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重回1958,我有一个百货超市 > 第302章:便宜坊吃饭

第302章:便宜坊吃饭


“张所长,我好着呢,有事的是这俩家伙。
”李辰溪神色轻松,摆了摆手说道。
张所长低头瞧了瞧地上那两个被揍得鼻青脸肿、重伤不起的猥琐男,心中不禁暗暗咋舌。
眼前的李辰溪平日里看着文质彬彬,一副书生模样,没想到动起手来,手段如此干脆利落,出手狠辣。
不过,好在人都还活着,没有闹出人命,这就不算大事。
“把他们带回去!”张所长脸色一沉,语气坚定地下达命令。
随行的几位公安迅速上前,熟练地将两个猥琐男从地上拽起,一左一右押着他们往派出所方向走去。
李辰溪抬腕看了看手表,这才惊觉时间已经不早了。
他心中一紧,急忙对张所长说道:“张所长,实在不好意思,商务部的高部长邀请我吃饭,您看我这……”
张所长一听,顿时感觉头皮一阵发麻。
商务部的高部长,那可是位高权重的人物啊!他连忙摆手,脸上堆满笑容说道:“哎呀,辰溪,你快去吧!这里的事你就别操心了,赶紧去赴宴,可别误了大事。”
李辰溪如获大赦,匆匆向张所长道别,骑上自行车,风驰电掣般朝着便宜坊赶去。
此时,那位被救的女同志走上前,一脸好奇地问张所长:“领导,您认识刚刚救我的那位先生吗?他可真是我的救命恩人啊。”
“他呀,是钢铁厂的李辰溪李股长。
”张所长一边说着,一边转身带领手下准备回派出所。
这起案件还需要进一步处理,笔录、审讯等工作都等着他们去做。
女同志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也跟着张所长一行人往派出所走去。
毕竟,作为当事人,她也需要配合警方完成后续的调查工作。
十几分钟后,李辰溪终于赶到了便宜坊。
抬眼望去,只见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映入眼帘。
飞檐斗拱,雕梁画栋,透着一股岁月沉淀下来的独特韵味。
不愧是百年老店啊,单单是这建筑外观,就给人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
便宜坊,那可是四九城赫赫有名的“中华老字号”饭庄。
它始创于明朝永乐十四年,掐指一算,至今已有将近六百年的悠久历史了。
这店名背后,还藏着一段颇为传奇的故事呢。
据说,在公元1552年,时任兵部员外郎的杨继盛,家住在宣武门外达智桥。
他为人刚正不阿,在朝堂之上,面对奸相严嵩的种种恶行,义愤填膺,严词弹劾。
然而,严嵩权倾朝野,势力庞大,反倒诬陷杨继盛。
杨继盛下朝之后,心情极度苦闷,腹中又饥饿难耐。
他拖着沉重的步伐,不知不觉就来到了菜市口米市胡同。
忽然,一阵诱人的香气扑鼻而来。
他抬眼望去,见一家小店,门面虽不大,但店内干净整洁,装修典雅,食客们你来我往,满堂欢声笑语。
他推门而入,寻了个空位坐下,点了店里的招牌烤鸭,又要了几样小菜和一壶酒,开始大快朵颐起来。
这一顿饱餐,竟让他暂时忘却了朝堂上的烦闷与不快。
店里有食客认出了他,知道他是忠君爱国的名臣良将,便赶紧跑去告诉店主。
店主一听,赶忙亲自过来,为杨继盛端上烤鸭,又斟满美酒,言语之间,满是钦佩之意。
两人一来二去,便攀谈起来。
杨继盛得知这家店名叫便宜坊,又见店主待客热情周到,心中大为赞赏,不禁感叹道:“此店真是方便宜人,而且菜品物美价廉,物超所值啊!”他兴致勃勃,大声喊道:“快拿笔来,快拿笔来!”店里的伙计手脚麻利,眨眼间,笔墨纸砚便一应俱全。
杨继盛俯身案前,饱蘸浓墨,挥笔写下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便宜坊”!众人见了,纷纷拍手叫好。
自那以后,杨继盛常常与朝中的大臣们光顾这家店。
后来,杨继盛不幸遭到严嵩的构陷,被抓入狱,最终含冤而死。
严嵩得知便宜坊挂着杨继盛题的匾额,心中恼怒,便派人去让老板把匾额摘下来。
老板敬重杨继盛的为人,坚决不答应。
严嵩见状,又派人强行去摘除匾额。
老板心急如焚,用自己的身体护住匾额,结果被那些人一顿殴打,口吐鲜血。
严嵩听闻此事,觉得为了一块匾额,闹得太大也不好收场,这才作罢。
经此一事,便宜坊的名声不胫而走,传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
李辰溪刚一踏入便宜坊的大门,就有一位眼尖的服务员快步迎了上来,满脸堆笑地问道:“请问,您是李辰溪同志吗?”
“没错,我就是李辰溪。”李辰溪微微点头,礼貌地回应道。
服务员一听,心中大喜,可算把正主给盼来了。
今天便宜坊要接待重要客人,从上到下,所有人都忙得不可开交。
他被特意派到门口,就是为了迎接这位叫李辰溪的同志。
“李同志,这边请,我带您去包厢。”服务员热情地伸出手,示意李辰溪跟他走。
两人穿过宽敞明亮的大堂,沿着一条幽静的走廊前行。
一路上,李辰溪注意到,墙壁上挂着一幅幅精美的字画,或是描绘京城风光,或是展现古代宴饮场景,每一幅都透着浓浓的文化气息。
不一会儿,他们来到了一个装修得古色古香的包厢前。
服务员轻轻推开包厢的大门,里面空无一人。
李辰溪暗自松了一口气,心里庆幸刚刚救人的事情没有耽误太多时间。
要是高部长他们先到了,自己却还没到,那可就太失礼了。
其实,高部长早就提前和便宜坊的经理打好了招呼,点好了菜。
只等高部长一行人到齐,经理就会安排厨房上菜。
李辰溪在包厢里没等多久,包厢的大门再次被推开。
只见一位面容方正、神色威严的中年人,陪着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走了进来。
李辰溪见状,心中明白,这位国字脸的中年人想必就是高部长了。
他连忙站起身来,略显拘谨地说道:“高部长好!这位同志好!”由于不认识旁边的老人,李辰溪稳妥起见,便用“同志”来称呼。
高部长微微一笑,开口介绍道:“辰溪啊,这位是我国著名的爱国华人,李光李老。”
“李老,您好!久仰大名!”李辰溪赶忙恭敬地向李光问好。
对于李光,李辰溪在后世的网络上有所了解。
据说,在60年代,李光的身价就已经高达十几亿美金。
在那个普通工人月工资只有几十块钱的年代,十几亿美金,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要知道,今年我国的美元储备,恐怕连李光身价的零头都比不上。
而且,李辰溪还知道,历史上的李光在这几年会患上肝癌,最终因抢救无效离世。
“辰溪,我这么称呼你,你不会介意吧?”李光笑容和蔼,语气亲切地说道。
“不介意,不介意,李老您这么称呼我,是我的荣幸!”李辰溪连忙笑着回应。
“辰溪啊,我一直很好奇,你是怎么想到要发明安全带的呢?”李光饶有兴致地问道。
李辰溪认真地回答道:“是这样的,李老。我住的四合院有个叔叔,他是一名卡车司机。有一次,他在出车的时候遭遇了车祸,就是因为急刹车,人直接从驾驶座飞了出去,最终不幸去世。
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
还有前些天,我出差的时候,也差点遇到类似的危险情况。当时我就想,要是有一种东西,能在关键时刻固定住人,避免人因惯性飞出去,那该多好啊。后来,我就灵光一闪,想到了安全带这个设计。”
李光和高部长听了李辰溪的讲述,纷纷点头表示理解。
的确,生活中的种种经历,往往能成为发明创造的灵感源泉,人的经历,真的是最好的老师。
在接下来的交谈中,李光凭借着自己丰富的阅历和高超的谈话技巧,巧妙地引导着话题,很快就把原本有些拘谨的气氛给调动了起来。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聊得越来越投机,一开始的生分感渐渐消失得无影无踪。
就在这时,便宜坊的经理亲自带着服务员上菜来了。
一道道精致的菜肴被端上桌,都是便宜坊的招牌菜。
有色泽红亮、皮酥肉嫩的焖炉烤鸭,鸭皮在灯光下泛着诱人的光泽,仿佛在诉说着百年老店的独特工艺;有宫保蘑菇虾球,鲜嫩的虾肉裹着酥脆的外皮,搭配上鲜美的蘑菇,香气四溢;还有姜汁松花蛋,松花蛋晶莹剔透,上面点缀着翠绿的姜丝,光是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
便宜坊的经理在高部长面前,小心翼翼地展示着店里的菜品,既想让高部长满意,又不敢过于张扬。
上完菜后,他礼貌地向高部长等人微微鞠躬,然后带着服务员悄然退出了包厢,留下三人在包厢里一边品尝美食,一边继续交谈。
在交谈过程中,李光愈发觉得李辰溪是个人才。
无论他提出什么问题,李辰溪总能从一个独特的、意想不到的角度给出回答。
而且,李辰溪的很多理念都非常超前,常常让李光眼前一亮。
李光心中不禁有些心动,暗自思忖,要是能把李辰溪挖到自己的公司,那该多好啊。
这年头,人才可是千金难求,有了人才,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李辰溪虽然没有李光那样丰富的商业阅历和见识,但他毕竟经历过后世信息爆炸的时代,通过各种短视频平台,了解到了许多前沿的知识和理念。
虽说没有亲自实践过,但所谓“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很多东西他都能说出个一二三来。
“其实啊,要是安全带能配上安全气囊,那两者的作用相加,可就不是简单的一加一了,发挥出来的功效肯定远远大于二。”李辰溪一时兴起,脱口而出,把安全气囊的概念也说了出来。
话一出口,他才意识到自己有些嘴快了。
李光可是个精明的商人,一听这话,立刻敏锐地抓住了这个信息,追问道:“辰溪,你刚刚提到的安全气囊,具体是怎么一回事呢?”
李辰溪定了定神,整理了一下思路,解释道:“安全气囊,简单来说,就是在汽车受到撞击的瞬间,能够迅速弹出一个类似气球的东西。
这个东西可以缓冲车辆撞击时产生的巨大冲击力,再加上安全带对人的固定作用,这样一来,一旦发生车祸,乘车人的生命安全就能得到更多的保障。”
李辰溪的解释虽然简略,但高部长和李光听后,对安全气囊有了一个大致的概念。
但凡涉及到汽车配件,高部长都格外重视。
毕竟,李光之前就跟他说过,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汽车产业都将是世界各国重点竞争的产业之一,任何与汽车安全相关的发明创造,都有可能在这个领域掀起巨大的变革。


  https://vvadz.cc/book/28381560/4001992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