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朱元璋:给咱查,是谁造大孙的谣
新笔趣阁小说推荐阅读:
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
我不是戏神
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无限)
赵刚秦兰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林七夜
三嫁咸鱼
伪装学渣
铁血残明
玄鉴仙族
江医生他怀了死对头的崽
老朱心中闪过一张又一张的脸。
现在,大明已经有十一位王爷,被册封为藩王。
十一个藩王中,第一个被排除在外的,就是与朱雄英关系最好的朱柏。
朱柏乃是朱雄英的铁杆,自然不会乱传消息。
至于其他人……
朱元璋的脑海里,瞬间浮现出朱棣那张脸。
“老四,总不能是你吧?”
朱元璋长叹一声。
他最疼的就是这个儿子。
说起来,在朱元璋的感官中,朱标和自己长得一点都不像。
不管是性格还是其他的方面,都不像是自己。
但是朱标却非常出色,而且还是长子,所以朱元璋才会立了朱标为太子。
不过,朱元璋对朱棣的感情,一点都不比对朱标的感情差。
老朱一直认为,朱棣跟自己很像,不管是性格还是相貌。
这么像自己的儿子,不疼才怪呢!
一时间,老朱进退两难。
一方是老四。
一个是他最疼爱的大孙子。
如果真的是朱棣传出去的,朱元璋绝对会大失所望!
“这可如何是好?”
朱元璋长叹一声,抬头望天。
一种深深的无力感,涌上他的心头。
老四四处散布谣言,想要给长孙抹黑,长孙狠狠反击。
这藩王,想不削也不行了。
两人之间,必然已经有了矛盾。
不过老朱年纪虽大,魄力还是有的。
当下,他心中一横,对着李公公道:
“李公公,你去查一查,是谁派人造谣的,绝对不能让人污蔑咱的孙子,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把幕后主使找出来!”
李公公能感觉到朱元璋的愤怒。
他颤抖着回答:
“是!”
要知道,李公公可是跟了朱元璋十多年的老人。
刚刚两人的对话,他都听在耳中,知道这个时候,还是少说为妙。
皇子跟皇孙的争斗,两边随便一个人,都能轻易的捏死李公公。
还是保持沉默比较好。
李公公一走,朱元璋就想找到朱雄英,问他到底是怎么回事。
不过一想到马皇后在,他也不好多问。
若是让马皇后担心,那救不好了。
而且,朱雄英也把该说的都说了。
剩下的,问了也是白问。
没办法,朱元璋只好悻悻地回到奉天殿,继续批阅奏章。
与此同时,朱雄英带着马皇后,在御花园里漫步。
皇室果然是财大气粗。
朱雄英已经有一年没有来过御花园了,可是现在他却发现,御花园里的景色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不过,还有一亩左右的土地,是用来给马皇后种地的。
“自从你从宫里出去之后,你爷爷就一直在想,要将这御花园还原成原来的样子。”
马皇后微微一笑,道:“我想着,雄英,这御花园是你种过的,最少也要留一亩地,种玉米、土豆、红薯。”
朱雄英的心,一下子就被触动了。
说实话,朱元璋对这个长孙还是很疼爱的,甚至有种望子成龙的意味。
老朱疼爱自己,是因为自己将来会成为一代明君,带着大明往前走。
至于朱标对自己的态度,估计也就那样吧。
如果说之前,是因为朱标对常妃还有几分愧疚的话,那么这一年多来,两人的意见并不一致,恐怕朱标也不会再疼爱自己这个大儿子了。
至于太子妃吕氏,更不用说了,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巴不得自己一死,朱允炆就能坐上皇位了。
朱雄英是长子,不过,太子妃常妃已经去世了。
朱允炆是次子,可如今的吕妃却是太子妃!
只要朱雄英一死,未来的大明就是朱允炆的了。
至于真的爱朱雄英,而不是被其他的利益所左右的人,恐怕马皇后是唯一的一个吧。
“奶奶,您这几日不是说身子不好吗?孙儿想知道,你平日里的菜里是不是油烟很多?”
朱雄英的声音响起。
“诶,都是以前的习惯。”
马皇后笑了笑,并不在意:“以前日子过得很苦,我要下地干活,没油盐怎么行?”
朱雄英点头,对马皇后的病,也有了几分了解。
很有可能是心血管疾病,比如高血压,高血脂。
日子变好了,但活动越来越少,这不容易得高血压吗?
“奶奶,您别着急,照我说的做,一定会好的。”
朱雄英笑了笑,说道:“以后每天的盐份要减少一半,尽量多吃蔬菜,少吃肉类。”
“特别是烧鹅这种油腻的食物,更是如此。”
“另外,你每天要来御花园里走走,肯定能治好你的病!”
“好吧好吧,你说什么,奶奶就做什么。”
马皇后牵着朱雄英的手,在御花园里转了一个小时。
朱雄英在坤宁宫用过晚膳,一直呆到了下午才离开坤宁宫。
马上就要开发东南亚了,他在廉州府建造的橡胶工厂也快完工了,准备用来制作橡胶制品。
橡胶的用途很广。
第一件,就是轮胎,主要是给自行车用。
朱雄英以前没做自行车,主要原因就是没有橡胶。
木制的轮胎是不耐久的,而铁制的轮胎价格贵不说还不好用,所以毫无意义。
在公路上,最好用的就是橡胶轮胎。
除了这些之外,橡胶的用途也非常广泛。
比如橡胶手套,雨衣等等。
再比如工业生产中的传送带。
这一切,都需要橡胶。
可以说,如果大明能建起一座橡胶厂,那将会是一个巨大的飞跃。
反正跟橡胶有关的东西,全世界也就大明有。
如果全世界都想买,那也得花大价钱才行。
另外,朱雄英还打算设立关税、增值税。
大明的国库,将会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啊!
收割整个世界,并非没有可能。
至于为什么选择廉州,道理很简单。
两广琼州一带,仅有廉州一条铁路线。
再加上这里有个码头,可以将东南亚的橡胶运到这里来。
然后再将成品运回应天城。
不管怎么说,反正有铁路在。
现在所有的铁路都是由朝廷运营,还没有开放给民间,有的是运力。
https://vvadz.cc/book/27172184/6785210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