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重回1958,我有一个百货超市 > 第334章:水库完工

第334章:水库完工


当最后一段电线稳稳地连接完毕,村民们个个脸上洋溢着难以抑制的激动之情。
一想到村子即将告别漫长的黑暗,迎来光明的新时代,而且周边那些至今还在黑暗中摸索的村子定会投来羡慕不已的目光,大家的心里就如同揣了只欢快的小兔子,乐开了花。
在那个多数农村依旧被黑暗无情笼罩,电对于村民们来说宛如天方夜谭的年代,一个村子若能通上电,那简直就是拥有了一件无价之宝。
这意味着村子将踏入一个全新的时代,不仅生活变得更加便利,更是有了十足的谈资和令人骄傲的炫耀资本。
村民们聚在一起,兴奋地讨论着即将到来的光明,言语中满是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在李家庄村民齐心协力、日夜不息的赶工之下,原本预计还需要一周才能大功告成的水库,竟然奇迹般地提前两天宣告竣工。
如今的水库,在暗河的慷慨滋养下,已然蓄起了大量的水。
那宽阔的水面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在小小的李家庄显得格外壮观。
微风吹过,水面泛起层层涟漪,仿佛是大自然奏响的美妙乐章。
更让人惊喜不已的是,暗河的水带着丝丝缕缕的暖意,仿佛是大地母亲给予的温柔馈赠。
即便寒冬凛冽来袭,气温急剧降至零度以下,暗河也不会被严寒征服,依旧会源源不断地为水库供水。
这无疑为李家庄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坚实可靠的保障。
然而,世间之事总是难以尽如人意,有人欢喜便有人忧愁。
双田村的村民们望着已经完工的水库,心情犹如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交织在一起,说不出的复杂。
这水库的完工,意味着他们彻底“失业”了,不得不拖着疲惫的身躯返回村里,继续在那贫瘠的薄田上辛勤劳作。
而村里那少得可怜的存粮,究竟能否支撑到下一季粮食收获,还是一个未知数,沉甸甸地压在每一个村民的心头。
这一天,徐向北这位专业的技术人员也来到了现场。
水库既已建成,接下来最为关键的任务便是安装发电机,利用水流的力量带动发电机运转,从而实现持续稳定的供电。
好在有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徐向北在,这项看似艰巨的工作难度倒也被控制在了一定范围内。
要知道,安装发电机对水源的要求极为严苛,水源的流量和落差直接决定着发电机的发电量。
一般来说,水源流量每秒需达到0.1立方米以上,落差要在2米以上,才能确保发电机正常运作。
也正因如此,当初在修建水库时,规模才被设计得如此之大。
首先,要精准无误地安装好水轮机。
徐向北亲自上手,小心翼翼地将水轮机安置在预定位置,每一个动作都严谨而专注。
随后,依据水轮机主轴的中心、高程以及水平位置进行精细入微的调整定位。
他手持专业工具,仔细地测量着每一个数据,眼睛紧紧盯着仪器,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影响安装精度的细节。
紧接着,徐向北开始测量转子与定子间的空气间隙。
他神情专注,以转子为参照,认真地矫正定子中心,力求让四周的空气间隙均匀一致。
在他的精心操作下,每一个数据都逐渐趋于完美。
完成前面这些步骤后,便是连接发电机和水轮机主轴。
这一步至关重要,徐向北全神贯注,仔细地将两者连接在一起,随后着手测量和调整机组主轴线的摆度。
他不断地调整着各个部件的位置,使主轴线的摆度达到最佳状态。
最后,调整推力瓦的受力情况,并根据水轮机止漏环的间隙,精准调整机组轴线的中心位置与垂直度。
依据主轴位置、轴颈摆度的方向及大小,安装好已刮研完毕的各部导轴瓦,装配机组的空气冷却器、油气水管路以及其他各类附件。
在徐向北有条不紊地指挥下,现场的工人们紧密配合,一切工作都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
仅仅耗时五个小时,发电机便成功安装到位,水流欢快地带动水轮机,瞬间,发电机发出了嗡嗡的运转声,成功开始发电。
“徐工程师,这就算全部完工了?”老支书满脸期待地走上前,眼神中透着一丝紧张和兴奋,向徐向北询问道。
徐向北抬起头,脸上露出自信的笑容,肯定地答复道:“没错,老支书,水库修建彻底完工,现在已经开始发电了。”
李家庄的村民们听闻此言,瞬间爆发出一阵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这欢呼声仿佛要冲破云霄,久久回荡在村庄的上空。
这么长时间以来的辛苦付出,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不仅水库顺利建成,村里马上就能用上电了。
徐向北看着这一幕,脸上也不自觉地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段时间的努力和付出总算没有白费。
梁六站在一旁,看着热闹的场景,忍不住羡慕地说道:“啥时候我们村也能用上电啊,真不知道这辈子还能不能盼到这一天。”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渴望和无奈。
梁赞在一旁苦笑着回应:“是啊,咱现在得先解决温饱问题,才有希望盼到那一天。”他的话语中感觉带着深深的无奈和对现实的无力感。
经过多日的蓄水,水库已被灌至一半水位。
这些水用于李家庄的灌溉绰绰有余,况且暗河还在持续不断地供水。
只要暗河不干涸,李家庄今后便无需担忧缺水问题。
仔细观察,还能发现水库不时泛起涟漪,看来暗河里应该有鱼,此刻正顺着水流游了出来。
李辰溪留意到这一幕,心里琢磨着,等日后有空可得来这儿钓钓鱼,提前体验一把后世退休后的悠闲生活,光是想想就觉得惬意无比。
老支书早已深思熟虑,妥善安排妥当。
他准备了50袋粮食,每袋重10斤,打算送给双田村村民,以此表达对他们这段时间帮忙的感激之情。
毕竟日后说不定还会有需要他人协助的时候,提前打好关系不失为明智之举。
再者,500斤粮食,对于李家庄来说,还是能够拿得出手的。
不过,村里部分人对此表示反对,觉得没必要浪费这么多粮食。
在他们看来,500斤粮食够村里吃上好一阵子了。
老支书为此在村里组织了一场投票,经过激烈的讨论和慎重的投票,最终多数人赞同老支书的提议。
投反对票的人即便心里不痛快,面对大多数人的决定,也只能无奈接受。
老支书站出来,挺直了腰板,高声说道:“双田村的同志们,这段时间辛苦大家了。
我们村给大伙准备了点小礼物,一会儿每人能领到10斤粮食,希望大家别嫌弃!”
双田村的村民们听到这个消息,原本阴霾密布的脸上瞬间转忧为喜。
他们没想到还有这样的意外之喜。
10斤粮食,足够家里吃上好一段时间,要是省着点,还能坚持更久。
很快,双田村村民领到了粮食。
虽说他们心里仍有些不舍,毕竟一顿饱与顿顿饱,大家心里都清楚其中的差别。
但人家工程已经完工,不再需要人手,也只能接受现实。
若能选择,他们宁愿不要这10斤粮食,盼着水库能一直修下去,最好永不停工。
若非要加个期限,双田村村民恨不得是100年,老一辈干不动了,孩子们还能接着干,就像城里的铁饭碗一样。
不过,这些也只能是想想罢了。
领到粮食的双田村村民,满怀着不舍,缓缓离开了李家庄。
他们心里明白,此次一别,下次再回,不知是何年何月。
待双田村村民都离去后,老支书吩咐食堂今晚加菜,还特意安排单独做一桌丰盛菜肴,用来招待李辰溪和徐向北。
毕竟,若不是他俩,水库不可能如此顺利地建成,两人功劳最大。
即便村里其他人看到,也不会有任何异议。
“大家听好了,我已经让食堂今晚给大伙加菜!”老支书大声宣布。
众人听闻,顿时欢呼雀跃。
连续几天加菜,吃得比过年时还要丰盛。
要知道,以往过年,也就年夜饭最为丰盛,其他时候顶多比平常稍好一些。
在物资短缺的当下,这也是无奈之举,大家只能默默接受。
徐向北和李辰溪收到老支书邀请,起初想拒绝,觉得没必要如此铺张浪费,和大家吃一样的就行,无需搞特殊化。
可架不住老支书和大队长你一言我一语,热情相劝,最终还是答应下来。
两人无奈地相视一笑。
此时距离开饭还有些时间,李辰溪便邀请徐向北去家里坐坐,徐向北欣然应允。
村里家家户户都已安装好灯泡,电线也顺利入户。


  https://vvadz.cc/book/28381560/4001989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