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不速之客
新笔趣阁小说推荐阅读:
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
江医生他怀了死对头的崽
我不是戏神
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无限)
野狗骨头
赵刚秦兰
三嫁咸鱼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林七夜
铁血残明
伪装学渣
第135章 不速之客
“唔~”
窗外夕阳落日,层层印照在天都峰上,绝美一片。
久未曾见这般景致,倒还有些说不出的怀念。
从睡梦中醒来,伸了个懒腰。
李真便坐在窗前,迟迟没有挪动。
他都快要忘记都有多久,不曾睡得这么安稳。
或许,也只有在这垂象楼里。
在他最熟悉的地方,方才能有这样的体验。
视线落下,在空旷的庭院里扫了一圈。
刚睡醒的好心情便消散了些许。
心里想着要是外面能够再清净些的话,那可就再好不过了。
只可惜,有些事情是避不过去的。
遂起身向外走去。
正遇到不知在哪里快活完,懒洋洋往回走的三花。
多年未见,这小东西似乎也对他毫不陌生。
在他脚边蹭了蹭,像是打过招呼。
便十分的娴熟的跳上了他的床,趴在那里看着窗外落日。
李真无言。
看来在他不在的时日里,这个小东西已经将这里当成它的领地。
摇头轻笑了下,没有在意。
慢悠悠迈着步子逐阶下楼,随意的推开了垂象楼的大门。
在寒冬腊月的风雪里.
大周的皇帝,天下的主人。
就站在那里,静静的等待着。
在门开启的一刹那,从那开始细微直到豁然开朗的门缝里。
两道不尽相同的目光便直接对上。
一道平静淡然,一道威严厚重。
不同于对面隐隐中带着些上位者的审视。
李真只是平静的看着赵平。
天授十七年。
那是李真第一次见他。
六七岁的摸样,瘦瘦小小、畏畏缩缩。
转眼间,历经天授、神功再至而今的景明。
将近三十载时光过去。
再见时,他已经褪去了一切不成熟。
变成了一个帝王应有的模样。
只可惜,却已然不再是当年那个和自己拉钩,央求着要学武功的少年了。
在漫漫时光洪流下,一切都终将改变。
“见过陛下。”
李真轻声一语:
“是贫道的过错,让陛下久等了。”
他捏起许久未用的手决,向赵平行礼。
深沉的目光注视下,赵平终究还是在最后一刻错开。
“道长是朕幼时的师长。”
“这天下间,又哪里有师长向弟子行礼的呢。”
赵平不受,并且如此言说:
“况且,弟子等候师长亦是应该之事,道长无需自责。”
李真一时未言。
思绪流转中,却也明白了他话语当中的意思。
幼时的师长!
是啊,却也仅仅只是幼时。
却是赵平这个皇帝在提醒他,要想明白自己的身份。
不要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
免得到时候,连这一点仅剩的情分都消磨掉。
而试问又有什么事情值得他这位皇帝陛下,如此急切的上门提醒呢?
无外乎,三司撤裁之事罢了。
想明白了这一点,李真变得越发平静。
沉默中,他错开身子:
“陛下,请。”
屋中什么都没有,只有一层层书架以及堆满书本的桌椅。
赵平也不在意,跟着李真走了进去,随意的坐下。
余公公下意识的也想跟进去。
却被自然那双平静到有些淡漠的眼神看了一眼,拦在了门外。
“娘的,这楼里的人都是一个调性!”
“真是古怪的很!”
想到方才同样都未曾看他有一眼的李真。
余公公没强行闯入,只是低下头心里有些俱意的嘀咕。
吱呀~
<div class="contentadv"> 大门合拢。
李真一直都很好奇一件事。
那就是国运这个玄之又玄的东西。
它究竟是否像香火一样,都是天地间灵机的一种。
之前无缘验证,但现在似乎机会来了。
他默默开启心眼,观察赵平。
视线里,一层明黄色的光辉笼罩在赵平的身上。
正大光明,煊赫一方。
仿若可以驱散一切妖邪、污秽。
而他身上气机最浓郁的地方,竟然是悬挂在其腰间的那枚玉璧。
惊鸿一瞥,将一个类似“守”字模样的字迹记载心中。
李真心满意足的收回目光。
随口应和着赵平的话语。
其实,他急匆匆来见李真也没什么太多的事情。
就是自以为是的敲打一下。
以及,问了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
比如说:
塞外风光如何,那里的胡人可还安稳?
西北三州如何,当真有那么乱?
还有所见百姓们过的怎么样,有没有更好啊?
虽然字字未提到圣武皇帝。
但李真能感觉的出来,赵平每一个问题都在暗示。
暗示他这个皇帝做的,比圣武皇帝如何。
李真也没什么好隐瞒的,实话实说。
赵平神色有些不愉,显然是不怎么相信的。
不过李真还是给他留了些面子。
没有说大周能有眼下的样子,多亏了周围优秀的匹配机制。
不然但凡草原换个可汗来,大周北边、东边的百姓绝对要遭重。
度过这个让双方都有点难受的话题。
剩下的,便没什么了。
像是叙旧,但又没那么熟络。
带着些客气的疏离。
不久,便结束了这场有些无趣的对话。
而在赵平离开之后。
看着乱糟糟一团的桌子,李真指着自然叹了口气:
“你呀你,怎么将书桌搞的这般纷乱?”
“整理整理吧,这如何是个见人的样子。”
自然不说话,只是抿着嘴浅浅的笑。
李真摇了头,对她有些无奈。
旋而又上了楼。
他准备再睡个回笼觉。
出京游历多年的李大宗师,终于回京了!
也不知道是哪个无聊的人将这个消息爆料了出来。
惹得最近往来仙茗山的人一下子多了起来。
但也没有几个人敢靠近垂象楼。
毕竟,细细回数一下这里来往的人。
通通都是贵不可言。
他们这点身份啊,还不够格。
但来都来了,虽然进不去垂象楼。
那退而求其次。
就近去和这位大宗师在一个山头上的道观里面拜拜吧,多少也能沾点福气。
于是乎,观里面的道士们这些天乐开了花。
其实除过皇帝之外,也不是没有人见过李真。
就比如说,在他回来的第二天。
已经退隐二线的马千里,便赶来拜见。
两人叙了叙旧。
李真又听了些在他离开车师城后,平乱过程中发生的故事。
过后,马千里便恭敬告别。
只是在离去时,欲言又止。
似乎想和李真说些什么,但最终还是没有开口。
而也就是在李真返回京城的第六天,马千里来过的第五天后。
一个不请自来的人,敲响了垂象楼的大门。
对于这个不速之客,李真并不欢迎。
但他自称是京城儒家学宫的山长。
对,就是垂象楼外木牌上所写那八个大字里面
所有儒生们共同的.山长。
https://vvadz.cc/book/28074911/8524907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