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帝国模拟:暴君统治杀穿万世 > 第252章 驰道的建设工程,创造纸币的设想

第252章 驰道的建设工程,创造纸币的设想


文德殿,大朝会。

工部官员禀报道:“陛下,各州郡的艺术学院已经悉数完工,不知那数万后金劳役下一步安排去何处。”

和后金战争结束后,后金的老弱妇孺被安排在如今的后金郡放牧,并且和大齐子民通婚,最终彻底同化为大齐之人。

除此之外还有两万多的战场俘虏。

陈盛没有下令处死他们,但是也不可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因此迎接他们的就是没有尽头的每日劳作。

只有这样,才能逐渐消除他们对大齐造下的杀孽。

陈盛道:“既然医术学院的事情告一段落,那么大齐驰道的事情也该启动了。”

关于大齐驰道的想法,陈盛也曾对诸葛亮、杜如晦等几位大臣提起过,他们纷纷表示这是一件功在千秋的事情。

然而杜如晦此时却站出来道:“陛下,臣以为,现在不是修建大齐驰道的最佳时机。”

陈盛反问道:“杜卿为何会有这般想法?”

杜如晦如实回答:“大齐驰道的工程量远大于医术书院,即便是这两万多的后金劳役,依旧远远不够。”

“哪怕这些人并不花费银两,可是修路需要的材料等花费,将会是一个天文数字。”

“臣大概算了一笔账,大齐驰道修建完毕,至少需要两千多万两白银,这还是最低估算。”

“而工部正在进行的各项研发制造,几乎每天倒要耗费数万两银子。”

“因此臣恳请陛下,将大齐驰道的事情暂缓一番。”

杜如晦知道,现在国库中倒是有这么多的银两,可问题是不论大齐书院,还是医术学院,都在每时每刻的消耗着国库的银子。

而且随着大齐军队的强盛,虽然使得大齐的国力越发强大,也成了一个吃钱的机器。

再加上即将和吐蕃之间开启的战争,这么一算下来的话,杜如晦发现国库中的银子似乎有些不太够了。

但杜如晦并不觉得修建大齐驰道是一件坏事,反而无比支持。

仅仅是因为当下的实际情况,使他不得不提出这样的谏言。

诸葛亮此时也出列道:“陛下之国策,的确是有利于国家,只是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正如杜大人所言,还需徐徐图之。”

其他几位大臣纷纷发言,先是对陈盛提出的大齐驰道表示赞同,其次也是希望缓一缓,以免步子迈得太大,伤到了国之根本。

陈盛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这些大臣们说的都是真心话,也的确是在为大齐王朝考虑。

不过这一次,银子的问题却是不用考虑的。

通过系统商场将那些普通名宝交易掉之后,陈盛现在手中的银子足足有两亿多两。

就算整个大齐国库的银子,也没有这么多。

“各位想的很周到,朕甚是欣慰。”

“既然如此,那么朕决定,大齐驰道的修建并不从国库中拿取一分一毫,由朕出钱来完成大齐驰道的修建。”

此话一出,所有人的表情都是微微一愣。

尤其是杜如晦,他刚才可是明确表示过,大齐驰道就算按照最低配置去修建,也要耗费两千万两以上的银子啊!

陛下身为皇室族长,自然是有自己的金库的,毕竟宫中的吃喝用度可都是陛下在出钱。

可就算陛下的金库中有钱,总不可能有两千多万两吧。

如此的话,未免太过于夸张了!

陈盛随即对一旁的大太监徐才道:“徐才,将皇室金库的账目给杜大人拿来一观。”

很快,徐才取来皇室金库的账目,递到了杜如晦的手中。

杜如晦略微看了一眼,表情越来越精彩。

两亿多两银子!

这皇室金库中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多的银子,就算国库,也没有这么多啊!

杜如晦不敢置信的开口问道:“陛下,这账目中的数字,当真没有错?”

陈盛微微点头道:“这下杜大人知道朕为何做出这么大的动作却丝毫不担心银两的问题了吗,因为对朕而言,银子根本不算什么。”

这可不是陈盛在这里装逼说大话,现在别说他正是大齐王朝的皇帝,就算他不是,就冲着他拥有两亿多两白银,就可称得上富可敌国的评价!

杜如晦逐渐接受现实,郑重道:“陛下,若是真有这么多的银子,别说是修大齐驰道,就算再做更多的事情也是可以的!”

更多的事情,陈盛的确是有这么一个想法。

只是也因为和吐蕃之间的战争快要开始了,导致好多事情无法实施。

等到此事过去之后,很多事情就要全面开启了。

陈盛又问道:“既如此,那么大齐驰道的修建,是否可以迅速开始?”

一众大臣纷纷表示,只要银子到位,一切都好说。

这时陈盛又道:“说到钱的问题,朕觉得当今天下的货币,似乎有些不够便捷。”

如今的大齐王朝,市面上最为流通的其实是铜板,作为最底层使用的货币,一个铜板又叫一文钱。

一千个铜板被穿在一根绳子上,就叫做一吊钱。

而一两雪花白银可以换一千个铜板,再往上还有黄金,只是黄金毕竟比较稀有,流通性不是很大。

如今的老百姓出门,往往身上带着的都是铜板。

只是这铜板毕竟是金属制品,稍微多一些就分量不轻,因此官府运送钱财自然最好选择银子。

如此一来既方便还轻松!

可即便是银子,一旦数量多了,比如几十万两就要装好几个马车,路上的运输等花费就不小,还要小心盗贼、抢劫等问题。

可由于这一切都受到时代的局限性,很多事情根本无法合理解决。

而陈盛却是想到了一个方法,或许可以逐渐改变现状。

因为在华夏历史上,就有这可以参考的模板。

而且事实证明,铜钱和银子自然而然的会朝着纸币进化,这是全世界各个国家逐渐现代化的趋势。

那就是纸币的出现!

陈盛对文武百官道:“朕要创造出一种东西,它既能拥有铜钱和银子一样的货币价值,但是重量却只有一张纸那么重的东西。”

“朕打算将其命名为纸币!”


  https://vvadz.cc/book/27127559/6785212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