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体察民情
新笔趣阁小说推荐阅读:
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
我不是戏神
江医生他怀了死对头的崽
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无限)
赵刚秦兰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林七夜
三嫁咸鱼
铁血残明
伪装学渣
玄鉴仙族
知县方儒仲觉得,如果只是因为南城今年闹旱灾,皇上大可不必御驾亲临。
只怕也是听到了风声,才借着由头来了南城。
为官这么些年,不敢说廉政清明对朝廷也是忠心耿耿。
如果被皇上误以为自己已经投靠了淮王,就真的是两头不讨好了!
所以方儒仲觉得,必须要第一时间表明立场,免得被皇上误会。
“来了!来了!”
差不多要进入巳时,徽宗帝才‘姗姗来迟’。
方儒仲说不上是激动还是惶恐,一边不停地大声重复着,一边匆忙的跑下城楼。
上百名的侍卫护着几辆马车,不是皇上驾到,哪一个敢摆这么大的官威。
方儒仲带着师爷等人急忙的出城迎接。
待一队人马行近,连忙的跪下迎驾。
“微臣南城知县方儒仲,恭迎圣驾,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徽宗帝连隔着车帘对青峰吩咐:“令方儒仲带路,前往县衙。”
青峰策马来到城门前,传达圣意。
方儒仲忙不迭的起身坐进马车里在前带路。
县衙。
徽宗帝同陆海棠分别坐在正位上。
彩月和小良子候在两人身后。
青峰带着十几名侍卫候在两旁,方儒仲带着师爷诚惶诚恐候在中央。
这样的架势,不知情的还会误以为是在审问犯人。
“旱灾治理的如何了?”
徽宗帝将茶盏放下,沉声问道。
方儒仲:“回皇上,今年入春以来南城只下过两场雨——
原本微臣派衙役挨家挨户的通知,发动百姓自行担自家的井水或者是河水灌溉田地,可是——”
说到这里,方儒仲语气犹豫。
徽宗帝:“可是什么?”
方儒仲硬着头皮继续禀报:“可是淮王令人贴出告示,说是会派王府的人帮着百姓担水灌溉田地。”
“告示一贴出来,哪一个还会自己挨累去担水,那么大的一片田地,可不是一两担的水就能够用的。”
“原本大家每天早出晚归还会忙个不停,后来干脆就等着王府里的人帮着担水了!”
提起这件事,方儒仲也是颇有微词的。
为官者,哪一个不想做出点业绩。
他这边刚发动百姓担水浇田,那边淮王就贴出告示,不是等于在拆他的台么!
而且因为对方是淮王,方儒仲也不敢说什么。
若是换了旁人这般拆台,早就抓起来押进大牢了!
“南城的百姓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王府里就那么些人,人手哪里够用。”
“后来淮王又发动百姓帮着担水,帮着担一担的水给两个铜钱,家家户户的青壮年每天都来往不停地担水,倒也不怕地里的庄稼旱死。”
“大家可都是去哪里担水?”
徽宗帝沉声问道。
方儒仲:“最初大家或是从自家井中担水,或者去附近的河流。”
“随着干旱越来越严重,大家也担心若是把井水用干了连喝的水都没有了,后来便都去河里担水。”
“天气干旱,迟迟不降雨,河水也都露出了河床,大家就只能四处的去寻河流,寻到哪里便去哪里担水。”
“毕竟一担水能赚到两个铜钱呢。”
说到最后方儒仲又补充了一句。
徽宗帝淡淡的看了徽宗帝一眼。
听着方儒仲似对淮王的做法有些不满,不知道小皇上有没有听出来。
徽宗帝:“稍后差人准备一下,带着朕前去看看,南城最大的河流可是在哪里。”
不管这方儒仲是急着和淮王撇清关系,还是真的没有投靠淮王,既然现在还是南城知县,就要为南城百姓着想。
“微臣现在就吩咐去背马。”方儒仲恭敬的应下。
最大的河流可是在城外,要骑马更快一些。
“皇上,”
陆海棠轻轻的唤了一声。
“也不急于这一时吧,依臣妾之见,皇上不如先去看看百姓们都去哪里担水。”
要是最近的河流水源充足,不是比将玉江的水引流过来更方便。
徽宗帝转眸看向陆海棠,陆海棠这么一说,就明白了其意思。
微微颔首:“也好。”
而后吩咐方儒仲:“差人带路,朕要看看附近哪里的河流水源充足。”
徽宗帝在县衙还没坐上一个时辰,就马不停蹄的去体察民情了。
对此方儒仲心中很是感慨。
说起来他并不赞同淮王的做法,明明可以发动百姓自行担水灌溉,偏偏要花银子雇佣,分明就是在抢他的业绩么。
若不是淮王从中掺和,自己带着南城百姓度过旱灾这一难关,不敢说会升官加爵,也定会得到皇上赏识的。
陆海棠换上了轻便的劲装。
见状,徽宗帝似有些不满。
因为随便的便装都是上好的绸缎缝制,和陆海棠站在一起倒有些显得格格不入。
大家放弃马车,改为骑马出行。
可苦了方儒仲了。
一介文官,平日里出行也是乘坐马车,只怕是骑马的机会都没有。
然而皇上同娘娘都骑马,自己也不能乘坐马车。
见到方儒仲上马都吃力,最后还是青峰带着他一起。
古代各种矿业开采较少,大自然收到的破坏也少,一路走来所经过的河流倒是不少,都是孩童都可以下水玩耍的小河流。
而且根据地势环境,所流向的方向一致。
走的远些,倒是看到了一条较大的河流。
陆海棠让小良子下河里求证了一下,最深处可以没过小良子的膝盖。
陆海棠环顾了一下四周,在心里估算河流距离田地的距离。
方儒仲道:“皇上,娘娘,再有差不多两里的距离,也就是翻过这一片的山林,那里的玉江、江水更为深些。微臣听说南疆不少的百姓都是指望着玉江的水灌溉农田。”
“走,咱们过去看看。”
南疆百姓能够用玉江的水灌溉农田,凭什么南城的百姓就不能。
而且玉江从南城流到南疆的,凭什么南城的百姓就要手旱灾,而便宜了南疆!
方儒仲再次被青峰拎上马,一路向着玉江的方向而去。
要说这玉江,看着还真有些气势磅礴。
如一条玉带一般,缠绕在山间。
江水清可见底,即便是在这大热的天,也是沁着冰凉。
https://vvadz.cc/book/28246091/6785190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