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刘备的日常 > 1.72 误打误撞

1.72 误打误撞


盯着手中硕大一个钱囊,兵丁尤未能缓过神来。
        “大大大大哥。”秋风一吹,裆下冰凉的兵丁,这便颤抖着牙关开口:“走走走走了。”
        “过来扶我一把。”兵丁浑身一软,瘫软在地。
        “我们也跑吧”说话之人亦心有余悸。
        “不,接着,收钱。”大哥终于回过神来:“可不能,便宜了这些流民。”
        “哦”众家兵这便互相搀扶着起身,各自收拾心情,继续收钱不提。
        回头看了眼残破的樊舆亭,当中一蓑衣大汉这便愤声说道:“大哥为何要给钱,杀了便是。”
        “十文钱而已。难不成为了十文钱杀人”渠帅嗤鼻一笑:“我等泰山豪杰,岂能如此作践自己。”
        “大哥言之有理。为十文钱污了我等手中钢刀,这买卖不做也罢。”便有人答道。
        翻过一个缓坡,如玉带般蜿蜒流淌的易水,即入眼帘。易水河岸,简易的港口泊着一排明轮舫舟。上下两层可乘百人。一趟能运千人。
        “蓟国也太小气。听闻前几日在渤海口灭掉管承三千海贼时,皆是能装千人的大船。此处流民多过蚍蚁,何不换大船。”
        “船小好调头。”渠帅一声低笑:“且上船。”
        “喏”
        四处看过,一群壮汉这便混入蹒跚而行的人流,随流民向港口挪去。
        “前人止步。”渠帅正欲登船,背后忽有人开口。混入人群中的蓑衣大汉浑身骤紧。正欲拔刀厮杀,却又听那人说道:“队中长人,且出列。”
        流民前后张望,纷纷将目光投向身披蓑衣,将脸孔遮掩在斗笠下的昂然大汉。没办法,与这些骨瘦如柴,面黄肌瘦,有气无力,摇摇欲坠的流民相比,孔武有力的蓑衣大汉,怎么也不像流民。
        叹了口气,渠帅缓缓直起身,更显魁梧高耸。
        气势逼人。
        周围流民纷纷避让不及。闪出一片空地。
        “壮士且随我来。”先前记录登船人数的那个青年文士,这便走上前来。
        “去往何处”渠帅假装不知。他也真不知。
        “去往黄金台,四方馆。”青年文士打量着渠帅孔武的身躯,面露惊喜:“壮士非比常人,岂能混入流民营地。可往四方馆,若通过诸位馆丞考试,便可因才是举。为蓟国所用。”
        “敢问足下,何为考试。”
        “萧何举韩信,设坛即拜,不复考试。”文士出口成章:“乃是考而察举也。”
        “可是孝廉、茂才异等、贤良方正这些”一听察举,渠帅这便理解了。
        “非也,非也。乃是优良及第、善步水骑,以一敌百、一骑当千亦或是万人敌,诸如此类。”青年文士不由分说,忽然近身,拉着渠帅便走。
        藏身在队伍中的众蓑衣大汉,蓦地替他捏一把汗。
        上一个也想拉大哥手的小白脸,被一刀劈成两片了哇。
        “足下且慢。还有众兄弟在队伍之中”渠帅不敢太过用力,生怕将这文弱书生扯倒在地。
        “在何处”文士果然止步。
        回头一看。但凡身披蓑衣,高人一截的壮汉皆历历在目:“可是蓑衣长人”
        “正是。”渠帅这便答道。
        “这有何难,且一同叫上。”
        “如此,也罢。”渠帅右手被捉,便换成左手,轻轻一挥。蓑衣大汉心领神会,这便走出流民队列,汇聚到渠帅身边。
        “正值多事之秋,诸位皆可一展所长。生当其时,岂非大快人心”文士伸长手臂,用力招手。易水北岸便有一画舫横渡而来。
        送众人登船,文士忽又想到一事:“壮士留名。我且作书为你等举荐。”
        “琅琊颜浪。”渠帅脱口而出。
        “琅琊颜”正悉心记录的文士忽然皱眉:“此名何人所取”
        “乃是”渠帅不禁词穷,转而问道:“名不过一号耳,有何所谓”
        “大丈夫当配三尺剑,纵横沙场,青史留名。岂能叫此俗名孟浪,犹率略也。,浪字轻浮不雅,何不”青年文士随手将左边水字划去,“何不叫颜良。”
        “可取自疏不间亲,卑不谋尊的留侯张良”身后忽有人发问。
        “非也非也。”青年文士头也不回的答道:“乃功成身退,了无牵挂的留侯张良。”说完,这便用隶书工工整整的在涂黑的竹片旁边书下颜良二字。
        “战事未起,胜负难分。便想着功成身退,足下是否太过忘形”那人又道。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足下何不乐观时变。”吹干墨迹,青年文士这便将竹简小心卷起,用丝带捆扎,又装入锦囊,双手奉与渠帅:“且将荐书交给四方馆长,一切自有分晓。”
        “多谢。”不知为何,渠帅目中竟有一丝敬重之光。待画舫离岸,渠帅这才想起还不知文士姓名。这便抱拳相问:“足下何许人也”
        “蓟国太学坛,胡辅。”
        “后会有期。”渠帅默记在心。
        胡辅亦矗立长堤,长揖相送。
        再起身,船已远去。
        忽听背后一声叹息,胡辅这才回身,与先前之人相见。
        见他相貌俊逸却英气十足,这便以礼相问:“足下是何人”
        “赵娥。”
        “意欲何为”
        “自当前往蓟国。”
        “听足下口音,乃西凉人氏,为何千里来投鄙国”胡辅再问。
        “乃因”赵娥这便反问:“前有颜浪二话不说,被足下推船过河。为何换成我,却问之甚多”
        “身长九尺者,何须多问”胡辅一愣。
        “”赵娥吁了口气:“借过。”
        胡辅这便醒悟,长揖赔罪:“并非故意叼难足下。乃因我不懂兵事,故将颜良推往四方馆,交由通晓兵事之人评定。而见足下一身儒服,必是同道中人。胡辅不才,却也有幸在学坛见识过许多高士俊杰,这便多问了几句。国难当头正值用人之际。若足下良才,胡辅自当举荐给王上。”
        “原来如此。”赵娥肃容回礼:“长安时,我与蓟王有一面之缘。蒙王上不弃,诏我来蓟国为官。这便轻身至此。”
        “家人何在”
        “暂居洛阳辅汉大将军府中。”
        “原来如此。”胡辅欣然笑问:“可有王上书文”
        “书信在此。”赵娥取信示之。
        “果然是王上手书。”胡辅乃崔寔门下高徒。如何能不知刘备笔迹。“既如此,足下可乘车轮舟直入南港,自有人接应。”
        “多谢。”见胡辅小小年纪,便进退有度,颇有风范,赵娥对此行更加期待。
        登上一艘明轮快船,赵娥自前往南港不提。


  https://vvadz.cc/book/2777/202268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