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这小丫头怎么还卖起关子了呢
新笔趣阁小说推荐阅读:
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
我不是戏神
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无限)
赵刚秦兰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林七夜
江医生他怀了死对头的崽
三嫁咸鱼
铁血残明
伪装学渣
玄鉴仙族
既然大家对鸭蛋的做法如此单一,那她便充分开发,做一些皮蛋和咸鸭蛋。
到时候独家售卖,嘿嘿嘿,钱不就从四面八方来了吗?
沈婆婆不知道赵昭棣的想法,只当她是出于关心的询问,所以,有些发愁道:“有啊,怎么没有,除了背篓里剩的这些,还有百来个呢。”
“这么多。”赵昭棣下意识的说了一句。
沈婆婆很是焦虑:“可不是嘛,只盼那秦老板的灌蛋销量好,我这鸭蛋啊,也能跟着沾光全都卖出去。”
“不必等他那里,我全要了。”赵昭棣说。
沈婆婆一愣,半晌才反应过来:“丫头,你买这么多鸭蛋做什么?”
想到赵昭棣今天卖了这么多钱,难不成是看她可怜,想伸出援手?
那可不行。
她刚想拒绝,就听赵昭棣说:“我想用这鸭蛋做些新鲜吃食,等做成了,送些来给你尝尝。”
听到她这样说,沈婆婆这才了然,只是还有些担忧的道:“行吧,只是你那什么吃食,能用得了这么多吗?”
赵昭棣知道沈婆婆这是担心鸭蛋坏在她手里,便肯定的回答:“用得了,若是这东西做出来大家都爱吃能卖得出去,以后你的鸭蛋我都给包了。”
沈婆婆一听这话顿时喜笑颜开:“那感情好。”
因为要买鸭蛋,所以马车直接把沈婆婆送到了家门口。
她的相公王老汉早已经坐在门口张望。
孙儿在院里追着鸡鸭跑来跑去。
马车到了跟前,王老汉都没注意到沈婆婆在这马车上。
只是瞄了一眼便又侧过头去,看着远处。
直到沈婆婆下了马车说了一句:“看啥呢?我在这儿呢。”
王老汉这才惊喜万分,立刻拄着拐杖站了起来。
然后又看了看马车道:“今儿个搭到车了?”
“搭什么车啊,人家是专门送我回来的,顺便啊,要买咱家的鸭蛋。”
沈婆婆高兴的招呼着赵昭棣和阿赖往里走。
阿赖无动于衷,他选择在车上等。
赵昭棣背着背篓跟着沈婆婆进了院子。
沈婆婆的孙儿狗蛋见到生人,停止了嬉闹,一头扑进沈婆婆的怀里,看向赵昭棣的眼神有些好奇,又有些胆怯。
沈婆婆顺势亲了他两口,问:“今天在家乖不乖?”
狗蛋点点头,奶声奶气的回答:“乖。”
然后又好奇的打量着赵昭棣。
沈婆婆拉着狗蛋说:“走,跟奶奶拾鸭蛋去。”
然后又吩咐王老汉:“你快去倒些茶水来给客人。”
赵昭棣赶紧拒绝:“不用不用,我不渴。”
那王老汉明显腿脚不便,她哪里还能累人家跑来跑去的。
可王老汉还是杵着拐杖给赵昭棣提来节凳子:“坐。”
然后又给她倒来一杯水。
出于礼貌,赵昭棣接过来饮了一口。
然后说了声:“谢谢。”
她有些好奇沈婆婆的那些鸡鸭大军在哪里。
刚才狗蛋追赶的那些都是小的,看起来应当是刚破壳不久的。
赵昭棣想四处转转,但又怕显得不礼貌,最终作罢。
不多时,沈婆婆就端了一个箩筐出来。
里面是青白相间的鸭蛋。
在拾鸭蛋的时候,赵昭棣发现白色鸭蛋较少,青色居多。
她有些好奇为什么鸭蛋会有两个颜色,这两样有什么不同吗?
在沈婆婆的口中得知,这青色外壳的鸭蛋是一些比较年轻的鸭子下的。
等鸭蛋上了年纪,蛋就变成白色了。
至于有什么不同她也不知道。
这白色蛋壳的鸭蛋数量没有青色的多是因为有人会来买老鸭子回去炖汤,所以老鸭子的数量较小鸭子少些,这白蛋的数量也就不多了。
赵昭棣点点头,管它呢,能吃就行。
鸭蛋最后数下来,一共有一百八十七个。
沈婆婆还是有些不确定的问道:“丫头,这么多你真的要得了吗?”
赵昭棣确定的点了点头,问:“是不是一文钱一个?”
沈婆婆道:“寻常卖是这个价钱,但你这一次性买的多,就给我一百五十文就行。”
赵昭棣能把鸭蛋全部买完,对于审婆婆而言,简直是帮了大忙了,所以让个几十文钱也不觉得心疼。
况且,还搭坐了人家的车呢。
赵昭棣没意见。
不是她要占老年人的便宜,但生意就是生意,该如何就如何。
天色已晚,赵昭棣结了钱,把鸭蛋抬上车,然后就匆匆往回赶了。
到家的时候,天色已经彻底黑透了。
但严梅和村长一行人还没回家,与方家三兄弟在院里商议着什么事情。
他们看到赵昭棣回来都有些惊讶,村长问:“怎么回来了?不是要出院门啊,我以为你得呆上几天呢。”
赵昭棣看他们神色凝重,赵昭棣就知道有事发生,没工夫解释那么多,直接问:“怎么了?”
阿赖径直牵着马儿去了后院,给马儿喂水喂草料。
村长说:“还真有一事,我正拿不定主意呢,你也算回来得及时。”
“什么事?”赵昭棣问。
“这个……额!”
村长正斟酌着怎么开口,一旁的方启云就接话道:“是这样的。”
“你这立柱的日子不是瞧在了初六嘛,这几日也没什么事,大家伙就想着说,先结了这几天的工钱,回去跟家里人过个端午,初六的再来开工。”
“今日恰逢你不在,如今也还没个定夺,如今你回来了正好,您看……”
经他这么一提醒,赵昭棣才惊觉已经快端午了。
她这一天天忙得连日子都忘了。
“今儿个初几了?”赵昭棣问。
对于赵昭棣不知今天是初几这事儿,大家都不觉得有什么奇怪的,深知她这是忙的。
村长答:“初二了。”
他也觉着把工人放回去几天要合适一点。
主要是接下来的几天确实是没什么活计,在这儿干等着也不是个事儿。
这工要不要记?工钱又怎么算?
还是各回各家与家人团圆过节的好。
可赵昭棣显然不这么想。
她问方启云:“工人们的家都不远吗?”
方启云想了想回答:“有几个近一些,但大部分人都还是远的,跑一趟也得从早折腾到晚。”
“那以往,他们在外做工遇上年节也得往回赶吗?”赵昭棣又问。
方启云有些尴尬的笑笑:“也没有……这,这不是,没活计吗?”
其实工人们的心思他明白,都是怕在这里白呆几天,到时候主家结工钱的时候又要拿这个说事。
还有就是,大家其实都是老实本分的,不干活儿还要吃主人家的饭,他们觉得不好意思。
还不如回去跟老婆孩子团圆呢,免得让主家为难。
赵昭棣听了这话,也大概猜到了原因。
她道:“谁说没活干了,我自会安排他们干活的,你去问问工人们,若他们实在想家了想回去也成,可到我这儿结这几天的工钱,若是嫌来回奔波的太麻烦想留下来干活儿的就留下来,工钱我 日后一并结算。”
村长对于她的决定很是惊讶,劝解道:“这接下来就是立柱没啥事了,丫头,你能安排他们干什么?这么多工人几天可不少工钱呢。”
赵昭棣没有回答,只是神秘一笑:“明日 你就知道了。”
村长一噎,这小丫头怎么还卖起关子了呢。
她到底想干嘛?
https://vvadz.cc/book/25573857/4137908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