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易宋 > 第283章 斗而不破

第283章 斗而不破


第283章  斗而不破

        钦天监最先算出来的黄道吉日是宣和二年八月初六。

        太久了!

        刘国璋与林灵素暗地里勾兑了一下,钦天监很快算出来,宣和二年三月初六才是最好的黄道吉日。

        离现在还有三个多月,来得及。

        大婚自有礼部和燕国公府长史慕容野王去操持。

        刘国璋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整理当前朝政方面,借着操办大婚的借口,暗地里分批召集己方势力成员开会。

        “国公与公主大婚日期一定,朝中那些清流们,一下子全都疯了。”张择端开口道,“说什么祖宗之制,驸马都尉只可授虚阶,不可受差遣。”

        先拿他开刀。”

        刘国璋在一旁补充道:“朝中有些事,需要有人去做。横征暴敛,大兴土木这些破事我们不想沾,就让王黼去吧。

        听了刘国璋的话,宇文玄中想了想,折扇在手心里一拍,“郑居中有旧疾,这几年发作过两次,偏偏又信道轻医。

        张择端说道:“民间舆论,有用在于地方。对于朝堂,影响不大。那些清流,多是名士,自负得很,个个认为自己身肩大任,上禀天理,下顺民心。黔首百姓的意见,他们当做呱噪。

        报明达皇后的大恩大德,还有什么能比得过,让明达皇后的外孙坐上皇位!

        “国公,清流弹劾之事,不能久拖,得想法子尽快解决。”宇文玄中建议道。

        刘国璋把三人的神情看在眼里。

        “可行!”刘国璋一点都不带犹豫的。

        “王黼。”刘国璋马上答道。

        送走刘宝祥,刘国璋一个人在吾乡楼三楼徘徊。

        我行我素,不知悔改。”

        “那官家的意思定下来了吗?”

        但是真要扯起来,你有祖宗之法,我也有祖宗之法。我搬出来的祖宗,是你们搬出来的祖宗的祖宗。

        自己真正要拉拢的,只能是宇文玄中、张择端、张悫这样有大才有大志,在大节方面却相对灵活的人。

        直到了仁宗时期,文重武轻已成定局,士大夫完全掌握了朝政。在打压武勋势力的同时,顺带着把驸马、外戚一并收拾。

        “刚才刘若愚递出来密信,北去漠北宣读册封燕王的使者回来了,上午刚向官家复命。”

        宇文玄中和张择端看了一眼刘国璋,没有出声附和。

        “哦,如何?”

        太祖太宗,处在立国平天下时期,驸马大部分来自武勋世家,帮着老丈人领兵打仗,太正常不过了。

        大宋君臣,欺软怕硬,肯定是吓住了。

        这话也没错。

        林真人有位弟子,善炼丹。不如叫他炼制一枚仙丹,想法子哄郑居中吃了。”

        “祥老!”刘国璋连忙到二进门口迎接。

        “王黼?”长孙谟大吃一惊。

        只授虚阶,不派差遣。

        宇文玄中眼睛一亮,身子猛地前倾,“怎么洗?”

        刘国璋静静地听着。

        “嵇仲公(张叔夜),他现在是资政殿学士,礼部尚书,孚尹明达,名重天下,又与我们十分亲近,可推为少宰。”

        “定下来了。前些日子,西北报来,河西家兵马,屡屡袭扰兰州、应理州,激战数场,损失不小。现在又有漠北一事,官家思前想后,觉得离不开郎君。

        “对付这些人,还得靠奸臣。”刘国璋说道。

        说句不客气的话,自己宁可用历史上的奸臣,也比用张叔夜等人要强。

        “国公,现在王黼跟我们离心离德,郑居中与我们一直关系不佳,白时中就是个墙头草,哪边风大些,就往那边吹,根本派不上用场。”张择端说道。

        刘宝祥这样在内侍省待久,看多了争权夺利的人,最现实不过,最清楚一切以实力说话。

        长孙谟推荐道。

        张择端和宇文玄中不约而地点点头:“可!这两位能当此大任。”

        “郎君,老奴有要事分说。”

        六一.二二三.一三七.二零

        过了一个多月,郑居中在某一天下朝的路上突然病倒,没两天就病逝。

        现在看来,再英明不过。现在比嗓门大,谁也比不过我们。几份报纸期期在报道太祖太宗年间,那些驸马领兵打仗的故事。

        长孙谟更糊涂了,两位先生这是怎么了?

        宇文玄中看到他的神情,开口解释道:“王黼现在深得官家信任,又出入谨慎。我们要把他斗下去,费神费力,搞不好还恰得其反。”

        长孙谟嘴巴张了张,但还是没有问出口。

        沉思了一会,宇文玄中和张择端异口同声道:“善!”

        “这些人我知道,其中不少人,收了钱的。”宇文玄中玩弄着手里的折扇,摇头晃脑地说道,“什么祖宗之法,太祖太宗时,还有驸马领兵出征,镇守边疆。祖宗之法,能大得过这两位?”

        回来在大同府一带,真武部还让使者团观战他们与辽军的战事。”

        不得不说,郎君平夏,复河套,收朔应,为官家增光添彩,也让他的威势,更上一层楼。御笔的威严,远比此前。”

        “郑居中一去,也该推推我们的人。国公,我们推谁上去?”

        节帅都跟他翻脸了,怎么还要推他上位?

        在书房坐下,仆人端上茶水后马上离开,房间里只剩下两人。

        “使者见不到刘焕,那边只是派来一位叫刘静的官员来迎接,说刘焕率兵去东北,镇压完颜部势力残余。

        听到刘国璋的话,长孙谟惊呆了。

        这些武斗的故事,军民们特别爱看。看完后,对于那些清流们说得那些狗屁祖宗之法,就会嗤之以鼻。”

        在自己心里,核心人物是宇文玄中、张择端、慕容野王、长孙谟、张悫等人,但是最被信任的,除了真武一族,却是杨效节、张猛等红缨党出身的花郎,以及赤心会的文武之才。

        <div  class="contentadv">        张叔夜、宗泽,甚至李纲、张浚等人,都是只可合作和利用,绝对不是自己人。

        若愚又抓住机会,点了几句,官家下定决心,下了御笔,把闹得最凶的那几位清流谏官,贬斥远州。以祖宗之法,试图虚位郎君的事,到此结束。

        他身为太宰,天下瞩目,替我们吸引天下的非议,帮我们遮风挡雨。”

        帮明达皇后的儿子坐上皇位?那几位也得有那个实力。

        “郑居中是太宰,他一去,我们推谁上位?”张择端问道。

        很简单,他们是大宋忠臣,自己一旦走上篡位之路,他们可能会像历史上反抗金人一样,反抗自己。

        作为史书读者,当然是痛恨那些卖国背主,投敌求荣的奸臣。但是身为历史当事人,立场不同,思考问题的角度就截然不同了。

        “我们力推吴敏和蔡攸。吴敏可为少宰,蔡攸可为同签枢密院事。”

        坐在下首的长孙谟兴奋说道:“国公当初投下巨资,耗费无数人力物力创办几份新闻报刊,我等还不是很理解。

        “郑居中内有圣人为援,又是王文恭公(王珪)女婿,在文华士林中,颇有声望。这次清流发难,他是幕后黑手之一。正是有他的撑腰,这些清流才敢如此嚣张。

        一番明争暗斗,王黼如愿以偿地成为太宰,白时中、吴敏为少宰,邓洵武继续为枢密院事,谭稹、刘国璋为同知枢密院事,蔡攸为同签枢密院事。

        话语间说得很不客气。说与宋国结盟,求封王爵,完全是刘焕看在二郎的面子上。真武部能灭了金国,也能灭了辽国。

        “请书房说话。”

        这事一直延续到真宗时期,才慢慢有所改变。

        这一日晚上,刘宝祥趁着夜色悄悄来到宣化坊刘府。

        长孙谟点点头,明白其中的意思。

        宇文玄中和张择端点点头,不再多问什么。

        “我已经给西北和漠北去密信了,一个半月后应该会有结果了。”刘国璋答道。

        然后让使者一行人看到了数万骑兵,来回调遣纵驰的场面,把他们都吓住了。

        “那就洗洗牌!”刘国璋当机立断。

        刘国璋眼角跳了跳,刘宝祥还真是人老成精,不仅一眼看破了玄机,还话里有话。

        “使者异口同声说,真武部骑兵,驱契丹奚人,如虎狼驱牛羊,势不可挡。官家听完后,沉默不语了一个多时辰。”

        自己开疆扩土,建功立业,在挣回巨大权势和资源的同时,也在替赵佶的皇权增光添彩。但是自己知道底细,知道这只是把一个非常漂亮的肥皂泡吹得非常大。

        现在要找个机会,把这个肥皂泡戳破!


  https://vvadz.cc/book/28378657/8475300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