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职业婚恋16
新笔趣阁小说推荐阅读:
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
我不是戏神
江医生他怀了死对头的崽
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无限)
赵刚秦兰
野狗骨头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林七夜
三嫁咸鱼
铁血残明
伪装学渣
李孟不想再折腾了,便说工作不找了,在家待着吧,不行,咱买票回家。崔宇折腾了两周,终于回去了。至少有一点好处,李孟不用为他所说的枪的问题担忧了。李孟有时候也好奇,盯着他的箱子发愣,里面会有枪吗?还是不想让大家碰他的东西呢,拎一拎确实有份量。李孟有时候也感到好笑,崔宇说是真,就是真的吗?自己又不是他的什么人,怎么他一说,我就信呢,整天把自己搞得神经兮兮的。李辉怎么会和他成为好朋友呢?在班级很多人都说崔宇是疯子,连其班主任,都让李辉离崔宇远点。可是他们却和另外一个人,号称魔兽三剑客。另外一个人叫陈帆,个子不是太高,一个小胖墩,他们三个走得很近。李辉没钱玩魔兽,崔宇充,让李辉帮他玩,他在一旁观战。陈帆是家里的独苗,魔兽他还是养得起的。崔宇除了观战,就是聊球球,和网上的MM聊天,每次崔宇都是迫不及待的和女生视频。李孟兄弟感到好笑,长得像魔兽似的他,怎么那样自信,至少李孟不会主动的和异性视频,即使有摄像头他也不装。
崔宇走后,李辉买了部二手的翻盖手机,第一次用手机,美滋滋的,尽管是二手的,总是一部手机,人家不会说那是块砖吧。刚买回来,一个中午还没到,不显示了,拿去修了一下,修理部说电池断了一根线,点了一下,十块钱。李孟又配了15块钱一个的充电器。一部手机,花了325块钱,李孟说他还不如买一部新的,虽然不怎么好,但至少用个一年两年不会坏。
这边李孟说坏还没到一周呢,手机彻底报废了。拿去修理部,他们说回收,再加个500块钱,给换一部新的。李辉想想还是算了吧,一部破手机,马上在整整一千块钱垫进去了。何况你说坏就坏了,是不是个套呢。我不换了,我自己拿回去收藏,也不给你们。我这边一走,你修好了,再卖给别人。李辉一直都想有一部手机,高中同学出外打工,买了部手机,李辉羡慕的不得了。以前,不是盼手机,是盼BP机,看着别人腰里别着一个BP机,羡慕的睡不着觉。有些公司,似乎看懂了这些人们的心理,便推出了一款电子表,仿BP机的,当时十二块钱一个。李辉问妈妈要钱,买了一个别在腰间。一段时间,发现很多人腰都都别着一个的时候,便梦想有一部真的BP机。自己终于有了一部BP机的时候,人家已经玩手机了,BP机是一个朋友淘汰给他的,BP机玩腻了,便想要一部手机。
反正手机,坏就坏了,肢解一下,看看原因在哪里。打开后盖,发现在两个盖子的结合部,有一条黄色的带状的东西,断了一半。这是翻盖手机,常有的一个毛病,一天无数次的翻腾,就是铁的也给折腾坏了。反正手机也就是个联络的物件,又不能把它当电视、当MP3,就是行,音质也赶不上。有了电脑,天天盯在上面,好不容易有个喘息的机会,手机又填补了这个空档,变相的延长了一天的工作时间,休息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了。有的人甚至睡觉的时候都抱着它,虽然手机辐射不太容易得脑瘤,经常的和脑袋在一起,不能保证脑袋就不会变傻。如果某一天,出了一条新闻,使用手机者,百分之九十都能成傻子,估计那时候没有几个人能看得懂新闻了。
还没找到工作呢?三百多块钱就这样没了。李孟打趣说,就是割上肉也够吃个十天半个月的。李孟开始学习,这次又报了七门。上次报了七门,李孟预感到,可能要挂三门,结果挂了五科。一科五十九分,三科五十六分,一科四十八分,另外的两科擦边,一个门61分,一门63分。李孟平时天天都在看书,他也制定计划,就是很少去买参考资料,平时没事就钻研教材。课本向家要钱买的,辅导资料太贵,李孟不舍得买。省了一百块钱,还不够买三科教材的。直到考试的时候,他才能知道试题的样式是什么样子的。新闻教材的实践性很强,有些东西不是看看书就行的。比方说新闻采访与写作课,你必须每天都采都写,最好是有一个老师,能够指导指导。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在班级的时候,大家在一起可以互相的学习,你出题目,我来答,我出题目,你来答,相互观摩。老师还会时不时出一点模拟试题给大家测一测,讲解讲解,分析分析。离开学校后,李孟埋头一个人看书,很多东西他都懂得,也能说的上来,只是没有主次。不懂的就囫囵吞枣,难免会张冠李戴。在班级老师会划重点,虽然有人觉得很简单,就是划一划。可是这划一划,点一点的意义不仅仅在点划之间,最起码能省下很多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李孟开李辉的玩笑的时候,李辉也会反讽,你也不简单呐,报名费够吃一年的猪肉了,老是过不了,你还考他干嘛,搞不明白你们自考的,越过不了,越报,也不知道这自考办是你爹呀,还是你娘呢?要不怎么老是这么喜欢给他们送钱呢。李孟喊他滚,就说不出个好来,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李辉就说你嘴里能吐象牙,吐出来个,我去换来钱买米面。李孟无语,憋了半天,滚滚滚,钱迷,一边去,看到你就心烦。
李辉出门买了一张报纸,没有和李孟商量便去面试了,做手工艺品,看着很简单,有些人做的不是太好,老板当场给他结钱。李辉拿了一份合同回来了,李孟以为公司让拿回来考虑考虑呢,谁知已经签过了,他把回执拿了回来。十多页,李孟看得眼都花了。只知道李辉交了三百块钱押金,领了三双鞋垫回来了。鞋垫是普通的鞋垫,一双36,一双42,一双43的。绿色的窗纱,这种窗纱定在窗子上,挡蚊子的,它的网眼比较细。A市农村,做豆瓣酱的时候,把这种网盖在豆瓣酱的盆子上。用的比较多的还是,定门帘子,夏天防止苍蝇、蚊子的趁虚而入。针自己买,公司提供各种彩线,一种特有的线,比织毛衣的线要细好多。李孟看着一包的线,问李辉,线如果不够呢?李辉说老板就是干这个的,他说足够了。李孟说万一不够呢?李辉说那我就去公司问老板再要点,实在不行,我出去买些。
李孟拿着鞋垫问,你都拿36的不行吗?怎么别的码号的也有。李辉说我倒没有注意到这个,反正制作方法都一样。李孟说大的去了,这两双比这双多了两三圈呢,一圈多少线,你不会不知道吧,线肯定不够。李孟拿着一双42码的鞋垫看着。这种鞋垫已经粗略的加工了一番。中间用绿色的窗纱,折叠了好多层,夹在两只鞋垫之间。每双鞋垫,正反两面是相对着的图案,有两只上是一朵怒放的梅花,还有一只是一朵菊花。李孟好像想起了什么问道,有时间限制吗?李辉说,有十四天的限制,不用担心十四天足够了。李孟找出日历,今天一月十八号,也就是大年初三交工。李孟问李辉能完成吗?李辉说肯定能完成,我一个人就能完成。还有你呢?你也做一只,一个星期完工,一双鞋垫一百二。老板让押金三百六,我说就这些,别的没有了,老板便答应了。李辉感到自己捡了个大便宜。
兄弟两个便开始加班加点的赶制。李孟拿了一个43码的,上面有一只梅花。李孟想了想如何用线,花瓣用粉红色的,杆用黑色的,叶子用绿色的,旁边大片的空白用黄色的线。鞋垫虽然很薄,针不太容易扎的进去。李辉买了两只顶账子(一种裁缝常用的工具,类似戒指,上面有很小的凹槽),针是扎进去了,拔不出来。李辉拿了两只筷子,用火烤弯,一头用绳子扎上。孟妈以前常用这种东西。中间张开着把针放进里面,类似于起钉子的羊角锤。用手抓住两只长柄,针被牢牢的压在两根筷子之间,轻轻用力一拔,针就过来了。李孟码了两圈,针断了两根,指头不知道被扎了多少次,把指头放到嘴里吸一吸,然后继续缝。两个人忙到夜深,李孟让李辉先休息,他再码一会儿。天蒙蒙亮的时候,李辉让李孟睡觉,时间还长着呢?不用那么心急。这些活计,由不得你不加紧的,与其月初松,月底紧,不如月初紧一紧,至少月底会宽松很多。
https://vvadz.cc/book/19160871/6785230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