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都市:最强狂少 > 第104章职业婚恋42

第104章职业婚恋42


李辉定初七的票,去排了几天队都买不到票,火车站人山人海。只开了学生和军人的窗口,其他的窗口只开两三个小时。门口查的很严,没有军人证、学生证的一律不让进去买票。即使两三个小时候,还是有很多人排,一直排到主路,天下着雨加雪,很多人撑着伞在那里排,年纪大一点的,每天都会有几个晕倒的,买票太难了,遇到了数十年难得一遇的雪灾,据说是拉尼娜现象,和厄尔尼诺(圣婴)现象相反。天灾面前,谁也没办法。李辉排了两天,排不动了,天太冷了。孟妈便和他一起轮流排队。李孟说不要排了,电视天天有新闻,走铁路不行了,还是坐大巴吧,能走一个是一个,为铁路减轻一点负担。李辉犹豫,票价太高了,要四百。去年一年,没有剩几个钱,几乎月月光,光手机就买了五六部,听李辉说手机老出毛病,动不动就死机,还自动拨号,用自动键盘锁都不行。李孟也纳闷,他只是感到好奇,手机怎么无缘无故就坏了呢,根据磨损的情况,肯定是受到了挤压。李孟问李辉是不是经常把手机装在牛仔裤兜里。李辉说是啊,这和坏手机有什么关系。李孟说关系大着呢,你每个月要买一条牛仔裤,都是胯部先磨个大洞。经常挤公交爬高上低的,手机装在里面又挤又压的,肯定会坏。

找到了陈大爷,他说春运期间,查的紧一些,都要通过新车站买票。陈大爷的客运站是以前的老客运站,新站建成后,长途都从新站,短途走老站。孟妈做事分得清轻重缓急,这个票迟早是要买的。火车站那边买不到票,只有这条路走的通,事不宜迟,先去买票,李辉买到的是七号的最后一张票。

初五的时候,李辉的一个同学李伟打电话过来,说他们的房子被偷了,屋里乱七八糟的。他希望李辉早点到京都,看怎么办。这样的一个消息,让家里一下子炸了锅。李辉给他打了几遍电话,让他去公安局报案,不要破坏现场。他说他已经把屋子里打扫了一遍,屋里所有的书全部丢了,证件行李箱都在。这个朋友去了公安局报了案,公安局说已经过了报案的时限,只能在他们哪里登下记。李孟气恼,说这些公安是干什么吃的,老百姓有问题找公安,有个笑话,一个老头被迷了眼睛,给公安打电话,让公安来给他吹吹眼睛。孟爸说这是小事,以前我们家丢了那么多羊,都没有查出来。孟爸有些怀疑是不是这个同学的调包计。一切只能等李辉回去后,才能知道。

李辉给李伟打了好多次电话。从李辉的口中,李孟得知李伟那几天也回家了,他把房门的钥匙交给了另外一个叫黎鸣同学,他两个是老乡。在离开京都之前,李孟就告诉李辉搬家,那个地方不太平。去年七月份李孟兄弟二人,搬到了如今的住处。一个小院子,面南的三间屋子。最西面的一家,是一个做买卖的,天天凌晨一二点起床开始跑车。中间的一间是李伟的,最外侧的一间是李孟兄弟的。在此之前,发生过一件奇异事件,李伟屋里的电脑、音响被人给搬到了门口,没有搬走,门却是锁着的。李孟也觉得纳闷,怎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偷东西,没偷走,把门又给锁上了。李辉到网上查了一些关于开锁的资料,惊奇的发现,每种锁,都有人能够打开。网上介绍说,锁这个东西,只防君子,不防小人的。大家都在为这样的事情揣测着,西边的司机也过来看现场,觉得很纳闷。李孟有些怀疑是最西侧的那家干的,他们在这里住了四五年了,又是开车的,家里什么样的工具都有,也只有他们有作案的嫌疑。只是这家人平时对李孟兄弟很好,经常做什么好吃的,给李孟兄弟端来一些,李孟对他们很感恩,李孟的这种怀疑,让他觉得自己是忘恩负义的小人,自然把他们夫妻二人排除出去。可是,事情总得有个合理的解释吧,李孟便说可能是有人把门上的螺丝给卸掉了,进屋里把电脑、音响搬到门口,可能是隔壁的夫妇回来了,他便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等外面没有动静了再走。只是有一个疑点,他应该很仓促离开才对,为什么又把门锁给装上了呢。他还是对西侧的夫妻二人感到怀疑,可是怀疑归怀疑,没有证据也不能胡乱冤枉人。李辉觉得是房东干的。以前李孟和他有过摩擦。一天水龙头漏水,一个调皮的孩子来到院子里,把水龙头上的开关给扭掉,跑了。李孟发现的时候,水直往外喷。隔壁阿姨就用塑料袋把水龙头给包上,李孟怕浪费水,用小桶接着。给房东打电话,房东说马上就过去,结果弄到了下午四点多钟。来到之后,就破口大骂,问是谁打的电话,李孟说是他打的。房东瞪大了眼睛,你们干什么的,水龙头坏了,你们为什么不叫人来修。李孟生气了,怎么这样说话,我们心疼水,给你打电话,反倒是我的错了。何况我找谁来按水龙头,这些钱谁来掏,我们可不是冤大头,谁搞坏的,你找谁去。房东说你有种,下个月水费一人再加二十。李孟说凭什么,房东说,凭就是你们糟践了水。李孟在屋里发脾气,李辉不让他说话,给房东道歉说软话,李孟说我怕谁,我做人干干净净,不怕什么邪恶。我李孟自从走新闻这个道,就是不怕那些泼皮流氓,黑暗污秽。李辉道完歉,便来安抚李孟,希望李孟不要再提了,房东已经道歉了,说他喝醉了酒,就不要再计较了,李孟也不好说什么,一场风波就这样过去了。

这样的事情告一断落,李孟觉得此地不宜久留,最好搬家。李辉说这个月的钱比较紧张,刚买了部手机,等下个月吧。下一个月,接着下一个月,直至过年前夕。兄弟二人回家过年,李孟说趁这个时候把房子先找了,东西放进去也安全。李辉说也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干脆把东西都搬到李伟的屋里去吧,这个人很可靠,是B校的校友。李孟搬东西的时候,隔壁的阿姨也帮助搬东西。房东过来收房租,心里很不痛快。觉得李孟他们是忌恨他,有意挤兑他。李孟整理自己的那些爱书,总共五大包,剩下的全装在一个箱子里。李孟很爱惜书,把他们包装的严严实实的,生怕霉变了。一包包的往李伟屋里搬书。隔壁阿姨过来看热闹,说他们那会也想读书,只是没有机会,今天看到你们这些书,我突然有了想学习的冲动。临走的时候,李孟多看了几眼书,这可是五千多块钱的书,都是自己平时省吃俭用省下来的。李辉说没必要跟生离死别似的,就那几本破书。李伟有两箱子书,另外还有两个人的书,他们很舍得买书,每次一买都是成套的,李伟屋子里总共有价值一万块钱的书。

李孟很失落,这对他来说是致命一击。那么多书,那么多心血。里面有三十多个笔记本,里面全是他在大学图书馆里看到的书中精华,他一点点的抄写在笔记本上。自考书籍那么贵,省吃俭用好长时间才凑齐的。即使自考考不过,留着这些书籍慢慢钻研,也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记者,并不在于证书本身。一段时间,李孟的心情糟糕透了,孟妈安慰他,知识放在了脑袋中,便是自己的谁也拿不走。书丢了可以再买,信心丢了,人也就完了。李孟想到看到那些心爱的书就想哭。通讯录没有了,那里面有很多同学的留言和联系方式,还有雷叶的照片,唯一一张照片。李孟安慰自己,书丢了,这是事实,我的书会有什么样的命运呢,可能会流传开来,还有那些笔记。遇到了真正喜欢它们的主人,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情。即使是偷书贼,只有他能潜心学习,不断磨练自身,他也可以是一个好人,不需要到处偷人家的东西过活,这些知识可以为他找一个正当的职业。这个世界,并不怕人学坏,并不怕人误入歧途,只要改正,总会有办法突破自身的。祝福我的这些书,能够找到真正的主人,或许流向学校,或许流向家庭,或许流向图书馆,或许流向书橱,或许成为爱心,流向求知似渴的贫困学子……请善待它们。

人生中会有很多经历,有失也有得。失去有时候也是得到,得到的有时候也会失去。只要真心的对待得失,每个人都会有所收获。


  https://vvadz.cc/book/19160871/6785227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