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都市:最强狂少 > 第72章职业婚恋10

第72章职业婚恋10


第二天,同样的例会,同样的训练,同样的跟师傅外出,只是多了一个伴儿。有个女生要跟陈坤一起去,她的口才也很棒,陈坤一口就回绝了,看着她伤心失望的样子,李孟说带上她吧,让她给你搭个帮手,挣了钱,你们平分。这次是三个地方,AD化工厂,AE广告公司,AF律师事务所。AD化工厂,门卫很宽松,来客等下记就可以,不过出门的时候,需要有个人送出来。三个人一起,办事效率就是高,有不懂的地方相互补充一下。化工厂是重地,到处都挂着闲人免进的牌子。在化工厂遇到了一个工程师,他想给孩子搞块防护屏,市面上买的十几块钱一块的没有多大用处。蓝海的防护屏市面价是480一块,公司的低价是300,也就是把钱交给公司,公司退给180,也就是业务员的报酬,多劳多的。如果低于三百卖,业务员自己掏腰包把剩下的补上。

AE广告公司,是蓝海的老客户,有三十多个客户。他们搬到了新地址,大家去了新公司的,还在搬家,房子刚刚装修好,很多房子还都是空的,三人来到了一间房子看一看,特别喜欢这样的一种户型,一面墙上都是大玻璃,站在那里可以看到周围的风光。他们搬家,陈坤三人到三楼会客厅休息片刻。陈坤和女孩小刘有了分歧,陈坤觉得小刘是累赘,希望她先回去,小刘就有些不情愿,李孟说你们合作的不是挺好的吗?如果没有小刘,AD化工厂那一单就搞不定,有钱大家赚嘛,有什么不好呢?何况人家一个女孩家家的,你让她去哪里?还是带着她吧,丢了上哪找去。陈坤瞪了李孟两眼没有说什么。AE老板笑眯眯的过来和大家打招呼,让陈坤给他们看看电脑,测试测试,有几个防护屏的腿掉了,能给我们换一个吗?陈坤说这是公司规定,坏了我们给修,不退。老板就在那里磨,都是老客户了,经常用你们的东西。陈坤给张哥打电话,张哥不给退,让用胶水粘一下,不行给他们换两个腿。陈坤从包里拿出钳子、电线,把断的给接上。

下一站,AF律师事务所。倒没有门卫纠缠,很容易的就进去了,简单演示了一番,有两个律师很感情趣,拿过来仪器,自己在那里摆弄。陈坤三人和一个律师较上真了。其实,也没必要和他们较真,他们是吃什么饭的即使你身上有千只嘴,也未必是他们的对手,何况现在只有三张嘴呢。此律师,一直纠缠在营业执照上,陈坤把营业执照的复印件,一大堆东西拿给他看。他说这都是几年的前的了,即使是真的,你还是把原件拿过来吧。这律师真搞笑,不买就不买嘛,竟然查起了户口。陈坤无话可说,也懒得和他废话,带着大家离开了那里。

天色尚早,陈坤说不能浪费时间,再跑两家吧。陈坤建议分开行动,他看到小刘就心烦,从来还没有人能和他平分天下的。看着小刘可怜巴巴的样子,又是大冷天的,小脸冻得通红。尽管围着围巾,武装的很好,还是不免会哆嗦。陈坤没有好气的喊到,分头行动,一个小时之后,在这个门口碰头。李孟安慰了小刘一番,让她去小区里转转,不行就回来等着,别迷失了。

陈坤也不知道去哪?问李孟有什么建议。李孟说去小区转转吧。来到一家住户的门前,陈坤按了门铃,一个人从猫眼里往外看着,打开一扇小窗,隔着门说话,一个老大爷问干什么的。陈坤竟然开始哆嗦起来。看到这个架势,李孟直接上前,自我介绍,表明自己是干什么的。要给他们家搞一下防辐射的测试,大爷说他家没有电脑,儿子都不在家,他也不明白什么是辐射。李孟很感激的说了声谢谢,就出来了。陈坤耷拉着脑袋,李孟说既然这里行不通,那网吧呢?网吧会装这个吗?陈坤好像得到了启发,拉着李孟进了一家网吧。这个网吧在一个大超市的二楼。推开棉布门帘,直奔二楼。管理员看到两个人来了,以为是上网的,准备给他们办手续,陈坤说是来找老板的。管理员喊了声,老板有人找,便去忙他的事情去了。陈坤带着李孟来到了老板的办公室。一番寒暄,陈坤得知这个老板也姓陈,他们又是老乡,两个人谈的自然很投机,边烟边聊。李孟不喜欢烟草的味道,推开门,看那些上网的都在干些什么。有个别的人在打游戏,很多人都在聊天。这些人不像学生,倒像是民工。一来都是一群一群的,衣服上面都是泥灰。看了一圈,甚觉无趣,便又推门进去。老板很热情,招呼李孟坐。陈坤已经好老板谈到了关键性的地方,老板说他很想配这个东西,为了健康谁不愿意呢,只是这个网吧的本很薄,来这里上网的都是一些民工,也没问他们要太多钱,在京都城里,没有哪几家有我给的低,都是外乡人,都不容易。何况也不至于投这么大的本进去,别的网吧都没有搞,如果国家来了政策,不搞不行的话,老弟,我肯定会搞。我们是老乡,我才和你聊这么久,出门在外都不容易。李孟催陈坤早些走,已经一个半小时了,小刘那丫头肯定还在外面冻着呢?还是早些过去吧,既然把她带出来了,就要安全的把她送回公司,谁让咱们是男人呢。陈坤正在兴头上,被李孟这一说,什么心情也没有了。两个老乡互换了名片,陈坤才不情愿的出来。其实,李孟也不想出来的,网吧里有暖气,还有热水喝,可是我们还有一个同伴儿啊,现实无论多么残酷,做人不能太绝情。

来到路口,等了十多分钟没见到小刘的影子。陈坤就开始抱怨起李孟来了,你有情人家无意,估计现在早到公司,取着暖,喝着水去了。李孟被陈坤将了一军,他不相信小刘是这样的人,何况还是他们失信在先,李孟相信自己的直觉,因为小刘的眼睛不会骗人,在她的眼睛里能看到她的心,一个很单纯的女孩子。虽然生存艰难,可是她心中还有希望,对人心还有希望,她不相信人心就可以这样的互相倾轧互相利用。

李孟不相信,他在四处的张望着,虽然天很冷,风很大。她到底去哪里了呢?是不是找一个地方躲起来,避避寒去了呢?李孟远远的看到一个女孩,探出了身子,在向外张望着。李孟喊陈坤,那是不是小刘,李孟的视力又下降了,看不清楚远方的人,他只是看着像,不敢确定。近视有个好处,看谁都是美女,看谁都是帅哥。

女孩像见到了亲人,加快了脚步,李孟才看出是小刘,还是那样可怜家家的,只是她好像很委屈。我去了小区,那里的人不让我进去,以为我是小偷,要把我带到民警办公室。我反复的解释都不行,给你们打手机也打不通。一个老奶奶看我蛮可怜的,就放我出来了。在路口等你们又等不到,我就去避避寒,生怕和你们走散了。那个地方有堵墙,我就在那里待了一会,不敢多待,只是太冷了。

回公司的路上,三人都没有说话。陈坤看李孟在小区里的表现,问李孟可以出师了吗?李孟点头,说可以了。陈坤说明天那你就一个人跑吧,他还有业务要忙。听说李孟这么早就出师了,张哥特别高兴,还拉李孟到办公室谈了好久。他希望李孟能够坚持下来,他说他以前在西坝河跑业务的时候,半年多没有出单,就一直忍啊忍。好不容易出了一大单,他就给家买了一个电磁炉,还寄了一千块钱回家。第一次挣这么多钱,以前的所受的苦,所受的委屈,一下子就没有了,心里特别踏实。他说他很器重李孟,希望李孟好好干,不要给组长丢脸。

天刚刚亮,李孟就起床了,今天是他出师的第一天,他应该好好表现。找到小王领仪器,他以为什么都是免费的呢。小王说测试仪的押金要480,小玻璃押金20。李孟想了想,恨了一下心,拿出了500交给她。李孟以为跑单很简单,他以为很快就能见成效,他以为很快就能把押金拿回来。明年四月份的报名已经开始了,他现在需要挣很多钱,至少得让自己生存下去。

跑业务贵在坚持,何况是刚起步呢,怎么可能会马上见成效呢。如果真的可以天天见成效,老板为什么还要采取这种经营模式呢?也许省成本,低投入高回报,不用月月给业务员发工资。

而业务员呢?为了生存,为了自尊,总会有一部分人铤而走险,陷入泥潭,不能自拔。

一切一如既往,只是此次开始了一个人的征程……

来到公司,领钱的依然天天在领,老板也很乐意的天天发着。

既然出师了,就要有出师的规矩,报产量,勇登攀。李孟组是领头羊,最低的底线是十块防护屏,也就是4800。公司扣除3000,剩下的就是自己的报酬,自己的工资。由于是新人,李孟写了11块。第一次出师,张哥不太放心,让两个新人一组。张哥给提供了两个地方,让他们先跑一跑。有了目标,两个人当然很高兴。和李孟同行的一个大高个儿住在昌平,也是上周刚刚加入组织的,像是刚刚离校不久的大学生,没有一丝的老社会油子的习性。

两个人费了几番周折,终于找到了目的地。门卫拦住要登记,问李孟找谁,李孟拿出纸条,说是张芳。门卫给人事部打电话,找错人了,我们这里没有叫张芳的。陈坤的那套打配合电话的也不灵了,原来张哥给了他们的是一些假的信息。同事再三说就是找这个人,门卫说问过人事科了,一直都没有叫这个名字的人。两个新人很知趣的离开了那家公司。同事很生气,骂张哥不是东西,说不干了,回去就辞职。李孟没办法,只好跟他一起回公司,这个同事果然就离开了,张哥发了很大的火。自己没有能力,说我给的单子有问题。张哥正在气头上,李孟也不敢去触霉头,低着头不说话。

第二天李孟没有目的的在街上转着,公司有规定不到下午五点,不让业务员回公司。到底去哪呢?去小区吗?不行。穿过地下通道,那个歌手还在那里,只是风呼呼的吹着。这么冷的天,一个人出来压马路。想了想,还是回头走吧,那边可能会有公园什么的。路上的人很少,寒风刺骨的吹着,李孟的脚在昨天的时候冻伤了,走路一瘸一瘸的,他忍着痛,装作正常人的样子,掩饰自己脚冻伤的事实。李孟很努力,每天下午六点多钟回到公司,开始接受培训,一直到十点,公司没有几个人的时候,他才走,他想尽快的入手,每天都要看大量销售类的书籍。李孟的口才是个弱项,他专门买了一本《口才大全》,天天带在身上,没事的时候,就拿出来研究。

前面有个大爷在宣传栏前还上当日的报纸,李孟站在那里,细细的都看了一遍,甚至连广告也都看一看。报纸是李孟很喜欢的,没事的时候总喜欢剪报,把喜欢的文字、图片剪下来,用胶水粘在一个厚厚的笔记本,时间长了,笔记本涨得很大,肚子鼓鼓囊囊的,似乎在告诉李孟我很感谢你,把我养的这么胖。小时候,没有钱买书,李孟会把弟弟赢来的卡拆开,拼一拼,读上面的故事,这也是李孟最早的启蒙老师。到玉皇庙读书的时候,班级里没有课本,总要晚个三四个月才到,但是课程不能耽误,上面布置的有教学任务。大家放假的时候,就开始到处的借书,孟妈会帮着到处借书。表姐比李孟读书要早,她那时候已经初中了,课本已经过时了,但是里面有些课文还在新教材中使用。借不到书,只能向同学借回家抄。孟妈怕影响孩子读书,晚上除了忙针线,还帮孩子抄书。每天都要熬到两眼通红,她希望多抄几篇,孩子就不会因为没有书读,而拉课了。李孟看妈妈那么辛苦,就不让妈妈抄了,开始自己抄一些,也给弟弟妹妹抄一些。直到来到B校的时候,李孟也一直有抄书的习惯,农村的孩子早当家,何况这学费来的太不容易了。


  https://vvadz.cc/book/19160871/6785230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