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1章 疯狂努力
新笔趣阁小说推荐阅读:
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
我不是戏神
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无限)
赵刚秦兰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林七夜
江医生他怀了死对头的崽
三嫁咸鱼
铁血残明
伪装学渣
玄鉴仙族
接下来几天,周子文的日子并没有多少变化。
唯一的变化就是他开始慢慢处理家里的家当。
比如家里的储存的肉和一些干货,包括喂养的鸡鸭鹅。
这些东西他都陆陆续续拿到黑市里去卖掉。
至于这个家,他肯定是带不走的。
但以他在大坝子村的地位,生产队肯定也不会收回。
多半会为他留着,毕竟这里也算是他的第二个家了。
等过些年,交通发达了,他也可以时不时的回来住一段时间,体验一下田园生活。
生产队这边,秋收已经完成,这段时间正在晾晒粮食,准备交公粮。
等公粮交完之后,剩下的一部分会留在生产队库房,作为备用,其他的都会分给村民。
除了分粮,还会分钱。
今年又是一个大丰收的年头,大家都可以过个肥年。
时间很快来到1977年 10月 21日。
也就是这一天,《人民日报》刊发《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的消息,标志着高考恢复的消息正式传出。
虽然这个年代信息流通不便,但这么大的消息,大家口口相传,奔走相告,即便在乡下,他们也得知了这个消息。
周子文听到这个消息,心中既兴奋又感慨。
他知道,这是改变命运的绝佳机会,也是自己多年来一直期盼的时刻。
他立刻召集了陈巧依、陈诗英、周朝阳、沈招娣和唐瑶瑶等人。
大家聚在一起,脸上都洋溢着难以抑制的喜悦。
周子文深吸一口气,说道:“高考恢复了,我们一直等待的机会终于来了。这些天大家都在努力复习,现在我们要更加坚定信心,全力以赴迎接高考。”
众人纷纷点头,眼中充满了决心。
村里的吴大刚和大队长他们当然也知道了这个消息。
当他们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脸色却不怎么好看。
因为他们有预感,周子文应该要离开了。
吴大刚和大队长对视一眼,眼中满是不舍与担忧。
他们深知周子文对于大坝子村的重要性,这些年他为村子带来了太多的改变和发展。
大队长叹了口气,缓缓说道:“子文这孩子一走,咱们村可就少了个主心骨啊。他那些点子和技术,可都是咱们村发展的关键。”
吴大刚微微点头,神色凝重:“是啊,不过这也是个好机会,孩子们能有更好的前程,我们应该为他们高兴。只是心里难免有些不是滋味。”
两人沉默片刻,随后吴大刚振作精神,说道:“不管怎么样,在子文他们离开之前,我们得把村里的事情安排好。不能因为他们要走,就乱了套。”
大队长表示赞同:“没错,我们得抓紧时间,把今年的收尾工作做好,也让子文他们能安心去考试,去追求自己的未来。”
为了确定周子文到底会不会参加高考,吴大刚还特地找周子文,和他聊了一下。
“子文,你是不是早就等着这一天了?”吴大刚不是笨蛋。
之前周子文有很多机会可以回城,但他偏偏一直待在乡下。
更何况他这段时间的一些动作,吴大刚也隐隐有些猜测。
周子文看着吴大刚,微微一笑,坦然说道:“吴叔,不瞒您说,我确实一直在等这个机会。”
“我想通过高考去学习更多的知识,同时也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随着高考的恢复,很多政策都会改变。
等再过几年,个人做买卖也不是投机倒把了。
他准备先读书,然后为开工厂做准备。
前世国家被各种卡脖子,他深感痛心。
这一世,他凭借着领先时代的知识和技能,想要在工业领域闯出一片天地,为国家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吴大刚听着周子文的话,心中虽有不舍,但也为他的远大抱负感到钦佩。他点了点头,说道:
“子文,你的想法很好。你是个有志向的孩子,叔支持你。你就安心备考吧,村里的事情有我们呢。”
之后一段时间,知青们努力地投入到高考复习中。
他们四处寻找复习资料,互相分享学习心得,每天都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
他们都想回城,以前是没有机会,所以有些人开始摆烂,但现在机会来了,大家都鼓足了劲儿,想要抓住这个改变命运的契机。
周朝阳为了能更好地复习,把自己平时用来玩耍的时间全都挤了出来。
他每天早早地起床,背诵语文课文和英语单词,那认真的模样仿佛要把每一个知识点都刻进脑海里。
遇到不懂的数学难题,他不再像以前那样轻易放弃,而是反复琢磨,主动向周子文请教,非要把解题思路弄清楚不可。
沈招娣也收起了往日大大咧咧的性子,变得格外认真。
她每天晚上都会在昏暗的灯光下做练习题,遇到做错的地方,就用红笔仔细地标注出来,然后认真分析错误原因,总结解题方法。
她还经常和陈巧依、陈诗英一起讨论政治、历史等文科科目,互相提问,互相补充知识点。
唐瑶瑶虽然年纪小,但也不甘示弱。
她记忆力好,在背诵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于是主动承担起了帮助大家记忆的任务。
她把一些重要的知识点编成口诀,方便大家记忆。
同时,她也努力攻克自己在理科方面的薄弱环节,遇到困难时,就用坚定的信念鼓励自己:
“我一定要考上大学,走出大坝子村,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知青院的知青们也同样在努力,甚至他们因为早就丢掉了知识,努力起来更加疯狂。
他们深知这次高考机会难得,一旦错过,可能就再也没有改变命运的可能了。
有的知青为了能多一点学习时间,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其余时间都在埋头苦学。
他们把知青院的每一个角落都变成了学习的场所,无论是院子里、走廊上,还是房间里,都能看到他们认真学习的身影。
那些曾经对学习不屑一顾的知青,现在也都重新拿起了书本,虽然一开始学习起来非常吃力,但他们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坚持着。
他们互相鼓励,互相监督,形成了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
(本章完)
https://vvadz.cc/book/25590866/8478916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