同学讲题时就有这种感觉,没想到有一天,他也能从别人身上看到这样的反应。

    “假设黎曼猜想成立,你能证明所有素数p满足ζ(1/2  +  it_p)的虚部|Im(t_p)|>  1/2  log  log  p吗?”

    邢继广开口替马威阳解围,既然陈辉不能理解马威阳遇到的困难,那他就出一道更难的题目,让陈辉也体验一番这种感觉,让他能够对马威阳感同身受。

    其他几位教授也都面带笑意,看向邢继广,有些揶揄。

    这个老邢,下手是真的狠啊!

    这道题若是研究相关领域的研究生,或许还能答上来,但那个小家伙擅长的是朗兰兹纲领,考他这个问题就有些强人所难了。

    不过此情此景下,大家倒也没觉得邢继广这样做有什么不妥。

    果然,听到这个问题的陈辉皱眉,陷入沉思。

    时间一点一滴流逝,邢继广面露微笑,并不准备耽搁太长时间,只等了几分钟就再次开口,“所以……”

    “可以试着构造一个反证法框架,假设存在某个素数p0使得∣Im(tp0)∣≤21loglogp0,然后导出矛盾。”

    还不等邢继广说完,陈辉就已经开口。

    那些教授们的笑意僵在脸上,邢继广更是张大嘴巴,将接下来的话全部咽回到肚子里。

    连黎曼猜想他都有研究?

    他真的只有十六岁吗?

    凝聚态物理、朗兰兹纲领,这本来就是非常庞杂的知识,牵涉多个学科,多个领域,很多博士生都没办法弄懂其中一个,哪怕是很多教授,都需要用一辈子去钻研才能有所收获。

    可这个小家伙,刚才引入朗兰兹纲领解决了凝聚态物理中的难题,现在又展现出了对黎曼猜想有深入的研究。

    就算从娘胎里开始学数学,也不能掌握这么多知识吧?

    “参考Guth与Maynard的工作,将零点分布问题转化为狄利克雷多项式的矩阵分析,首先构造与零点相关的狄利克雷多项式,其本征值大小反映零点偏离临界线的程度,然后……”

    说着陈辉回过头,在白板上所剩不多的空白处开始推演起来。

    “好了,不用证明了。”

    坐在最后方的田阳脸上笑容绽放,摆了摆手。

    他当然知道邢继广的意思,这个办法在大多数时候是管用的,可惜,他们遇到了陈辉。

    他现在对这个小家伙,当真是越来越喜欢了!

    陈辉停笔,回过头看向自己的师爷爷,他也明白邢继广出这道题的意思,但……

    “你知道C30混凝土适合用来做建筑哪些结构的材料吗?”

    田阳笑着问道。

    姜果然是老的辣!

    此言一出,会议室中所有人都看向田阳,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包括陈辉。

    这个问题,他还真回答不上来。

    “标号越高的混凝土抗压能力越强,所以高标号混凝土通常用来做柱墙,剪力墙材料,但普通梁板却会选择使用低标号混凝土,因为梁板以受弯为主,高标号混凝土对承载力提升有限,但会增加配筋率和开裂风险。”

    田阳解释一句,看向陈辉,“你明白了吗?”

    陈辉当然明白了。

    人教人永远教不会,事教人,一次就会了,这也是同样的道理,很多事情,没有亲身体会,真的很难明白。

    他也是从学渣爬过来的,他自己都没想到,有一天自己竟然也会陷入此等魔障之中。

    顿悟之后,一切就豁然开朗。

    “后续我会花一些时间来建立朗兰兹字典,将自守表示的关键性质翻译为物理语言,这需要一定时间,但并不难。”

    陈辉对马威阳说道。

    【你的数学等级由2级83%提升到84%】

    “也就是说,你们也认为这个实现方式是没有问题的,对吗?”

    埃德里安教授的关注点却根本不在此,如同梦呓般的再次询问了一句。

    这一次,包括田阳在内的其他几位教授都点了点头。

    没错,陈辉的实现方式不仅没有问题,还非常完美,巧妙,充满了巧思!

    这时,坐在袁新毅身边的云伟站起身来,“实验中观测到n=3的分数陈数可能对应多种模形式,需额外物理判据,若实验测得σxy=e2/(3h),可能对应多个模形式的不同系数组合,需更高精度区分。”

    “这些问题你考虑过吗?”

    云伟看向陈辉,不等陈辉回答,就又继续问道,“朗兰兹纲领在二维数论中成熟,但三维及以上拓扑相的分数陈数缺乏对应的模形式理论框架,需发展全新的高维自守形式理论。

    数论结构与物理现象的联系更多是“数学巧合”而非机制性解释,难以指导新材料设计,无法直接从模形式性质预测材料中非阿贝尔任意子的操控方式。”

    一连串的问题问得陈辉额头有些冒汗,他只考虑到解决埃德里安教授遇到的问题,给出一种分数陈数的微分几何实现。

    的确没有考虑到云伟提出的这些问题。

    但现在想来,这些问题又是必须解决的。

    否则,光是实现了分数陈数的微分几何表示,也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只有彻底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一步步建立“拓扑-数论”标准模型,开发实验可测的“模形式探针”,构建高维朗兰兹-拓扑理论。

    朗兰兹路径的缺陷本质上是数学工具与物理需求之间的“维度鸿沟”,但其解决方案正指向一场数学物理的深层革命。

    通过重新定义理论与实验的互动模式,将数论的抽象美转化为可操控的量子技术蓝图,这一路径的成功可能催生“数论驱动的材料设计”新范式,其意义远超分数陈数问题本身。

    也就是说,以往都是通过实验来测定某个结构的特性,然后通过数学语言来表示这个结构,对材料进行分析,然后发现或者构造出新的材料。

    但若是这些关键路径突破,那么以后材料学研究的逻辑就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变成以数学为主导,先通过数学模型来设计预测材料性能,然后通过实验验证!

    这样的变化,与爱因斯坦通过对称性颠覆理论物理研究有异曲同工之妙!

    其产生的影响也足以与之媲美。

    也可想而知的其难度有多高。

    所以当云伟提出这些问题后,会议室中其他教授们的脸色都不是很好看,尤其是燕北大学数学系的教授。

    他们觉得这位清华数学研究中心的天才数学家,是在故意刁难后辈,有以大欺小的嫌疑。

    袁新毅却并不这么觉得,他了解云伟,如果不是彻底认可了陈辉,他都懒得多说半句话。

    这些问题非但不是刁难陈辉,反而可以说是提点,甚至是为陈辉指出了一条康庄大道。

    “偶,这真是个天才的设想!”

    会议室中充满了埃德里安教授的惊叹声,他仿佛已经见到了这些问题都解决后的盛世到来。

    “不过这都不重要,陈已经为我们指明了一条康庄大道,有了分数陈数的微分几何实现,我们接下来的研究就可以继续了!”

    埃德里安再次看向陈辉,对陈辉发出诚挚的邀请,“陈,你这样的天才,就应该来我们斯坦福!”

    “我暂时还没有出过留学的打算。”

    陈辉摇头。

    他不仅暂时没有,甚至未来也没有。

    “what  a  pity!”

    埃德里安失望的叹了口气,他的心思早已不在这场研讨会上,他现在只想赶紧回到自己的团队,将这场研讨会上学到的惊才绝艳的方法跟团队成员们分享,然后利用这个方法去研究他们接下来的设想。

    他的眼中充满了明亮的光芒,明天的世界再次变得精彩!

    “将这个结论推广到高维的确有些难度,或许,可以尝试利用量子计算机辅助,开发量子算法快速计算高权模形式的傅里叶系数,比如基于Shor算法的变体……”

    邢继广却一直在看着白板上的公式,皱眉瞪了埃德里安一眼,开口打断了他的聒噪。

    “利用张量网络压缩模形式的高维表示,适配强关联系统的数值模拟?”

    陈辉反问一句,皱眉沉思起来。

    对N=100的模形式,量子算法可在多项式时间内计算ap,而经典算法需指数时间。

    如今时代的确是变了,数学研究的逻辑也在发生变化,比如舒尔茨已经微软合作很长时间,试图利用计算机辅助来进行数学研究,这他在液态张量实验中也有提到,如今他们已经做出了不小的成果。

    就更不用说如今很多数学研究都需要配合超算验证,所以他似乎也可以考虑这条路,拥抱新时代,拥抱新技术。

    “可以考虑将模形式解释为拓扑响应函数的生成元,重构拓扑场论,比如陈-西蒙斯作用的量子修正项……”

    云伟也开口加入讨论。

    很快,会议室中的教授们也都就这些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然后再根据其他教授们的意见不断的修改,调整……

    所谓研讨会,自然不可能是陈辉一个人的独角戏。

    袁新毅组织这场研讨会也不只是为了拓展陈辉的人脉,同样也是想要借助这样的形式来解决更大的问题,为陈辉的研究省力,就像他的老师前些天为他做的事情一样。

    或许,这就是传承!

    (本章完)


  https://vvadz.cc/book/18319073/6785225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