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王村长的小算盘
新笔趣阁小说推荐阅读:
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
江医生他怀了死对头的崽
我不是戏神
野狗骨头
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无限)
赵刚秦兰
三嫁咸鱼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林七夜
铁血残明
伪装学渣
王村长和老支书、李辰溪聊得一个投入,竟完全把自己大老远跑来的初衷抛到了九霄云外。
老支书瞧着王村长那满脸兴奋、滔滔不绝的模样,不禁微微摇头,笑着提醒道:“王村长啊,你特意从上水村赶过来,肯定不只是为了跟我们唠唠嗑吧?是不是还有啥正事儿要办呀?”
王村长猛地一拍自己的脑门,脸上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懊恼地说道:“哎呀,你看我这记性,真该打!差点把正事儿给忘得死死的了。
我这次来,就是专程找辰溪的。”李辰溪原本正专注地听着他们交谈,听到这话,不禁微微皱眉,眼中满是疑惑,开口问道:“王村长,找我能有啥事呢?”王村长这才回过神,连忙说道:“辰溪啊,是这么回事。
我们村按照你之前教的法子养鸡,现在鸡都养得差不多了,想着麻烦你帮忙收购一下。”李辰溪一听,心中顿时松了口气,脸上浮现出轻松的笑容,说道:“王村长,这事儿简单,你就放一百个心吧。
现在通讯方便,我打个电话,安排人过来收就行,用不着你专门跑这一趟”如今电话已经普及到村里,以往需要跑断腿才能办成的事儿,现在只需动动手指,拨几个号码,就能轻松搞定。
李辰溪敏锐地察觉到,王村长似乎还有心事,脸上的神情有些纠结,欲言又止。
他便友善地笑了笑,说道:“王村长,咱俩都这么熟了,有啥事儿你就别藏着掖着了,痛痛快快说出来。
只要我能帮上忙,肯定不会含糊。”王村长咬了咬牙,像是下了很大决心,说道:“辰溪,实不相瞒,我们村还想采购一批鸡蛋和粮食。”他一边说着,一边不自觉地搓着双手,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无奈和担忧。
原来,随着村里的活儿越来越多,劳动力消耗加大,粮食的消耗速度也跟着加快了。
再加上去年闹饥荒的经历,让大家心有余悸,一想到那段食不果腹的日子,村民们就觉得心里不踏实。
所以,村里就想着多储备点粮食,毕竟“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这句话,在农村人的心里那是根深蒂固。
李辰溪听了,微微低下头,沉思片刻后说道:“王村长,粮食这事儿有点棘手,短时间内我这边确实凑不齐。
你也知道,现在粮食供应紧张,采购需要时间和渠道。
不过你放心,我会想办法,等过阵子有了消息,第一时间通知你。
鸡蛋的话,我过段时间能运回来,到时候我再通知你过来拿。”虽说需要等待,但好歹李辰溪答应帮忙了。
王村长一听,脸上立刻露出了感激的笑容,连忙说道:“行,辰溪,等就等,只要你别把这事儿给忘了就行。
我们村里的粮食,暂时撑个几个月还是没问题的,就是想着多存点,以防万一。”他心里清楚,有了李辰溪的承诺,这事儿就有了盼头。
王村长犹豫了一下,又试探着问道:“老支书,我打听一下,你们这加工坊现在还招人不?”他心里可是打着自己的小算盘,要是能派村里几个机灵的人过来学习学习,等他们学成回去,村里也能依葫芦画瓢,建个自己的加工坊。
到时候,就不用眼巴巴地看着别人掌握技术,受制于人了。
那种被人卡脖子,啥事儿都做不了主的滋味,他可是尝够了。
要是村里能有自己的加工坊,掌握了这门技术,那往后的日子,肯定能越过越好。
老支书似乎看穿了王村长的心思,不紧不慢地说道:“王村长,加工坊的技术人员目前不缺,都是咱村里精挑细选出来,经过培训的。
不过,帮忙干活的普通人手,倒是还缺一些。
你们村要是愿意,也可以像双田村那样,派些人过来。”其实,早在之前,老支书和李辰溪就针对加工坊的人员安排,进行过一番深入的讨论。
他们心里都清楚,饲料加工技术可是李家庄未来发展的关键,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人手里。
所以,加工坊的核心工作岗位,除了公社安排过来学习的人,其他村子的人一律不允许进入。
但另一方面,加工坊的日常运作,需要大量的人手。
要是把村里的劳动力都抽调去加工坊,那地里的农活可就没人干了。
每年村里要交的公粮,那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容不得半点马虎。
而且,贩卖蔬菜一直是村里重要的收入来源,也不能因为加工坊的事儿就断了。
思来想去,他们决定从别的村子招人来干些基础的活儿,还管一日三餐。
老支书心里明白,这消息要是传出去,附近村子的人肯定会像闻到腥味的猫一样,抢着来李家庄干活。
毕竟,不少村子因为粮食歉收,交完公粮后,剩下的粮食根本撑不到下一季收获。
在这个时候,只要干活就有饭吃,这样的好事,对那些饿怕了的村民来说,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
农村人不怕吃苦,只要有口饭吃,干起活来那是一个比一个卖力。
王村长原本满心期待,想着能让村里的人来学技术,一听老支书这话,心里顿时凉了半截,感觉自己的如意算盘一下子落空了。
不过,听到加工坊还需要干活的人手,他的眼睛又亮了起来,觉得这说不定也是个机会。
到时候,派几个村里脑子灵活、手脚勤快的人过来,说不定能趁着干活的机会,偷学到一点技术。
而且,这加工坊四周又不是密封得严严实实的,时间长了,总能瞅见点门道。
就算学不到技术,也不亏,起码能给村里省下不少粮食。
现在这粮食,金贵得很,能省一点是一点。
于是,王村长连忙问道:“好,老支书,那你们村具体需要多少人呢?”上水村虽说人口不算多,但抽出一部分人去李家庄干活,还是能做到的,而且也不会影响村里的农活,所以王村长问这话的时候,底气还是挺足的。
老支书也没跟他绕圈子,直接说道:“五十个人吧!”他心里琢磨着,五十人应该能满足目前加工坊的需求了。
要是后续不够,到时候再招也来得及。
随着李家庄的规模越来越大,各项事业都在蓬勃发展,需要的人手肯定会越来越多。
王村长一听,只要五十人,心里顿时松了口气。
他原本还担心李家庄狮子大开口,要一两百号人呢。
要是那样,村里可抽调不出这么多人,除非把所有劳动力都派过来,可要是那样,地里的农活就全荒废了。
王村长接着问道:“好,老支书,那啥时候要人呢?”老支书回答道:“明天就要。”加工坊从今天开始正式运作,一旦启动,基本上就不能停。
而且,昨天晚上村里就已经确定好了人手安排。
按照规定,村里十八岁以上、三十岁以下的男人,才有资格进入饲料加工坊工作。
在饲料加工坊工作,没有现金工资,而是以工分的形式来结算报酬。
但这里的工分上限比较高,一个小时能挣两工分。
一天工作八个小时,算下来一天就能有十六工分。
要是碰上赶进度,需要加班,工分还能往上加。
一开始,这个方案在村里引起了不少争议。
很多人都觉得不公平,不是每家都有符合年龄条件的人,这就意味着有些家庭每天挣的工分,比别人少了一大截。
到年底分钱的时候,自然就分不到多少。
要知道,现在一个成年男人在外面干一天活,也就挣十工分。
加工坊的工人干一天,都快赶上别人两天挣的工分了。
这差距,实在是有点大。
最后,老支书为了平息争议,出台了一些补充办法。
对于那些没有合适年龄的人进入加工坊工作的家庭,只要成年男人满工的情况下,一天额外加六工分。
这样一来,这些家庭和加工坊工人挣的工分,就差不多了。
老支书还挨家挨户地去劝说,苦口婆心地跟村民们讲,这饲料加工坊可是村里最重要的资产,要是经营得好,赚了钱,到年底分红的时候,大家都能多分点。
经过老支书一番耐心的劝说,村民们这才慢慢被说服,同意了这个安排。
另外,女人要是符合年龄条件,也能进加工坊工作。
只不过,她们挣的工分没那么多,干满一天大概能挣十工分,也就相当于以前一个成年男人一天的工分。
这个提议,是李辰溪提出来的。
在他看来,现在可不是古代那种封建社会,女人地位低下,啥事都做不了主。
如今讲究的是男女平等,妇女能顶半边天。
而且,这个举动还实实在在地提高了李家庄女人的地位。
以前,总有人说女孩子是赔钱货,早早地就把女儿嫁出去,换点彩礼钱。
可现在不一样了,不少重男轻女的家庭,态度都发生了转变。
他们生怕女儿早早嫁出去,错过在加工坊工作赚钱的机会。
都想着让女儿多赚几年钱,补贴家里。
这么一来,女孩子在家里的地位,一下子提高了不少。
虽说和男孩子相比,可能还是有点差距,但起码不像以前那样,悬殊得让人咋舌了 。
https://vvadz.cc/book/28381560/4001982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