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分鱼
新笔趣阁小说推荐阅读:
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
江医生他怀了死对头的崽
我不是戏神
野狗骨头
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无限)
赵刚秦兰
三嫁咸鱼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林七夜
铁血残明
伪装学渣
李辰溪怀揣着几条肥美的鱼,站在前往李姨家的路上,心里却有些忐忑,暗自嘀咕着李姨会不会在家。
毕竟,这大冷天的,谁也说不准她会不会出门办事。
但他还是决定去碰碰运气,毕竟这鱼承载着他的心意。
“哟,辰溪呀,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李主任一瞧见李辰溪站在门口,脸上瞬间绽放出如春日暖阳般的笑容,语气中满是亲切与惊喜。
这段时间,她的心情可谓格外舒畅,上一年下半年,她在工作上的表现堪称惊艳,成绩斐然,获得了组织的高度赞誉与大力表扬。
照这形势发展下去,用不了多久,她便能调到区里工作,开启职业生涯的新篇章。
而她心里清楚,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李辰溪在背后给予的支持功不可没。
自从认下李辰溪这个“亲戚”后,她家的日子就像那芝麻开花——节节高。
李辰溪嘴角上扬,露出一抹真诚的笑意,说道:“李姨,我们村搞冬捕啦,收获特别大,我特意挑了几条肥鱼,给您尝尝鲜。
”边说边将手中那三条活蹦乱跳、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的鱼递上前去。
“哎呀,这可太客气了,辰溪,姨都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了。
快,快进来坐会儿,别站在门口冻着。”李主任一边说着,一边热情地伸手拉住李辰溪,眼神里满是真诚的邀请,恨不得立刻把他拉进屋里,好好招待一番。
“李姨,真是不巧,我还得赶着去我对象家送鱼呢,这次实在没时间坐了。
下次,下次我一定来家里陪您和姨父好好吃顿饭。”李辰溪赶忙解释,脸上带着一丝俏皮,那模样就像个急于奔赴下一场冒险的少年。
李姨一听,原来是要去对象家,便不再勉强挽留,微笑着叮嘱道:“行,那你快去吧,路上注意安全,骑车慢点啊。”
告别李姨后,李辰溪跨上他那辆有些破旧却承载着无数行程的自行车,风风火火地朝着张叔家赶去。
或许是运气使然,张叔恰好在家。
李辰溪手提三条鱼,步伐轻快地走进院子。
“辰溪来啦!快,快进屋坐!”张建设一看到李辰溪,脸上立刻堆满了笑意,那笑容如同冬日里的炉火,让人感到温暖。
他一边热情地招呼着,一边伸手示意李辰溪进屋。
李辰溪跟在张建设身后走进屋内,像之前一样,双手递上鱼,诚恳地说道:“张叔,这是我们村冬捕抓到的鱼,特意给您和阿姨送来尝尝,可新鲜了。”
“辰溪啊,你这孩子,留着给你爷爷奶奶吃就行啦,我们家啥都不缺,你年前送来的那些肉,到现在都还没吃完呢,都快放坏了。”张建设推辞着,眼神里却满是对李辰溪这份心意的感动。
“张叔,您就收下吧,我给爷爷奶奶留了三十斤呢,够他们吃好长一段时间了。
这点鱼,是我的一点心意,您可千万别推辞。”李辰溪满脸真诚,语气中带着不容拒绝的坚定。
张建设听他这么说,这才放心地收下鱼,嘴里还念叨着:“你这孩子,太懂事了。”
“张叔,其实我这次来,还有件事想麻烦您。
我们村打算给大棚搭建第二层棚膜,您看能不能帮着跟相关部门协调一下……”李辰溪见时机成熟,便小心翼翼地说起正事。
他心里清楚,村里计划在大棚里种植蔬菜,可眼下这冰天雪地的气温,仅靠一层塑料膜,根本无法维持蔬菜生长所需的适宜温度,这第二层棚膜可谓是迫在眉睫。
张建设一听,佯装生气地笑骂道:“好你个辰溪,我就知道你小子无事不登三宝殿,原来是有事求我啊。
不过说吧,能帮的我肯定帮。”
李辰溪挠挠头,露出一个憨厚的笑容,嘿嘿地笑了起来,那模样就像个被大人识破小心思的孩子。
“笑啥笑,行啦,我明天上班的时候就去跟相关部门说一声,估计不是明天就是后天,棚膜就能送到你们村。
你就放心吧。”张建设一口答应下来,语气中充满了豪爽与仗义。
看看时间,已经快到下班点了,李辰溪想着四合院那边还有些事等着他处理,便说道:“张叔,时间不早了,我得先回去了,四合院还有些事儿离不开我。”
张建设本想留他吃晚饭,听他说有事,便不再强求,关切地叮嘱道:“行,那你路上注意安全,骑车小心点,这大冷天的,路滑。”
“老张,人家孩子是来求你办事的,这鱼咱就都收下吧。
孩子一片心意,别辜负了。
”张建设的老婆在一旁说道。
他们家如今生活条件改善了不少,鱼肉对他们的吸引力倒没那么大了,但李辰溪这份心意,他们却格外珍视。
李辰溪回到四合院没多久,就听到一阵“咚咚咚”的敲门声。
他打开门,见是一大爷站在门口。“一大爷,您下班啦?快进来坐。”李辰溪笑着打招呼,脸上洋溢着热情。
“辰溪,你找我有啥事啊?”一大爷点点头,直截了当地问道。
他一向做事干脆利落,不喜欢拐弯抹角。
李辰溪也不兜圈子,坦诚地说:“一大爷,我们村冬捕捕了好多鱼,我带了些回来,想着问问院里有没有人想买。
我打算按户卖,每户能买几斤,让大伙都尝尝鲜。”
一大爷一听有肉,眼睛瞬间亮了起来,仿佛黑暗中看到了曙光,激动地说:“辰溪,你说的是真的?几斤鱼肉虽说比不上鸡鸭鹅,但那也是肉啊!在这物资匮乏的年头,肉可太稀罕了。”
“当然是真的,鱼我都带回来了,就放在屋里呢。”李辰溪肯定地回答,眼神里透着自信。
一大爷一听,急忙说道:“辰溪,你先等会儿,我这就去召集全院人开大会,这么好的事儿,得让大伙都知道。”说完,转身就走,脚步匆匆,那急切的样子仿佛生怕错过了什么天大的好事。
不一会儿,全院的人都被召集到了院子里。
院里的人都有些纳闷,这大冷天的,突然召集开会,到底是啥事呢?不过大家还是纷纷拿着板凳,陆陆续续地来到院子里集合。
一大爷可不像别的四合院的大爷,搞那些繁文缛节,非得让人按顺序入场,摆足了架子,仿佛回到了古代当官的架势。
他更注重实际,只要能把事情办好,形式什么的都是次要的。
“今天召集大家开这个会,是辰溪说院里每户都有机会买几斤他们村捕的鱼肉。
这可是个难得的好机会,大伙都听听。”一大爷高声宣布,声音在院子里回荡,让每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这话一出口,院里的人顿时兴奋起来。
原本大家还觉得大冷天出来开会,心里不太乐意,这会儿也顾不上冷了,满心欢喜。
大家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脸上都洋溢着期待的笑容。
二大爷见状,赶紧出声:“我知道大家都很激动,但先冷静一下。
辰溪,你说说,这鱼多少钱一斤?价格可是关键啊。”
三大爷也跟着问:“是啊,辰溪,大伙都想知道价格呢。
这价格要是不合适,咱也买不起啊。
”院里的人都竖起耳朵,眼睛紧紧盯着李辰溪,只要价格别比市场价高太多,他们都能接受,当然,要是像黑市那样贵得离谱,那可不行,毕竟大家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
“五毛钱一斤。
”李辰溪干脆利落地回答。
其实,他本可以两毛钱一斤卖,但价格太低也不合适。
他心里明白,院里的住户不缺钱,缺的是吃的。
这个价格既能让大家觉得实惠,又能保证自己不会亏本太多。
院里的人听到这个价格,都乐开了花,原本还担心价格会贵不少,没想到完全是市场价。
大家纷纷点头,觉得这个价格太划算了。
“想购买的,在我和二大爷、三大爷这儿登记。
大家排好队,别挤,都有份。”一大爷跟大家说道。
院里的人一听,立马排起了队,都怕自己去晚了买不到。
虽说鱼的数量足够,但肉的诱惑实在太大,谁都不想错过这个难得的机会。
最后,有两户经济条件稍差的人家没去排队。
他们心里也想买,手里也有点钱,可还是忍住了。
他们听人说,今年年景恐怕不太好,得留点钱以备不时之需。
这一幕被李辰溪看在眼里,他心里不禁有些感慨,生活的艰难让大家都变得小心翼翼。
很快,一大爷就把名单登记好了,还细心地把钱都收齐,然后把名单和钱一并交给了李辰溪。
李辰溪接过之后,按照名单上的登记分发鱼。
他虽然没一条条过秤,但给的分量只多不少,所以院里的人都很满意。
大家拿到鱼后,脸上都露出了满足的笑容,对李辰溪充满了感激。
大家都心满意足地拿着鱼回了家。
有些急性子的,当晚就加了道菜。
这天晚上,最高兴的当属孩子们,又能吃到肉了。
他们欢呼雀跃,在院子里跑来跑去,那欢快的笑声仿佛能驱散冬日的寒冷。
李辰溪带着鱼来到王婆婆门前,抬手敲响了门。
“咚咚咚”,清脆的敲门声在寂静的院子里回荡。
王婆婆打开门,看到是李辰溪,有些惊讶:“辰溪啊,你找老婆子我有啥事呀?这么冷的天,快进来。”
“王婆婆,我想麻烦您帮我包点饺子,您看行不?我实在馋您包的饺子了。”李辰溪笑着说道,脸上带着一丝撒娇的意味。
他心里清楚,王婆婆一个人生活,平时靠给人做些针线活维持生计,这也是他想帮王婆婆的一种方式。
王婆婆一听,就知道李辰溪是变着法儿帮自己,连忙应道:“没问题,包在我身上!我这包饺子的手艺,你还不放心吗?”她心里不禁感叹,这孩子心地真是善良,处处都想着别人。
又想起李旭华,心里直摇头,觉得他糊涂,为了个寡妇,连这么好的孩子都不要,真不知道他咋想的,寡妇就那么有吸引力吗?要是李辰溪知道王婆婆的想法,肯定得替老爹喊冤。
其实,他现在基本知道老爹去做什么了,对老爹充满了敬佩,也盼着老爹能早日为国家铸剑成功归来。
“那就太感谢您了王婆婆,这几条鱼您收下,就当是工钱。
您可一定得收下,不然我心里过意不去。”李辰溪说着,把提前准备好的两条鱼递了过去。
这两条鱼肥硕无比,在冬日的阳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
“辰溪,这可太多了,就帮你包个饺子,哪能收这么多。
这两条鱼少说也有五六斤,得值两块钱呢。
你这孩子,太破费了。”王婆婆推辞道,眼神里满是感动与不舍得。
“王婆婆,您就收下吧,我也没别的东西能感谢您。
您平时一个人生活也不容易,这点鱼算不了什么。”李辰溪诚恳地说,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坚定。
王婆婆不再坚持,收下了鱼,又问:“啥时候包饺子呀?你这孩子,是不是饿坏了?”
“等会儿,我去拿面粉和肉馅过来。
王婆婆,您就等着大显身手吧。”李辰溪说完,回到屋里,从商店里买了新鲜的猪肉、嫩绿的大葱和洁白的面粉,然后给王婆婆送了过去。
院里的人听到动静,知道是李辰溪在请王婆婆帮忙,这是人家的私事,大家虽然有点羡慕,但也没有眼红。
毕竟,大家都挺感激李辰溪的,要不是他,也吃不上这便宜又新鲜的鱼。
李辰溪如法炮制,又给另一家送了鱼,让对方帮忙干点活作为交换。
虽说一下子吃不了那么多饺子,但现在天冷,就算没冰箱,饺子也不容易坏,更何况他还有商店空间,根本不用担心吃不完。
这一趟下来,李辰溪带回来的两百斤鱼很快就“销售”完了。
他一算账,成本才四十多块,现在手里却有六七十块,而且还送出去不少鱼。
忙完这些事,李辰溪在四合院住了一晚。
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匆匆赶回李家庄,因为送塑料膜的人快到了。
他要是不回去,光靠村里的人搭建大棚,他实在不放心,所以得赶紧回去帮忙。
https://vvadz.cc/book/28381560/4001985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