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重回1958,我有一个百货超市 > 第402章: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第402章: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李辰溪匆匆赶回自家小院,刚迈进门槛,就瞧见屋内一派热闹景象。
老爷子满脸堆笑,正热情地招呼着廖主任一行人。
堂屋的桌子上,摆满了平日里少见的好酒好菜,在这物资匮乏的年代,这些可都是稀罕物件,足以见得老爷子对厂里客人的重视。
眼尖的常主任最先捕捉到李辰溪的身影,瞬间从椅子上弹了起来,语气中满是焦急与欣喜:“哎呀,辰溪呐,可算把你盼回来了,可把我们给急坏喽!”常主任一边说着,一边快步迎上前,脸上的表情仿佛在诉说着事情的十万火急。
李辰溪跨进屋子,目光扫过众人,心里不禁犯起了嘀咕。
他瞧着这几位车间主任齐聚一堂,神色匆匆,心里暗自揣测,厂里莫不是出了什么天大的事儿,竟能让这些平日里忙得脚不沾地的领导们,巴巴地跑到村里来找自己。
带着满心疑惑,李辰溪开口问道:“常主任,瞧你们这风风火火的架势,厂里到底发生啥事儿了?”李辰溪深知,这些领导亲自登门,肯定不是小事,自己得先把情况摸清楚,才能判断这忙到底能不能帮得上。
常主任也没打算拐弯抹角,直截了当地说道:“辰溪啊,这事儿可棘手得很呐!年前厂里接到了一个超级重要的任务,上头要求咱们研发出一种特定规格的特种钢。
你想想,这都过去好长一段时间了,可咱们的研发工作呢,一直卡在那儿,毫无进展。
所以啊,我们几个一合计,就想着你点子多、脑子活,能不能拉厂里一把,帮我们尽快把这符合要求的特种钢给捣鼓出来。”常主任一边说着,一边紧紧盯着李辰溪,眼神中满是期待。
李辰溪一听,心里顿时明白了几分。
他微微皱起眉头,面露难色地解释道:“常主任,您这话可折煞我了。
不是我李辰溪不愿意帮忙,实在是术业有专攻呐。
您也知道,我之前主要捣鼓的都是些和机械、生活小物件相关的事儿,对钢材方面,我那真的是一知半解,纯属门外汉。
我是有心帮厂里排忧解难,可这能力有限,真要去搞钢材研发,怕是帮不上啥忙,还容易误了事。”李辰溪说得诚恳,他心里清楚,这研发特种钢可不是闹着玩的,要是自己不懂装懂,贸然插手,最后搞砸了,那可就麻烦大了。
廖主任见李辰溪面露犹豫之色,赶忙往前凑了凑,脸上堆满了笑容,打起了感情牌:“辰溪啊,你可不能这么说。
你在厂里的本事,我们可都是有目共睹的。
就说之前你搞出来的那些发明,哪一个不是让厂里上下都刮目相看。
这次研发特种钢,说不定你随便出个主意,就能让我们豁然开朗呢。
你就当是帮厂里一个大忙,去瞅一眼,要是实在觉得不行,我们也绝对不会勉强你,你看行不?”廖主任说得情真意切,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李辰溪,就盼着他能松口。
李辰溪听廖主任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再拒绝就显得自己太不近人情了。
他犹豫了片刻,咬了咬牙,说道:“那行吧!既然各位领导都这么说了,我就去试试,不过我可先把丑话说在前头,我对钢材真不太懂,要是帮不上忙,你们可别怨我。”
“太好了,辰溪,只要你肯去,这事儿就有转机!你就是咱们厂里的福星呐!”廖主任一听李辰溪答应了,脸上的愁容瞬间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抑制不住的喜悦,那笑容都快咧到耳根子了。
“那我们现在就回厂里?”廖主任迫不及待地问道,在他心里,恨不得立刻插上翅膀飞回厂里,让李辰溪马上投入到特种钢的研发工作中。
老爷子一直在旁边静静地听着众人的对话,这时,他满脸和蔼地插话道:“各位领导,要不就在这儿吃了午饭再走?你们大老远跑来,辛苦了,怎么也得吃顿饭再赶路啊。”老爷子的语气中满是热情与真诚,在他看来,客人远道而来,怎么也得招待周到。
廖主任他们此时哪有心思吃饭啊,特种钢的研发任务就像一座沉甸甸的大山,压在他们心头,让他们坐立不安。
那可是国家急需的特种钢,要是不能按时研发出来,厂里的声誉受损不说,他们这些负责的人,也没法向上头交代。
廖主任强挤出一丝笑容,说道:“老爷子,您的好意我们心领了,可厂里那事儿实在太急,我们得赶紧回去。
等忙完这阵儿,我们一定再来拜访您,好好尝尝您做的饭菜。”
“好,廖主任,你们稍等会儿,我去跟饲料加工坊的人交代几句。”李辰溪赶忙说道。
他心里惦记着饲料加工坊那边,自己这一走,要是不交代清楚,林国怀他们遇到问题找不到人,加工坊的生产说不定会出乱子。
“行,不急不急。”廖主任嘴上这么说,可他那不停地搓着手的动作,还有时不时看向门口的眼神,都暴露了他内心的焦急。
李辰溪转身,快步朝着饲料加工坊走去。
加工坊里,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林国怀正和几个工人围在一起,讨论着刚才李辰溪讲解的加工要点。
林国怀一抬头,瞧见李辰溪匆匆走进来,便疑惑地问道:“辰溪,事情这么快就处理完了?我还以为得好一会儿呢。”在他印象中,厂里领导来了,怎么也得寒暄一阵,没想到李辰溪这么快就回来了。
“还没处理完,厂里有点急事,我得回去一趟。
你们先继续按照刚才说的,好好讨论,有啥问题等我回来再一起解决。”李辰溪语速很快,简单地交代了几句,便又匆匆转身离开了。
留下林国怀等人面面相觑,不过既然李辰溪都这么安排了,他们也只能照做,继续围在一起,热烈地讨论起饲料加工的细节。
李辰溪回到家后,便跟着廖主任他们踏上了回钢铁厂的路。
一路上,自行车的铃铛声此起彼伏,廖主任骑着车,跟在李辰溪旁边,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开口问道:“辰溪,我一直好奇,你们村那个饲料加工坊是咋回事啊?之前从来没听说过那种饲料,我猜,不会又是你琢磨出来的新玩意儿吧?”
廖主任一边说着,一边斜眼瞟了瞟李辰溪,脸上带着一丝笑意。
李辰溪也没打算隐瞒,反正这事儿迟早会在周边传开,便大大方方地说道:“廖主任,您还真猜对了。
这饲料是我参照书上的配方,又结合咱们这儿的实际情况改良出来的,专门用来喂鸡。
您还别说,用了这饲料,鸡长得可快了,而且个个都肥壮得很。
上次我们村卖给厂里的那些肥鸡,靠的就是这饲料。”李辰溪说起自己改良的饲料,脸上不禁露出一丝自豪。
廖主任一听,果然和自己料想的一样。
想起上次厂里分的那些从李家庄收来的肥鸡,那肥硕的模样,在厂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大家都在议论,李家庄的鸡怎么养得这么好。
现在听李辰溪这么一说,心里的疑惑顿时解开了。
“辰溪,这饲料还有多余的不?”廖主任眼睛一亮,问道。
他心里想着,要是能弄点这神奇的饲料回去,把自家养的鸡也养得像李家庄的那样,逢年过节送人,那得多有面子,自己吃着也舒坦。
“不好意思,廖主任,现在这饲料的产量还不高,村里自己用都有点紧张,暂时还没打算对外售卖。”李辰溪如实说道,“不过红星公社那边很快也要建个饲料厂,到时候产量上去了,说不定就能满足更多人的需求了。
”李辰溪接着透露了这个消息,让廖主任心里多少有了点盼头。
一行人终于回到了钢铁厂。
刚一进厂门,廖主任就像上了发条的闹钟,立刻风风火火地把孔工等厂里的技术骨干召集到了会议室。
会议室里,众人围坐在一起,气氛紧张而压抑,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一丝疲惫和焦虑,毕竟特种钢的研发压力,已经让他们连续奋战了好多个日夜。
李辰溪找了个角落的位置坐下,静静地看着众人,准备先听听大家的汇报和讨论,再发表自己的看法。
廖主任清了清嗓子,神色严肃地开口问孔工:“孔工,这段时间你们的研发进展到底咋样了?上头催得越来越紧了,我们得给个准信儿。”廖主任一边说着,一边紧紧盯着孔工,眼神中满是期待与焦急。
孔工无奈地叹了口气,脸上的皱纹似乎更深了几分,他缓缓摇了摇头说:“廖主任,别提了,进展太不顺利了。
每次我们感觉都快成功了,所有的数据、工艺都调整得差不多了,可到了最后的关键环节,总是差那么一点火候,功亏一篑啊。
我们也反复检查了,可就是找不出问题出在哪儿。”孔工说着,脸上露出了深深的挫败感。
其他的高级工们也都纷纷点头,神色黯然。
他们这些平日里在厂里被尊称为技术大拿的七八级工,以往遇到的技术难题,哪有攻克不了的。
可这次研发新特种钢,却像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让他们屡屡碰壁,这还是他们职业生涯中头一回遭遇这么大的滑铁卢。
廖主任听了孔工的话,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他也没想到这次研发特种钢的难度会这么大,远超以往的任何项目。
他轻轻叹了口气,说道:“大家都别灰心,咱们再好好想想办法。
现在胡厂长已经给了最后的期限,要是不能按时完成任务,咱们厂里的信誉受损不说,大家的日子也都不好过。
所以,今天把大家召集过来,就是希望大家都开动脑筋,一起讨论讨论,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个突破口。”廖主任故意把话说得严重些,他知道,只有让大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才能激发大家的斗志,全力以赴投入到研发中。
果然,孔工他们听了廖主任的话,原本有些松散的神情瞬间变得凝重起来,每个人的眼神中都透露出一股坚定和决心。
随后,孔工他们便热烈地讨论起来,你一言我一语,还把之前研发过程中记录的数据、绘制的图表都一股脑地拿了出来,摆在桌子上,大家一起研究,试图从这些繁杂的资料中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
李辰溪看着孔工他们激烈讨论的样子,会议室里的气氛愈发紧张。
或许是因为压力太大,又或许是想通过抽烟来寻找灵感,孔工他们纷纷掏出烟,点上抽了起来。
不一会儿,整个会议室就被烟雾笼罩,刺鼻的烟味弥漫在每一个角落。
李辰溪暂时没有发表意见,他默默拿起孔工他们记录的数据资料,仔细地翻阅起来。
纸张上满是密密麻麻的数字和复杂的图表,每一个数据背后,都凝聚着孔工他们无数个日夜的心血。
李辰溪虽然对钢材研发的专业知识了解有限,但他知道,这些数据里一定隐藏着解决问题的关键。
孔工看到李辰溪看得认真,便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辰溪,看那些用处不大。
这些数据我们都研究了无数遍了,要是那么容易找出问题,我们早就解决了。”孔工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和疲惫。
李辰溪抬起头,笑着回应道:“孔工,您说得对,你们讨论的那些专业知识,我确实不太懂。
在你们这些专家面前,我现在发表意见,那不是班门弄斧嘛。
我先看看,说不定能从不一样的角度发现点什么。”
孔工他们听了李辰溪的话,觉得也有道理,便没再管他,继续专注于他们的讨论。
廖主任他们也加入了讨论的队伍,虽然在专业知识方面,他们比不上孔工这些技术骨干,但廖主任心里明白,有时候,一些看似不起眼的想法,说不定就能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正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多一个人多一份思路,说不定就能在这千头万绪中找到那根关键的线头。
不过廖主任他们很快发现,自己似乎高估了自己。
孔工他们讨论的专业内容太过于晦涩难懂,那些专业术语、复杂的理论,就像一团迷雾,让他们听得一头雾水,别说插嘴发表意见了,就连理解都有些困难,感觉自己就像在听天书一样。


  https://vvadz.cc/book/28381560/4001982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