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帝国模拟:暴君统治杀穿万世 > 第96章 改革科举,设立商科

第96章 改革科举,设立商科


朝堂之上,群臣一片肃然,

群臣万万没想到,陈盛竟然会想到改革科举制度。

就在此时,陈盛继续道:

“除了不问出身之外,朕还打算在文科与武科之间,增设商科!”

“今后的科举,文科由贾诩负责、武科由吕布负责,至于商科……暂由户部侍郎张骞负责。”

此言一出,文德殿上的群臣,皆是忍不住瞪大了双眼!

商科?

陛下竟然打算招揽商贾入朝为官?群臣瞬间就陷入了沸腾!

要知道,大齐自立国以来,便奉行重农抑商的策略。

在他们眼中,商贾地位卑贱,低人一等。

如今陛下却要让这些低贱之人入朝为官?

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可碍于陈盛今日展现出的雷霆手段,一众大臣们,心中虽有万般不满,却无一人胆敢出言反对。

他们只能在心中暗自腹诽,却敢怒而不敢言。

陈盛将群臣神色尽收眼底,嘴角微微上扬。

他自然知道,这些大臣心中所想。

不过,他并不在意。

设立商科,乃是他深思熟虑后的结果。

“诸位爱卿似乎对增设商科一事,颇有微词啊。”

陈盛语气平静,目光扫过群臣。

群臣闻言,皆是低头不语,不敢与陈盛对视。

“朕知道,你们心中瞧不上商贾。”

“可你们有没有想过,商贾流通货物,互通有无,于国有益,于民有利。”

“为何不能入朝为官?”

陈盛反问一句,群臣依旧沉默。

“朕意已决,诸位爱卿不必纠结此事。”

“此外,朕还打算将科举改为每月一次。”

此言一出,群臣再次哗然!

每月一次?

这岂不是太过儿戏?

就连一向稳重的王成,此刻也忍不住站出来。

“陛下,万万不可啊!”

他躬身行礼,苦口婆心劝说道:

“科举乃是国之大事,岂能如此频繁?”

“况且,学子们从各地赶赴京城,舟车劳顿,耗时良久。”

“每月一次,他们如何来得及?”

“王爱卿所言,朕自然知晓。”

陈盛笑了笑,继续道:

“朕并非要让所有学子每月都来参加科举。”

“朕只是想给天下学子一个机会,一个随时可以参与科举的机会。”

“他们准备好了,随时可以来,不必苦等数年。”

“而且爱卿的担忧,朕心中明白。朕打算让同一学子,每年只可参加两次科举。”

“这样一来,既不会耽误学子们的时间,也能让他们不再有遗憾。”

群臣听完,皆是面面相觑。

他们还是第一次听说,科举可以这样搞。

不过仔细想想,似乎也有几分道理。

屏风之后,太后芈月美眸中异彩连连。

她也是第一次听到,陈盛关于改革科举的想法。

以她政治眼光,自然能看出此举背后深远布局。

以往大齐科举,弊端重重。

尤其是门第之见,导致朝堂之上,充斥着世家子弟。

这些世家彼此勾连,沆瀣一气。

他们中饱私囊,吃里扒外,甚至影响大齐安全与稳定。

更重要是,这严重削弱皇权和****。

如今陈盛改革科举,不问出身,唯才是举。

这无疑会为朝堂注入大量新鲜血液。

而且,这些通过科举入仕新人,大多出身寒门。

他们对陈盛,自然是感恩戴德。

无形之中,陈盛便在寒门子弟中,树立起良好名声。

获得天下寒门拥护。

同时,此举还能打破世家对朝堂控制。

可谓一箭双雕!

芈月心中暗自赞叹。

盛儿此举,真可谓是高瞻远瞩,深谋远虑!

他如此年轻,便有如此的手腕与眼光,甚至连哀家都被蒙在了谷里。心甘情愿与林春秋争斗。

殊不知此番行径,何其可笑!

罢了罢了,

这天下,终究还是盛儿的天下,哀家也算是无愧他皇室一脉了。

芈月心中有些惆怅,内心的野心逐渐崩碎,直至烟消云散。

只是她不知道,

陈盛大开科举,其实另有一番目的。莫要忘了在他的手中,还有唯一的一个玄金色国运——【群贤毕至】

其升阶效果,正是每进行十次科举,便保底刷新出来一位称号级名人。

若非是因为这个打算,已经过于荒唐,陈盛巴不得每天都开科举!

当然,他也就只是想想罢了。

毕竟他如今初掌朝堂,还不能太过放肆!

但一月一次的科举,基本上代表着,保底每十个月,就能出现一位称号级名人。

如此一来,陈盛收拢名将名臣的数量,将会大大增长!

而且【群贤毕至】本就就有30℅概率的加成。自己只要不是特别非酋,一年招募数位称号级名人,应该不算是什么难事。

且麾下称号级名人越多,陈盛便能解锁更多的成就。

而解锁了成就,又能获得相应的成就点,来解锁更多厉害的国运。

总而言之,大开科举的意义极为重大!

一个月开一次,已经是陈盛无数次说服过自己之后的决定了,根本算不上疯狂。

而且大开科举的好处,陈盛心中也清楚。

哪怕招募的不是称号级名人,但是只要为其中的受益者,便会对自己保持忠心,且替自己扬名天下。

试问哪位寒门学子,不期望遇上自己这种明君?

只要此事能顺利开展下去,自己完全能让天下归心,同时将朝堂上的蛀虫,彻底一扫而空!

陈盛长长舒了口气,回过神来之后,目光又落在了墨翟的身上。

“墨爱卿,朕稍后会交给你一些建筑图纸。”

“那些后金俘虏,不日便可抵达京城,你们工部也是时候开工建设了!未央宫、观天司、国子监,这三座建筑必须尽快开工。”

“张爱卿,你身为户部尚书,一定要配合好工部墨爱卿的工作。”

“微臣谨遵圣命!”

张骞自然不会拒绝陈盛,立刻躬身应下。

虽然他也搞不懂,为何陛下对于建造建筑如此狂热。

但以陛下的心思和手腕,此事必然关乎重大,因此陛下才会下达如此命令。

而且这位同自己一起新上任的工部尚书,虽然此前并不相识,但张骞也看得出,此人绝非平庸无能之辈!

陛下他……究竟有何打算?


  https://vvadz.cc/book/27127559/6785228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