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万民失业
新笔趣阁小说推荐阅读:
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
我不是戏神
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无限)
江医生他怀了死对头的崽
赵刚秦兰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林七夜
三嫁咸鱼
铁血残明
伪装学渣
玄鉴仙族
而再说明神宗朱翊钧,明熹宗朱由校。
明神宗朱翊钧他先是一愣,然后惊讶,最后也不敢多说什么字。
因为他自己做了什么事情,他自己比谁都有数。
只是他没想到的是,这明亡距离自己还有一段时间。
怎么算也不会轮到自己头上啊?
可现在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他也不好说什么。
至于明熹宗朱由校,他连挣扎都没有挣扎。
索性认下这个罪。
没办法。
从自己继位开始,自己就每天琢磨怎么做木器。
那里有什么时间管理大明啊。
临死前,大明也确实内忧外患的。
故而,他知道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所以认下了这个亡国之君的称号。
......
再说视频。
在放出这一行标题后。
视频也开始缓缓升起。
直接把万历年间,明神宗朱翊钧所做的事情开始一一盘点了。
“万历年间,自张居正死后。”
“他便开始了专权时期。”
“然,无人管制之下,万历竟做出天下最荒唐之事,连续二十年不上朝。”
“极其怠政不说,以帝王之身,竟无比贪婪钱财。”
“为充实金库,竟上演了历史上最荒唐、最无耻的一幕——矿税。”
“万历二十四年,朱翊钧直接从宫内选出一批宦官为他聚敛钱财,这些人被称为“税监”。
“税监的权力弗远无界,他们直接对皇帝负责,设立独立的衙门,不但不受地方官制约、反而将地方官致于麾下,他们对地方官有生杀予夺的权力,甚至包括封疆大吏!”
“其矿税之法,丧心病狂,直接使得大明从平庸转至昏暗地步。”
“矿税收钱方法1:一块地方确实有银矿,为了完成皇帝的圣旨,马上在全县、全州征发徭役,什么也不说先把所有壮丁全部抓起来!”
“什么?“一条鞭法”规定可以用银子抵徭役?很好,拿钱来!”
“方法2:找到一家富户,经过实地考察勘探,税监及其随从一致认为这家人的宅子下面有丰富的银矿,为了完成皇帝的圣旨,马上要派人开采。”
“开采银矿自然要拆掉人家的房屋,什么?您不让拆?很好,拿钱来!”
“方法3:为做好矿税工作,一定要发动群众,富户家中的银子也算银矿!”
“税监来到一个州县,马上宣布但凡僮仆、佃农告发主人家中有现钱者,告密者赏抄查额的30%。”
“这道“告缗令”让帝国沸腾了,一旦得到举报,税监随即派出一批亡命之徒(请注意,不是差役和胥吏,这些人不会一点顾忌都没有)冲入家中直接抢,人即收监、财即充公!”
“此令一出,“中产之家,破者大半”,堂堂大明帝国的富裕之家再一次被洗劫。”
“方法4:“告缗令”是一种被动行为,税监能否及时掌握当地富人财产情况完全要看别人的良心,实在是很不靠谱。”
“可以变被动为主动,比如,找几个地痞流氓打听一下谁最有钱。”
“然后开始勘探银矿,没有找到银矿,这怎么可能?一定是当地富户盗挖了,胆敢偷盗皇帝的银矿?”
“马上按照富户名单抓人!放人?很简单,拿钱来!”
“这个方法简单易行,可以充分发挥税监的主动性,很快就被推而广之,税监所到之处富人”
““立破其家,中户以上,无一得免”,硕果仅存的小康之家也被扫荡殆尽。”
“方法5:抢完富户,还有一拨人更有钱——封建官僚,皇帝抢钱,当官的也不能放过!”
“对县令、知州一级的小干部不用客气,有人把县令投入监狱、有人当堂把县令殴打致死、”
“有人把县令当做斗牛士扔入斗牛场……对巡抚一级的地方干部,诬告、谋杀、绑架。”
“有人在背后告巡抚的黑状、有人在巡抚酒中三番两次下毒、还有人绑架巡抚的儿子……对尚书一级大干部也有特殊待遇——诏狱。”
“诏狱的主管单位是锦衣卫,无论官至几品、位有多高,进了诏狱,家人基本就可以准备后事了。万历朝,诏狱又多了一种新业务——“矿税狱”!”
“胆敢对抗矿税的高官一律关进诏狱,这里监房狭小、冬凉夏暖,有吃饭噎死、痢疾拉死、布袋压死等各种方法。”
“方法6:活人抢完了,死人也不能放过!在明神宗眼里,我大明帝国地大物博,土地中蕴含着无数宝藏,比如,古墓。”
“万历二十七年,兴国州矿监奏请盗挖唐李林甫墓,明神宗准奏。此后,湖广、陕.西境内古墓全都遭了殃,史称“尽发历代寝陵,搜摸金玉”。
.........
“万历之矿税,穷人、富人,小官、大官,活人、死人,一个都没放过,劫掠之惨烈可见一斑!”
“山东巡抚杨光训气得拍桌子大骂:所谓税监不过是一群虎狼,白天挽起袖子来硬抢,晚上就去杀人放火,真是罪恶滔天、神人共愤!”
“而万历皇帝并非不知矿税之害,为了给自己敛财,他宁可看着帝国一天天被自己的贪欲淹没。”
“万历三十年,大明帝国已经“万民失业,朝野嚣然”。
.........
“同样,万历年间,明神宗朱翊钧因多年不上朝,导致与百官有所嫌隙。”
“外加上他喜怒不常,为了对付臣子,使出浑身解数。”
“于是乎,整个万历年间,无数官员辞职的辞职,隐世的隐世。”
“最终导致,王朝之中,重要部门竟无官员。”
“从尚书至巡抚到县令,空缺几百余人。”
“而万历见此,不但不思悔改,反而还补缺官员。”
“最终,原本已经有些走下坡路的大明,最终埋下了亡国的种子。”
“以至于后世的帝王,无论在努力,也弥补不了万历带来的损害。”
..........
“而明熹宗更是荒唐无比,继位之后,不问政事,每日迷恋木匠之中。”
“身为帝王,却把权利交给明末大奸臣魏忠贤。”
“导致,民不聊生,各地政员腐败横行。”
“临死前,把千疮万孔的大明王朝交给了崇祯朱由检。”
“因此。”
“明始于朱元璋,亡于朱翊钧,朱由校,终于朱由检。”
..........
对于万历这位帝王,苏白只能说,他不至于是一个昏君。
因为二十年不上朝,他依旧能把国家事物处理的井井有条。
同时,在面临倭寇来袭的时候,在他的指导下,十五万倭寇大军被灭的干干净净。
只是问题来了。
于天下而言,你打赢了倭寇,民众们会欢呼。
但因为你的贪婪,让民众整日惶惶不安,稍微有点钱的人被逼的走投无路。
这番景象之下。
国强又如何?
国强,民穷,这对于王朝来说,是一个极大的缺陷。
稍有不慎,便万劫不复。
百姓都活不下去了,百分之百就会造反。
就如同朱元璋本人,他就是因为活不下去了才造反。
如果天下太平,世人安居乐业,幸福美满,试问谁又会造反呢?
所以,万历的行为,直白的说就是伤了国之根本。
国之根本都被破坏,那杀了再多的外敌都是多余的。
https://vvadz.cc/book/28141544/72814661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