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青龙闹九州 > 第三百一十六章

第三百一十六章


姜笑非一听是神魔教捣的鬼,但是现在有两个神奇魔教,一个是贺来生,一个是胡雯,他追问道:“那个神魔教?”

“天柱山中的那个。”

“好,你可以走了。”

老头听到自己可以走了,便问道:“你是何人弟子?”

“告诉你也无碍,我是姜平的弟子。”

“怪不得年纪轻轻的这么厉害,你小心了。”老头虚晃一招,丢掉手中长剑,双掌呼地击了过来,姜笑非顿感自己呼困难起来,他立即闪身一扭腰击出双掌。

“轰隆”一声,老头飞向天空,并在半空中几个空中渡车飞落二十多丈远的树林,眨眼就消失了。

姜笑非被这一掌震的连退十多步,他甚至感觉自己五脏六腑都被震出喉咙了,看着老头远去的身影,他叽咕道:“奇怪,这么高的功夫,为什么会败给我呢呢?”

迎亲的对队重新整理后又重新吹吹打打出发了,彭玉秀的大表哥留下收捡战死的武士。

虽然比预定的时间晚了一个多时辰,但是新郎新娘却安全无损。当彭义举得知半途遭劫时,心中咯噔一下,他的第一反这是:“我们是否有伤亡?”

他的二外甥说:“伤了二十人,其中重伤八个;战死四人,全是彭家人。”

这时,姜笑非过来拜见伯父后说:“我姐提出先拜祀死亡者遗灵,并在他们灵位前拜堂。”

“啊?”现场的亲朋大吃一惊,这可是千古未见的事呀?平时人家长辈去世还要先办红禧,后办丧事呀?这?这?!……

彭义举问:“死去的武士回来了吗?

“爹,已经在集镇西头了,在等候指示。”彭义举的大儿子说。

彭义举转身问堂弟:“义树,你那铺子里有几个上好棺材?”

“有六七个。”

“立即选四个棺材,以及四套上好的衣服,送到到西街,你负责将死者入馆。我彭家虽遭此大难,但老彭家祖上有德,娶了一人位贤达的媳妇,此乃彭氏家族之大幸。”彭义举老泪纵横地说。

四名遇难者的棺木整齐排放在大院前的大棚里,馆木上按规拒披上红布,彭乐乐一身素妆来到棺材扑通一下跪倒。彭氏家族的老族长见状慌忙喊道:“别这样,你可是他们四人的长辈。”

彭乐乐流着泪说:“死者为大,我应该办!”

随后,彭义举率领全家子孙共有一百多口人对死者进行了祀拜。

公元1353年冬天,方其红率部造反正式成立了御王营,在含城北部山区安营扎寨,并与庐城左君、巢湖俞通海等人形成了三角之势互相支援,一下子震惊了元廷,有力地策应了朱元璋挥师过滁河、占和州。而吴允义的高关峡谷营地则无偿支援了起义大军的宿营和后勤保障。

与此同时,远在山东的青龙寨也高举着御王营的大旗揭杆起义,由于青龙寨十六年来一直是准军事化,所以其战斗力极强,从鲁西南一直南下打到了扬州,有力地策应了起义大军过扬子江。

南阳的司空教在太行山与大別山之间,于公元1355年以御王营的旗帜起义,仅用三个月时间席卷陕晋豫三省大部分地区。

截止大明王朝正式成立之时,吴允义组建了十个御王营,共十三万人之多。

御王营总指挥:王德恩,副总指挥:王三、方其红、吴月明,军事:蓝林义、赵兴俊,监军:郭恩龙;

第一营:方其红、吴月岭;

第二营:吴月明、李得发;

第三营:赵兴俊、张发财;

第四营:涂太华、郑放;

第五营:鲍叔牙、王小宁;

第六营:灵致(后来还俗,取名:李灵致。)、李毅;

第七营:骆天亮、彭玉秀;

第八营:赵标、罗春(侠胆书生罗大用之子);

第九营:姜笑非、郭月申(郭恩龙之子);

第十营:武忠义(武远平之子)、范大和(范义举)之子。

朱元璋攻占历阳(今和县历阳镇)后,曾与吴允义促膝交谈数日,并携手登上城东的鼓楼,吟诗作赋,把酒言欢。朱元璋多次邀请他参加起义军,吴允义笑道:“我已将二十多年集聚的人力无偿送给将军,这就等于参加了起义大军,我这叫身在山中,心随朱公。”

朱元璋听了哈哈一笑道:“这话我爱听。”

朱元璋攻占了金陵后,立即命人清理丹阳府的废墟,恢复了丹阳王府的原貌,收回了被别人抢占和占用的房屋,并赐名:御王府,派汤和去和州请吴允义回到金家庄赵王府居住。

吴允义来到金陵城,拜见洪武皇帝朱元璋,他开口说:“请万岁收回御王府的赐名,改赐为赵府;请万岁恩准十个御王营解散,并入其他将军的军营之中。”

朱元璋听了大吃一惊问道:“小表弟此话怎讲?”(朱皇上此称呼,完全是随汤和与吴允义的称呼。)

吴允义说:“御王二字是宋朝的产物,也是为了赶走鞑子而起的名。现在天下大统在即,大明王朝已经成立,御王二字已经不适合了。”

朱元璋听了笑道:“朕正要封贤弟为大明朝的御王,怎么不合适?”

吴允义听了,慌忙跪地道:“万岁,这个封号,万万不可。草民无半点功劳,况且实乃一介武夫,岂能配上王爷之称?”

“你一个堂堂大宋皇帝之孙,怎么就配不上王爷?你的八个御王营为大明江山立下了赫赫战功,又怎么说无半点功劳?”

“万岁,十个御王营的战功,是全体御王营的将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与草民无任何直接关系。您若要奖励,恳请您奖给御王营和青龙寨的弟兄们。至于的乃宋室皇族后裔,这可是淘汰了的家族,不值得任何挂念。请万岁体谅草民一片闲野之志。”

朱元璋至此终于明白了,这个吴允义是决意不肯出山为官,甘做一位隐世之人,他的心中无比感叹,他佩服吴允义的高风亮节,朱元璋叹口气说:“如此说来,人各有志,朕不为难贤弟。就撤掉御王营和‘御王府’的牌子。朕过几天下诏书,命令你及你的后代改回赵姓。”

“谢主隆恩,我主万岁,万岁,万万岁!”

“好了,别这么肉麻了。朕若不封你,会让天下人指责和寒心的。现在朕改封赵仕坤为宋室居士,见官大半级,奉禄二千石,不上朝,不办公,无差事;但随时都可到朕的御书房走动。”

吴允义见事如至此,只得叩头谢恩。

随后,吴允义认祖归宗,改回赵姓,做一个寓公至六十一岁升仙回到天庭,继续他的镇殿王的工作。


  https://vvadz.cc/book/26205664/6785206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