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重回1958,我有一个百货超市 > 第396章:馒头比赛

第396章:馒头比赛


老支书眉头紧蹙,不知如何抉择。
这手表票得来不易,是卖黑熊时钢铁厂领导给的,可到底该分给村里的李大文还是李旭安呢?这问题在他心里翻来覆去,搅得他坐立难安。
思索良久,老支书终于下定决心,让人去把李大文和李旭安找来,他想着,人多主意广,大家一起合计合计,说不定能找出个妥当的法子。
李大文和李旭安几乎是同时到达老支书家的书屋前。
两人目光交汇,眼中都满是疑惑。
老支书同时把他们叫来,能有什么事呢?两人带着一肚子的疑问,脚步不自觉地放轻,缓缓走进屋子。
一瞧见老支书,他们立刻挺直身子,恭恭敬敬地打招呼,声音里带着一丝紧张。
李大文心里更是像揣了只小兔子,七上八下的。
他暗自琢磨,该不会是老支书要找他清算之前做生意赚钱的事儿吧?想到这儿,他的手心都微微沁出了汗,小心翼翼地开口问道:“老支书,您特意把我们叫来,是有啥重要指示吗?”
老支书看着两人,也不打算拐弯抹角,直截了当地说道:“其实也不是啥特别大的事儿。
之前咱村卖黑熊的时候,钢铁厂的领导给了一张手表票。
你们也知道,这东西稀罕,我正发愁该怎么分给你们俩呢。”  李大文一听,悬着的心瞬间落了地,原来不是算账的事儿。
他拍了拍胸口,连忙说道:“老支书,这手表票给旭安叔最合适不过了!要不是旭安叔当时舍身救我,我这条命早就没了。
现在我哪还有脸去争这手表票,它就该是旭安叔的。”  老支书听了,心中暗暗点头,觉得李大文这孩子懂事,懂得感恩,是个有良心的娃。
于是,老支书看向李旭安,说道:“行,既然大文都这么说了,这张手表票就归你了。”
李旭安完全没想到,幸福会如此突然地降临。
他瞪大了眼睛,满脸的不可思议。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手表可是个实打实的大件,平日里想买,那价格他想都不敢想,更别说舍得花钱去买了。
此刻,他激动得舌头都有点打结,连忙说道:“哎呀,太感谢了,大文!我都不知道该说啥好了,这份情我记下了。”  李大文笑着摆摆手,说道:“旭安叔,您可千万别这么说。
该谢的人是我,您对我的救命之恩,我这辈子都报答不完。”  老支书在一旁看着两人互相谦让,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拿起手表票,郑重地递给了李旭安。
接下来的日子,村里就像上了发条的闹钟,一刻也没停歇。
大家齐心协力,全身心地投入到饲料加工坊的建设中。
经过近一个星期不分昼夜、紧锣密鼓的忙碌,一座崭新的饲料加工坊终于拔地而起,矗立在村子中央。
老支书站在加工坊前,双手背在身后,眼睛里满是喜悦和自豪。
他看着这座凝聚着全村人汗水和希望的建筑,心中的喜悦再也抑制不住,当即扯着嗓子宣布:“乡亲们,都听好了!今天咱村这饲料加工坊建成了,这是大喜事!今晚咱们就在村里搞个吃馒头大赛,大伙都来参加,热热闹闹地庆祝一番!”  老支书心里想着,正好借着这个机会,让大家放松放松,也能增强村里的凝聚力。
梁六当时就在不远处,听到老支书的话,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他连忙凑上前,小心翼翼地问道:“老支书,您看我们双田村的村民,能不能也参加这吃馒头大赛呀?”  梁六心里有自己的小算盘,要是能参加,那可太好了,多吃点就能多省点粮食。
虽说村里的大饭堂已经开伙了,可每个人的饭量都有限,想要吃饱还是挺困难的。
不过,比起之前挨饿的日子,现在已经好太多了,所以即便吃不饱,大伙也都没啥怨言,毕竟大家都知道,粮食短缺是当下全国都面临的大难题。
老支书听了梁六的话,毫不犹豫地说道:“当然能参加!咱们两村向来亲如一家,有好事自然要一起分享。”  其实,老支书打从一开始就打算让双田村的村民也参与进来,大家热热闹闹地聚在一起,多好。
原本,忙碌了一天的村民们都累得腰酸背痛,恨不得马上躺到床上好好睡一觉。
可一听说晚上有吃馒头大赛,瞬间就像被打了鸡血一样,疲惫感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
整个李家庄都热闹了起来,家家户户都在谈论着这件事。
村里的妇女们更是积极,她们自发地聚到一起,前往村里的厨房帮忙。
大家分工明确,有的揉面,有的烧火,有的负责蒸馒头,都想着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足够的馒头,好让比赛顺利进行。
经过两个多小时紧张有序的忙碌,热气腾腾的馒头终于摆满了蒸笼,阵阵麦香飘散在村子的上空。
前来参赛的村民们早早地就来到了村中心的广场上。
广场中央,一张长长的桌子格外显眼,上面堆满了刚出锅的馒头,热气袅袅升腾,仿佛在向大家招手。
参赛者们站在桌子前,一个个摩拳擦掌,眼神中透露出兴奋和期待,都想着在这场比赛中好好表现一番。
老支书站在一旁,看着准备就绪的参赛者和热闹的人群,清了清嗓子,大声喊道:“我宣布,吃馒头大赛现在开始!”  随着这一声令下,参赛者们迅速伸出手,抓起馒头,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
他们一个个狼吞虎咽,腮帮子一鼓一鼓的,争分夺秒,都想在规定的时间内多吃几个馒头。
周围的观众们把广场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
欢呼声、加油声交织在一起,震耳欲聋。
有的村民手里拿着水杯,时刻准备着为参赛者递上一口水;有的则扯着嗓子,脸都涨得通红,为自己支持的参赛者加油鼓劲。
整个广场沉浸在一片欢乐、热烈的氛围中,仿佛变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老支书看着这热闹非凡的场景,心中感慨万千,他转过头,对站在一旁的李辰溪说道:“辰溪啊,还是你这主意好!这活动一办,大伙都高兴。
就是……  这馒头可没少吃,有点费粮食啊。”  李辰溪笑了笑,回应道:“老支书,我觉得这种活动偶尔搞一搞,好处可多了。
能让村民们干活更有劲儿,而且这用的都是二合面馒头,又不是精贵的白面馒头。”  老支书听了,点了点头,心想,可不是嘛,在这粮食紧张的年代,哪能像李辰溪家那样,顿顿都能吃上白米饭、白面馒头呢。
他说道:“没错,辰溪,你说得对。
这种活动以后可以多搞搞。
不过粮食方面,辰溪,你看能不能帮村里多采购点?”  李辰溪一听,心里暗自叫苦,没想到老支书在这儿等着他呢。
他无奈地问道:“老支书,您想要多少呢?”  毕竟这吃馒头大赛是自己提议举办的,这后果,看来也只能自己扛了。
老支书一听李辰溪这话,就知道有戏,眼睛里闪过一丝欣喜,说道:“也不多,就五千斤红薯和五千斤玉米。
有了这些粮食,咱村的日子就能过得更踏实些。”  李辰溪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下来:“行,老支书。
不过采购这些粮食得花点时间,您也知道,现在粮食不好弄。”  其实,以李辰溪现在的能力,马上弄来一万斤粮食都不在话下。
但他心里明白,不能表现得太轻松,得让村里知道这事儿不容易,这样村里才会记住他的这份付出。
老支书连忙说道:“好嘞,辰溪,太感谢你了。
不着急,慢慢弄就行,村里上下都记着你的好呢。”
比赛现场,梁六的表现和其他人截然不同。
他不慌不忙地拿起一个馒头,一小口一小口地慢慢咀嚼着,脸上的表情十分淡定。
他心里清楚,吃馒头大赛可不是比谁吃得快,而是比谁吃得更多、更久。
只有细嚼慢咽,才能让胃更好地适应,也才能吃进更多的馒头。
果不其然,李大平一上场就像饿了几天的人一样,拼命地往嘴里塞馒头,腮帮子都被撑得鼓鼓的。
可没吃几个,就被那粗糙的二合面馒头噎住了,他涨红了脸,赶忙端起旁边的水杯,“咕咚咕咚”  地喝了一大杯水,才好不容易把嗓子里的馒头咽下去。
可这水喝得太多,肚子一下子就被撑得圆滚滚的,再吃下去,感觉肚子都要被撑破了。
他满脸痛苦,无奈之下,只能举起手,宣布弃权退出比赛。
随着李大平的退出,越来越多的参赛者因为吃不下选择了放弃。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规定的一个小时比赛时间已经过了大半。
此时,还在坚持吃馒头的人已经寥寥无几,最后,只剩下梁六、李旭强和李志明三个人还在顽强地坚持着。
双田村的村民们看到梁六还在比赛,都激动地为他加油助威:“老六,加油啊!一定要赢!”  李辰溪听到这话,忍不住  “噗嗤”  一声笑出了声。
老支书在一旁看到李辰溪笑,觉得十分奇怪,问道:“辰溪,你笑啥呢?这比赛正精彩着呢。”
李辰溪连忙收起笑容,说道:“没啥,老支书,就是突然想起个好玩的事儿。”  他总不能说,在后世,“老六”  这个词有特殊的含义吧。
李家庄的村民们看到双田村的人这么积极为梁六加油,自然也不甘示弱。
他们纷纷围到李志明和李旭强身边,大声喊道:“志明,加油!旭强,别输给他们!”  在众人的加油声中,李旭强又艰难地咽下一个馒头。
此时,他的左手还在机械地把馒头往嘴里送,右手却不自觉地挡在了嘴边。
他心里明白,自己已经到极限了,再吃下去,不仅对比赛结果没有帮助,还会浪费粮食。
在这个粮食比金子还贵的年代,浪费粮食可是天大的罪过。
他知道,如果再继续吃,等会儿肯定会吐出来。
想到这儿,他咬了咬牙,果断地举起手,表示放弃比赛。
此刻,整个赛场上就只剩下梁六和李志明两个人了。
双方村民的加油声愈发响亮,仿佛要把天空都震破。
李志明和梁六一样,虽然吃得不快,但吃的数量一点也不比那些一开始就狼吞虎咽的人少。
他们这种稳扎稳打的吃法,让他们成功地坚持到了最后。
更关键的是,两人到现在连一口水都没喝。
因为他们心里都非常清楚,在这场比赛中,谁先喝水,谁大概率就会输掉比赛。


  https://vvadz.cc/book/28381560/4001983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