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神通一道,悄悄观经百年成天仙 > 第135章 不速之客

第135章 不速之客


第135章  不速之客

        “唔~”

        窗外夕阳落日,层层印照在天都峰上,绝美一片。

        久未曾见这般景致,倒还有些说不出的怀念。

        从睡梦中醒来,伸了个懒腰。

        李真便坐在窗前,迟迟没有挪动。

        他都快要忘记都有多久,不曾睡得这么安稳。

        或许,也只有在这垂象楼里。

        在他最熟悉的地方,方才能有这样的体验。

        视线落下,在空旷的庭院里扫了一圈。

        刚睡醒的好心情便消散了些许。

        心里想着要是外面能够再清净些的话,那可就再好不过了。

        只可惜,有些事情是避不过去的。

        遂起身向外走去。

        正遇到不知在哪里快活完,懒洋洋往回走的三花。

        多年未见,这小东西似乎也对他毫不陌生。

        在他脚边蹭了蹭,像是打过招呼。

        便十分的娴熟的跳上了他的床,趴在那里看着窗外落日。

        李真无言。

        看来在他不在的时日里,这个小东西已经将这里当成它的领地。

        摇头轻笑了下,没有在意。

        慢悠悠迈着步子逐阶下楼,随意的推开了垂象楼的大门。

        在寒冬腊月的风雪里.

        大周的皇帝,天下的主人。

        就站在那里,静静的等待着。

        在门开启的一刹那,从那开始细微直到豁然开朗的门缝里。

        两道不尽相同的目光便直接对上。

        一道平静淡然,一道威严厚重。

        不同于对面隐隐中带着些上位者的审视。

        李真只是平静的看着赵平。

        天授十七年。

        那是李真第一次见他。

        六七岁的摸样,瘦瘦小小、畏畏缩缩。

        转眼间,历经天授、神功再至而今的景明。

        将近三十载时光过去。

        再见时,他已经褪去了一切不成熟。

        变成了一个帝王应有的模样。

        只可惜,却已然不再是当年那个和自己拉钩,央求着要学武功的少年了。

        在漫漫时光洪流下,一切都终将改变。

        “见过陛下。”

        李真轻声一语:

        “是贫道的过错,让陛下久等了。”

        他捏起许久未用的手决,向赵平行礼。

        深沉的目光注视下,赵平终究还是在最后一刻错开。

        “道长是朕幼时的师长。”

        “这天下间,又哪里有师长向弟子行礼的呢。”

        赵平不受,并且如此言说:

        “况且,弟子等候师长亦是应该之事,道长无需自责。”

        李真一时未言。

        思绪流转中,却也明白了他话语当中的意思。

        幼时的师长!

        是啊,却也仅仅只是幼时。

        却是赵平这个皇帝在提醒他,要想明白自己的身份。

        不要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

        免得到时候,连这一点仅剩的情分都消磨掉。

        而试问又有什么事情值得他这位皇帝陛下,如此急切的上门提醒呢?

        无外乎,三司撤裁之事罢了。

        想明白了这一点,李真变得越发平静。

        沉默中,他错开身子:

        “陛下,请。”

        屋中什么都没有,只有一层层书架以及堆满书本的桌椅。

        赵平也不在意,跟着李真走了进去,随意的坐下。

        余公公下意识的也想跟进去。

        却被自然那双平静到有些淡漠的眼神看了一眼,拦在了门外。

        “娘的,这楼里的人都是一个调性!”

        “真是古怪的很!”

        想到方才同样都未曾看他有一眼的李真。

        余公公没强行闯入,只是低下头心里有些俱意的嘀咕。

        吱呀~

        <div  class="contentadv">        大门合拢。

        李真一直都很好奇一件事。

        那就是国运这个玄之又玄的东西。

        它究竟是否像香火一样,都是天地间灵机的一种。

        之前无缘验证,但现在似乎机会来了。

        他默默开启心眼,观察赵平。

        视线里,一层明黄色的光辉笼罩在赵平的身上。

        正大光明,煊赫一方。

        仿若可以驱散一切妖邪、污秽。

        而他身上气机最浓郁的地方,竟然是悬挂在其腰间的那枚玉璧。

        惊鸿一瞥,将一个类似“守”字模样的字迹记载心中。

        李真心满意足的收回目光。

        随口应和着赵平的话语。

        其实,他急匆匆来见李真也没什么太多的事情。

        就是自以为是的敲打一下。

        以及,问了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

        比如说:

        塞外风光如何,那里的胡人可还安稳?

        西北三州如何,当真有那么乱?

        还有所见百姓们过的怎么样,有没有更好啊?

        虽然字字未提到圣武皇帝。

        但李真能感觉的出来,赵平每一个问题都在暗示。

        暗示他这个皇帝做的,比圣武皇帝如何。

        李真也没什么好隐瞒的,实话实说。

        赵平神色有些不愉,显然是不怎么相信的。

        不过李真还是给他留了些面子。

        没有说大周能有眼下的样子,多亏了周围优秀的匹配机制。

        不然但凡草原换个可汗来,大周北边、东边的百姓绝对要遭重。

        度过这个让双方都有点难受的话题。

        剩下的,便没什么了。

        像是叙旧,但又没那么熟络。

        带着些客气的疏离。

        不久,便结束了这场有些无趣的对话。

        而在赵平离开之后。

        看着乱糟糟一团的桌子,李真指着自然叹了口气:

        “你呀你,怎么将书桌搞的这般纷乱?”

        “整理整理吧,这如何是个见人的样子。”

        自然不说话,只是抿着嘴浅浅的笑。

        李真摇了头,对她有些无奈。

        旋而又上了楼。

        他准备再睡个回笼觉。

        出京游历多年的李大宗师,终于回京了!

        也不知道是哪个无聊的人将这个消息爆料了出来。

        惹得最近往来仙茗山的人一下子多了起来。

        但也没有几个人敢靠近垂象楼。

        毕竟,细细回数一下这里来往的人。

        通通都是贵不可言。

        他们这点身份啊,还不够格。

        但来都来了,虽然进不去垂象楼。

        那退而求其次。

        就近去和这位大宗师在一个山头上的道观里面拜拜吧,多少也能沾点福气。

        于是乎,观里面的道士们这些天乐开了花。

        其实除过皇帝之外,也不是没有人见过李真。

        就比如说,在他回来的第二天。

        已经退隐二线的马千里,便赶来拜见。

        两人叙了叙旧。

        李真又听了些在他离开车师城后,平乱过程中发生的故事。

        过后,马千里便恭敬告别。

        只是在离去时,欲言又止。

        似乎想和李真说些什么,但最终还是没有开口。

        而也就是在李真返回京城的第六天,马千里来过的第五天后。

        一个不请自来的人,敲响了垂象楼的大门。

        对于这个不速之客,李真并不欢迎。

        但他自称是京城儒家学宫的山长。

        对,就是垂象楼外木牌上所写那八个大字里面

        所有儒生们共同的.山长。


  https://vvadz.cc/book/28074911/8524907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