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开局一片荒田,结局百万雄兵 > 第75章 名人

第75章 名人


第七十五章  名人

嗯?

为啥叫南宫是看重,叫狗剩就不看重,小孩子们哪里理解这个,只好不懂装懂,连连点头。

王黑妮说道:“当家的,现在咱有钱了,是不是再娶一房小妾?这样咱们就是中上户了。”

大越的民户分为三等九甲,先是分上中下三等,每一等又分上中下三级,其中,男子娶一妻四妾,养五个女人,生十个以上的孩子,便可以升一级。

等级高,意味着地位高,更得官府信任。

同样是民人,如果有了纠纷,谁的等级高,往往便是谁有理。

“娶个鸟!你想累死我啊?”

“今晚我自个睡,谁都别来烦我哈!”

媳妇多了,也有苦恼,特别是吃饱了之后,这个有需要,那个有需要,南宫狗剩是真的伺候不过来了。

王黑妮和三个小妾对对眼,流露淡淡的不甘心,却也只能忍耐。

……

古话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快要饿死的人,和动物毫无分别,甚至比动物还要残忍,什么好人坏人,这种标签毫无意义,都得像动物一样,互相杀戮,互相提防。

唐二牛算是坚守底线的人,后果就是,生的双胞胎孩子饿死,他和孙翠娥也差点饿死。

拿到十两银子的他,恍如隔世。

他没敢都拿手里,先寄存在韩平那里五两,拿着五两银子,买肉,买粮食,买红糖,买鸡蛋。

他需要进补,媳妇也需要进补,这样才能有孩子。

经历过和土匪的战斗,他的胆量也上来了,手里拿着个棍,不介意和任何人干仗。

越是这样,越没人欺负他,反而处处都是客气。

“大老爷,给口吃的吧,菜团子,窝窝头,哪怕给口汤呢。”

“我给大老爷磕头了,可怜可怜我们老头子老婆子。”

“三天了一口没吃上,再让我们多活两天吧。”

“救命,救个亲命吧。”

……

正要买一只老母鸡,见鸡行外面,两个衣衫褴褛,白发苍苍的老年人,磕头要饭,额头磕得黑乎乎的,手里拿着个破罐子。

灾荒年死得最快的便是老人和孩子,为啥说七十古来稀,只因为,每次灾荒都像一次死亡之网,老年人都被网走了。

见得多了,唐二牛也麻木了,上去买鸡:“店家,来一只老母鸡。”

“哎哟,这不是唐护卫吗?您的英雄事迹我们可都听说了,杀土匪和杀鸡一样,您来买我们的鸡,是我们的荣幸。看好了,这只最肥,您给个整数,一百文吧。”

正常年月有粮食,养鸡也就容易,通常是七八十文。

灾荒年,鸡的价格也上去了。

唐二牛难得被这样礼遇,也没有讲价,给了一串铜钱,正好一百个。

“好嘞您哪!要不要我给杀了?”

“不用,我自个杀。”

让店家杀,很多东西便浪费,鸡毛,鸡血,鸡内脏什么,他是不舍得扔。

他想好了,让媳妇吃鸡腿,自己多吃点鸡血,内脏什么的,鸡毛做个鸡毛掸子,把家里弄得干干净净的。

“好呢,  唐护卫慢走啊。”

工坊发生了那么大的土匪刺杀事件,早就轰动了,嘉陵城的人,无人不知。

其中,唐二牛也成了名人。

这种宰杀土匪的狠人,谁愿意惹?

“嗯,您忙。”

唐二牛依旧是客客气气,走了几步,发现那两个要饭的老人家,竟然一直跟着他,拄着拐棍,往他脸上看个不停。

“他爹,你看真切了吗?是他不?”

“像,太像了,只是……他穷得叮当响,怎么买得起肉和老母鸡?”

“那指定是你认错了,咱闺女没有这个福气。”

“可他也姓唐呢,怎么看都是他。”

……

两人嘟嘟囔囔,死活不敢认。

灾荒年,人的脾气也暴躁,街头杀人屡见不鲜,老人家可不敢和人冲突,被打了,挨着,被骂了,忍着。

跟几步,唐二牛不在意,眼看着跟着走了有半里地,唐二牛停了下来:“两位老人家,别跟着我了,给你们两个……”

他想说给你们两个鸡蛋,没说完呢,便不舍得了,犹豫再三,把一小袋的杂面递了过去:“这袋杂面,你们熬糊糊吃吧。”

灾民往往是在旷野生火做饭,有什么就煮点什么。

这两个老人肯定熬不过这个灾荒的。

“谢谢你哈。”

先把杂面抓到手里,老头又靠近了一步问道:“你……你是二牛吧?”

嗯?

唐二牛仔细看了又看,真不认识,便好奇道:“你们是?”

两个老人喜极而泣,颤抖着半天才能说得出话来:“姑爷,我的亲姑爷啊,你现在日子好过了,能不能捎上我们两个老的?翠娥还好不?”

大越的风俗,姑爷没有养岳父岳母的,所以结婚之后,基本便不会见面了。

唐二牛揉揉眼睛,认了又认,才能从眉眼之间,看出一点熟悉。

实在是,多年不见,两个老人家被折磨得,太沧桑了,看起来好像八-九十岁。

“你们是我的老泰山,老泰水?”

“翠娥挺好的,就是身子弱点,这不我买点好吃的,想给她补补。”

“走走走……回家去,以后有我一口吃的,就有你们一口吃的。”

唐二牛的父母早亡,没什么亲人了,只有个媳妇。

现在媳妇的爹娘来了,在他眼里,格外的亲。

老泰山和老泰水是极其尊敬的说法,就是岳父,岳母的意思。

“好嘞,好嘞。”

两个老人家热泪滚滚,眼看着,他们离死也就这两天了,哪知道天不绝人路,竟然碰到了姑爷。

虽然说岳父母去姑爷家过活,是没体面的事,也顾不得了。

能活着,比啥都强。

“这里有红糖,你们先吃点。”

见两人皮包骨头,一阵风就要倒,唐二牛给他们抓了两把红糖,先顶着。

两个老人小心翼翼地捧着红糖,不多会便舔了干净,人顿时精神了许多。

来到家门口,唐二牛拍门:“翠娥,快出来,看谁来了。”

孙翠娥依旧沉浸在悲痛之中,强打精神,开门一看,欢喜无限:“爹,娘……”

叫一声,三人便抱在一块,哭成一团。

好久才进了院子,孙翠娥看到相公手里肉啊,面啊,鸡啊的,不敢信,唐二牛一一解释,全家惊喜不已。

“韩先生也太大方了,咱们全家的命都给他,也亏不着。”

“姑爷,闺女,你们这日子过得,比县太爷都好。”

“爹娘,以后就是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咱们一起抱团往下过。”

“只要跟着韩先生,好日子还在后面呢。”

“这个韩先生是谁啊?我天天给他上香,保佑他长命百岁。”

……


  https://vvadz.cc/book/18654764/6785230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