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黄色的书 > 番外 所有的坏事,最终都会变成好事

番外 所有的坏事,最终都会变成好事


“孩子,你怎么了?”

林倩倩的声音有些颤抖。

“妈妈,我不想上学了。”

冬冬怯怯地从牙缝里挤出来这样几个字。

“啊!”

林倩倩的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心中的担忧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要知道,儿子这已经是初三了。

距离中考只有短短两个月的时间。

中考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它决定了孩子未来的学习道路和发展方向。

而中考只能考一次,如果考不上的话,就没有机会重来了。

林倩倩深知中考的重要性,她明白如果冬冬考不上高中,那么他的未来将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不能复读意味着孩子只能选择上技校或者职高。

这与上普通高中相比,无论是教学质量还是升学机会都有着天壤之别。

林倩倩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眉头紧锁。

她的眼神中满是焦虑和担忧。

嘴里不停地念叨着:

“宁愿孩子高考考不上,都比中考考不上强啊。”

她深知,高考若失利,孩子还有复读的机会,能重新再来,还有希望考上理想的大学。

可中考一旦考不上,就意味着孩子可能失去上普通高中的资格,只能去职高,未来的路会艰难许多,而且中考不能复读。

想到这里,她起身在房间里来回踱步,脑海中浮现出冬冬这些年为学习付出的努力。

她回忆起孩子挑灯夜读的身影,每一次考试后的紧张与期待。

她害怕孩子在这次关键的中考中发挥失常。

之前,她为了让儿子能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四处打听辅导机构,给他报了各种补习班。

每天精心准备营养丰富的饭菜,只为他能有充足的精力学习。

她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陪着孩子一起复习,帮他答疑解惑。

然而,幼儿园读了3年,小学读了6年,初中读了3年,如今,就在这中考临近,也就是临门一脚的功夫,冬冬却像泄气的皮球一样,蔫了。

要知道,他寒假前的期末考试都没考完。

这一次,马上第一次摸底考试了,如果他还不能参加的话......

“难道孩子也抑郁了?”

想到这里,林倩倩的心像被重锤狠狠击中了。

“抑郁?”

黎晨阳听到这两个字,像听天书一样。

“冬冬就是偷懒,不想上学,啥抑郁不抑郁的。”

对于丈夫的认知,林倩倩懒得和他多说什么了。

他连什么是抑郁都不了解,别说指望他能帮上什么忙了。

她暗自祈祷,希望孩子在正式中考时能超常发挥,顺利考上高中。

她知道,接下来的日子,她和孩子都要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为了孩子的未来,她会一直陪伴着他,咬牙坚持下去。

想到这里,她的心跳愈发急促,她的手不自觉地握成了拳头,掌心控制不住出汗了。

此刻,林倩倩的焦虑如同被点燃的火焰一般,在她的内心熊熊燃烧起来。

她担心冬冬会因为压力过大而影响考试发挥,又害怕自己的过度关注会给孩子带来更多的负担。

这种矛盾的心情让她感到无比煎熬,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这一刻变得沉重起来。

“孩子,你跟妈妈说说,到底怎么了?”

林倩倩感觉自己的一颗心被撕扯着。

“我不知道怎么说,反正我不去学校了!”

冬冬扔下这句话,转身进了房间,将房门同之前一样,锁得死死的,连一只蚊子都挤不进去......

“儿子,你开开门,开开门......”

任凭林倩倩如何敲门,冬冬在里面不发一言。

“唉,算了。”

林倩倩疲惫地靠在沙发上。

眼神中满是无奈与失落。

儿子青春期后,家里的氛围这一两年变得异常紧张起来。

就像有一天,林倩倩只是关心了一句儿子学习的进度。

提醒他别总玩手机。

儿子却突然暴跳如雷,冲着她大喊:

“你能不能别管我!”

然后气冲冲地回了房间,“砰”的一声关上了门。

那巨大的声响仿佛重重地砸在林倩倩心上。

林倩倩试图缓和气氛,卑微地在儿子房门外轻声说:

“儿子,妈妈也是担心你。”

可房间里只有沉默回应她。

她想和孩子好好沟通,问问他心里在想什么,为什么这么容易生气,可每次话还没说完,儿子就不耐烦地打断了她。

她想起儿子小时候,乖巧地依偎在她怀里,有什么事都愿意和她分享。

如今,那个可爱的小男孩变成了眼前这个拒绝交流、脾气暴躁的少年。

林倩倩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自己明明是出于爱和关心,却总是换来孩子的抵触。

夜深了,林倩倩望着儿子紧闭的房门,无声地叹了口气。

她知道,和青春期孩子的这场沟通硬仗,才刚刚开始。

“没事的,孩子就是发脾气而已,明天就会好了。”

黎晨阳依旧没有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

晚上,他照旧没有洗澡,躺在床上呼呼大睡。

这一点,林倩倩对丈夫很是佩服。

不管天大的事情,他总是能睡得很香很踏实。

但对于,林倩倩来说,这一夜,又是一个难以入眠的难熬的夜。

她辗转反侧。

辗转反侧。

还是辗转反侧。

第二天,早上。

到了往常儿子上学的时间。

她早早起来,给儿子做好了早饭。

然后小心翼翼地叫儿子起床:

“冬冬,宝贝,起床了,该上学了。”

这一次,冬冬倒是起来了。

他闭着眼睛,仿佛没有睡醒,挪到餐桌前吃了早饭。

就当林倩倩盼着儿子能和往常一样穿上校服,背上书包,能出发去学校时。

冬冬却没有穿校服,把书包扔在了沙发上。

“怎么了,儿子?”

林倩倩察觉到了不对劲。

“我不上学了!”

伴随着这声怒吼,冬冬面无表情地冲进卧室,“砰”的一声,房门被他狠狠地撞上,仿佛整个房间都跟着颤抖了一下。

紧接着,熟悉的“咔哒”声传来,他像往常一样,将房门反锁得死死的。

“你到底想怎么样?”

林倩倩的声音在门外响起,带着无法抑制的愤怒和绝望。

“咚咚咚......”

她的双脚像雨点般落在冬冬的房门上,每一脚都像是要把这扇门踹开似的。

与此同时,她的嗓子也像被撕裂了一般,发出一声声嘶力竭的喊叫:

“你是想气死我是不是?”

林倩倩觉得自己彻底崩溃了!!!

她想起自己为这个家所付出的一切,无论是对丈夫还是对孩子,她都毫无保留地奉献着自己。

这些年来,她一直扮演着一个牺牲者的角色,为了让家人过得更好,她放弃了太多属于自己的东西。

结婚后,她就开始为这个家操劳。

为了丈夫的事业,她默默地支持着他,承担起了家庭的大部分责任,为了他能在事业上好好发展,家庭的事情,她几乎承担了所有,能自己完成的事情,绝不拖累他。

而对于孩子,她更是倾尽所有,只为给他们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几年前,为了让孩子能有更好的教育资源,他们一家搬到了这个城市。

可现在,儿子却突然说不上学了,这让林倩倩怎么能接受呢?

她觉得自己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一切都变得毫无意义。

“我这么多年,辛辛苦苦,不都是为了你们吗?”

“你就是烂泥扶不上墙!”

“傻*、窝囊废!......”

林倩倩的情绪已经完全失控,她心中的怒火熊熊燃烧着。

她回忆起自己的成长历程,从幼年时期到大学毕业,她一直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孩子,从未让父母为她操过心。

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中的各种事务,她都能够自己妥善处理。

然而,当她成为一名母亲后,她的想法发生了改变。

为了让孩子拥有更幸福的人生,她决定不让孩子经历自己曾经经历过的艰辛。

于是,她尽可能地包办孩子的一切,希望孩子能够轻松地成长,不必像她当年那样辛苦。

可是,现在她却发现,自己多年来的辛勤付出并没有得到儿子的理解和认可。

更糟糕的是,儿子竟然连学都不愿意去上了,这无疑给了她沉重的一击!!

林倩倩感到无比的绝望和无助,她觉得自己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

她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样的局面,心中的痛苦和失望如潮水般涌上心头,让她几乎无法承受。

她愤怒地怒骂着。

她的骂声,吵醒了丈夫,也吵醒了女儿依依。

黎晨阳起来上了个厕所,走出来问了问发生了什么事情,继续躺回床上呼呼大睡去了。

这么多年过去,丈夫这倒头就睡的本事依旧没变。

记得有次家里遭遇经济危机,欠了一大笔债,林倩倩整日忧心忡忡,晚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眠。

可丈夫呢,往床上一躺,没几分钟就进入了梦乡,呼吸均匀。

第二天醒来,还精神抖擞地安慰林倩倩,说办法总会有的。

还有一回,他们一家出去旅游。

在火车上,周围嘈杂喧闹,小孩子的哭闹声、列车行驶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林倩倩根本没法休息。

但丈夫靠着车窗,脑袋一歪,就沉沉睡去,嘴角还带着一丝浅笑,仿佛此刻正身处宁静的桃源。

有次在家里看电视,看到一半,丈夫竟然打起了呼噜。

林倩倩推了推他,他只是迷迷糊糊地应了一声,又继续睡了。

林倩倩常常想,自己要是也有丈夫这份心态就好了。

不管遇到多大的风浪,丈夫都能保持平和,倒头就睡,好像所有的难题都会在睡梦中迎刃而解。

她知道,这是丈夫的智慧,以睡眠积蓄力量,用乐观面对生活。这份豁达,让林倩倩打心底里佩服。

但眼下,丈夫并没有和她站在一起解决问题,让她感到非常恼火。

女儿依依正在甜美的梦乡中畅游,突然被一阵嘈杂的声音惊醒。

她睡眼惺忪地睁开眼睛,听到妈妈在大声地骂哥哥。

她被妈妈的样子吓了一跳。

她不敢发出一点声音,生怕惹妈妈更加生气。

她小心翼翼地从床上爬起来,像只受惊的小兔子一样,蹑手蹑脚地走到衣柜前,轻轻地打开柜门,拿出自己的衣服。

她不敢弄出一点声响,生怕会再次激怒妈妈。

她迅速地穿上衣服,然后又蹑手蹑脚地走进卫生间,关上了门。

在卫生间里,她上完厕所后,接着拿起牙刷,轻轻地刷着牙齿,尽量不发出声音。

洗漱完毕后,她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头发和衣服,确保自己看起来整洁得体。

穿戴整齐的依依走出卫生间,她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走到客厅的沙发前,坐了下来。

她的小手紧紧地攥着衣角,眼睛盯着地面,不敢看妈妈一眼。

她就这样静静地坐着,等待着妈妈送她去幼儿园。

林倩倩一脸怒气地将女儿送到了幼儿园里。

回到家后,整个人还是怒气未消。

“冬冬,你到底想怎么样?”

“你想退学就退休算了,我不想为了你,再牺牲我自己了!”

“你这儿子真是白养!”

她对着儿子的卧室门又是一阵拳打脚踢。

她觉得胸口一阵一阵的憋闷,甚至隐隐有些疼。

她想不明白,儿子怎么就变成了这样。

冬冬在卧室里,继续保持着沉默。

这时,黎晨阳又被吵醒了。

他从床上爬起来,洗漱完毕,穿戴整齐后,买了高铁票,转身回B市了。

“我回去上班了,冬冬过几天会好的。”

说完,他背起电脑包,转身关上了大门。

林倩倩一肚子的怒气,无处发泄。

本该是丈夫去上班,两个孩子去上学,林倩倩终于可以一个人在家里写文章的日子。

可她的心却被一层无形的阴霾笼罩住了。

生活里的无奈,无休止地像潮水般将她淹没了。

难过与郁闷在心底肆意蔓延。

她百无聊赖地翻着通讯录,上面密密麻麻的名字,可每一个似乎都隔着一层无形的屏障。

以前的同事们,大家都为生活奔波,谁有闲心听她诉苦;

朋友们,各有各的生活,她不想用自己的负能量去打扰他们。

明明有这么多人,却仿佛身处孤岛,无人可倾诉。

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她犹豫再三,最终按下了那串熟悉的号码。

电话那头,很快传来母亲温柔的声音:

“闺女,咋啦?”

这简单的一句问候,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她情绪的闸门,泪水夺眶而出。

“妈,我被冬冬快气死了......”

她哽咽着诉说着心中的委屈。

母亲静静地听着,不时轻声安慰;

父亲接过电话,用沉稳的声音给她鼓励。

“他现在十几岁的孩子,正是淘气的时候,慢慢会好的。”

“我去烧香,给你想办法。”

父亲的宽慰,母亲照旧迷信的做法,他们的话语,像温暖的炉火,多多少少驱散了林倩倩心中的寒意。

她这才醒悟过来——

原来,无论她走多远,遇到多大的困难,父母永远是她最坚实的港湾,是她疲惫心灵的归宿。

在他们面前,她无需伪装,能尽情释放自己的脆弱。

她知道,冬冬厌学的情况,如果公婆知道了,肯定是上来就会骂她“没教育好孩子”。

可是,身为母亲,她自认为,已经在孩子的教育方面,自己竭尽全力了。

就这样僵持了一天。

午饭冬冬也没出来吃。

他除了上厕所和喝水外,一天都没有出房门。

就这样。

一天过去了。

两天过去了。

很快一周过去了。

每一天,冬冬都在早上要出门去学校的时候,不肯去学校。

林倩倩这当妈的心,越来越焦虑。

“你不然打青少年心理咨询热线试试。”

闺蜜群里,有人给她建议道。

抱着将信将疑地想法,林倩倩第一次拨通了那个热线。

“嘟嘟嘟......”

电话很快接通了。

“你好,我是心理咨询师王老师。”

头一次接触心理咨询师,林倩倩努力理清自己的头绪。

“王老师,您好,我家儿子15岁了,上初三,马上还有两个月中考了,他最近厌学了,不肯去学校......”

林倩倩一口气说了很多。

“别着急,我在听。”

电话那端的王老师很有耐心。

“王老师,我不知道是不是这半年以来,家里发生的事情影响到了我儿子。”

接着,林倩倩将丈夫生了这么一场大病,自己一个人忙前忙后地照顾他,以及女儿被误诊的事情,都告诉了王老师。

“你一个人,太不容易了。好想抱抱你。”

王老师听林倩倩这样倾诉后,温柔地说了这样一句话。

林倩倩的眼泪像决堤的洪水一般汹涌澎湃,仿佛要将她淹没了。

源源不断,没有丝毫停歇的迹象。

每一滴眼泪都饱含着她无尽的悲伤和痛苦,似乎要将她心中所有的委屈和难过都释放出来。

“呜呜呜......”

她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自从嫁给丈夫,组建家庭后,她就像上了发条的机器,一刻不停地运转着。

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准备一家人的早餐,接着送孩子上学。

以前多年里,她都在上班。

下班后,又要一头扎进菜市场,回家后在厨房忙碌。

辅导孩子功课、收拾房间、家里好多的大事小事……

每一件琐事都落在她的肩上。

可她的付出,似乎成了理所当然。

丈夫回到家就往沙发上一躺,玩手机、看电视,对她的忙碌视而不见。

孩子只知道跟她索要这索要那,稍有不满就大发脾气。

此刻,她直起酸痛的腰,望着窗外渐渐暗下去的天色,委屈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那些默默的牺牲,无人问津;

那些独自咽下的苦,无人知晓。

她多么渴望有一个温暖的怀抱,能让她靠一靠,多么希望有人能轻声安慰她一句“你辛苦了”。

可这一切,都只是奢望。

她只能轻叹一口气,用粗糙的手抹了抹眼角,多年来,始终如一日地继续操持着这个家。

如今,心理咨询师一句理解的话语,瞬间击中了她的内心。

她顿时感觉到自己的辛苦,终于被人看见了。

这种被理解、被尊重的感觉,令她感到欣慰。

“你已经做得很好了,不管是谁,遇到这样的事情,都难免会崩溃的。”

不知不觉中,电话已经打了半个多小时。

王老师对林倩倩没有一句指责,只有安慰和鼓励。

“建议你给孩子做个心理测评,看看孩子有没有焦虑或者抑郁,做完后,来我们这里做个线下的心理咨询。”

“好的。谢谢您,王老师。”

在心理咨询师的鼓励下,林倩倩理清了思绪。

“难道,冬冬真的焦虑或者抑郁了?”

林倩倩永远忘不了得知丈夫脑出血时那如遭雷击的瞬间。

她感觉整个世界都崩塌了!

腿一软差点跌坐在地!

那几个月里,她的心被恐惧和绝望紧紧缠住了。

丈夫住院的20多天里,她每天都在忧虑和失眠中度过的。

每一次仪器的声响都能让她心惊肉跳;

每一次医生的检查都让她提心吊胆。

看着丈夫苍白的面容,她无数次在心底祈求上天,祈求丈夫平安。

出院后的半年,是漫长而煎熬的康复期。

丈夫行动不便,说话也不利索,生活的重担全压在她一人肩上。

起初,看着丈夫艰难地迈出第一步,她满心都是希望,觉得日子会慢慢好起来。

可康复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丈夫偶尔的情绪崩溃、病情的反复,都让她的心情如坐过山车。

有时她会因为丈夫能多说出一个清晰的词语而喜极而泣,有时又会因康复进度缓慢而陷入自我怀疑和深深的焦虑中。

无数个夜晚,她独自守着寂静的房间,听着丈夫均匀的呼吸声,心中五味杂陈。

她既庆幸丈夫还在身边,又担忧未来的日子充满未知。

但无论心情如何起伏跌宕,她都从未有过放弃的念头,始终坚定地陪伴在丈夫身边,期待着他能完全康复的那一天。

包括在女儿住院的一周左右的时间里,她也是情绪到了低谷,甚至想到——如果女儿的心脏真是有问题的话,她要轻生。

所以,她觉得,应该是自己这么多次的情绪崩溃,影响到儿子了。

再说了,双十一那天,儿子是亲眼看到了爸爸的昏迷,原本好好的爸爸突然变成了生死未卜的状态,他肯定连日来心情也不好过。

“儿子,妈妈不跟你争吵了,给你挂上了**医院拒绝上学门诊的号,带你去看看。”

为了能让儿子愿意去看心理科,林倩倩可是煞费苦心啊!

她不仅要考虑如何跟儿子沟通,还要想办法让儿子理解看心理科的重要性。

首先,林倩倩在网上查阅了大量关于心理科的资料,了解了心理科的作用和意义。

然后,她开始思考如何用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儿子解释这些信息。

通过这种方式,儿子对心理科有了初步的了解,也不再像之前那样抵触去看心理科了。

林倩倩感到非常欣慰,她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

好不容易等了一周时间,才挂上的号。

在去医院的当天,冬冬又开始打了退堂鼓。

林倩倩是软磨硬泡,才勉强将他带到了医院里。

然而,当林倩倩终于抵达医院时,她却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这家医院里人头攒动,摩肩接踵,仿佛整个城市的人都聚集在了这里。

医院的院子里,人们像被惊扰的蚁群一样,来来往往,熙熙攘攘。

有些人坐在长椅上焦急地等待,有些人则在四处走动,似乎在寻找什么。

楼梯上也挤满了人,上上下下的人流交织在一起,让人不禁担心会不会有人被挤倒。

走廊里更是水泄不通。

人们缓慢地挪动着脚步,艰难地前行。

诊室门口更是人满为患,每个人都紧紧地盯着门口,期待着自己的名字被叫到。

林倩倩站在那里,望着这密密麻麻的人群,心中涌起一股无助和焦虑。

她不知道自己要等多久才能看上病,也不知道这么多人是否都能得到及时的治疗。

“妈妈,我想走。”

在等待见医生的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这句话冬冬不知道了说了多少次。

“孩子,我们再等会,妈妈拜托你了。”

当这样的话语从口中说出后,林倩倩突然意识到自己是如此的卑微。

她不禁想起了自己作为父母的种种经历,那些为了孩子好而不得不做出的妥协和让步。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总是希望给予他们最好的一切。

无论是物质上的需求还是精神上的关怀,都尽力满足。

然而,有时候为了孩子的利益,父母不得不放下自己的尊严和骄傲,去迎合一些并不理想的情况。

就像林倩倩现在所感受到的那样,她可能在某个时刻为了孩子的教育、健康或者其他方面,而选择了一种让自己觉得有些卑微的方式去处理问题。

这种感觉并不是因为她真的低人一等,而是因为对孩子的爱让她愿意付出更多,甚至牺牲自己的一些感受。

然而,这种卑微并不意味着父母失去了自我。

相反,它体现了父母对孩子无私的爱和奉献。

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父母的卑微或许只是暂时的,而他们所付出的爱和努力将会成为孩子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总之,冬冬最后还是配合做完了心理测评。

“中度焦虑、轻度抑郁......”

当医生嘴里说出来对冬冬的检查结果时,林倩倩感到后悔极了。

她努力控住自己的眼泪,不让它们奔涌而出。

“作为家长的,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否则会影响到孩子。先吃药两周看看情况吧,过两周来复查......”

这时,来了一位男家长,带着上初中的女儿,请求医生给加号的。

“不能加,我忙不过来。”

女医生不管男家长的苦苦哀求,最终还是拒绝了。

......

坐在回家的出租车上,林倩倩还不太能接受眼前的现实。

“冬冬竟然焦虑和抑郁了!”

她的手里紧紧攥着孩子的诊断报告,上面“焦虑和抑郁”几个字如同一把把利刃,直直地刺痛着她的心。

她眼神呆滞,泪水在眼眶里打转,自责的情绪如潮水般将她彻底淹没。

回想起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她满心懊悔。

她想起自己总是因为忙碌而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孩子兴致勃勃分享学校趣事时,她只是敷衍回应;

孩子遇到困难向她求助时,她也只是不耐烦地让孩子自己解决。

她以为给孩子提供优渥的物质条件就是爱,却不知孩子的内心早已千疮百孔。

“是我这个妈妈没做好啊。”

她喃喃自语,声音带着哭腔。

她痛恨自己的疏忽大意,痛恨自己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的陪伴和关心。

她觉得是自己一步步把孩子推向了深渊,如今孩子承受着心理的折磨,而她却后知后觉。

她的身体颤抖起来,她双手抱头,试图用这种方式减轻内心的痛苦。

她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多花时间陪伴孩子,弥补自己曾经的过错,帮助孩子走出这片黑暗的深渊,重新拥抱阳光。

“妈妈,妈妈,你怎么了?”

正在看向窗外的冬冬,察觉到了妈妈的异样。

惊叫起来。

“没事,孩子,妈妈没事,只是想到了一些难过的事情。”

回到家后。

林倩倩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联系王老师,将孩子的诊断结果告诉了她。

“王老师,明天能不能我就带着孩子去见您,求您帮我想想办法。”

林倩倩不敢影响到冬冬了。

她关上了卧室的房门,偷偷给王老师打电话。

“没问题,明天见。”

王老师倒是很痛快地答应了。

然而,第二天。

在妈妈的多次鼓励下,冬冬勉强同意到了约定见面的地点。

但是,在等王老师到来的时候,他就提出了要走,不要待在那里。

林倩倩耐心地安抚他:

“再等等,王老师马上就来。”

可是,不管妈妈怎么劝,冬冬在王老师到来后,马上起身往外走了......

本以为抓住了王老师这个救命稻草。

然而儿子的不配合,却将林倩倩的希望瞬间击得粉碎。

“什么破地方,灯光这么惨白!”

“这位老师我不喜欢她!”

“妈妈,你以后不要替我做决定!”

......

儿子一路都在咆哮,林倩倩绝望到了极点。

因为担心儿子做出极端不理智的事情,她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

“不管孩子怎么样,妈妈先不要焦虑,先安静下来。妈妈的情绪会影响到孩子的情绪。”

王老师的话,一遍遍在她耳边回荡。

回到家后。

儿子确诊焦虑和抑郁的消息,如同一记重锤,把她砸得晕头转向。

她机械地在搜索引擎里输入各种关键词——

“青少年焦虑抑郁治疗方法”“孩子抑郁家长怎么办”……

网页上的信息铺天盖地涌来,可每一条都像是一团乱麻,理不出个头绪。

她时而紧皱眉头,时而双眼圆睁,时而又双手抱头,看着那些专业术语和复杂的建议,心乱如麻。

每看一篇文章,她就多一分自责。

觉得是自己没照顾好儿子,才让他陷入这样的困境。

不知不觉间,泪水模糊了她的双眼。

这么小的孩子抑郁了,本质其实是妈妈抑郁了。

是孩子感受到妈妈焦虑和抑郁的情绪,又感受到无能为力,所以,才变成这样了。

林倩倩感觉自己也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拽进了黑暗的深渊。

她开始回想自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种种疏忽,那些没有好好陪伴的日子,那些因为种种原因错过的孩子的喜怒哀乐。

她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失职的船长,没能让孩子这艘小船平稳地航行。

夜深了,周围安静得只能听到她急促的呼吸声和键盘的敲击声。

她不知道该选择哪条路,也不知道自己的努力是否能让儿子好起来,但她不敢停下。

因为她是妈妈,她必须为孩子找到那束能穿透黑暗的光。

她没敢耽搁。

继续在网上搜其他能做心理咨询的机构。

“白云心理咨询室是连锁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可以解决青少年厌学、婚姻关系等.....”

还没等看完。

林倩倩就通过网上的电话联系上了对方,说明来意后。

约了第二天上午过去见面。

“我们第一次心理咨询是每小时800元,后面每小时1800元......”

林倩倩坐在心理咨询室里,眉头紧锁,眼神中满是焦虑与担忧。

儿子初三这个节骨眼上突然厌学,这让她心急如焚。

对面的心理咨询师正有条不紊地介绍着服务内容和价格。

“林女士,我们的咨询服务收费相对较高,毕竟我们的咨询师都是经验丰富、专业能力很强的。”

咨询师语气平缓。

林倩倩心里“咯噔”一下,这价格超出了她的预期。

家里还有各种生活开销,这笔咨询费对她来说着实是个不小的负担。

但一想到儿子每天抗拒上学,成绩一落千丈,她的内心又无比纠结。

她下意识地攥紧了衣角,嘴唇微微颤抖,目光在咨询师和手中的价目表之间来回游移。

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儿子曾经阳光灿烂的笑脸,还有他渴望知识的眼神。

为了让儿子重新回到积极学习的轨道上,为了他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她咬了咬牙,深吸一口气说:

“行,我同意了。只要能让我儿子好起来,花这个钱值。”

咨询师微微点头,露出专业的微笑:

“您放心,我们会尽力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林倩倩强装镇定地点点头,可心里却像压了一块大石头,她不知道这笔钱会不会打水漂,但为了儿子,她愿意赌一把。

“孩子厌学的根本原因,其实并不是因为你这个做家长的有什么过错,而是因为孩子内心失去了方向感和力量。

这就好比一艘在茫茫大海中失去了罗盘的船只,它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行驶,也没有足够的动力去前进。

所以,你千万不要过度自责,这并不都是你的问题。”

这位新的心理咨询师面带微笑,语气轻柔地坐在她对面,用一种非常有耐心的方式开导着她。

“你能讲讲你的原生家庭,以及你所经历的一些对你影响重大的事件吗?”

听心理咨询师这样说,林倩倩的脑海里像放电影一样,不断地闪现出一幕幕场景:

她出生的时候,因为自己是个女孩,父母的脸上没有丝毫喜悦,只有失望和冷漠。

他们对她的到来并不欢迎,甚至有些嫌弃。

小时候,母亲对她异常严苛,要求她早早地懂事,承担起许多不该她这个年龄承担的家务。

她的父母似乎并不像真正的父母,更像是需要她照顾的孩子。

到了结婚的时候,父母竟然一分钱的嫁妆都没有给她。

婚礼的所有筹备工作,都是她一个人默默地完成的。

而他们,甚至连婚礼都没有参加,仿佛她的婚姻与他们毫无关系。

生孩子的时候,她也是孤零零的一个人。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双方父母都不情愿帮忙带孩子。

每次带孩子,都只带一个月,然后就匆匆忙忙地不告而别,好像带着天大的怨气。

娘家的父母还好,毕竟和他们之间还是有一些亲情的。

但对于公婆,林倩倩实在是无法忍受。

他们给她带来的只有创伤,每次提起他们,她的身体都会本能地产生一种厌恶的反应。

婚后,老公的不忠更是让她的生活雪上加霜。

多年来的无性生活,更是往她的伤口撒了不少盐。

这一切都加剧了她内心的焦虑和抑郁,让她感到无比的痛苦和无助。

......

“你已经中度抑郁和焦虑了。”

心理咨询师手里拿着当打印出来的林倩倩的心理测评结果。

“老师,我该怎么做,才能救我的孩子?”

“你首先要做的,就是爱自己。你先快乐起来,孩子自然就能被你的能量带动,就能快乐起来了。”

......

林倩倩终于再一次想明白了——

所有的坏事,终究还是能变成好事。

这一次,儿子的心理问题,原来是给她调整自我,彻底告别过去的创伤,提供了宝贵的机会。

生命中,时不时会经历风雨,这些风雨很难彻底避免开,既然这样,那就不如在风雨中跳舞吧。

总有一天,穿过惊涛骇浪,能见到晴空万里。

最后,世上这千千万万的女性啊,一定一定记得爱别人之前,先爱自己啊!

如果你连自己都不爱,那么,谁还会爱你呢?


  https://vvadz.cc/book/26989106/4031032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